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运动员贫血的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运动员中贫血者在门诊中发现较多,运动训练与贫血的关系已为不少人所注意,这种贫血与普通人的贫血不同,有其特殊性。因此,国内外学者提出了“运动性贫血”这个概念,认为它是剧烈运动所发生的一种暂时性现象;在完成大运动量训练或经过运动量调整后,机体的血红蛋白即恢复正常,并可出现超量恢复。我省运动员中贫血较为普遍。73年我们对田径女子短跑组六各运动员进行了血红蛋白测定,其中四名在10克%以下,占  相似文献   

2.
对青少年运动员运动性贫血的调查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对几所省级重点体校的150名在训男女青少年运动员的血红蛋白进行了测定和分析,结果表明:参加训练的青少年运动员因运动项目和性别的不同,在大运动量训练后其发生运动性贫血的程度各不相同.  相似文献   

3.
由于游泳运动员长期从事大运动量训练,容易导致低血色素甚至贫血。经过辩证施治,采用益气强壮中药方,可以使运动员的血红蛋白维持在临界水平之上或较高水平。  相似文献   

4.
通过对黑龙江省10名越野滑雪队员在大运动量训练开始及结束时血红蛋白含量的测试和监测,我们认为运动训练和运动员身体适应密切相关;同时,反映出运动员血红蛋白的含量是检验有氧耐力训练的重要生理指标。  相似文献   

5.
运动性贫血     
从事耐力项目的运动员在进行大运动量训练时,常常会出现“运动性贫血”,即,血液中血红蛋白的水平较低,这同体内的铁贮备有关。患运动性贫血的运动员会感到“体力不支”“疲倦不堪”。检查时,除可能出现皮肤苍白、安静时脉搏较快的症状外,很少有人出现其他症状。研究表明,许多中、长跑运动员只是因  相似文献   

6.
对备战2012年伦敦残奥会投掷项目的中国男子16名运动员跟踪调查,根据训练阶段及主要任务的不同,探讨了赛前集训期间运动员的某些生理生化指标的变化,从而了解赛前训练中运动员身体机能的变化规律。结果发现,运动员的T/C指标在大负荷训练期间,随着运动量和运动强度的改变呈现相应的变化。同时显示,运动员的血红蛋白指标相对稳定,这与教练员在训练中加入了很多有氧训练,而且运动量和运动强度都比较适宜有关。结合各测试指标对运动员进行具体分析,及时向教练员反馈,为实施训练计划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7.
为了提高长跑运动员的机能水平和运动成绩,采用乳酸阈跑速训练结合血红蛋白、血尿素等指标,对参加山东省第10届大运会的12名男子长跑运动员进行训练监控,并在赛前服用人参复合制剂。结果表明,乳酸阈跑速训练能较好地控制运动强度;血红蛋白和血尿素能准确监测运动量和运动员的机能水平;赛前服用人参复合制剂可明显提高运动员的体能,最终明显提高运动成绩。  相似文献   

8.
李新华 《湖北体育科技》2010,29(5):617-618,609
通过对天津市女子柔道队10名女子运动员赛前控重期间身体成分的检测和集训期间大运动量周常规生化指标测试结果的分析,发现柔道运动员的体脂百分比较低,大运动量训练第6周,运动员各生化测试指标均表现出显著变化,血红蛋白降低,血尿素氮和血清肌酸激酶上升,出现运动员疲劳的迹象。建议及时对训练计划进行科学调整,适当合理地进行营养膳食补充。  相似文献   

9.
应用生理学与生物化学的检测方法,对国家艺术体操10名一线运动员在第25、26届世界体操锦标赛和第14届亚运会前的大运动量集训期,进行了较为全面的生理、生化指标测试。研究结果表明,我国艺术体操运动员的血红蛋白、血睾酮值偏低,提示,艺术体操运动员在大赛前要加强营养科学膳食;大运动量训练后心率、血压,血尿素、血睾酮、尿蛋白等变化幅度不大,说明运动员尚有一定的负荷潜力。  相似文献   

10.
田径径赛运动员在大运动量训练中合理掌握运动量及强度,科学地安排一次大强度课的训练周期,对提高运动成绩,保证运动员身体健康是至关重要的。国外特别是苏联对运动员一次大强度训练后血清尿素氮(BUN)的变化有一定研究,并已应用于训练。血红蛋白(Hb)是目前运动员中血液检查最常用、最普及的一个指标,如何正确评定一次检查的结果,对于教练员科学地安排训练有重要的  相似文献   

11.
本文测试了10名女子公路自行车运动员经过三周大运动量训练前后血液中血红蛋白,血尿素氮,血睾酮和铁蛋白的变化。结果表明:经过三周大运动量训练血红蛋白明显低于训练前(P<0.05),晨血尿素氮明显高于训练前(P<0.05),血睾酮变化不明显(P>0.05),血清铁蛋白明显低于训练前。经过一周恢复性训练后,各项指标均恢复训练前水平,其中血睾酮明显高于训练前。以上结果表明应用这些生化指标指导、安排训练是切实可行的。  相似文献   

12.
大运动量训练或连续的剧烈比赛,往往引起机体血红蛋白低于正常值(成年男子12克、女子10.5克、14岁以下儿童12克),称运动性贫血。现已研究证明:血红蛋白降低,直接与心肺功能和最大吸氧量有关,其结果必然影响训练或比赛能力的提高。关于运动性贫血的治疗,目前国内外多采用补充铁剂,维生素 B_(12)、维生素 C、蛋白质以及调整运动量等方法,虽然取得了一定效果,但治疗时间较长,在治疗期间尚需减小运动量,  相似文献   

13.
运动性贫血是运动员在训练和比赛过程中容易出现的一种身体机能低下的状态。运动性贫血将直接影响到运动员的机体机能水平,通常引起血液中红细胞破坏增加,影响血红蛋白的合成,严重缺铁等现象,其发生和发展是影响运动员运动能力的重要因素之一。多糖铁复合物是以三价铁(Fe3+)为核心,多糖为配合物的复合补血制剂,具有副作用小、配合性稳定、溶解度好,含铁量高等优点,本文对于10名符合国内亚理想血红蛋白(Hb)标准运动性贫血运动员,通过服用多糖铁复合物前后对运动员血液常规检查对比,发现运动员血红蛋白(Hb)有明显的提高,贫血症状改善.副作用小。  相似文献   

14.
在竞技体育训练过程中,尽管运动员贫血的发生率并不高,但在运动实践中,往往运动训练引起的血红蛋白(Hb)浓度明显降低、仍未达到贫血标准的现象却多为常见。这种现象使Hb运输O2和CO2的能力及物质能量代谢能力下降,从而影响运动员运动能力,尤其是对体能类项目运动员的运动水平影响极大。本文分析了竞走中长跑运动员五周训练过程中网织红细胞参数的变化规律,以及在发生运动性血红蛋白降低时,前一周网织红细胞参数与后一周Hb水平的相关性,为预测正常训练过程中运动员低血红蛋白的出现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5.
短跑运动员不同强度时唾液溶菌酶的变化特点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笔者对 10名短跑运动员进行了为期 7天的不同强度负荷短跑训练 ,采用琼脂平皿扩散法测定了受试者唾液溶菌酶滴定值 ,并同步测定了血尿素和尿白蛋白作对照。结果表明 :唾液溶菌酶对中低强度运动负荷反应灵敏 ,所反映的机能状态与血尿素、尿AIb所反映的相似。提示 :唾液溶菌酶有可能作为运动员训练中运动量评定的无创性指标 ,但在大强度负荷条件下运动员唾液溶菌酶个体差异大 ,运用该指标进行运动量评定时 ,需区别对待。  相似文献   

16.
通常认为,成年人血红蛋白浓度正常范围男14—16g%,女12—14g%,如果低于上述范围就可列为贫血。一、运动性贫血目前关于运动性贫血的认识和定义尚不一致,但一般认为;训练中的运动员,如果血红蛋白及血球比容(正常40—45%)为正常低值或低于正常值,则被称作“运动性贫血”。根据运动性贫血发生的原因和情况又分为假性运动性贫血与真性运动性贫血。 (一)假性运动性贫血一些研究者发现,在长跑、马拉松比赛中运动员血红蛋白浓度进行性降低。Martin及其同伙发现,优秀运动员的红细胞比容低手正常值,而血红蛋白水平无明显差异。其他研究者把运动员比赛期间与赛后静止时间的血红蛋白的浓度相对比,并无明  相似文献   

17.
对上海体院附属竞技体校竞走、短跑、举重等项目共24名优秀女运动员的检测结果显示,服用 GDM4周后,女运动员的血红蛋白含量平均升高 2克%;相同的大运动量训练后,尿蛋白明显减少或消失。这表明GDM具有提高女运动中运动能力和促进运动后机体恢复的作用。  相似文献   

18.
运动性贫血     
血液中红细胞数及血红蛋白量低于正常数值,称为 贫血。贫血可由各种病因引起,是一种症状,而不是独立的疾病。 成熟红细胞的寿命约120天。机体在正常情况下,每天都有一定数量红细胞新生与衰亡,两者之间维持着动态平衡,使血中红细胞数与血红蛋白量保持在相对稳定的水平。一旦这种平衡受到病理因素的破坏,即能引起贫血。运动员在训练过程中如果生理负担量过大,则可导致血红蛋白含量减少。这种因运动引起的血红蛋白量降低,称为运动性贫血。运动性贫血的诊断标准是,男运动员的血红蛋白低于12克%,女运动员的血红蛋白低于 10.…  相似文献   

19.
通过测定模拟大运动强度训练和大运动量训练前后男子马拉松运动员肌酸激酶(CK)、血尿素(BU)指标和心电图∑T/R指标的变化规律,探讨指标间的相关性,以期为运动员提供无创监控.将8名马拉松运动员分2次进行大运动强度训练和大运动量训练,训练前后取血及心电图指标进行测试分析.结果:在大运动强度训练后,运动员CK指标与心电图∑T/R指标呈负相关,在日常训练中可以使用心电图∑T/R这一简易、无创指标代替CK指标进行强度训练监控;在大运动量训练后,运动员BU指标与心电图∑T/R指标之间基本不存在相关性.  相似文献   

20.
在大运动量训练中,如何应用比较简单的方法来评定运动量、运动强度的大小,评定运动员训练水平及大运动量训练后身体机能情况的好坏,是广大教练员、运动员、队医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之一。我所近十多年来曾应用不同的尿蛋白测定方法对较多项目进行了上万人次的测试与研究,感到在当前比较缺乏简易而有效的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