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大学生健美操队的短期集训安排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正> 健美操深受大学生喜爱,但是,体育课中的健美操教学时间短、内容少,通常只教一些启蒙性的基础动作。因此,为准备参加比赛,还应该组织必要的课外训练。许多高校的实践表明,通过两个月左右的短期集训,完全有可能参加初级健美操比赛。 在训练计划的制订与实施过程中,应根据集训队员的具体情况,做出科学的阶段性安排。以参加初级比赛为目标,为期10周的大学生健美操队短期集训,可分为选材组队、编排设计及基本素质训练、掌握难度动作及分段训练、成套练习以及赛前准备5个训练阶段。  相似文献   

2.
为了探讨大学生女子撑杆跳高短期训练计划的实效性,本文作者运用运动训练学等学科原理,结合作者多年从事高校业余运动训练的实践经验,设计了大学生女子撑杆跳高运动员短期训练计划的内容和时间安排及运动负荷的控制。实践结果表明:针对高校业余运动训练特点,制定和贯彻切实可行的训练计划,能使大学生女子撑杆跳高运动员在较短时间内取得预期的效果,在比赛中获得好名次。  相似文献   

3.
通过现场观看比赛和录像观察,对第8届全国大学生运动会健美操比赛混双项目前8名成套动作中的难度动作数量、组别、分值、难度动作的完成质量,以及难度动作布局进行统计分析,旨在为提高我国健美操混双项目成绩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4.
第6届全国大学生运动会健美操比赛调查与分析   总被引:20,自引:0,他引:20  
本文通过对2000年第6届全国大学生运动会健美操比赛的调查分析,对目前我国大学生健美操运动发展现状及存在的问题进行初步探讨,并提出自己的建议。  相似文献   

5.
中国竞技健美操长短析说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全国第六届大学生运动会健美操比赛于2000年9月5日至9日在西南财经大学体育馆举行。共有17支省、自治区、直辖市代表队参赛,运动员多达141人。各参赛队的整体水平都有明显的提高,尤其是广东代表队和四川代表队,包揽了所有6块金牌。更可喜的是我国少数民族自治区,几乎都参加了本届比赛,特别是西藏、内蒙古自治区第一次组队参加比赛,充分说明了健美操运动普及于大学校园。本届大赛除参赛面广、规模大外,也是全国大学生健美操比赛水平最高,影响力最广的一届比赛。整体水平提高,队伍层次分明本届比赛使用《国际健美操规则》整体水平进…  相似文献   

6.
陈为群 《福建体育科技》2003,22(6):23-26,37
短期集训以成为当今业余田径运动员训练的主要特征,采用恢复训练为主的短期训练计划,可以使运动员的竞技状态得到较快的恢复。福建省十二届运动会田径比赛行业组短跑冠军陈岩的赛前恢复训练计划是个成功的范例,其训练计划制定,小周期训练内容安排方法等,对业余短跑运动员赛前短期集训计划安排有许多可借鉴之处。  相似文献   

7.
<正> 第五届全国大学生运动会第一赛段的三项比赛——健美操、艺术体操和武术比赛于5月10日至15日在西安举行。 国家教委副主任柳斌发来贺信,对赛会的召开表示祝贺。贺信指出:当前要积极实施全民健身计划,加强学校体育工作,以改善青少年身体素质。国家教委、国家体委、共青团中央今年联合主办第五届全国大学生运动会健美操、艺术体操、  相似文献   

8.
湖南省第六届大学生运动会健美操比赛六人操第一次以竞技型健美操为内容,本文就这项比赛将三级运动员规定动作改编成六人操发表自己的一点看法。  相似文献   

9.
王威  陈龙 《山东体育科技》2004,26(3):107-108
通过对山东省第11届大学生运动会竞技健美操比赛各项目评分数据的分析发现,裁判员的评分标准不一致,区分度不高,影响了运动员最后得分的可信性。指出主要解决办法是提高裁判员的整体水平和评分规则的合理性。  相似文献   

10.
将重庆市第一届大学生运动会--健美操比赛成绩进行对比分析.结果显示:目前重庆市大部分高校健美操的发展在训练的系统性、长期性、难度动作的完成、动作的表现力,以及专项身体素质等方面存在问题.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力求在高校体育专业健美操教学、训练和服务社会能力培养方面,有较大的突破.  相似文献   

11.
通过对新规则的认真学习,分析了执行新规则的各种级别比赛,发现发球在执行新规则的比赛中能起到先发制人、控制比赛局面的重要作用,并设计了发球训练计划,经过一年的强化训练,在第六届全国大学生运动会排球比赛中取得了很好的比赛效果。  相似文献   

12.
为了使福建省高校健美操运动朝着健康方向发展,采用现场调查访问、统计与归纳的方法,分析福建省第14届大学生运动会健美操比赛情况,结果表明:此次比赛参赛院校有所增加,特别是男运动员增加明显;比赛平均水平有所提高,各高校水平均衡,但拉拉操比赛成绩悬殊较大。建议教练员应该保证运动员训练时间和精力的投入,学校应进一步加大政策与经费的投入,切实解决运动队的后顾之忧;相关部门应多组织一些省际、校际、学院之间的比赛,使健美操训练能持续稳定地开展;应加大裁判员队伍的培训,尽快建立一支具有较高裁判水平的专业评判员队伍。  相似文献   

13.
自全民健身计划实施以来,健美操运动如雨后春笋般在全国各地蓬勃展开,尤其在高校,健美操引起了同学们的极大兴趣,并逐渐成为女生体育课的基本教学内容之一。但高校健美操的发展水平普遍较低。从近几年大学生健美操比赛看,总体印象是动作力度不足,这与运动员对健美操动作力度的认识及训练有关。  相似文献   

14.
山东省普通高校竞技健美操发展及技术水平的影响因素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针对山东省普通高校竞技健美操的发展及现状,通过研究和探讨,对业内专家及参加山东省第十一届大学生运动会健美操赛的运动队和教练员问卷调查,在分析诸多影响竞技健美操发展和技术水平的因素时,全面研讨了山东省普通高校健美操运动队的选材、训练、组织开展等情况,认为:运动员的选材、教材员训练指导水平、运动队的后勤物质保障等是影响山东省高校竞技健美操发展及竞技水平提高的主要因素。同时针对这些现实情况进行分析,探求该项目发展和技术水平提高的途径。  相似文献   

15.
针对广州市第七届城市运动会男子乙组足球队运动员训练和赛程安排的实际情况,合理计划赛前的体能训练,科学划分训练阶段和各周训练计划,合理安排训练内容、手段、负荷,期望在短期的时间内,消除比赛疲劳,强化体能训练,增强运动员竞技能力,为球队能获得比赛好成绩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6.
戴晶晶 《精武》2012,(18):87-88
健美操是一项深受广大学生喜爱的运动项目,它能培养学生良好地身体姿态和健美的体魄,陶冶学生的审美情趣。随着健美操的不断普及,目前,它已成为学校体育不可缺少的内容之一。由于健美操是一项新兴的运动项目,许多教练员尚缺少这方面的系统学习,对健美揉的运动特点、规则要求、音乐嫡排,尤其是训练方诀均处于边学习、边摸索阶段。本人根据八年来的训练实践鲒合中学健美操训练的特点来探讨知何经过有效的训练来提高中学生健美撩技术水平。总结为以下几个方面:提升教练自身素质和人格魅力,积极参加专业培训;重视健美操运动员的选材;全面制订各类计划,详细安排训练任务与方法:培养健美操运动员的审美情趣,加强艺术修养;增强健美操运动员心理素质,赛前模拟比赛场景。  相似文献   

17.
艺术体操和健美操同属于艺术性较强的体操运动项目,它们横跨体育、艺术、教育三大领域,融体育、音乐、舞蹈为一体。两者具有综合性的特点。在教学方面有许多相近的内容,近年来,随着国内外比赛的增多,规则的日趋完善,艺术体操与健美操以其独特的风格、新颖别致的动作而成为大学生们喜爱的运动项目。严格地说,艺术体操和健美操在动作的力度、风格、音乐的选择方面是有区别的,但在教学、训练中,它们不仅有许多相近互促的内容。  相似文献   

18.
健美操是一项充分体现协调和优美的体操项目.它是在音乐伴奏下,结合艺术体操、舞蹈、徒手体操、部分技巧动作为一体的操练,逐渐形成一种独具风格的体育项目.近年来,健美操在我国发展很快,当前不但有女子健美操,也出现了男子健美操、儿童健美操和中老年健美操.同时,很多学校也把健美操列为教学与训练内容之一.创编成套健美操进行教学、训练乃至参加比赛是个重要的问题,必须给予足够的重视.特别是在自选动作比赛中,满分是20分,编排就占10分,可见编排的重要.创编健美操首先要注意根据练习者的不同年龄、性别、身体素质、训练水平、和练习的目的来编排动作.例如,身体素质较差,训练水平较低就应选择动  相似文献   

19.
我国优秀男子健美操运动员的身体形态素质特征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世界健美操锦标赛迄今为止已举行了4届。我国运动员参加了第1届和第4届的比赛。从中国选手参加的2届比赛成绩中,我们可以发现,我国男子健美操相比世界先进水平还有一大段距离。原因是多方面的,但缺乏科学选材,专项训练水平不高,是造成我国男子健美操水平落后的主要原因之一。为此,我们进行了专题调查研究,研究对象为1998年全国第2届健美操运动会男子单人决赛前12名运动员、广州体育学院健美操队、广州中山大学健美操队、广州中医药大学健美操队和南暨南大学健美操队共12名男单健美操运动员,运动员平均年龄22.5岁,…  相似文献   

20.
目前,中国绝大部分高校已将健美操纳入了体育教学中。竞技健美操是健美操中“难”“新”“美”的最好表现形式,比大众健美操更能体现出美与健的完美融合。近年来,中国各省、市、地区经常举行各种形式的竞技健美操比赛,竞技健美操的比赛也日益受到重视,促进了竞技健美操的迅速发展与普及和不断创新。文章通过文献资料、问卷调查等方法 ,将大学生的反馈意见、健美操专家学者的教学科研加以分析和研究,针对普通高校大学生的竞技健美操教学和训练进行探讨,得出了一些教学和训练方面的结论和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