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两种哲学观与体育定义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分别从“本质主义”和“反本质主义”这两种哲学观的角度对体育定义的问题进行 了研究。通过对“本质主义”的体育观进行批判性的分析,指出此种体育定义方法所存在的问题,并 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反本质主义”的体育观,提出对体育的定义应进行“解释学”的“对话”。  相似文献   

2.
体育本质的逻辑学思考   总被引:24,自引:0,他引:24  
本文从逻辑学的视角探讨体育的本质,并在明确本质与本质属性区别的基础上,指出体育的本质是“教育”;体育的本质属性是“身体活动性”和“教育性”;体育的功能则是体育本质属性的现实反映。  相似文献   

3.
虞荣娟 《辽宁体育科技》2002,24(6):39-39,41
本文运用逻辑学方法探讨体育本质、概念的界定,并在明确本质与本质属性的基础上,指出体育的本质是“教育”,体育的本质属性是“身体活动性”和“教育性”;体育的功能则是体育本质属性的现实反映。  相似文献   

4.
从本质的角度认定体育美与艺术美之异同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本文从本质的角度对体育美与艺术美的协同与差异进行研究,旨在纠正“体育即艺术”这种认识上的错位,使体育运动创美活动沿着正确的方向前进。  相似文献   

5.
还学校体育以独立品格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左庆生 《体育科学》2004,24(6):64-66,71
从历史与文化的角度分析了学校体育依附属性形成的原因,从体育是人类的活动入手,揭示了“强身健体”表象下体育肯定人的属人的本质属性的人文本质和超越性功能;从体育是社会的活动入手,阐释了作为手段的体育的现实功利性的复杂性,据此提出深刻认识学校体育的人文本质及德智体内在的相互关系,注重体育教学过程手段向目的的转换是学校体育获得独立品格的基础。  相似文献   

6.
体育本质的人文学思考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从人文学的角度对体育的本质及其内涵进行深层思考,认为人的自然和社会双重属性是人身心发展的前提条件和体育发展的最终目的。体育本质回归到“以人为本”的体育活动中标志着体育人文精神的复归。  相似文献   

7.
体育是一个发展的概念。本文从多角度探讨了体育的本质和功能,在明确本质与本质属性不同的基础上指出体育的功能是体育本质的现实反映,进而使人们在探求体育本质与功能的过程中真真切切地体悟到体育不仅是健康的延伸,更是文化与品位的象征。  相似文献   

8.
本文认为要使体育进入科学化,首先应当关心体育的科学认识问题,重新探讨和确立体育的逻辑起点问题。同时还认为“体育起源于劳动”的命题是错误的,体育的本质应当从文化的角度去探讨,因为体育是文化的一种再生机制,体育现象、规律、结构等等都应当从这个最本质的前提去分析、研究。  相似文献   

9.
体育本质是体育价值观形成的基础,体育的本质在于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从体育本质角度来探讨太极拳的教学本质,太极拳教学当中应该具有怎样的价值观,如何遵循体育的本质,充分发挥太极拳的教育价值是本文研究的重点。  相似文献   

10.
"课程本质"是课程理论研究的基础问题,时课程实践中的研制、实施、评价等具有相当大的影响作用,而课程研究的取向一直受到课程本质的牵引.同时"体育课程"本身的文化特性促使笔者选择了文化哲学的思考方法:文化哲学以"文化的发展与人的自由解放"为其终极问题.从文化哲学角度切入体育课程,就是将体育课程作为文化存在,从发生学的角度来分析体育课程本质的本体存在与工具存在.  相似文献   

11.
介绍新型纤维在体育器材领域的应用,阐述了其应用在体育器材方面的优势,指出在体育器材发展过程中新型纤维的研制、开发和利用对体育成绩的提高起关键辅助作用。现代体育器材发展的本质是科学技术指导的现代新型材料的发展,同时指出科学技术是把“双刃剑”,需适度应用新型材料。  相似文献   

12.
立足马克思主义哲学,对体育调查统计的哲学本质及存在的辩证关系进行了探讨,认为体育调查统计是对体育现象进行系统地收集资料,并对资料进行分析来认识体育现象本质及规律的活动;体育调查统计蕴含着丰富的哲学辩证关系:质量互变、可能性与现实性、偶然性与必然性、相对性与决对性等等。  相似文献   

13.
从历史和人性的视角对体育本质进行详细分析,认为体育本质是人类超越其他动物的竞争力的体现,体育在某种意义上是人类攻击性本能一种转移的理想模式。同时认为体育功能模糊了体育本质的认识,提出探究体育本质的方法,为解读和理解体育提供了一个全新的视角,从而为进一步认识和把握体育与其他学科的关联性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14.
刘卓 《体育学刊》2012,(2):11-20
借用一般语言-哲学的理论和方法并从"观念本体论"的维度,以有关体育的开端、本质和意义为主线,分析"体育是其所是"。其目的是力求证明体育"开端之伟大"、"本质之稳定"和"意义之明确",以及三者之间的"粘连关系"。说"体育是其所是"无非是在强调体育本身存在的特质性问题,希冀在"体育是其所是"这一表述方式中的第2个"是"显明体育所具有的独特功能;正是基于这种有别于相邻人文现象的"特质性",使得人们能够去寻找为体育的体育开端,认清体育就是针对身体的教育,其本有的功能和意义都是基于"育体"这一根本环节。  相似文献   

15.
校园体育文化本质探析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以现代教育理论的基本观点为依据,运用文献资料、专家咨询、逻辑分析等研究方法,就校园体育文化的涵义、形态、结构和功能进行论述。指出了校园体育文化是按照体育文化的基本规律和逻辑关系,创造性地进行设计和优化组合的不同形态的特质所构成的复合体,是一种以校园精神为主要特征的群体文化。  相似文献   

16.
竞技武术的概念界定与本质新论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洪浩 《体育学刊》2005,12(5):53-55
将竞技武术的概念界定为:在传统武术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以专业人群为活动主体,围绕竞赛项目和竞赛规则、规程的要求强化训练,最大限度地发挥和提高个人或集体的运动竞技水平,争取获得优异运动成绩为目的的一种武术运动.其运动形式主要有套路、散打和太极推手.依据列宁和毛泽东对本质的有关论述,提出武术的本质具有一般本质与特殊本质两个层次;进而提出健身本质、民族文化本质和技击本质是竞技武术在体育、民族传统体育和武术层面的一般本质,而竞技本质是其特殊本质.  相似文献   

17.
体育本质问题是我国体育理论界争论的焦点问题之一,探讨体育的本质有利于更好地认识体育以及参与体育活动。利用钱穆先生的文化哲学观点以及马克思主义学说的人的本质力量对象化观点来对体育本质问题进行探讨,得出"体育是文化"、"体育是以身体活动为表现形式的、人以自身的身体为客体对象的人的本质力量对象化"的认识。另外,对于"体育是教育"的观点,笔者是持否定态度的,并做了简要论述。  相似文献   

18.
在分析我国学校体育贯彻、实施新的体育课程标准过程中,出现的体育运动项目教材化问题的基础上,阐述了体育教学中运动技能与运动快乐辩证关系的实质.运用“囚徒困境”理论诠释了运动技术教学过程中的基本冲突及其化解.构建了运动项目教学的新技术理性,即运动快乐与运动技能相统一的教学内涵;自在的趣味性要素和“畅”;教学体系的多元化与软式化策略.  相似文献   

19.
关于体育本质的思考   总被引:9,自引:3,他引:6  
对近年来学术界关于体育本质的几种主要观点进行了分析,在此基础上提出体育应当以"育"为本体,因为"体"本体只是反映人的生存问题,"育"本体则反映了人的存在的问题,而人的存在是一种"意向性"的存在。人们进行体育活动,不但是为了生存,更主要的是为了存在和发展。所以,就本质而言,体育是为了人的存在和发展而有意识进行的教育活动。  相似文献   

20.
通过构建影响因素量表,提供可供参考的影响因素体系,指导民俗体育的实践,推进民俗体育的现代化发展,形成探索民俗体育发展的共识、方法。建立SEM模型,并经过多次修正,判断影响因素的合理性、科学性,得出:民俗体育的"活动形式"是影响其现代化发展的首要因素;引导"管理者认知",推进"项目价值探索",赢取"学校支持";"源自于民间-发展于高校-回馈于社会"——课内外一体化的教学模式实现民俗体育"软着陆";回归身体价值本质探索民俗体育发展之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