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现代先进的备课和教育思想是网络技术在教师系统备课方法运用中的灵魂。教师系统备课方法的运用应当充分重视网络技术的发展和运用;教师系统备课方法应当充分利用先进的网络科学来丰富,充实,发展和完,善自己。网络技术的发展也应当积极适应教师的系统备课,改革运作模式上的僵化和一成不变,彻底摒 充那种固步自封,本位主义严重的落后思想,正确地借助于网络技术,可以有效地改变目前的教师备课存在的信息,资料不足的局面,更为重要的是,可以转变,更新教师的传统教育观念和备课,授课的模式,提高教学效率和质量,在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上有新的突破。  相似文献   

2.
备课是教师为课堂教学做准备的过程。传统意义上的备课是为课堂设置预案、设定程序,以完成教学任务,其书面形式就是写教案。随着教育信息化的发展,网络正在强势地影响和改变着教育教学的各个方面,从教育环境到教育理念,从教学模式到学习方式,都在发生着潜移默化的改变,而这一系列的改变必定集中体现在教师备课中,催生新的备课理念和备课模式。  相似文献   

3.
网络集体备课为何遭遇尴尬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备课,是每一名教师理所当然的必修课。现如今,网络备课越来越受到教师们的青睐,然而这种新型备课方式在实施过程中能否顺利开展?与传统的备课方式相比,孰优孰劣?教师应该选择怎样的备课方式才最有效?本期“现象观察”围绕着教师在备课过程中遇到的诸多困惑,提出充分利用网络技术来支持备课的对策,和大家共同分享合理的备课方式。  相似文献   

4.
新二轮的课程改革犹如一股春风,吹遍了中华大地,有力地冲击了传统的教学方式,也不断地冲击着每个学校、每位教师的思想观念。面对新课改,教师备课在吸收传统备课成功经验的同时,跳出教师本位、教材本位、知识本位的习惯性怪圈,大胆实行改革,试行了全新的备课方式——“开放式”备课,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相似文献   

5.
赵密 《吉林教育》2007,(1):40-41
备课是提高课堂教学质量的前提和保证。而集体备课可以充分发挥教师的群体智慧,使教师个体在研究、交流、互动中,产生思想碰撞,进发灵感的“火花”.进而使教师个体博采众长,择善而从,形成最佳备课方案。但是,长期以来.在集体备课实施的过程中,科学性和实效性不强的问题一直制约着集体备课质量。为此,我县在集体备课工作中,提出了“五步”备课模式。这一备课模式的实施,使集体备课真正发挥了其应有的优势和作用,使我县中小学集体备课工作得到了进一步规范,大大提高了备课效益和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6.
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普及和教师们对校本教研的深入研究,集体备课这种原有的教研方式也随着网络的发展形成了一种新的模式。文章探讨通过“交互式集体备课网络”,将其网络优势和集体备课优势紧密地结合起来,让教师在合作探讨中寻找最佳教学设计方案及形成方案的途径,形成独具特色的集体备课方式。  相似文献   

7.
教师系统备课方法的运用应当充分重视网络技术的发展和运用;网络技术在教师系统备课中完全可以得到充分的运用;系统备课方法应当充分利用先进的网络科学技术来丰富、充实、发展和完善自己.网络技术的发展也应当积极适应教师的系统备课,改革运作模式上的僵化和一成不变,彻底拼弃那种固步自封、本位主义严重的落后思想.正确地借助于网络技术,可以有效地改变目前的教师备课存在的信息、资料不足的局面,更为重要的是,可以转变,更新教师的传统教育观念和备课、授课的模式,提高教学效率和质量,在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上有新的突破.  相似文献   

8.
新课程新理念在逐步改变着教师传统的教学思想和教学方式。随着新课标教材以文化主题为单元的编排形式的出现,以文化主题为单元的整体备课方式也脱颖而出。许多一线教师对此探索着。思考着,实践着,并积累了一些宝贵的经验。这不仅使教师的备课思路和方式发生了根本性改变.教晕效果也有了长足的提高。本期选编的著名语文教育专家郭根福老师的文章《人教版国标本四年级下册第五单元备课设计》,对单元备课作了较深刻的诠释.具有很强的启发性.《河北教育》教学版很愿意为一线教师针对“单元主题备课”的探索和实践进行交流提供一个平台 ,望广大教师积极参与。  相似文献   

9.
作为一种经济、高效的备课方式。集体备课在教师的教学和研究、在教师的校本培训等方面发挥了很大的作用。但是其中也存在着一些突出的问题,如部分教师备课过程中的“搭便车”行为、个性化备课的缺失等等。因此,在当前,我们仍然有必要加强对集体备课的研究与探索。  相似文献   

10.
教师传统的备课随着信息化时代的到来和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实验的不断深入受到了前所未有的挑战。为了解海宁市小学教师备课工作现状,我们开展了从教师备课数量、时间、形式与手段到教案的结构与内容的较为全面的调研,同时提出了正确认识备课、改革备课管理制度、完善和推广电子备课、形成集体备课与个人备课相结合的新备课方式、把备学生作为备课的重要内容等建设性意见。  相似文献   

11.
备课作为完成教学任务、开展教学研究、帮助教师专业成长的基本教学环节,占据着至关重要的地位,也产生着不可忽视的作用。随着教学改革和教学理念研究的逐渐深入,教师进行备课的形式也日趋多样,从传统的个人备课演化出备课组的组建形成集体备课,并在推广中创造新型的备课模式,这样一来,不仅教学质量有所提升,学习氛围也变得更加良好。再加上,备课能够直接影响教师的课堂教学效果和学生的课堂学习效果,所以,创新高效的备课模式,并注重将新教学理念融入进去,是教师需要改进与完善教学的关键之一。  相似文献   

12.
梁甘冷 《云南教育》2007,(7Z):13-15
新课程背景下,备课作为教师的一种日常工作,正在发生很大的变化。这种变化,一方面表现在备课内容上,另一方面,也表现在备课形式上。下面根据我收集到的资料,把新课程背景下语文备课的形式归纳成以下几种。  相似文献   

13.
备课是展现教师教学艺术的序幕。备课过程实际上是教师对自己组织每一节课的教学活动的内容、时间和空间结构的规范和优化过程,这是一个循环往复、逐步发展提高的过程。通常我们采用独立备课形式,这种形式可以彰显教师个人对教材的独到见解。于是,课堂上出现了百花齐放的局面。但教师个人独立备课也有一定的局限性,过分追求独到见解,而忽略了教学中的一些基本知识和基本能力的渗透与训练,此外,个人独立备课也容易遗漏知识点。  相似文献   

14.
曲凯 《青年教师》2004,(10):8-9
备课作为教学工作的首要一环,是教师上好课的关键。一节课上得好与坏,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于课前教师的准备工作(即备课)。认真备课,不仅对新上课的教师或上新课的教师;就是有相当经验的教师要想上好课,也需要经常地、认真地备课。事实上,不认真备课,为了检查而应付备课,不但会导致教学质量难以提高,也会给教育带来很多负面影响。根据目前存在的问题,在认识上和策略上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相似文献   

15.
一年来,我一直很关注网络教研,发现大家对网络集体备课特别看好,有些地方已经掀起了网络集体备课的热潮,有行动尝试,也有认识研讨。那么,网络备课到底具有多少优势?在网络集体备课中还存有哪些不足?需要注意哪些方面宁下面是在网上论坛中组织教师关于网络集体备课的众家研讨,整理摘录其中的内容,希望大家从中得到启示。  相似文献   

16.
Wiki环境下教师协同备课模式与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Wiki作为网络知识管理工具,越来越受到教育工作者的关注.而教师协同备课也是目前较为流行的教学环节之一.利用Wiki技术与教师协同备课理念的整合,阐述利用Wiki环境实现教师协同备课的新模式,并结合国家级重点课题的具体案例阐述这一模式在实践活动中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7.
曹均 《成才之路》2012,(33):69-69
教师要上好课,首先要备好课,这个道理地球人都知道。小时候,电影中教师灯下抄教案的镜头已经深深刻在我们脑海中,在现在看来,那是导演对教师备课的一种误读,备课绝不是一种简单的"搬运工"行为,它凝聚着教师的教学智慧。在新课程背景下,备课方式已经发生了很大变化,集体备课、导学案等多元备课方式应运而生,不少学校要求教师对教案进行调整与反思,实现二次乃至多次备课。用"不看广告看疗效"这句广告语形容当下的备课是非常贴切的,无论采用哪种备课形式,它的旨归都是课堂教学效率的提高。那么,如何实现有效备课,助推高效课堂的打造呢?笔者认为高中数学备课应戴好三副"眼镜"。  相似文献   

18.
近年来,新课程改革给教育改革带来勃勃生机,教师的教育观念、教学行为、教学方法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先进的教学理念,鲜活的课改实验,新颖的教学方法,把教师带进了新课程,让教师感受了新课程。尤其在教师备课方面进行了前所未有的改革,出现了二度备课、集体备课、压周备课、电子备课等新形式、新方法。然而就其教师备课这一教学活动来讲,教师在备课的主要环节和教学设计方面还存在着许多问题,值得我们进一步反思和探讨。  相似文献   

19.
如何发挥信息资源在教育教学中的优势?浙江省磐安县尚湖镇中心小学在连续两年实施教师研究性备课改革的基础上推行网络协作备课,集网络教学资源与教师集体备课为一体,促进了教师的专业成长。在网络协作备课中,教师们各展特长、切磋教艺、共享资源,发掘了现代网络教育资源的潜在优势,使集体备课搭上了现代信息技术的列车,拓展了无限广阔的资源空间。  相似文献   

20.
备课,是课堂教学的起点;备好课,是教学质量的保障。但是,现实向我们警示:过去长期所坚持的备课规范和备课管理已成为新课程下教师创造能力发挥的桎梏。教师对备课规范的无奈顺从,对备课检查的消极应付。导致备课的低效和虚假,甚至出现教师不会进行真正意义上的备课!不会备课的教师自然不会上课,不会上课。课堂效益从何而来?虽然此类现象不能概全实践现实。虽然不会备课的教师属于个别.但是教师的备课投入与回报不成正比是千真万确的事实!从过去到现在。无论是教师自身。或者是教学管理人员。对于备课的行为与质效并非感觉良好。教案,一次又一次地重复着别人或自身过去的思考。备课与上课脱节.方案与实践错位.教师在无谓的纠缠中迷失自我,失却专业的主见。备课,这一朝朝暮暮伴随教师职业生涯的活动却令人如此地忧虑不安和牵肠挂肚。 扫描教师备课现状,剖析与追问备课不尽如人意的深层原因。寻求备课走出现实误区的思路与策略.是本专题关注的焦点。[编者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