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在阅读教学中学生创造能力的培养是以教材为主要凭借的。统编九年义务教育小语教材从第七册起按“导读”、“预习”、“课文”、“作业”、“例话”、“基础训练”的顺序安排,它显示了完整的知识体系,明晰了完善的认识过程,是教师带领学生走向知识海洋的方舟,须认真剖析,把握教材体系,领会编者意图,为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提供凭借。 一、坚持方向性:“导读”的整体运用 一切创造活动都是以其明确的创造意向为前提的。阅读,作为运用已有知识进行理解的创造性脑力劳动,也须有明确的指向。小语教材在每组课文前安排“导读”,目的在于…  相似文献   

2.
“导读”是提高教学效率和质量的重要因素 ,是在教学过程中实现课程改革的突破点 ,也是课程实施的基本途径之一。笔者在教学中全方位地进行了“导读”教学实践 ,效果明显。一、教学内容 ,是实施“导读”的基础“导读”是指在教师科学地引导和指导下 ,学生有目的、有步骤、有方法、系统地阅读书本的过程。而“导读”又必须以教材为文本来实现 ,因而 ,着眼于“导读”的课堂教学 ,就需依据教材精心确定“导读”的要点 :1 教学内容的深度和广度 ;2 教学内容的重点、难点及内在联系 ;3 教学内容的知识结构和逻辑关系。在此基础上 ,实现两个同…  相似文献   

3.
义务教育小学语文从第七册开始,在每组教材之前,安排“导读”.相对传统教材,这是小学语文编排的重大变化之一.“导读”设计的初衷,在于使教师和学生在教学之前对整组教材的内容和教学要求有个大体的了解,做到心中有数.“导读”一般在200字左右,通顺易懂,适合学生阅读,但它包括的内容比较丰富,它提示教学内容,明确训练目标,指导教学方法.  相似文献   

4.
“教法”与“学法”的研究是相辅相成的,绝不可以割裂开来。笔者经过多年的潜心探索,总结出由“两示”引入,从“两题”入手、入门,渗透“重点项目”等有效的学习方法。所谓两示即“导读提示”与“预习提示”,所谓两题即“课题”与“课后题”,所谓重点项目即“读写例话”。  一、由“导读”引入人教版新编教材在每组课文前都有一篇“导读”。编者安排“导读”的目的是使师生在教学之前,对整组教材的内容和教学要求有个大致的了解,做到学前心中有数。学生对这一编排意图不甚了解,往往对“导读”视而不见。用心的学生把它读一遍,不…  相似文献   

5.
图示导读法是一种通过文字、线条、符号、图表等来再现和强化教学内容,启发诱导学生学习,提高学生能力,实现最佳教学效果的教学方法。我们在“五步三课型反刍式单元教学法”试验中运用了这种教学方法,取得了初步的成效。“五步三课型反刍式单元教学法”的前三个步骤概括了单元阅读教学的全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我们根据各种不同文体的教材及各个试点不同程度学生的实际情况运用了各种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其中,图示导读法是经常运用的、很受师生欢迎的一种。我付的具体做法如下: 导读步骤首先由教师精心设计导读示图(纳入自学提纲中),导读示图的设计要能再现课文结构脉络和作者写作的逻辑思路。纳入自学提纲中的导读示图要能起到导读的作用,框架由教师精心设计,内容由学主自学填写(或者说“龙”由教师“画”,“睛”却由学生“点”)。学生在上课后接到自学提纲,首先要自己钻研课文,然后完成好导读示图的填写工作。填写导读示图的过程其实就是学生钻研教材,熟悉和掌握文章结构及作者思路的过程。导读示图的设计要能体现各年级学生知识、  相似文献   

6.
为培养终身阅读者,就统编本教材与人教版本教材体系“名著导读”版块进行梳理,归纳出传承和创新部分,以期针对性解决统编本教材名著导读教学实践中出现的问题。  相似文献   

7.
【教学设想】《儒林外史》人物众多,故事繁杂.在整本书阅读教学时,教师要有所取舍,分阶段找准切入点,步步推进深入阅读:第一阶段,导读激发兴趣,让学生“要读”;第二阶段,设计任务单,让学生“深读”;第三阶段,专题探讨,让学生“会读”.导读课前,笔者制作了阅读学情调查表,摸清学生的阅读情况,并紧扣“讽刺小说的阅读”这一点,利用教材中的“导读”信息,整合有效资源,以六张邮票为切入口组织导读教学,激发学生阅读整本书的兴趣,指导阅读方法.  相似文献   

8.
一、学习导读,明确重点训练项目本组导读简要说明了教材的组成、课文特点、重点训练项目及要进行的思想教育。“导读”文字虽不多,但有提纲挈领的作用。教学方法是:在上一组课文学完之后,布置学生预习“导读”,课下自学;课堂上,要拿出一定时间,检查交流预习导读的...  相似文献   

9.
教材按组编排,其目的是培养自学能力。每组教材是学生阅读实践──理性认识──实践运用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讲读课文、阅读课文、读写例话和基础训练,紧紧围绕训练重点,分别承担着不同的任务。五年制小学语文第八册第二组的教学重点是“注意事物的联系”,我们在教学过程中要始终紧扣这个重点,通过各类教材的教学,使训练重点层层落实。一、通过导读,明确学习目标。新编教材在每组前增设了“导读”,交代了本组教材的主要内容和学习任务。教学时要首先引导学生阅读,在学生阅读的基础上提问:看了导读,你知道这组教材有哪些内容?…  相似文献   

10.
放胆读练提高语文素质──阅读课文《电脑“管理”》教学例谈李祥声一、凭借课前“导读”提示和“预习”要求,让学生放胆读。1.弄清“导读”提示,做到读有目标。本组教材“导读”,就本组课文作了三点提示:第一,在学习方法上,要注意运用一边读一边想;第二,在训练...  相似文献   

11.
“假设导读法”研究(一)——“假设”与教材钻研特级教师黄桂林从心理学角度看,阅读教学是学生与教材的认识关系,阅读教学过程是指导学生掌握教材的过程。要实现阅读教学目标,教者必须遵循学生的认知心理特点和语文学习规律,深入透切地理解教材,全面准确地确定目标...  相似文献   

12.
初中教材中每一课课文前都有“导读语”,有利于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明确文章主旨、引发学生思考,在课堂教学指导中有着重要的作用。教师在课堂中用好导读语,将为自己的课堂增添不一样的色彩,从而有效地培养学生的阅读方法与能力。  相似文献   

13.
“读写例话”板书举隅安徽何圣慧九年义务教育新编的小学语文教材,在具体编排上,是将课文组成一个个有利于指导学生自学的训练组。每组以训练项目为核心组织教材。(以五年制第七册“实验本”教材为例)每组教材在结构上分为四层:第一层“导读”;第二层“课例”;第三...  相似文献   

14.
中高年级段的教材,主要是以读写训练项目为核心,以培养自学能力为目的来组编教材,形成“训练组”。一个训练组通常由“导读”“课例”“读写例话”“基础训练”四个部分组成。各部分内容以重点训练项目为主线组织在一起,各自担负着不同的训练任务,让学生经历由实践到...  相似文献   

15.
在课堂教学中 ,怎样才能把“教师的教”转移到“学生的学”上 ,从而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发展他们的思维 ,培养他们的能力呢?我在教学中运用“导读”、“导议”、“导练”相结合的教学方法 ,指导学生学习 ,效果不错。一、导读是基础导读就是教师指导学生阅读教科书 ,目的是培养他们的阅读能力。如果学生连书都不会读 ,也就无从发现和提出问题 ,更谈不上培养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由于化学教科书不像小说那样引人入胜 ,怎样引导学生去读而且使他们愿意读呢?关键在于教师吃透教材 ,掌握教材内容及彼此间的关系 ,对教材内容加…  相似文献   

16.
统编初中语文教材以精读、略读和名著导读为载体,构成了“教读+自读+课外阅读”的“三位一体”阅读教学体系,为学生的阅读活动提供了丰富的资源和广阔的平台。鉴于整本书阅读在“三位一体”阅读体系中的作用和价值,本文以九年级下册第三单元名著导读版块中的《儒林外史》为例,从整合阅读资源、搭建阅读支架和组织阅读活动等角度,探寻古代白话小说整本书阅读的有效教学策略。  相似文献   

17.
我们开展了初中思想政治“指导———讨论”式课题实验,通过尝试深感“导读提纲”设计质量的优劣,直接影响到整节课教学的效果。因此,政治课教师课前必须认真设计“导读提纲”,充分发挥其作用。一、“导读提纲”的设计“导读提纲”是从学生的“学”出发,它是为学生“学”服务的。教师必须注意研究学生的知识基础和接受能力,摸清学生的实际情况,考虑“导读提纲”要能适应绝大多数学生的学习需要。要尽量使“导读提纲”成为学生表演的剧本,教师只能扮成导演的角色。“导读提纲”的设计与教案完全不同,它的内容应包括:学习目标、自检题、讨论题…  相似文献   

18.
《颐和园》是一篇散文 ,全文通过对长廊、佛香阁、昆明湖、十七孔桥这几处景点的细致描绘 ,体现了颐和园的壮美 ,赞美了祖国园林艺术的辉煌成就和古代劳动人民的高度智慧。如何引导学生在理解内容的同时达到训练重点的要求呢?导读引路 ,简介挂图。“导读” ,简要说明了该组教材的组成、课文的特点、语文基本功的训练重点以及教学中应注意的问题。因此 ,在全面理解课文内容之前 ,若引导学生对导读进行学习 ,学生对整体教材就有一个大致了解 ,读才有方向 ,学方有所得。《颐和园》是七册第七组的第一篇讲读课文 ,引导学生对“导读”的学习 ,学…  相似文献   

19.
目标教学语文“导读提纲”的设计江西省都昌县大树中小罗延龄在语文教学中,设计“导读提纲”必须受教学目标、教学对象、教学内容的制约,就是说既要围绕教学目标,突出教材的重点、难点,又要注重优、中、差各类学生。-、“导读提纲”的设计要注意渗透四条原则1.“导...  相似文献   

20.
小学语文教学大纲规定:“阅读教学的主要任务是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和良好的阅读习惯。”而培养阅读能力,最主要的是教给学生基本的读书方法,充分发挥教师在学法中“导的功能,引导学生透过文章的语言文字,去感受渗透在文章字里行间的思想感情,使学生、教师.作者的情感融为一体。我们认为,要发挥“导”的功能,关键在于教师要根据教材特点选准奖章的“突破口”,抓往统摄全文的要素,把语言训练落到实处。现以“九义”小学语文教材第十二册为例,浅谈我们在导读方面的几点做法。一、抓课题导读课文的题目多种多样,有的以人作题,有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