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当前高校大学生综合素质评价虽然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学生的能力和素质,但与用人单位对人才综合素质的评价要求存在着一定偏差。在大学毕业生择业过程中,用人单位、毕业生和高校之间缺乏有效互动的平台。因此,研究和探索高校毕业生素质测评和就业推荐平台建设就显得十分必要。高校毕业生素质测评要能够反映大学生适应社会发展和就业需求的综合素质及能力。充分利用素质测评结果,将就业推荐平台建设成为解决就业矛盾,促进大学生就业的有效载体。  相似文献   

2.
围绕大学毕业生就业能力问题,对管理类和经济类应届大学毕业生、往届大学毕业生和用人单位进行了问卷调查。调研结果发现,三个群体均认为就业能力在大学毕业生就业中占有重要地位。用人单位认为,沟通能力、问题解决和决策能力及自我管理能力不仅是大学毕业生必备的能力,而且也是他们普遍欠缺的能力。往届大学毕业生认为,就业能力高低决定其初次就业成功率和初期就业质量。与用人单位的观点相比,应届大学毕业生、往届大学毕业生普遍高估了自己的就业能力。三个群体均认为本科教育在培养大学生就业能力方面具有积极作用。就业能力提升需要大学生本人、高校、用人单位及政府相关部门几方面的配合。  相似文献   

3.
《考试周刊》2014,(A1):154-155
地方工科院校毕业生就业难成为不争的事实,究其原因有大学生过高的就业期望、高校专业结构设置滞后于社会需求、用人单位要求过高三方面因素,针对上述问题提出高校转型、专业设置与社会需求接轨、提升实践能力、创新就业指导工作和提高学生自身素质五方面的措施,进一步增强地方工科院校毕业生的就业竞争力。  相似文献   

4.
受到高等教育改革以及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就业形势愈加严峻,高校毕业生就业问题越来越被重视,建立一套系统、全面的高校毕业生就业质量评价体系迫在眉睫。X大学化工学院从用人单位维度对高校毕业生就业质量评价体系进行实证评价分析,用7个方面共计14项指标,对招聘过X大学化工学院毕业生的用人单位进行调研,针对调研结果分析影响用人单位对高校毕业生就业质量满意度关键和薄弱指标、变量差异性等,并总结用人单位对于提高高校毕业生就业质量的建议,以期为提高高校毕业生就业质量工作提供可参考和借鉴的经验。  相似文献   

5.
广东省2010届高校毕业生个人和相关用人单位的问卷调查结果显示,高校毕业生的就业地点和就业单位选择趋向多元化;对于实际起薪低于期望起薪的现状持基本接受态度;与实际就业单位以民营企业占比最高不同,他们期望的就业单位还是国有企业;普遍把"求发展"作为就业选择的最重要考虑因素.在用人单位看来,高校毕业生的学习与适应能力是最重要的技能能力,专业实践知识是最重要的知识素养;个人的良好品质受到用人单位的一致推崇,而其外在特质普遍不被认定为重要因素.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必须从高校毕业生及用人单位供求两端"双管齐下",减少结构性错位.  相似文献   

6.
《安徽教育》2009,(12):14-14
<正>本刊讯11月14日,安徽省首场本科类毕业生大型就业市场在安徽建筑工业学院举办。本次市场是安徽省首场本科类毕业生大型就业市场。省高校毕业生就业指导委员会副主任、省教育厅副厅长杨德林专程赴校指导工作,并与用人单位进行亲切交流,深入了解企业生产经营及人才的需求状况,感谢用人单位为大学毕业生提供就业岗位。安徽建筑工业学院院长程桦等校领导热情接待了用人单位代表。  相似文献   

7.
就业能力: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的重要方面   总被引:30,自引:0,他引:30  
一、就业能力:为什么? 对于高校毕业生来说,就业能力的提出是一个新的课题,这既源于高校毕业生面对的工作环境以及用人单位需求的变化,也与高等教育规模扩张背景下高校毕业生供求发生变化有密切关系.  相似文献   

8.
就业能力: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的重要方面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一、就业能力:为什么?对于高校毕业生来说,就业能力的提出是一个新的课题,这既源于高校毕业生面对的工作环境以及用人单位需求的变化,也与高等教育规模扩张背景下高校毕业生供求发生变化有密切关系。1.工作环境的变化知识经济强调创新、速度、跨部门,强调良好的客户关系,这对企业及其用人都提出了新的要求,仅有学历已经不能满足用人单位的需求;要求应聘者不仅掌握高深专门知识,同时具备复合能力。英国学者哈尔维(H arvey)研究发现,企业招聘不再仅以学位为基础,尽管它还是必须的。但是现在,用人单位在招聘高校毕业生的时候,还在寻找学位之外…  相似文献   

9.
通过对企业用人单位、高校教师和毕业生的调查显示:大多数用人单位近三年招聘录用过高校毕业生,重点高校的毕业生更受企业青睐.大学生就业难的长期深层次原因主要是高校毕业生的就业能力与用人单位的实际需要相比有很大差距.高校在大学生培养过程中最突出的问题是教学脱离企业实际需求,致使大学生理论脱离实际.人力资本和社会资本是对高校毕业生就业及就业质量最有帮助的两大因素.高校毕业生的就业观念受家人与教师的影响较大,就业压力部分来自于周围人过高的社会期待.  相似文献   

10.
有待完善的大学毕业生就业市场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毕业生就业市场是以高校毕业生为主体的就业市场,是高校毕业生求职择业和用人单位选拔人才的场所,是高校毕业生就业制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目前我国大学毕业生就业市场体系已初步建立,形成了以市场为导向、政府宏观调控、学生与用人单位双向选择的就业机制。但由于市场的社会客观环境体系尚不配套,以及受社会风气的影响,大学毕业生就业  相似文献   

11.
基于三方满意度的高校毕业生就业质量评价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就业质量是衡量高校办学水平的重要指标之一.高等教育需求主体是多元的,既包括办学主体的各级政府,也包括各用人单位和学生个人,因此,评价一所高校毕业生就业质量的主体也应是多元的.三方满意度评价是指作为高等教育需求主体的政府、毕业生、用人单位等三方共同参与的、把就业满意度作为检验就业质量标准的评价.本研究根据顾客满意理论,分别从政府、毕业生、用人单位三方满意度的角度,构建了高校毕业生就业质量评价指标体系,并在对各项指标内涵阐述的基础上,运用模糊层次分析法确定了各级指标因素权重,为科学、客观、全面评价高校毕业生就业质量提供了思路与方法.  相似文献   

12.
王露 《教育教学论坛》2012,(36):127-128
通过就业能力问卷对500名商科大学毕业生和500家用人单位进行调查,建立校内和校外两份就业竞争力指标分析体系,论述了评价体系用SWOT分析商科大学毕业生就业优势、劣势、机会和威胁,深入剖析大学生就业竞争力,为高校分析商科大学毕业生就业竞争力提供参考,并为帮助其就业提供决策支持。  相似文献   

13.
通过就业能力问卷对500名商科大学毕业生和500家用人单位进行调查,建立校内和校外两份就业竞争力指标分析体系,论述了评价体系用SWOT分析商科大学毕业生就业优势、劣势、机会和威胁,深入剖析大学生就业竞争力,为高校分析商科大学毕业生就业竞争力提供参考,并为帮助其就业提供决策支持.  相似文献   

14.
李建平 《考试周刊》2012,(75):153-153
本文在分析大学毕业生就业问题及其原因的基础上.从国家政府、高校办学、用人单位和大学毕业生几个方面探讨了大学毕业生就业问题解决对策。  相似文献   

15.
杨军平 《高教论坛》2011,(5):116-118
通过文献调查研究我国大学毕业生就业困境的现状,从政府、高校、用人单位以及毕业生本人等方面分析了大学生就业困境出现的深层次原因,并探讨了如何克服外扰内困的不利因素帮助大学毕业生走出就业困境的思路和办法,提出要解决学生就业难问题单从某一个方面入手无助于对大学生就业困境的全面认识和系统解决,必须要从政府、高校、用人单位以及毕业生本人等四个方面同时入手。  相似文献   

16.
由于应届毕业生和归国留学生人数激增,而相应就业岗位增长缓慢,导致经管类专业的就业形势日趋严峻。为深入探讨经管类毕业生就业能力及其与用人单位需求的匹配度,我们通过问卷调查、深度谈话和数据分析等途径进行了相关研究,并从供需双方的需求出发,从毕业生、高校、用人单位、政府四方面提出促进就业的相关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17.
1999年北京高校有6万多名应届毕业生,从落实就业情况看,社会对毕业生的需求总体上仍属供求平衡。就业特点主要有:名牌效应愈加明显,重点大学毕业生就业率普遍较高;不同专业之间的需求冷热差距相当明显;社会对于毕业生学历层次的要求越来越高;各种非公有制经济单位对高校毕业生需求量越来越大;男女生就业机会不均等。在就业市场上,学生干部和党员以及有特长的毕业生越来越受欢迎,并且用人单位对毕业生的思想道德素质,特别是敬业精神和职业道德提出越来越高的要求,从今年毕业生就业派遣工作来看.存在的一些问题应当引起关注。首…  相似文献   

18.
迎接挑战抓住机遇 共度大学毕业生就业难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金融危机的到来,2009年我国各高校毕业生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就业压力,面对大量增加的大学毕业生,我们要深化高校教育教学制度改革,积极和用人单位的具体需求接轨,依靠政府调控,市场调节,抓住机遇,形成全社会齐抓共管的局面,共同度过目前大学毕业生就业难关.  相似文献   

19.
陈楚瑶  刘艳  邢卓 《上海教育》2011,(19):38-39
大学毕业生就业服务信息平台应全面考虑在大学生就业过程中涉及的不同层次的需求群体:教育部、省级就业管理部门、高校、用人单位和毕业生,满足其对信息平台的功能需求。同时,作为一个完整的信息系统,要充分考虑各群体需求间的相互联系和影响。  相似文献   

20.
为了了解当前大学毕业生就业期望及相关问题,改革和完善高校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笔者于2002年4月对东南大学的应届大学毕业生进行了书面问卷调查,共发放调查问卷1000份,占全校本科毕业生总数的近二分之一,实际回收857份,其中男生646份,女生211份,回收率为86%.调查问卷采用单项选择和多项选择(按照影响程度由大到小依次选择三项)两种方式来回答问题.调查的问题涉及大学毕业生就业价值取向、就业期望、职业素质评价、高校就业指导工作、人才市场等方面,旨在对大学生就业期望与实际就业的相关问题进行实证研究,为高校就业指导和人才培养提供资料与对策研究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