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为了解流动儿童的领悟社会支持和自我概念水平及二者的相关,本文分层整群抽取贵阳市混合招收流动儿童和城市儿童的2所小学和2所中学的小学四年级至初中三年级18个班的1 000名学生,采用田纳西自我概念量表和领悟社会支持量表进行调查.结果发现:流动儿童在领悟社会支持的家庭支持、歧视与欺负和学校支持因素上,以及在除自我批评因素外的自我概念各因素上都低于城市儿童;流动儿童的领悟社会支持与自我概念相关显著,家庭支持、歧视与欺负和学校支持可预测自我概念变异的30.1%.  相似文献   

2.
为了探讨坚毅、领悟社会支持、学校适应与城市流动儿童生活满意度的关系,采用坚毅量表简版、领悟社会支持量表、流动儿童学校适应量表和生活满意度量表对825名城市流动儿童进行调查.结果 发现:(1)城市流动儿童坚毅、领悟社会支持、学校适应与生活满意度两两之间呈显著性正相关;(2)领悟社会支持与学校适应不仅在坚毅与城市流动儿童生...  相似文献   

3.
社会支持作为个体适应环境的一种重要资源而受到研究者的重视。为考察流动儿童自尊在领悟社会支持与社会适应关系中的中介作用,建立三者的关系模型,选取511名流动儿童,运用少年儿童领悟社会支持量表(PSSS)、自尊量表(SES)和少年儿童社会适应量表(SASCA)进行了调查研究。结果表明:社会适应与领悟社会支持各因素及总分之间呈显著正相关,社会适应各因素及总分与自尊之间呈显著负相关,学校支持和领悟社会支持总分与自尊呈显著负相关;自尊具有不完全中介效应。证明流动儿童的自尊存在高自尊异质性现象,流动儿童的自尊在领悟社会支持影响社会适应的过程中起不完全中介作用。  相似文献   

4.
本文采用家庭功能评定量表、社会支持评定量表和问题行为量表,对重庆市6所中小学的516名学生进行问卷调查,考察流动儿童的家庭功能与问题行为之间的关系,探讨社会支持在其中的调节作用.结果表明:流动儿童的家庭功能与问题行为之间存在负相关关系,即家庭功能越好,流动儿童的问题行为越少;社会支持在学龄儿童的家庭功能和问题行为之间发挥着调节作用,且对流动儿童的调节作用明显大于非流动儿童.针对研究发现,文章从学校心理咨询的视角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5.
流动儿童社会支持与自尊的关系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了解流动儿童社会支持、自尊及二者关系,为更好地采取教育措施提供依据。方法:采用社会支持量表(SSRS)和自尊量表(SES)对4~6年级402名小学生进行研究。结果:流动儿童的社会支持状况更差,流动儿童社会支持总分显著低于非流动儿童;流动儿童自尊得分高于非流动儿童,但两者之间差异不显著;流动儿童社会支持总分、主观支持和支持利用度与自尊呈显著负相关;社会支持总分对自尊具有显著预测作用。结论:家庭、学校和社会应给予流动儿童更多关注和支持,并注重其内心感受。  相似文献   

6.
基于对699名初中生的问卷调查数据,构建有调节的中介效应模型,检验社会支持对于儿童在家庭中受心理虐待和在学校中受欺凌之间的中介作用,以及学业成绩的调节效应。研究发现,儿童在家受心理虐待正向预测其在校受欺凌,领悟社会支持在两者关系中起中介作用,学业成绩对中介效应起调节作用。具体来说,儿童在家庭中受到心理虐待会加重其受校园欺凌的程度,领悟社会支持可以缓冲这种负面影响,但对学业成绩不佳的儿童而言,领悟社会支持无法起到显著的保护作用。因此,在校园欺凌防治中不可忽视对家庭关系质量的考察,并应当为儿童构建多维度的社会支持网络。  相似文献   

7.
为了解父母外出务工初中生的焦虑现状,探讨家庭功能、领悟社会支持对其焦虑水平的影响,本研究采用Spence儿童焦虑量表简版、家庭功能量表、领悟社会支持量表对801名初中生进行调查研究。结果显示:与父母无外出务工的初中生相比,父母外出务工初中生的焦虑水平偏高;平衡型家庭功能的初中生焦虑水平低于中间型和极端型家庭功能的初中生;领悟社会支持在家庭功能和焦虑水平之间起中介作用。研究结果表明提高父母外出务工初中生的家庭功能和领悟社会支持水平有利于改善其焦虑状况。  相似文献   

8.
随着城市化发展,流动儿童数量急剧上升,其适应问题得到社会广泛关注。如何改善流动儿童班级适应现状成为亟需解决的问题,而社会支持视角为解决此问题开拓了新的思路。在梳理大量文献资料基础上,从政府支持和家庭支持和学校支持三个维度提出应对策略,以期改善流动儿童适应不良现状。  相似文献   

9.
本文对南京市流动儿童的学校教育环境、家庭社会经济地位、家庭养育环境及流动儿童的人格特点进行了调查。结果表明:流动儿童对学校教育满意度高,显示出南京实施的流动儿童管理措施成效显著;大多数流动儿童的家庭教育环境良好,有利于孩子健康成长;流动儿童积极正向的人格特征表现得多,消极负性人格特征表现得少,但少数流动儿童的人格问题应引起家庭和学校的重视。  相似文献   

10.
通过实证调查发现,社会支持是影响城市流动儿童生存质量的主要因素之一,基于此,应建构由家庭、学校、社区、社会四个子系统组成的社会支持系统,通过培育管理、教育关怀、帮教服务、防护接纳等四级功能系统来维持和保障流动儿童获得社会支持,提高城市流动儿童的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11.
探讨中学生感恩对学校归属感的影响,以及领悟社会支持的中介效应,以此为提升中学生的学校归属感提供相关建议。采用中学生感戴量表、领悟社会支持量表、中学生学校归属感量表对292名中学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发现:(1)感恩能够正向预测学校归属感;(2)社会支持能够正向预测学校归属感;(3)社会支持在感恩和学校归属感之间起部分中介作用。因此,学校要对中学生进行感恩能力的培养,帮助构建社会支持系统并学会领悟家庭支持、教师支持及同伴支持,从而提升对学校的归属感,以便更好地促进学业成绩与心理健康。  相似文献   

12.
流动儿童是我国在城市化进程中出现的一个特殊群体。相较于非流动儿童,他们的学校逃避心理尤为突出。同辈好友作为儿童群体生活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对儿童的心理及行为有较大的影响,特别是对于长期处于缺乏稳定居所及家庭支持的环境中的流动儿童而言。从同辈群体的视角分析了流动儿童学校逃避心理的影响因素,包括缺乏同辈好友、同辈群体结构、同辈群体学习压力、同辈群体社会排斥等,并从学校和家庭两个层面提出可行性建议,以便有针对性地预防和干预流动儿童的学校逃避心理。  相似文献   

13.
本研究采用青少年依恋量表和心理韧性量表作为研究工具,对流动儿童依恋特点及其对心理韧性的影响进行研究.结果发现:女生、家庭收入高于3000元、公办学校的流动儿童亲子依恋中社会度和心理韧性中的目标专注均高于男生、家庭收入低于3000元、打工子弟学校的流动儿童;流动儿童亲子依恋的总分与心理韧性的各维度、心理韧性总分与亲子依恋各维度均有显著相关;安全型流动儿童的目标专注、情绪控制、家庭支持和人际协助四方面均显著高于其他三种依恋类型的流动儿童,恐惧型流动儿童在以上四方面均最低.尽管流动儿童个人、家庭、学校因素对其心理韧性有预测作用,但流动儿童亲子依恋对其心理韧性有更强的预测性.  相似文献   

14.
影响流动儿童在城市中人际关系的因素是多方面的,既有政府部门对流动人口子女教育支持的欠缺,也有学校和教师给予流动儿童关怀的不足及与其沟通渠道的不畅,更有流动儿童在家庭环境、经济条件、学业基础、心理状况等方面的具体问题,因此对流动儿童适应城市生活,接受义务教育过程中出现的人际关系问题,政府、社会、学校和家庭要上下协调、共同努力、综合解决。  相似文献   

15.
对3714名流动儿童城市就读学校进行了调查,运用多层线性模型对流动儿童城市就读学校效能的影响因素进行了实证分析。研究结果显示,在控制家庭背景因素后,流动儿童城市就读学校民工子弟学校与公办学校效能之间存在明显的组间差异,其中有7.14%的学校效能差异来自于这种组间差异,而且城市民工子弟学校效能的组内差异要明显大于公办学校,这反映了流动儿童的学业成就低落很大程度上受到了学校层面因素的影响;而在考虑学校层面与班级层面的因素后,学生的性别因素、家庭社会经济状况、家庭教育支出水平以及学生个体满意程度对流动儿童城市就读学校效能均有显著的正向影响。这说明改善流动儿童个体及其家庭社会经济状况是提高流动儿童城市就读学校效能的关键。  相似文献   

16.
为了考察大学生领悟社会支持与生活满意度之间的关系,本文采用《领悟社会支持量表》(PSSS)和《生活满意度量表》(SLS)对368名被试大学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如下:(1)领悟社会支持和生活满意度在人口学变量上的分析表明,性别在领悟社会支持及其各要素上存在主效应;性别和专业在家庭支持上存在交互效应;专业在生活满意度上存在主效应。(2)领悟社会支持和生活满意度的相关分析表明,大学生的生活满意度与领悟社会支持总分、家庭支持、朋友支持及其他支持均呈显著正相关。(3)生活满意度对领悟社会支持及各因素的回归分析表明,家庭支持、朋友支持和其他支持均能显著预测大学生的生活满意度。通过分析,得出如下结论:大学生领悟社会支持是大学生生活满意度的重要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17.
冯娜娜  徐俊霞 《宜宾学院学报》2010,10(4):111-112,115
对在职高中教师的问卷调查显示:这一群体的主观幸福感和领悟社会支持在性别和学校类型上存在显著差畀,其中女性高于男性,非重点高中教师高于重点高中教师。领悟社会支持、朋友支持和家庭支持对立观幸福感有显著预测作用。  相似文献   

18.
采用问卷调查法,以503名流动儿童为对象考察了其歧视知觉与自尊的关系,以及社会支持和流动时间在其中的作用.结果发现:(1)在歧视知觉方面,公立学校流动儿童显著低于打工子弟学校儿童,小学生显著低于初中生;(2)在社会支持方面,公立学校流动儿童显著高于打工子弟学校儿童,小学生显著高于初中生;(3)流动儿童的歧视知觉与自尊呈显著负相关,社会支持对二者关系起部分中介作用;流动时间对二者关系起调节作用,即对于流动时间达3.5-10.5年的儿童,歧视知觉对自尊的负向预测力最强.  相似文献   

19.
为考察乡镇青少年的领悟社会支持在社会适应和家庭功能的中介作用,以及建立三者之间的关系模型,使用家庭功能评定量表(FAD)、领悟社会支持量表(PSSS)、少年儿童社会适应量表(SASCA)对277名乡镇青少年进行调查研究.结果显示,乡镇青少年的社会适应能力处于中等偏上水平,但存在性别、年级上的显著差异;家庭功能、领悟社会支持和社会适应三者均具有显著相关性;领悟社会支持在家庭功能对社会适应的影响中具有不完全中介作用.  相似文献   

20.
采用问卷法测得某市208名流动儿童的社会支持、学校归属感和心理健康水平,同时建构了三者间的结构方程模型。研究发现,社会支持对流动儿童的学校向属感存在正向影响。社会支持对流动儿童心理健康的影响有1/3是通过学校归属感的中介作用而实现的。对流动儿童进行心理干预,应当充分重视和利用学校归属感的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