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 毫秒
1.
爷爷的钟     
在爷爷家的餐室里,立着一口巨大的爷爷钟,用餐时间是一家四代人齐聚在一起的时候,饭桌上满是这个温馨家庭特制的佳肴,散发着旅慈爱意,爷爷钟一直守卫在那里,好似家庭一个值得信任的老朋友,静静地观望着我们生活中的欢笑、岁目流逝与会心的笑话。  相似文献   

2.
三月的由来     
你有过在外用餐的经历吗?我想答案是肯定的。中外文化中的用餐礼仪有着一定的区别。用餐时,如果你不知道“该做什么”和“不该做什么”,那将会很尴尬。让我们来了解一下西方的餐桌礼仪吧。这样,你便能享受外出用餐的乐趣了。  相似文献   

3.
人在书途     
正读书,是一种生活方式,与每一本书沉默对视,就是谈每一场恋爱。在书的世界里轻眠浅睡,然后被书温柔地展开,在书的光影中招摇,然后又在精神的某种程度上幡然醒悟,适合百转千回,高吟低唱,有大张旗鼓的快乐,有撕心裂肺的痛苦,也有铭骨铭心的忧郁,这就是书之魂,书之魄。沉吟在书的咿呀里,有种天籁之音盘旋在我们的心头,那是一种慷慨勃发、荡气回肠的文化气质;我们的世界被锤凿着,那是一种觉醒的征兆;是灵魂内敛与释放的过程;浸润于书的圣洁与静谧中,我们拥有了人类共有的性灵与悲喜,那又是一种人性敬慕和追随的目标,书用它的精髓给我们的心灵树立了榜样。翻动着书时,你诧然听见岁月从手缝间拂  相似文献   

4.
二十一世纪初是一个互联网络大发展的时代。在这个网络时代里,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感受着崭新的网络文化的多方面的冲击,当代青年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也在经历着前所未有的嬗变。而网络时代的到来又与中华民族复兴之路上的改革开放事业糅合在一起,在这样复杂的背景下,广大青年的理想信念教育面临着机遇,更面临着严峻挑战,邓小平理论特别是其文化理论作为体现中国先进文化前进方向的理论对我们解决这一问题有着诸多有益的启示。  相似文献   

5.
遗憾     
那天,我和妈妈一起去肯德基用餐,餐厅里熙熙攘攘,邻座有一位金发女郎,不知她是哪国人?我一边用餐, 一边不时偷看着那位外国女郎。妈妈看出了我的心思,附在我耳边轻轻问道:“你是不是想和那位外国客人交朋友?”“是。”我一边  相似文献   

6.
<正>中华传统文化承载着厚重感和神秘感,干瘪的说教是不能让学生感受文化的厚重魅力所在的,如器物之美、诗歌之美,艺术之美、服饰之美、文字之美、绘画之美、科技之美、外来文化之美等都是我们在教学中必须沁润到学生心灵里去的,幸运的是,统编教科书的编写体例给我们提供了更好的教育契机。笔者试以统编教科书“三国至隋唐的文化”一课为例,从三国至隋唐的文化三“新”入手,突破文化课教学的瓶颈。  相似文献   

7.
学校学生伙食工作是一项既现实又有深远意义的工作。为了确保学生伙食上档次、上台阶,我们力图在规范化,科学化管理上下功夫,使之纳入良性循环。一、改革管理体制与运行机制 1.将教职工和学生用餐分离由于历史的原因,高校绝大多数食堂都是师生员工混合用餐,饭  相似文献   

8.
吴铭 《中学教育》2006,(6):62-63
到达港口城市汉堡,公派的驻地同事为我们接风洗尘。走进餐馆,我们一行穿过桌多人少的中餐馆大厅,心里犯疑惑:一对用餐情侣的桌子上,只摆着一个碟子,里面只放着两种菜,两罐啤酒,如此简单,是否影响他们的甜蜜聚会?另外一桌是几位白人老太太在用餐,每道菜上桌后,服务生很快给她们分掉,然后就吃光。  相似文献   

9.
本期"时文导读",让艺术唱了主角,应景的是长长学年间的一个不短的假期。就让我们在这个寒假里随约翰·伯格等重新认识摄影艺术吧;就让我们在这个寒假里听着李斯特徜徉在苏州老城里的桥头上吧——东西方文化或许因此交融出和谐的艺术之美。  相似文献   

10.
Table Manners     
你有过在外用餐的经历吗?我想答案是肯定的。中外文化中的用餐礼仪有着一定的区别。用餐时,如果你不知道“该做什么”和“不该做什么”,那将会很尴尬。让我们来了解一下西方的餐桌礼仪吧。这样,你便能享受外出用餐的乐趣了。喝汤时汤碗不能端起来。不要隔着几盘菜取食。可以请人将你想要的那盘菜递过来。骨头应放在你的盘子里,而不是吐在桌上。嘴里有食物时,不要高谈阔论,不要大声笑。不要用餐巾擦脸,应将它放在腿上。?H ave you ever eaten out﹖I think the answer is“Y es”.There are som e different rules between w esternculture…  相似文献   

11.
在人类社会活动中.鼓是一种精神力量的象征,无论是在政治、军事、文化、艺术、宗教、民风民俗等方面.它都产生了巨大的影响.显示着独特的作用。华夏鼓文化尤为源远流长.绚丽多彩。随着社会的发展.鼓的应用范围更加广泛,特别在音乐和其他文化艺术领域里成就显著。站在世界文化融合、创新的高度,面对丰厚绚丽的鼓文化遗产,我们应古为今用,推陈出新,使之发扬光大.更为辉煌灿烂。  相似文献   

12.
旅游地图:过一个浓浓中国味的年 寒假里有一年里最最重要的节日——春节,它不仅满溢着喜庆和温暖.还承载着中华民族上下五千年风霜愈醇的古老文化。寒假里,就让我们开始一趟民俗之旅,红彤彤的窗花、舞龙耍狮的热闹.看灯猜谜的雅趣……体会一把浓浓的中国味儿。  相似文献   

13.
袁浩 《生活教育》2012,(3):50-51
周末,带孩子到某西餐店用餐时看到了一幅画面,至今仍让我感慨万千:邻桌的两位外国朋友用餐完毕后,很自然很认真地清理干净餐桌,将餐盘里的垃圾倒进垃圾桶,然后把餐盘送往餐盘回收处。旁边一名五六岁的小女孩见状,也效仿着拿起自己的可乐瓶准备投进垃圾桶里,未曾想,一旁的年轻母亲赶忙拉住她,嘴里还嚷嚷着:  相似文献   

14.
<正>在大城市近郊的动物园中,凶猛的狮子、老虎和猎豹分别被关在3座由粗壮铁条所筑成的兽栏里。中午时分,午睡前的用餐休息时刻,在享用鸡肉大餐后,3只猛兽突然兴起,竟然争执起谁是万兽之王的话题。关在中间兽栏的狮子仰天咆哮一声后,对着老虎和猎豹说:"我们狮子具有超强有力的额部和牙齿,一口便可咬碎猎物的骨头。而且我们的狮子吼,远在8公里之外就听得见,在非洲草原上的所有动物,一听到我们的吼声,  相似文献   

15.
一种理论——“学习型组织”,如蓝色风暴自美国的麻省理工学院风靡而来,在中国进入知识经济时代的社会变革和国企改革的重要时刻,这种理论的传入可谓正合时宜。中华民族是一个有着悠久历史和灿烂文化的民族,自古以来,有许多放射着思想睿智之光的哲人,他们的言论彪炳千秋,为世代人们所铭记。如果我们是一个有心人,就不难在耳濡目染的本土文化里,信手拈来一些与“学习型组织”相关的理论。本文试图在涉足“学习型组织”理论的同时,寻着中国文化的脉络,为好学者提供一点学习方法。  相似文献   

16.
在过去的10年时间里,我们十分高兴地看到,教育期刊之林,有这样一本刊物,为广大教师提供学习交流的平台;有这样一本刊物,伴随着我们一起成长;有这样一本刊物,显示出安徽基础教育的品位,展示着安徽教育的美好形象。今天,这本刊物走过了整整10个年头。  相似文献   

17.
南宋时期,江浙地区的饮食业呈现出空前繁荣的局面,南北文化相互融合,使得饮食礼仪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在宴会礼仪的主持者、着装以及用餐流程等方面都有值得关注之处,那就是提前邀请、充分准备;衣着雅适、座次有序;讲究用餐流程、注意宴饮礼仪。  相似文献   

18.
中国西部,是我们在某个时刻对于一块遥远地方的猜想,还是一首新边塞诗在我们内心想象的伸展?对于许多人来说,她也许仅是个人想象力的文化代码。但对于作家甘建华来说,她却是他西出阳关向大漠进军的一个序曲。西部之西,是他生命中最美的花,也是他心底里永远的痛。* 在那块遥远的地方,尽管黄沙漫漫,寒风呼呼,气候异常干燥,鼻孔里结着血痂,然而五十年来英雄无悔,人们把她当成了自己的家园,虔诚而惨淡地营造着,为主义与号召提供了最有说服力的佐证。他们笃信“人定胜天”这一哲学命题,艰难地破除了“生命禁区不可能出现奇迹”的…  相似文献   

19.
邓皓文 《家庭教育》2013,(11):45-45
有一次,我和家人一起到一家西餐厅用餐。那天客人很多,菜上得很慢,但终于陆续送上来了,于是大家开始用餐。都已经开始吃甜点了,可我点的那份餐还没送来,因为吃饭的都是一家人,所以都混着吃。  相似文献   

20.
一 桃这种植物,与中国文化、中国文学有着相当的关系。大而论之,桃是以两种面貌出现在中国文化中的:一是因为桃花的鲜艳美丽,每每在文人诗歌里被用来比喻年轻美貌的女子;二是相传桃木具有辟邪的功能,故桃木在许多民俗文化和民间文艺里充当巫术性道具。前者已经成为某种文学意象,或在诗歌韵文中起比兴作用;后者则是一种“民俗意象”,是一些文艺作品乃至一类文化现象的底蕴。前者在比喻意上取胜;后者则在象征意义上被广泛运用着。 我们先来略看一下文学史上“桃花”的形象。自《诗经·周南》“桃之夭夭,灼灼其花”的美丽诗篇诞生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