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群众观,紧紧依靠人民群众,坚持走群众路线,密切联系群众是党取得胜利的重要经验,也是党的优良传统和作风。为人民服务是党的根本宗旨、群众路线是党的根本路线、密切联系群众是党的优良作风,因此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党的工作就是群众工作、始终与人民群众在一起是党的基本群众工作经验,牢记宗旨、增进和人民群众的感情,坚持群众路线,既代表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也关注人民群众的现实利益是践行马克思主义群众观的关键所在。  相似文献   

2.
马克思主义群众观包含了丰富的基本内容: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和受益者;人民群众具有首创精神;人民群众力量无限等。马克思主义群众观给高校辅导员工作以巨大的启示,高校辅导员在工作中践行马克思主义群众观有极为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3.
作为党的第一代领导核心的毛泽东同志,在带领全党和全国各族人民进行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的伟大历史过程中。一直在思考、践行马克思主义的群众观点。总览其一生著述,这种群众观点贯穿始终且着墨较多。其群众观的丰富内涵是:群众是推动历史前进的真正动力;群众的利益高于一切;牢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坚持“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工作方法。  相似文献   

4.
中国共产党是马克思主义政党。从来就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马克思主义群众观历来是党所坚持的。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理论是我们党关于执政能力建设的理论概括与总结。涉及到马克思主义群众观问题。我们认为。马克思主义群众观是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理论的核心。因为,人民群众的愿望,是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动力所在;人民群众的广泛参与。是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坚实基础;人民群众的认同,是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评价尺度。  相似文献   

5.
马克思群众观是唯物史观的核心,揭示了人民群众是推动历史发展的主动力,阐释了人民群众的利益主体地位,形成了丰富的党群关系思想,创造性地提出了无产阶级政党和政权的权力理论及思想。立足现实,文章从加强思想教育、建立完善践行马克思群众观制度机制、创新践行马克思群众观方式方法三个方面创新运用马克思群众观。  相似文献   

6.
马克思群众观是唯物史观的核心,揭示了人民群众是推动历史发展的主动力。阐释了人民群众的利益主体地位,形成了丰富的党群关系思想,创造性地提出了无产阶级政党和政权的权力理论及思想。立足现实,文章从加强思想教育、建立完善践行马克思群众观制度机制、创新践行马克思群众观方式方法三个方面创新运用马克思群众观。  相似文献   

7.
艾思奇坚信人民群众是推动历史发展的主体,深知在旧中国只有中国人民才是砸碎旧世界、建立新中国的真正力量。为了使马克思主义真正成为中国人民的思想武器,他从实际出发,潜心研究,发表了《大众哲学》,体现了艾思奇对马克思主义群众观的积极实践。我们党要长期执政并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事业不断取得新发展,必须认真实践马克思主义群众观,强化人民群众是发展主体的认识,提高人民群众的自我发展能力,实现人民群众的全面发展,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  相似文献   

8.
回顾中国共产党成立百年以来的发展历程,党运用群众观点在指导我国革命、建设和改革开放新时期的伟大社会实践过程中,逐渐形成了中国共产党群众观。坚持人民群众的主体地位是习近平群众观的核心内容,新的历史时期习近平群众观推动群众工作进一步走深走实。今后要进一步厚植群众观点,全面践行群众路线,健全评价检验群众工作机制,注重人民群众对政府的监督。  相似文献   

9.
马克思主义的群众观是马克思唯物史观理论体系的根基,是如何处理好党群关系的基本观点,也是如何正确对待人民群众的根本立场。深入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通过学习和实践相互结合的方式,来提高广大党员和干部践行马克思主义群众观的自觉性,使马克思主义群众观真正地扎根于思想中、落实在行动上。  相似文献   

10.
胡锦涛的群众观与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群众观是一脉相承的,本质上都体现了人民群众利益无小事、人民群众利益至高无上,人民群众是党执政的力量源泉和基础,人民群众是实践的主体和生力军的基本价值取向。深入研究胡锦涛的群众观,对于我们始终坚持党的群众观点、群众路线,进一步提高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意识,一切从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出发并以人民群众的最高利益为出发点和最终归宿,真正做到"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1.
马克思主义认为对利益的不断追求是人类一切社会活动的动因。人民群众是社会历史的主人,是改造自然、推动社会发展的决定力量。群众路线,是中国共产党人正确对待人民群众的根本观点和立场,是马克思主义群众观的重要价值理念,是实现群众利益的根本路径,是化解当前人民群众利益矛盾,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方法。群众路线是我们党的生命线和根本工作路线。坚定不移地走群众路线,不断实现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是我们党的奋斗目标。  相似文献   

12.
马克思主义群众观是一切共产党人建党执政的首要观点。在继承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中马克思主义群众观的理论和观点的基础上,江泽民与时俱进,对马克思主义群众观作出了新表述。主要表现在:党要始终坚持人民的利益高于一切;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立党为公,执政为民;党要始终代表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党执政后的最大危险是脱离群众;以人民群众为本,抛弃一切官僚主义、形式主义的不良习气;要在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基础上,不断推进人的全面发展。这些新论断,发展与创新了马克思主义群众观,对今天我们党领导和团结全国各族人民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具有巨大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13.
在新的时代背景下,从马克思主义群众观的角度探寻沂蒙精神产生的根源,总结党在沂蒙革命老区开展群众工作的历史经验,揭示其现实启示,既具有重大的理论意义,也具有极强的现实意义。在马克思主义群众观视域中研究沂蒙精神,要从五个角度剖析马克思主义群众观与沂蒙精神的内在关系,总结党的群众工作的"沂蒙经验";在此基础上,要着重从四个方面揭示党的群众工作的"沂蒙经验"对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党的群众工作的启示。  相似文献   

14.
在70多年波澜壮阔的革命生涯中,邓小平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群众观,为人民谋求解放和幸福。在总结革命、建设与改革伟大实践的经验教训的基础上,邓小平在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等方面提出了党是人民群众的工具、领导就是服务、掌权为民、人民共同富裕、尊重群众创造精神等一系列新的思想、新的观点,这些思想和观点坚持群众观与社会主义根本任务的统一、群众观与社会主义根本目标的统一、群众观与社会主义依靠力量的统一、群众观与群众价值评价标准的统一,深化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的群众观。邓小平的群众观对于新形势下做好党的群众工作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5.
群众路线是中国共产党重要的理论创新,是对马克思主义群众观的坚持和发展。"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是中国共产党群众观的核心内容。其中"一切为了群众",体现了群众利益至上的核心价值观;"一切依靠群众",体现了人民群众是历史创造者的真理观;"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坚持了辩证唯物主义的认识论,把党的真理原则和价值原则统一于具体的群众工作中,是党的科学的群众工作方法。从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出发,走群众路线,密切联系群众,依靠人民群众的智慧和力量,中国共产党制定并通过正确的路线、方针、政策,最终实现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  相似文献   

16.
马克思主义群众观表明人民群众是历史和社会的推动者,要求执政党必须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群众路线是毛泽东思想的灵魂,是党的根本工作路线。马克思主义群众观要求新闻工作者人民群众利益作为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是我党的优良传统,人民领袖对"人民性"精神内涵作了精辟论述。革命的理论指导革命实践,记者要站在人民的立场上,发挥媒体的舆论监督功能。新闻人与人民群众关系应当水乳交融,成为人民群众的代言人。贴近群众,是对马克思主义世界观和方法论的回归。贴近群众,也是尊重新闻传播规律和提高舆论引导艺术的必然要求。新闻报道应当具有通俗易懂、生动活泼的文风,人民群众才会喜闻乐见。为此,记者应有深入实际的采访作风,怀有调查研究的写作态度,才能写出人民满意的作品。  相似文献   

17.
高校学生干部是高校学生工作的组织者、倡导者和社团活动的发起者,马克思主义群众观是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的核心内容,是党员干部密切联系广大人民群众的指导思想。能否借助马克思主义群众观去指导高校学生干部的学生工作,不仅关系到学生干部的自身发展,更是直接影响到高校学生工作的顺利开展。本文通过对培养高校学生干部马克思主义群众观的意义的探讨,找出培养高校学生干部马克思主义群众观的方法和途径,推动高校学生干部在学生工作中的创新发展。  相似文献   

18.
我党自建党以来就同人民群众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中国共产党来源于群众并服务于群众,坚定不移的走群众路线,是马克思主义的要求,同时也是我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要求。党的十八大,确立了以习近平为领导的集体,习近平同志在马克思主义群众论和自身的实践基础上,提出了群众论的新观点和新思路,例如,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以人民群众为中心,从群众来到群众中去等观点。习近平的群众观是对群众路线的理论补充,同时也促进了中国梦的实现。  相似文献   

19.
邓小平在几十年的革命、建设和改革实践活动中,不仅继承和发展了毛泽东的群众观,始终坚持党的群众路线,更对如何贯彻党的群众路线进行了深刻而详细的论述.邓小平对于群众路线的理解包含两方面,一方面是他的群众观,即认为人民群众是力量的源泉,要依靠人民群众自己解放自己;另一方面是党的工作方法,即“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重温邓小平的群众观和群众路线,对于教育引导党员干部牢固树立宗旨意识和马克思主义群众观点,切实改进工作作风,赢得人民群众信任和拥护,具有重大的启示作用.  相似文献   

20.
中国共产党建党百年来,在践行群众路线方面不断积累经验、吸取教训,取得良好的成效中国共产党能够坚持马克思主义群众观、不断深化党的群众路线;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实现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始终坚守党的作风建设,密切保持良好党群关系;创新群众路线工作方式,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以上四个方面的宝贵经验积累,对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推进党的群众工作具有深远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