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中国传统语文教育高度重视生命体验。如何在阅读教学中引导学生进行深度的生命体验,借助经典文本的学习促进学生生命的成长,是"体验式"语文教学的本质。五环阅读基本模式":赏读入境,悟读品味,研读展示,精读积累,美读运用",是实施"体验式"语文阅读教学的基本策略。  相似文献   

2.
“读写结合”是我国语文教育的传统,也是语文学习的“牛鼻子”。廓清课本、读本与课外读物的地位与作用,尝试运用各种方式指导学生把读的“感悟”变成写的“感悟”,学会在智慧的阳光下折射文本的七色光,从而以读悟写,以写促读,读写同步推进,是形成与发展语文能力的最佳途径。  相似文献   

3.
阅读活动的本质属性确定了阅读主体在阅读活动中的中心地位,决定了阅读是一种主体能动的参与行为.在阅读教学的初读、精读、熟读等环节,创造性地运用以写促读的策略,能促进学生整体感知文本、与文本深度对话,并升华阅读体验.因此,阅读教学中的读写互动是强化阅读主体能动参与的可行性策略之一,它直接指向阅读教学效益和学生语文素养的提高:任务驱动,促进感悟;突出主体,强化实践;培养习惯,促进发展.  相似文献   

4.
古人云:书读百遍,其义自见,这句话给予我们的语文教学很大的启示:只要多阅读,多加思考,许多问题都会迎刃而解。这就要求教师要摒弃过去满堂包讲的做法,让学生以读悟语,以读悟情。但是,多读固然可取,假若不会读也是适得其反。因此,教师在教学中要正确、合理地运用以读代讲,使之更好地为我们的教学服务。  相似文献   

5.
阅读是小学生获取知识和信息的最基本途径。“读式教学”模式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语文阅读能力、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有利于全面提高小学语文课堂教学质量。因此,进一步深化对“读式教学”的再认识,构建“以读为主综合运用”为特色的新型“读式”教学模式,确立“读式教学”与学生创新意识及能力培养的课堂教学评价办法和凸现学生创造性阅读能力的评价方法是十分必要的。  相似文献   

6.
教师要把课堂组织成一个在教师鼓励、引导下学生自主读书的过程,在强化感知的基础上,理解课文内容,在理解的过程中,让学生质疑、解疑,给了学生质疑空间和时间。教师要注重学生由"读"到"悟"的发展。注重培养学生的形象思维、直觉思维,培养孩子的语感、"灵感"和"悟性"。  相似文献   

7.
近年来,语文教学一直受到非议、主要是语文教学耗时多、收效少。什么原因?许多有识之士提出了自己的见解:教师讲得多,学生读得少;重理性分析,忽视积累感悟;重讲授灌输,忽视自悟自得等。为了改变语文教学耗时低效的现状,必须在教学观念、教学方法上进行积极有效地改革。随着当前我国教改的逐步深入,教学改革如火如荼,涌现了许多颇具影响的教学流派,我区读式教学在这种氛围中,逐渐发展成熟起来,该模式以读为主,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  相似文献   

8.
小学语文阅读"四读"教学模式是基于学阅读即阅读策略的研究而构建起来的模式。初读感知、精读品悟、回读赏析和续读升华,构成学生开展阅读活动的基本过程,着重培养他们的独立阅读能力,使其喜欢阅读,学会阅读。  相似文献   

9.
进入"读屏"时代,以纸质阅读为主的传统大学语文课程,势必需面对着一些新的课题.首先是短阅读带来的冲击.篇幅短、时间短、浮光掠影,是读屏的特点.这种阅读一旦形成习惯,对于大学语文"长阅读"、"深阅读"的阅读要求就会产生冲击.其次是文字阅读的减少.读屏是多媒体式阅读,文字的主导地位受到冲击,而大学语文课的宗旨恰恰是训练大学生对汉语的理解、运用和审美.再次,移动互联网也为阅读和教学带来了前所未有的便利.所以如何扬长避短,把大学语文打造成高品质的汉语高等教育课程,是值得探索的课题.  相似文献   

10.
耿玉荣 《长春教育学院学报》2012,(12):146+153-146,153
人们常说"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这就是说文本可作多角度、多层次的解读和感悟。《语文课程标准》也指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感悟是一种个体的自觉行为,因个体的差异而不同,不能通过讲解、灌输获得。在课堂上教师可通过各种方式来加深学生的理解、体验,尊重学生的独特体验,使学生有所领悟,鼓励学生多元感悟文本。一、以读为本,整体感悟古人云:书读百遍,其义自见。语文学习从读书开始,多读才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