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印度政府相当重视本国教育的发展,为了更好地解决"十一五"计划中有关教育的问题,提出了许多方案,希望本国教育能够朝向一个更快、更全面的方向发展。政府重视教育的发展,也即为重视人力资源的发展,把人的发展放在了重要的位置上。该计划方案体现出印度教育的全面性、全员参与性,内容包括幼儿养育和教育(实施儿童发展综合服务计划,ICDS)、初等教育(实施初级教育普及项目和营养午餐计划)、中等教育(延长中等教育年限,提高教育质量)、技术/职业教育和技能发展、高等教育和技术教育(解决新兴技能短缺问题,培养高素质的人才)、成人扫盲计划(全民扫盲运动)以及科学和技术知识等。  相似文献   

2.
印度初等教育性别公平问题及其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印度初等教育的发展中存在着诸多问题,其中以性别公平问题较为突出,本文由此从性别的角度来探讨印度初等教育近年来的发展成果和存在的问题,以及为解决这一问题印度政府所采取的政策和措施,并从中为我国初等教育的普及提供一些借鉴.  相似文献   

3.
印度"十一五"计划包含了初等教育规划在2012已经结束。在此期间,初等教育获得了更多的教育公共支出支持,儿童入学率基本达到世界水平,初等教育师资和基础设施有了一定的改善,初等教育普及计划(SARVA SHIKSHA ABHIYAN(SSA))获得重大推进,女童受教育机会大幅增加。同时,印度初等教育也暴露出一些问题,表现为发展依然不够强大,弱势群体儿童还需引起更多关注,教育质量有待提高,师资配置不均衡等。这些成绩和问题给予我们如何发展初等教育更多启示。  相似文献   

4.
印度初等教育中的"免费午餐计划"评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印度初等教育中的"免费午餐计划"始于1995年,是印度中央政府提供资助的一个全国性计划,旨在向公立学校和民办公助学校等教育机构中的1~8年级学生提供免费午餐,在提高入学率和巩固率的同时提高孩子们的营养水平.该计划的实施和监管都强调中央、邦、县及社区等多方的参与,它的实行不仅提高了小学生尤其是表列种姓和表列部族女童的入学率和出勤率,提高了学生的学业成绩,促进了初等教育的普及,也降低了教师的缺勤率,有助于缩小社会差距.  相似文献   

5.
随着义务教育的普及,印度农村师资的需求不断扩大,因此通过各种渠道招募了不同素质水平的教师。为了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印度政府从中央到地方采取不同措施开展教师在职培训。在农村初等教育教师在职培训中存在诸如机会的区域差异、学段差异、办学主体差异、性别差异等问题。印度政府解决农村教师培训机会问题的对策对于思考我国基础教育中农村教师的培训问题有着一定的启示。  相似文献   

6.
在印度,对6-14岁儿童实行免费义务教育。随着初等教育的普及,教育质量的提高迫在眉睫,因此必须加强初等学校教师教育。文中探讨了初等学校教师教育中存在的一系列问题和忧虑,主要包括:教师的收入、地位和工作条件,课程及课程质量和内容,社区取向的教育,训练的持久,教师训练的过程,语言和教学媒介,在职培训,训练机构,教师培训者,远程教育和现代教育技术等等。  相似文献   

7.
印度普及初等教育的历史虽然可追溯至1893年印度巴罗达土邦王公盖克瓦德在他邦内的阿姆雷利区进行的普及义务教育的尝试,但普及初等教育真正受到政府的重视并被列为教育发展和战略重点则是印度独立以后的事.1950年,印度宪法对普及初等教育作了如下规定:“国家应努力在自本宪法生效起10年内为所有儿童提供免费义务教育,直到他们年满14岁为止.”印度各邦根据宪法的指导原则,大都制定了邦的初等教育法.然而,在此之后,印度政府曾多次修改普及初等教育的计划和推迟实现普及化的期限,1957年,印度计划委员会的一个专门小组在检查了全国  相似文献   

8.
印度初等教育普及计划也称SSA计划,是印度政府开展的旨在推动小学教育义务教育普及和质量提高的运动。这场运动同样将促进弱势群体教育公平作为主要目标之一。为此,SSA计划采取了建立临时教育机构、实施女童特殊教育计划、实行全纳教育、推行反歧视行动细则等措施来弥合印度存在的性别上以及不同社会阶层的教育差距。十年来,SSA计划在入学人数的提高、性别差距以及基础设施的改善等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是,社会阶层、城乡和地区的教育差距状况依然严峻。总体而言,弱势群体整体的教育状况并没有得到改善,辍学率高、教育质量低依旧是弱势群体两大难题。  相似文献   

9.
18世纪的启蒙运动与大革命,揭开了近代法国初等教育的序幕。近代法国初等教育的发展伴随着频繁的政权更迭,直至《费里法案》宣布了实施普及、义务、免费、世俗的初等教育,为法国建立现代意义上的初等教育制度奠定了基础。以近代法国初等教育的发展为分析对象,希望通过对近代法国初等教育的探究与思考,给予我国完善初等教育一定的启示。  相似文献   

10.
王战军  雷琨 《江苏高教》2021,(10):109-115
印度高等教育体系是目前世界上最庞大的高等教育体系之一.不同时期出台的国家教育政策对印度高等教育发展产生深刻影响.《国家教育政策2020》是印度政府最新颁布的具有法律效应的教育新政,推出的多项改革举措将对印度研究生教育规模扩张、高等教育质量提高、高等教育国际化、职业教育与高等教育融合、高等教育治理机制改革产生积极影响.该政策保持高等教育宏观政策的连续性,内容彰显印度政府改革的决心,但政策的落地实施面临多重阻碍.  相似文献   

11.
中印两国建国之初初等教育的发展水平相似,但是50年后中国的发展水平明显超过印度。究其背后的原因,影响因素是复杂的。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等方面的因素阻碍了国家主导作用的发挥。中国应吸取印度的教训,为初等教育的进一步发展继续发挥并改进国家的强大作用。  相似文献   

12.
1989年,印度政府启动了一项为妇女赋权的外部资助计划——妇女平等教育计划,简称“MS计划”。直到2007年,印度政府才开始对该“计划”进行资助。自实施以来,“MS计划”在目标、原则、评价、组织机构等方面形成了鲜明的特色,在唤醒印度妇女主体意识,改善妇女社会地位,提高妇女生存能力。促进印度基础教育发展和推动印度现代化进程上取得了良好成效,值得我们借鉴与学习。  相似文献   

13.
安双宏 《教育研究》2012,(7):130-133
印度的教育系统规模庞大而复杂,政府的高度重视推动了印度教育的发展。印度在教育公平方面制定了一系列积极的政策,对教育的投入持续增长;印度专业高等教育的发展水平获得了世界好评,为印度国家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然而,由于普及初等义务教育的目标一再延期,普通中等教育和职业教育的分流比例极低,普通高等教育的质量长期偏低,这些因素对印度社会经济的进一步发展产生了不良影响。尽管如此,印度政府在促进教育发展方面的探索对广大发展中国家不无借鉴和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14.
随着基础教育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变,对中小学生的能力培养和整体素质提高提出了新的要求,中小学生的素质教育愈来愈引起政府和全国人民的高度重视。按照《国家中长远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要求,农村中小图书馆应对学生有效地实施素质教育,一定要创造良好的育人环境,优化馆藏结构,加强阅读指导,开展读书活动,开设图书情报教育课,提高馆员素质,培养学生的学习和创新能力,推动素质教育工作的全面开展。  相似文献   

15.
初等教育是基础教育的基础,在整个教育体系发展中处于举足轻重的地位。但随着教育持续有效的发展,初等教育依然是应试教育的代名词,教师占据主导地位,过分注重"教书"而忽视了对小学生全面发展的要求,因此引起社会对初等教育改革的强烈呼吁。通过对引领时代的民主教育思想的剖析,探究初等教育民主化发展的四个"双教育",可从本质上挖掘学生作为教育主体的潜能,从而把学生培养成为高素质的创造型人才。  相似文献   

16.
基础教育长期的投入不足导致了印度家庭教育成本分担比例较大、落后地区的教育投入不足、地方教育负担较重、少数几个人口大邦承担了印度基础教育普及的绝大部分重任。针对这些问题,印度近年来通过全国普及基础教育计划来增加中央及地方的教育投入,补贴落后地区,加大教育投资价值的宣传力度,增加中央政府分担比例,把接受基础教育作为公民的一项基本权利加以贯彻执行,在普及中推进基础教育的均衡发展。  相似文献   

17.
对"撤点并校"后农村中小学体育教育的现状进行分析,认为"撤点并校"在推动农村中小学体育教育均衡发展方面具有优势,有利于"健康第一"等素质教育理念的实施;提出"撤点并校"后农村中小学体育教育在场地器材、师资队伍、课堂教学、领导观念等方面存在的问题以及影响其可持续发展的主要原因,并对解决"撤点并校"政策实施所带来的问题提出一些可行性的建议.  相似文献   

18.
江泽民基础教育思想的主要内容与精神实质包括:(一)反对实施“应试教育”,倡导与要求全面推进素质教育;(二)强调基础教育要正确处理素质教育中各种教育的关系;(三)强调要对基础教育体制和模式进行整体的改革与创新,要遵循儿童成长规律,要有正确的教育方式方法;(四)强调基础教育是一个“系统工程”,全社会都要共同关心和支持,各种教育主体要“紧密结合、相互促进”。江泽民的基础教育思想反映了现代基础教育的规律与现代社会对基础教育的客观要求,是我国基础教育改革的指导思想,有重要的现实意义。解决我国基础教育的现实问题,最为关键的就是要认真学习与完整全面地贯彻江泽民的基础教育思想。  相似文献   

19.
政府教育行政部门、高级中等学校、考生及其家庭、所毕业学校和市场经济条件下的社会主体是初中升学考试的价值主体。其价值诉求,决定了初中升学考试的质量既受基础教育内外部规律制约,又对基础教育的发展产生着重要的影响。政府教育行政部门、社会生产力和科学技术发展水平、青少年的身心发展规律,是基础教育制约初中升学考试质量的外部因素;而基础教育目标和初中教学的内容,则是基础教育制约初中升学考试质量的内部因素。初中升学考试质量的优劣,左右基础教育改革和发展的方向,加固或削弱高级中等教育的培养目标,影响初、高级中等学校的办学效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