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正>教师团队合作学习是一个自组织、自适应、自建构的学习过程。他组织是指依靠外部制度、指令和干预形成的组织,以控制为目的,重视外部指令的作用;而自组织是不存在外部指令的,其按照相互默契的某种规则,各尽其责而又协调地自动形成有序的组织结构。教师团队是一个自组织系统,以自我组  相似文献   

2.
教师学习共同体的自组织特征与形成机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教师学习共同体作为一个自组织系统,具有自组织的特征和形成机制.教师学习共同体的自组织特征具体表现为:自我认同、自我控制、自我适应和自我发展.教师学习共同体形成与发展的自组织机制是:开放和非平衡是教师学习共同体形成的前提条件;涨落是教师学习共同体形成的起因;竞争和协同是教师学习共同体形成与发展的动力.  相似文献   

3.
浅谈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校本学习型组织的构建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教师专业发展既离不开自我反思、自我更新、自我超越的独立学习,也离不开其赖以生存与发展的学校文化环境的组织学习(团队学习)。团队学习对于教师个体和教师群体的专业发展具有增智、增能的作用。因此,在新时期构建具有团队学习特点的校本学习型组织,为教师的专业发展搭建环境平台,成为校本培训所要探讨的重要问题。一、学习型组织的内涵、特征和意义1.学习型组织的内涵、特征什么是学习型组织,它具有什么特点?美国麻省理工学院斯隆管理学院彼得·圣吉教授对此进行了如下的描述,学习型组织是这样的一种组织:“在其中,大家得以不断突破自己…  相似文献   

4.
高校建设学习型教研室是知识经济时代的需要、专业建设的需要和教师个人发展的需要。高校建设学习型教研室的目的是使教研室从管理控制型组织向学习激励型组织转变,具体措施是把教师培育成学习的主体,把教研室建设成学习的载体,以主体充实载体,以载体引导主体,从而提高教研室的学习力。  相似文献   

5.
冯君 《成人教育》2011,31(3):72-73
教师学习共同体是教师专业自主发展的有效组织形式,它是教师继续教育的子系统,能够为教师自我合作学习搭建平台,并凭借“共同体性”激发教师学习兴趣和意识,构建扁平学习共同体,有力促进学习型组织的生成,通过学习不断实现共同体的自我超越。  相似文献   

6.
在终身学习思潮勃兴、学习型社会构建和基础教育改革深度推进的时代境遇下,能够激发教师自主学习动力与行动的教师研修共同体成为提升教师专业发展水平的良好平台。然而教师研修共同体建设仍面临共同愿景和价值追求模糊、自我与群体效能乏力、团队学习内容泛众游离以及系统行动研究共振力缺失等现实挑战。基于学习型组织"五项修炼"的组织理念和管理策略,可以通过确立共同的发展愿景、实现团队自我与群体效能的正向性、设计精准深刻的学习模块、体验深度的学习历程等途径强化教师研修共同体建设,最终实现教师个体与教师团队的自我超越。  相似文献   

7.
“学习型组织”是美国麻省理工史隆管理学院在系统动力学理论的基础提出的最先进的现代管理新科学。这一管理科学的提出,是基于这样一种根本的观点:即任何一个组织或企业从生机勃勃走向衰败式微,其原因不在外部,而是由组织内部的学习智障妨碍了组织的学习及成长所致,因此,必须通过自身的修炼来克服学习智障,达到持续适调与成长。这里学习已不是一般意义上的学习,而是指组织中全员(决策层、管理层、操作层)学习,全程(运行前、中、后)学习以及相应进行的自我修炼。这些修炼包括: “系统思考”:即对任何事件和活动加以整体的,…  相似文献   

8.
本文从信息构建(IA)的角度探讨了学习型网站的构建过程,详细阐述了信息组织系统、信息标识系统、信息导航系统以及信息检索系统在交互式环境下,有效地整合学习资源与学习过程,构建"教师主导—学生主体"的自主性学习型网站。有效实现"教"与"学"两个要素的内在整合,并提出建设学习型网站的一些原则、思路和做法。  相似文献   

9.
自我导向学习是高职教师学习的重要方式之一,影响高职教师自我导向学习的因素主要有外部因素和内部因素.针对这两种影响因素,应采取以下促进高职教师自我导向学习的策略:一是高职院校要为教师自我导向学习提供必要的支持、注重学习策略的传授、积极开展学习挫折辅导等;二是高职教师要制定学习目标、提高自我评价能力、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等.  相似文献   

10.
终身学习与学习型组织的创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学习型组织不仅为个体的终身学习提供需求,同时也为学习的成果共享提供舞台。学习型组织的创建主要通过自我超越、改善心智模式、建立共同愿景、团队学习和系统思考五项修炼进行。进一步认识个人学习、共同学习、组织学习的意义和方法,是提高继续教育为个人和组织学习服务质量的前提。  相似文献   

11.
This article is an account of how the author developed a comprehensive understanding of human learning over a period of almost 50 years. The learning theory includes the structure of learning, different types of learning, barriers of learning as well as how individual dispositions, age, the learning environment and general social and societal conditions influence learning possibilities. All this started when the author, aged 27, broke off his career as a travel agent and joined a course for matriculation at the university. He found this course extremely ineffective and got the idea that a firm knowledge about how human learning takes place might be a starting point for the development of more engaging and effective learning, teaching, schooling and education. Over the years, he gathered inspiration from a broad range of learning theorists such as Piaget, Rogers, Ausuble, Leithäuser, Schön, Kolb, Furth, Mezirow, Kegan and his own Danish instructor, Thomas Nissen. But the theory was built up as his own structure by critically adding new elements from the examination of other theories and carefully analysing experience from teaching, supervising and observing learning courses at all levels from primary school to adult education and university studies.  相似文献   

12.
The purpose of this experiment was to determine the differential emotional reactions of students to positive, neutral, and negative affect in nonverbal teacher behavior. Responses were studied across two grade levels and across race. A stratified random sample of 120 students was selected and randomly assigned to experimental conditions. Emotional reactions were measured by a semantic differential. Analysis of variance and Tukey post hoc tests showed that black second graders evaluated the neutral teacher most positively, while white second graders and sixth graders of both races tended to evaluate the positive teacher most positively.  相似文献   

13.
在当前教育领域内,远程学习、数字化学习与在线学习环境这些专业术语并不少见,学习者和相关研究人员在面临这些专业术语时往往会存在一些理解上的偏差,在使用过程中也会存在一些困惑,因此很有必要对这些术语进行深入研究。目前数字化学习、在线学习与远程学习环境领域相关的研究较多,他们之间的差异不仅仅是表达术语层面,重要的是不同学习环境的侧重点和呈现特点有一定的差异。为此,我们通过实证方法分析研究该问题,总结学习者是如何认识这些学习环境的。结果表明,不同学习者对数字化学习、在线学习与远程学习环境有不同的期望和认知。  相似文献   

14.
适应新的发展取向的学习类型多样化探讨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我国现行的学习概念主要是指“书本知识学习”,这种单一的学习类型观造成学生身心发展极端片面。为适应新课程改革倡导的新的发展取向的要求,我们应建立学习类型多样化的观念。区别于心理学主要从学习的结果和机制划分学习的类型,我们可以根据人的生活所面对的活动对象或领域的不同,将学习划分为符号学习、交往学习、操作学习、观察学习、反思学习等类型。不同类型的学习对于学生身心发展具有不同的价值,同时也存在各自的局限性。为了促进学生身心素质的全面发展,应该实现学习类型的多样化,以达到不同类型学习发展功能的互补和配合。  相似文献   

15.
论学习方式的变革   总被引:62,自引:0,他引:62  
学习方式的转变意味着个人与世界关系的转变,意味着存在方式的转变。教育必须以学生的发展为本。为此,我们今天必须倡导新的学习方式。所有能有效地促进学生发展的学习,都一定是自主学习。但并不是所有的学习领域和学习主题都需要用合作学习的组织形式,也不是所有的学习领域和学习主题都需要用探究学习的方式来进行。  相似文献   

16.
作为移动学习的重要组成部分,移动学习资源的建设刚刚起步,由于缺乏相关的标准指导,真正适用于移动学习的学习资源还不多见。因此,要开发设计可重用、可共享的的移动学习资源是移动学习的首要前提。从移动学习资源的特点入手,结合学习对象理论,提出适用于移动学习的资源建设方案。  相似文献   

17.
合作学习的情境优势——兼谈三种情境对学习动机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合作、竞争和单干三种情境分别追求共赢、争赢和自赢的学习结果,而合作型学习具有竞争型学习和单干型学习所难以匹敌的情境优势。合作学习将学生置身于一种满足需要、关爱尊重、相互认同、利益共享的情境之中,为学习学习动机的形成、维持和发展提供了一种有效的策略。  相似文献   

18.
西方两大派别学习理论发展过程的系统分析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西方学习理论可以分为学习的联结主义理论与学习的认知主义理论。学习的联结派认为,学习实质上是通过建立简单的联系而获得经验的过程,从桑代克的试误说起,到华生的经典性条件反射说,斯金纳的操作性条件反射说,再到班杜拉的观察学习说,联结派在本规范内经历了不断完善的过程。学习的认知派则认为,学习是经过复杂的加工活动建立认知结构而获得经验的过程,学习认知派理论从格式塔完形说、托尔曼的认知地图说开始,经历了从认知主义到建构主义的发展过程。由于两大派学习理论都无法解释学习的全野,因此也出现了企图融合两大派理论的折中主义学习理论。  相似文献   

19.
作为教育信息的重要透镜,学习分析借助其所提供的干预和引导策略,可以使教学和学习达到最大化收益的目标。基于学习分析视角,文章将西蒙斯的学习过程分析模型与合作学习相结合,发掘学习数据背后蕴含的问题及规律,进而提供恰当的干预促进个性化的教与学,获得教学实践的效益最大化。  相似文献   

20.
新课程提出了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的目标,提倡自主、合作与探究学习.文章从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的意义,自主、合作与探究学习的内涵以及转变学习方式的实践反思等几个方面进行了系统的阐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