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教学作为一种“人在其中”的意义世界.应该是促进人意义认知、意义选择与意义实现的实践过程.是学习者同知识的文化性实践、同他人的交往性实践及其同自己反思性实践互为媒介且以流动的形式生成的。但遮蔽的教学场意义失落现象比比皆是。教学的意义世界是怎样迷失的?如何回归教学的意义世界彰显生命的意义?探寻教学意义失落的问题及成因,回归丰富的意义世界,是对本真教学的诉求.也利于提升教学质量。一、审视课堂:教学游离于人的心灵  相似文献   

2.
何谓意义?“意义”在《现代汉语词典》中的解释是事物所包含的思想和道理,包括内容、价值等方面的含义。在哲学中,意义是“客体对主体精神活动的一种指向”。什么是意义世界?意义世界是一个“人”的世界,是一个“文化”的世界,也是一个价值理念的世界。对人的生存意义的探询和追问一直是哲学的核心话题。正如哲学家赫舍尔所说,人的存在总是牵涉到意义,“他可能创造意义,也可能破坏意义,但他不能脱离意义而生存”。  相似文献   

3.
正一、理念引领——回归生活,建立综合实践活动基地德国现代杰出思想家埃德蒙德·胡塞尔对我们存在于其中的世界作了"生活世界"与"科学世界"的区分。在他看来,生活世界是一个前科学、前概念、预先被给予的世界,是一个直观的、具有奠基性意义的世界。而科学世界是人们依据经验、规范、条例而形成的一种理性世界。"生活世界"是"科学世界"的根  相似文献   

4.
教师成为研究者的现象学意识   总被引:20,自引:0,他引:20  
教师成为研究者体现着教育自身意义的丰富和对教育意义和生活世界的关注。教育的生活世界是鲜活的 ,富有生命意义的 ,是一切教育的生存所必需的 ,同时它又是生动的、丰富的、充盈的 ,为经验所直观而尚未被抽象的概念所规定 ,是原发的、原生态的。教育是一个充满意义的世界 ,教师的使命 ,就是使教育的意义得以实现。教师成为研究者 ,并不是要教师去做另一件事情 ,他所要研究的是怎样使教育的意义在学生身上得到实现 ,是每日每时在教育的生活世界里所经历的教育本身  相似文献   

5.
马克思的哲学辩证法作为辩证法的现代哲学形态是实践人本辩证法。“人本身是人的最高本质”是这一辩证法的出发点和根本所在。这一辩证法面对“三个世界”:感性世界即感性存在和感性活动(事在)、人类世界(人在)、意义世界(义在)。这一辩证法是以感性世界为对象以人的本质为尺度对之进行人道评价而获得意义世界,进而为进步人类创意指导实践的价值观念,以实现每一个人的自由个性的充分发展和全人类的彻底解放。  相似文献   

6.
<正>初中物理,是世界各国的基本课程;学习物理课程,是引导学生认识客观世界的重要途径;搞好物理教学,对学生积累基本知识、养成基本技能、形成辩证唯物主义的世界观与方法论,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下面笔者结合自己的教学实际,谈谈对初中物理教学的一些思考。一、学习物理的重要意义1.有利于学生认识世界的物质性辩证法认为,世界是物质的,物质是变化的,物质世界是运动的。物理可以帮助学生认识世界的物质性。  相似文献   

7.
正这是一个意义的世界。意义不是对物而是对人而言的,意义需要人去赋予。罗伯特·福尔姆在《我们得回到幼儿园》中说:"当我们发现世界无意义的时候,正是无意义的世界需要我们赋予它意义的时候。"在叙事随笔中,我们赋予了有关教育的事物、事件以意义,这些意义可以通过夹叙夹议表现出来,也可以如盐溶于水,看不见却品得出。倘若是后一种情形,就还需要读者去参悟,需要作者、读者共同去建构。我十分倡导一线教师多去写叙事随笔,同时主张再向前跨出一步,去写一写就事论理的教育随笔——事理随笔。事理随笔,是我"原创"的一个  相似文献   

8.
该文在讨论典型的传统意义理论之得失基础上,得出意义是两种世界知识(一是建立在过往的事件和经验基础上的词汇中的世界知识,二是某一特定情景组成的实际情景的世界知识)和实际语境互动的结果。由此借鉴意义动态模型和理论,进一步从哲学和认知层面探索意义,关注其形成过程,认识其内涵和底蕴,管窥意义的动态本质。  相似文献   

9.
一、幼儿园体验式教学的内涵 体验是幼儿园体验式教学的核心概念。何谓体验?哲学、心理学、美学等都有自己学科领域的解释和理解。概言之,体验,是一种亲历亲为的活动,即主体全身心地投入到客体中,与客体相互整合与交融在一起构成一种新的意义关系的活动。在幼儿园教育教学领域使用“体验”一词,既有认识论的意义,也有价值论和本体论的意义。从认识论的意义上看,体验的认识方式消除了主客体二元对立的思维模式;从本体论和价值论的意义上看,体验立足于人的精神世界,立足于儿童与自然、社会的有机融合。体验是儿童的存在方式,是儿童理解世界与人生的方式,也是儿童追求自身生命意义的方式,是人的生命意义和精神世界的建构。  相似文献   

10.
在人文科学学理基础的探讨中,价值范畴和意义范畴往往存在着混用的现象。其实,二者的差异是不容忽视的,有必要进行仔细的辨析。首先,价值的把握、意义的澄明最终都需要追溯到世界整体观念。差异之处在于,价值问题的关键在于等级化的世界图景的建立,意义的产生则依赖一个万事万物内在关联着的世界。其次,在由事物世界向人文世界的提升中,价值和意义实际上展示出两个有着一定差异的方向。在价值的方面,这一提升是由实然到应然的提升。意义所展示的提升路向并不表现为由实然到应然的提升,而是由物理世界到精神世界的提升。第三,在人文世界与主体的联系方式方面,价值更多地体现出类似产品的现成性特征,意义则更多地体现出过程性、生成性的特征。价值和意义实不可相互替代,混为一谈。  相似文献   

11.
大学生自杀的深层动因在于意义世界隐匿而产生的存在性危机,因此,意义世界的澄明乃至复归是自杀预防的关键。自我意识的彰显与价值理性的培育为意义世界复归敞开了路径.而意义世界最终复归与重构的要义在于对“生命无上”这一绝对性价值的捍卫以及对生命物性与人生境界的超越。  相似文献   

12.
一、历史诠释学有关历史是什么的解释 诠释学是一门理解和解释的学科,在西方已有漫长的历史。诠释学是“意义”宣告、译解、阐明和解释的技术,它的基本功能在于把一种意义关系从另一个世界转换到我们自己的世界。所以历史诠释学就是发现、理解、阐明和解释历史意义的技术,以便把另一个时空系统发生的历史事件的意义转换到我们的世界之中。∞我们知道,由于历史认识的对象不是当下的现实存在,如果不进行意义的转换就不可能有对历史的理解,因此,从学科性质上说,所有的历史都是对人类过去的一种解释、说明与记载。  相似文献   

13.
后奥运时代对大学生人文体育观塑造的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奥运会是全世界超种族、超文化、超等级、超地域的人们的巨型狂欢节;是世界各民族文化对话、交流、沟通的巨大现实平台.让世界来到中国,让北京触摸世界.2008北京奥运会是历史悠久的奥林匹克与源远流长的中华文明的一次伟大握手,是世界文化与中国文化的一次雄伟交汇.特别是人文奥运这一主题定位,为世界各民族文化交融互惠提供了平台.借此奥运后时代适当对大学生进行人文体育观塑造显得尤为有意义.  相似文献   

14.
在马克思主义本质观指导下,思想政治教育本质是要触及人的灵魂,激发人们的精神信仰,实现个体和共同体在意义世界的统一。思想政治教育所激发的人的精神信仰,它构成的是一种价值追求、理论自觉和人生体悟。在这种精神信仰的指导下还原给人的是两个世界,一个是社会世界,一个是自我世界。思想政治教育所做的事情实际上是将这两个世界统合起来,使思想政治教育对象不再有割裂的感觉。它的终极目标是引导人们正确理解人生的意义和目的,找到正确的生活方式,进而实现人的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15.
教学作为一种"人为的""为人的""人在其中"的意义世界,应该是促进人意义认知、意义选择与意义实现的实践过程,然而现实教学实践中意义失落现象比比皆是。其原因主要有以下三点:一是实体思维造成知识本身成为目的,人成为学习书本知识的手段;二是工具理性导致考试仅仅成为学生"谋生"的工具;三是知识拜物教导致了教学活动文化性的丧失。回归丰富的意义世界,需要教学由实体思维向实践思维转向,由事实立场向意义立场转向,由符号教学向文化教学转向。  相似文献   

16.
行走在意义世界中——小学德育课堂巡视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德育课堂所要回归的生活世界是一个事实世界与意义世界相互联结的世界。回归生活世界的教育不是仅仅使人去认识一个事实世界,它的更为重要的职能是指引人们进入意义的世界。德育课堂是一个探索生活意义的课堂。它要使儿童逐渐去理解和体验:生活是有意义的,生活中的我是有价值的,它还要在不断丰富儿童生活经验的基础上拓展他们的意义场域。德育课堂是迷人的,这是因为意义世界是充满人性的世界,追寻意义的过程是一个人的全身心投入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各种生命的潜能都被激活,各种能量都能得到释放。  相似文献   

17.
小说为人们喜闻乐见.读小说不能仅仅直面语言指涉,小说的艺术世界与外在世界是相契的,小说的意义不假外求.写小说是一种体认世界的方式,读小说是一种情感体验,是亲动心.  相似文献   

18.
行为表现是教育实践中的常见用语。教育实践者通常是在规范和实证的立场来使用这一概念,由此使得概念的使用者往往将儿童与其行为、儿童与概念的使用者切割开来,造成教育者在实践中的目中无人。对表现概念的意涵重释,特别是不同学科关于表现概念的界定,使得我们能够重新发现行为表现概念所内含的意义世界,从而启发一种关于行为表现的新的教育哲学,即儿童的行为即是儿童的表现,是儿童精神世界和意义世界借助行为的外显化。儿童借助行为而表现出来的意义,是在特定情境中与教育者共同建构的结果。意义世界中的儿童行为表现概念意味着,教育实践并非单纯实践性的,它同时也是理论性的。教育实践的理论性主要体现为教育者必须要对儿童行为所表现出来的意义世界作出准确的理解。  相似文献   

19.
胡塞尔所说的"生活世界"有两种含义:一是作为经验实在的客观生活世界,一是作为纯粹先验现象的主观生活世界。教育在本质上具有"生活世界"的品性意味着教育生活世界不是课题化的世界;意味着教育的多姿丰盈,充满活力,而不是一潭死水;意味着教育要将被事实所掩盖之下的人性、价值和意义呈现出来,并使学生养成这样的品质。  相似文献   

20.
教育学立场下的数学世界是一个知识的符号世界与儿童的意义世界相互联结的世界。故而,数学教学就绝不仅仅是让学生认识数学的"客观知识",更为重要的是让学生以知识为载体,形成丰富的意义,包括数学本体性知识所蕴含的思想、方法、文化与精神意义以及儿童的主体发展意义。由此舒展数学本体性知识的意义特质,让教学知意圆融、知理共生、知知和谐,并从儿童与知识间的意义形成视角落实数学的"教育性教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