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曲玉 《文教资料》2009,(12):51-53
在目前的山西题材电视剧创作中。晋商题材电视剧的影响是最大的。深层次挖掘晋商题材这一现象,对当前树立“新晋商”的形象,传承晋商精神、诠释新晋商内涵、塑造新晋商主流形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相似文献   

2.
工业是中国的经济命脉,而工业题材作品却是中国电视剧创作中的薄弱环节,在各大电视剧评选中工业题材一直处于缺席的尴尬状态。电视剧《钢铁年代》在工业题材开掘方式、人物形象塑造手法、兼顾市场接受与艺术法度的叙事策略等方面,为工业题材电视剧进行了有益的探索,构建了工业题材电视剧应有的艺术价值和美学品格。  相似文献   

3.
论军事题材电视剧发展状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军事题材电视剧红遍了大江南北,迅捷地记录了这三十余年来,我军的建设和发展历程,也全面地再现了我军建军以来所走过的烽火征程。大量优秀军事题材电视剧的出现将中国军事题材电视剧的创作推向了一个新的高度,那些精彩的剧情和人物也成为当今社会的热门话题。可以说,军事题材电视剧的兴旺发展既契合了新语境下的中国电视剧创作,同时也体现出广大受众以及多重社会体系的时代需要。通过对中国军事题材电视剧发展进程的梳理和研究,从其丰富的历史背景入手,以当下热播的军旅剧为例,分析其在发展道路上的优势与缺憾以及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4.
沈晨 《河南电大》2013,(2):53-55
《生死依托》是一部以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和鄂尔多斯草原为背景,从另一个角度去关注农民的健康和命运的现实题材电视剧。这部现实题材的电视剧带有强烈的地域色彩。剧中的人物形象设定也被打上了鲜明的地域文化烙印。电视剧中出现的地域文化元素也可称为一部作品的地域特色。是生活在同一地区中一个或多个民族的历史、语言、风俗的文化概念.是一个地区文化与属性成独特风格的源泉,其也会内化成为该地域文化艺术鲜明的可识别性。地域风光和民俗风情的塑造是地域特色中不可或缺的要素。其中传统的民歌、舞蹈也是对地域文化的深化和表现。在我国的电视剧发展过程中,地域文化已经成为一种较为明显的趋势,并且成为许多作品纷纷效仿的创作方式。它包含了一个地区根深蒂固的文化信仰。同时也包括了这个地区人们所拥有的精神特质。  相似文献   

5.
关中系列题材电视剧的地域文化特色,不仅仅表现在对于关中的自然景观、民风民俗和地方语言的追求上,还表现在对于关中地域文化影响下人的心理特征和思维方式揭示的程度以及剧中故事内容对于关中地域社会生活内容的表现程度。  相似文献   

6.
《生死依托》是一部以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和鄂尔多斯草原为背景,从另一个角度去关注农民的健康和命运的现实题材电视剧.这部现实题材的电视剧带有强烈的地域色彩.剧中的人物形象设定也被打上了鲜明的地域文化烙印.电视剧中出现的地域文化元素也可称为一部作品的地域特色,是生活在同一地区中一个或多个民族的历史、语言、风俗的文化概念,是一个地区文化与属性成独特风格的源泉,其也会内化成为该地域文化艺术鲜明的可识别性.地域风光和民俗风情的塑造是地域特色中不可或缺的要素.其中传统的民歌、舞蹈也是对地域文化的深化和表现.在我国的电视剧发展过程中,地域文化已经成为一种较为明显的趋势,并且成为许多作品纷纷效仿的创作方式.它包含了一个地区根深蒂固的文化信仰,同时也包括了这个地区人们所拥有的精神特质.  相似文献   

7.
杜姝 《文教资料》2011,(36):150-151
编剧高满堂在电视剧领域开辟了一些全新的、独特的题材,如“闯关东”这一独特的中国移民历史题材,他还以发展的眼光敏锐地抓住了老年题材这一与我国国情密切相关的题材,这两大题材的选取既为中国电视剧题材的发展注入了新的亮色.也为高满堂影视事业的发展谱写了新的篇章。  相似文献   

8.
农村现实题材电视剧从诞生伊始,就以中国农民的当代生活为背景,深切反映当代农民的思想感情和农村的社会情状。尤其是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人们对农村以及农民的关注,带动了农村现实题材电视剧艺术创作的繁荣发展。进入新世纪,《刘老根》、《希望的田野》、《圣水湖畔》等电视剧的播出,促使了农村现实题材电视剧创作的进一步发展,这些电视剧反映新时期农民的新思想、新观念、新文化,充满浓郁的生活气息和乡土气息。在党和国家高度重视"三农"工作的今天,农村现实题材电视剧的创作必然会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做出重要的贡献。  相似文献   

9.
选取CNKI中2001—2021近二十年的中文期刊中主题为农村题材电视剧的高质量文献为数据来源和研究对象,对筛选出的272篇文献进行发文量、高被引、机构、作者和关键词分析。在文献计量学和知识图谱可视化理论的基础上,运用可视化分析软件Cite Space获取知识图谱,对中国农村题材电视剧的发展现状、热点方向和演变趋势进行实证分析。研究发现,现有的农村题材电视剧研究内容丰富,但不够深入和全面;机构、作者之间的合作关系弱,缺乏思想交流;研究热点主题主要集中在农村题材、案例研究、艺术表达和价值内涵方面,前沿话题主要分布在乡土叙事和现实主义两个方面,且研究的趋势呈现出反复性、阶段性、时效性等特点。  相似文献   

10.
电视文学,这里我们讲的主要指电视剧,不包括“电视片”一类的内容。中学生思想活跃,对电视剧比较敏感和关注。这固然与看电视剧极为方便有关,但更重要的是与电视剧本身具有的一些特点也有很大关系。   1.题材的广泛性。   电视剧的题材远远超过电影题材,既全面又广泛。打开电视机,不难发现电视剧的内容真是丰富多彩。其中警察剧、青春偶像剧、武打片以及反腐题材的片子等都在持续升温,成为收视热点。还有,引进国外的,如韩国的电视剧也正向中国观众走来。这些片子多以家庭伦理、都市言情、青春偶像为题材,从描写小人物和小事件…  相似文献   

11.
影视文化作为文化传播的一种重要途径和载体,对国家形象和民族精神的对外传播起到了强有力的作用。但是在韩剧热潮席卷中国大陆地区的今天,走进韩国的中国电视剧屈指可数。根据调查:近年来被引进中国的韩剧类型丰富,题材新颖,深受内地观众喜爱;反观韩国近年来引进的中国电视剧,以古装剧、历史剧为主,题材单一,引进数量极少。两相比较可见中国电视剧对外传播之路任重道远。  相似文献   

12.
仙侠剧的热播,迎合了受众的浪漫主义期待、怀旧情怀、侠义崇拜、娱乐消遣等心理需求。近年来,中国电视剧市场涌现出一大批仙侠题材的电视剧,其热播带动了电视剧市场的繁荣。影视公司只有理解受众、尊重受众,才能制作出大众喜爱的电视剧。  相似文献   

13.
中国灾难题材电视剧和灾难片一样可以成为一类型,在带领人们认识灾难的过程中具有很高的认识价值,其本身就是一种贡献.中国灾难题材电视剧警示人们灾难的突发性和不可预知性,灾难具有巨大的破坏力,再者带领观众正确认识人定胜天论.  相似文献   

14.
工业题材电视剧的式微已经引发了热烈的讨论,但对于产业工人形象在当代题材电视剧中的缺失却还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产业工人经济地位弱化与工业题材电视剧市场竞争力不足是产业工人形象缺失的深层次原因,这种缺失主要体现在工业题材电视剧体量不足和都市题材电视剧中产业工人形象的边缘化与负面表达上,而这种现象势必潜移默化影响受众的职业选择,加剧当下的“用工荒”。  相似文献   

15.
在当今的电视屏幕上,农村题材电视剧之所以能够突破历史剧、都市情感剧、谍战剧的封锁,占据一席之地,受到城市受众和广大农民的喜爱,究其原因,是因为农村题材电视剧中包含的大众文化因子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主要探讨的是农村题材电视剧中大众文化的具体体现。  相似文献   

16.
当代中国农村题材电视剧的历史可谓是当代中国农村改革发展、农民思想变迁的历史。从阿Q到小二黑,从梁生宝到陈焕生,从枣花再到谢永强,就是一部中国农民发展的变迁史,真实反映了我国农村近百年的发展变化。从当下流行的农村题材电视剧分析可发现农村题材作品所代表的文化身份发生了巨大变化,从作品的基调、农民形象的塑造以及作品的母题都已发生了很大变化。这是与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人们审美意识的变化以及商业文化的影响是分不开的。  相似文献   

17.
电视情节系列剧在美国荧屏上的受欢迎程度相当于中国的电视连续剧,但是其独特的叙事特点和风格并不为中国观众所熟悉.美国情节系列剧作品在叙事上全面体现了美剧叙事艺术的精髓.对美剧叙事背景、叙事题材、叙事方式进行分析研究,不断探索我国电视剧制作的创新之路才是我国电视剧走出困境不断发展的出路所在.  相似文献   

18.
王帆  邓彦 《文教资料》2008,(28):242-244
目前,中国电视剧市场上的主流剧种是连续剧,而美国电视剧王国中的主流剧种是系列剧,两者结合起来的综合产物便是我们通常意义上所说的"系列连续剧".在目前国内大规模制作系列剧的条件还不成熟的情况下,系列连续剧作为连接电视剧和系列剧的中介媒介和过渡品,研究其在题材选择、叙事艺术、审美价值等各方面的特点有着积极而重要的作用.尤其在其叙事艺术上,因系列连续剧作品在叙事艺术上既能体现中国传统叙事风格的延续性,又能体现美国叙事风格的开放性,所以分析研究系列电视剧的叙事题材、叙事结构、叙事情节、叙事人物等叙事要素,能在发现连续剧和系列剧的结合点同时,体现出连续剧和系列剧各自的优劣点,从而促进对连续剧和系列剧(尤其是系列剧)的了解与改进,推进连续剧向系列剧的转变与融合,为我国电视剧类型制作的创新之路提供源泉与帮助.  相似文献   

19.
历史价值观对于革命历史题材电视剧创作的重要性日益凸显,成为创作中最为关键的一环。近年来,革命历史题材电视剧的制作和播出数量快速增长,成为电视剧平台的主要题材之一,优秀剧目不断出现,收到了良好的宣传、教育和革命历史普及效果。随着更多的创作者进入这一领域,作品中也出现了一些历史价值观混乱的问题。革命历史题材电视剧专注于对革命历史的表达、演绎和重现,强调主流价值观的优先地位,具有很强的意识形态属性。它除了要符合一般历史剧在历史价值观方面的基本要求之外,还具有特殊的评判标准,以及来自当代意识形态等方面的更加具体严谨的审视与观照。革命历史题材电视剧中的历史价值观应以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和历史唯物主义为定位,准确把握“人民性”“客观性”和“当代性”的内涵与外延,努力实现革命历史题材电视剧历史价值观的正确表达。  相似文献   

20.
本文主要研究川渝电视剧的发展对策,在矛盾分析法视角下,通过川渝电视剧的发展来分析川渝电视剧的主要衰落原因,在此基础上有针对性的提出解决办法:拓展川渝电视剧题材,丰富川渝文化理念;改善川渝电视剧制作粗糙的技术硬伤;加强营销和推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