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陈松 《少年体育训练》2009,(1):96-96,F0003
耐力跑是发展心肺功能,增强有氧耐力和肌肉耐力的重要手段。很多新运动员说起耐力跑就有点“谈虎色变”。因为耐力跑不仅持续运动量大,而且与其它运动项目比较显得枯燥单一,缺乏趣味性、娱乐性。然而耐力跑对运动员身体素质的全面发展、意志品质的培养又起着至关重要不可忽视的作用,因此,如何科学合理的利用耐力跑来增强运动员的体质,全面提高运动员的综合素质,是我们每一个体育工作者面临的必修课程。  相似文献   

2.
耐力跑是初中体育教学的重点内容,同时又是《国家体育锻炼标准》中的耐力类的必测项目,因此抓好耐力跑的训练,对提高耐力,增强体质,培养中长跑运动员是有重要意义的。下面仅就如何做好青少年耐力跑的训练方法做一研究探讨。  相似文献   

3.
《体育师友》2016,(3):58-60
以激发大学生耐力跑的内在动力,培养大学生耐力跑的兴趣为出发点。通过在大学生群体中宣传耐力跑作用,加强耐力跑常识的认识与安全知识的教育。提出了人文体育观下的耐力跑练习方法,包括:快乐耐力跑、游戏耐力跑、团队耐力跑和接力耐力跑。  相似文献   

4.
岳文雨 《湖北体育科技》2003,22(1):135-136,139
12min跑是一种评价有氧耐力的方法。通过对12min跑的实验研究,探索大学生有氧耐力状况和特点,结果表明:目前大学生12min跑成绩整体处于良好水平,不同年级和选项的大学生有氧耐力不同,特别是四年级大学生的有氧耐力下降明显。建议应加强和促进大学生的有氧耐力训练。  相似文献   

5.
耐力跑后利用太极拳放松效果分析广东实验中学杨锡齐一、前言近年来我们对耐力跑后的放松运动做过一些研究和探讨,试图寻求一条消除耐力跑后对人体身心带来较大疲劳的途径。本实验对高中学生进行耐力跑测验后,用太极拳放松和一般肌肉放松进行了比较,观察他们放松运动后...  相似文献   

6.
采用实验法,比较高校女生12min跑和800m跑体能测试方法。结果表明:采用12min跑锻炼,能增强学生心肺功能和有氧耐力水平,且方法简单易行,有利于调动女大学生的锻炼积极性。对于少数无氧耐力素质较好的女生,800m跑同样可以提高耐力水平。建议以12min跑测试项目为主,800m跑作为测试的补充项目。  相似文献   

7.
大学生耐力素质测试方法与评价标准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12,自引:1,他引:11  
对638例大学生运用不同耐力素质评价方法进行实验分析,结果表明:男大学生12min耐力跑,女大学生9min耐力跑的测试方法,在健身的价值,适宜的负荷强度、增强大学生锻炼的积极性、提高耐力等方面,均优于现行国家体育锻炼耐力素质的评价方法。因此,适当降低运动强度,采用相对较长时间的测试方法,以及使教学手段多样化,是改善大学生耐力素质的有效途径。同时依据实验结果制定出男大学生12min跑、女大学生9min跑的等级评价标准,并比较我国大学生与国外同年龄组耐力素质差异,为体育教学方法的创新、大学生体质评价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8.
为了提高大学生国防军事训练耐力跑成绩,采用实验法、比较分析法等研究方法,对当代大学生在国防军事训练耐力跑项目上,如何提高运动成绩的原因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应采取有效的手段和方法进行有针对性的训练;培养他们对耐力跑的兴趣并克服恐惧心理的同时,提高大学生国防军事训练耐力跑成绩;应确定达到提高广大大学生身体素质和建立提高国防军事训练的目的的训练体系。  相似文献   

9.
在耐力跑教学中应用“同步帮助法”,能激发学生的练习激情,克服困难,提高耐力素质,增进学生之间的交流、友谊。在耐力跑教学中,往往会出现以下现象:耐力差的学生在后面因追不上队伍,而失去信心掉下队来,耐力好的因前面无人带跑而提不起速来,耐力一般的则会出现两极分化:有的学生看到后面掉下队来自己也失去了跑的信心,有的看到前面的学生跑速不快自己也不愿加速,导致耐力素质无法提高。针对这种现状,我在实践中采用了“同步帮助法”,效果较好,现介绍如下:一、首先把全班男女分成两组,再按耐力素质的差异分别分成男好、中、…  相似文献   

10.
随着国家对青少年耐力素质的重视,青少年耐力跑的动机分析日显意义。通过分析耐力跑动机的含义、介绍耐力跑动机的种类及耐力跑动机方法的提出,提高青少年耐力跑的兴趣,使青少年能够持之以恒地进行耐力跑。  相似文献   

11.
良好的竞技成绩和对抗中的技战术水平的展现,离不开体能基础。在足球比赛中,体能以跑动类体能为主。以中国女足为研究对象,对同场对抗比赛中跑动类体能数据进行对比分析,得出跑动距离与速度的基本规律,发现球队与竞争对手的差距,以期为中国女足后续训练指明方向,并为研究提高我国足球训练竞赛水平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2.
中国国家队男子足球运动员比赛中体能特征研究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足球运动员的体能是运动员比赛中正常发挥技战术水平的基础,对比赛期长时间高水平竞技能力的保持和伤病的预防也有重要的作用.采用文献法、实验法和数理统计法分析中国国家队运动员比赛中的体能特征,并且与国外优秀足球运动员进行对比分析,研究结果表明:足球比赛负荷量大,小负荷运动比例大.中国运动员在比赛中跑动距离与国外运动员差距并不明显,但是,前锋和中场运动员的跑动距离相对较少;比赛负荷具有阶段性.在90 min的比赛中负荷强度出现2个峰谷,即在30~45 min和60~75 min两个时间段.在第2个峰谷,中国队运动员的跑动距离处于整场比赛较低水平,可能会影响这一时间段的技战术能力发挥和场上的攻守平衡局面.  相似文献   

13.
对中长跑运动员速度训练的几点认识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运用文献资料法、专家访谈法,对中长跑的速度特征、中长跑的“速度障碍”区限速度、一般耐力与速度的关系等方面提出几点认识。  相似文献   

14.
运用文献资料调研、专家访谈、数理统计、逻辑归纳等研究法,对中外十项全能选手运动成绩表现特征进行剖析.结果显示,中国选手在单项得分对总分贡献率上与世界基本一致,体现了以速度为主的特点,在快速力量、速度耐力等项目上与世界相比存在较大差距.从4大类项对总分贡献率看,中外选手均按跑、跳、投、耐力顺序排列,中国与世界选手的成绩差距不是某单个运动子项的制约,而是体现在跑、跳、投3大项上的全面不足.最后提出了中国十项全能运动发展方向,旨在从中外十项全能选手的成绩特征差异剖析我国运动员成绩提高模式.  相似文献   

15.
实验以疲劳小鼠为研究对象,给予疲劳小鼠不同运动饮料进行灌胃,测定小鼠跑笼速度和时间,观察各组小鼠耐力的差异,比较不同运动饮料对疲劳小鼠体力恢复的效果。结果显示,在进行跑笼实验前8min对小鼠灌胃,4种饮料对小鼠抗疲劳均有一定作用,能够提高小鼠的运动耐力和运动速度。其中红牛效果最佳,佳得乐吸收最快,表明疲劳后短时间内饮用运动饮料可以起到增强耐力和抗疲劳的作用。  相似文献   

16.
女子七项全能的特点和训练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女子七项全能分别由跑、跳、投三大类田径单项组成的综合性独立项目。技术要求全面,要求运动员能跑、会跳、善投。七项全能运动以速度为核心、素质为基础、技术为栽体。训练中强调以发展动作速度来提高各单项水平;以发展速度能力,促进速度耐力的提高;把专项素质与专项技术有机结合起来,以提高七项全能运动员的训练水平和运动技术水平。  相似文献   

17.
我国篮球运动体能训练存在的问题与解决对策   总被引:17,自引:0,他引:17  
刘新征 《体育学刊》2006,13(5):114-116
我国篮球体能训练存在思想认识重视不够、对篮球运动主要特征把握模糊、训练方法手段简单化、体能训练与专项运动脱节和体能训练缺乏系统性等问题。我国篮球教练员、运动员必须提高对体能训练重要性的认识,具有良好的体能才是取得优异成绩的保证;正确把握篮球运动项目的主要特征,根据篮球专项需要的力量素质、速度素质、耐力素质、柔韧素质进行科学训练;加强对体能训练科学方法的研究,采用多种形式提高体能训练的科学化水平,采用科学的先进技术的手段对体能训练进行监控。建议各级篮球队配置专职体能教练员,并作为制度规定下来,制定和实施全面、系统的体能训练,以利于运动员各项运动素质得到均衡发展和相互促进。  相似文献   

18.
体能是公安培训教育中很重要的一项必训内容,但体能训练在公安培训教育中未能得到实质性的开展。文章运用文献资料法、调查法、分析法、访谈法等研究方法,对体能训练评价现状、重要性、必要性进行了分析,提出要构建体能训练评价体系,同时就如何构建体能训练评价体系,在评价指标、指标权重、评价标准等设置方面进行了分析,目的在于提高在职民警培训教育中体能训练效果。  相似文献   

19.
我国优秀青年男子篮球运动员体能评价指标体系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以《运动训练学》对体能结构的认识为理论依据,运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专家访谈法、体育测量法、数理统计等方法,从众多指标中筛选出10项指标作为优秀青年男子篮球运动员体能评价指标,对我国优秀青年男子篮球运动员体能评价具有实用价值,为教练员科学规划运动员的体能训练提供依据,并为篮球项目选材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0.
足球专项体能训练的误区及对策探索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文章提出了目前足球专项体能训练中普遍存在的问题,介绍了足球专项体能训练特点、原则和要素,并对我国足球专项体能训练进行了科学化对策探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