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国家图书馆藏416卷本《明史》卷三三二所载石星等五人传记存在诸多史实错误,其论赞亦有失片面。考该传之史源,其在《明实录》《国朝献征录》外,广泛参考了传主之传记、墓志铭、私修史书、地方志等多种文献。其后,五人传记在王鸿绪《明史稿》中被合为一传,体现出《明史》纂修由繁而简的特点。该传最终未出现在殿本《明史》中,其原因很可能在于传主与传文多涉建州女真事而属政治忌讳,且当时存在重武轻文的修史倾向,加之各纂修官便宜行事,导致该传在雍正初期即已删落无存。  相似文献   

2.
古代传记文,对于有重要历史地位的、有丰富多采经历的人物,多详载其一生主要事迹,如《史记》中的《项羽本纪》、《魏公子列传》,《汉书》中的《苏武传》、《霍光传》,等等。 另有许多优秀的短篇传记,着重记述传主最为突出的一件事。其主要写作特点是:一篇一事,不蔓  相似文献   

3.
《南宋文范简编》是具有良好学术背景、立意高远的经典文献,是《南宋文范》的精华本。它的编选者们独具慧眼,从《南宋文范》中精选出优秀作品,具有较高的学术价值。当时就起到了方便读者快速掌握南宋学术脉络的作用,今天《南宋文范简编》也是我们进一步学习、研究《南宋文范》的阶梯,对研究南宋文学和南宋学术也有较高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4.
以其治传方法为其立传──读胡明的《胡适传论》朱寿桐胡明的《胡适传论》,读者只需遍览全书八十万言,便不难领略其中的精深、严谨:有关传主家世、行藏、命运以及时代风云变幻的历史叙述气势恢宏,资料翔实精微,而对于传主思想流变及文化渊源的学术解剖严整缜密,评骘...  相似文献   

5.
《明宪宗实录》人物传记与现存相应碑传文均为研究明宪宗在位时期历史之重要资料,两者存在一定因袭关系。人物传记在记事顺序、行文用语、对传主评价乃至错误等方面均对碑传文有所承继。相较而言,传记指代清晰,不饰溢美,记事更为全面客观。但也存在一些缺失,如内容粗略,凡例存在缺陷,且不乏曲笔。《明宪宗实录》人物传记与现存相应碑传文的关系体现了中国古代史学中国史与家史之分辨,两者既有区别,也有相互契合之处,将其加以比较利用,有利于考订史实,接近成化朝历史之真相。  相似文献   

6.
宋廷位 《兰台世界》2013,(19):153-154
<正>范成大是南宋时期著名的政治家,曾官至参知政事,在宋孝宗和宋光宗时期做过四川、桂林等地高官。范成大也是著名的诗人,与陆游、杨万里、尤袤并称为"南宋四大家"。范成大在很多方面都作出了杰出贡献,他作为官员劳碌奔波但绝不仅着眼于政治或者单纯旅游。他记录下各地风土人情、自然景观及民俗、文化等丰富内容,为后人留下了宝贵的文史资料与精神财富。深受后人重视的"三录二志"——《揽辔录》、《骖鸾录》、《吴船录》、《桂海虞衡志》和《吴郡志》就是南宋  相似文献   

7.
南宋大家范成大所著的《吴船录》分为上下两卷,是范成大自四川置使返回临安时,对沿途风景、山川人文地貌和风土人情等方面的一个记录,是探究四川旅游资源和地域文化非常重要的一部著作。  相似文献   

8.
《明孝宗实录》所载人物传记内容丰富,对于了解弘治十八年间的朝政状况等甚有价值。考其写作乃多方取材,如参考了前朝实录中的相关记载、传主碑传类文章及与传主有关的书信、序文、祭文等,另外还有传主生前所写文章及该传记撰写前已出版的有关文集等。同时其传记还对以上所用资料进行精细处理,形成了独特的叙述方式。由此可断定《明孝宗实录》传记资料来源非常广泛,据此撰写时极为精心,无疑对于提高其编纂质量大有帮助。  相似文献   

9.
曾礕光,字枢桓,一字枢元,号毓秀,谥号文诚,四川洪雅人.道光三十年(1850年)进士,官至贵州巡抚,光绪元年(1875年)卒于官,《清史稿》有传,惟传主仅列卒年,而无月日.另据钱实甫编《清代职官年表》,则将卒年列为光绪元年九月十四日(1875年10月12日).今考之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馆藏有关档案,上述曾礕光卒年为是,但月日为非.  相似文献   

10.
引文、录文是《史记》处理文献材料的两种重要方式。《史记》引文包括三类转引引文和一般性引文,后者的使用频率最高。《史记》的一般性引文与录文的表象相似而本质、功用不同。一般性引文是为了引出或论证、论述史家的某种观点,以引者(司马迁)为中心,多称引经典的、具有高影响力、高认同度的言辞;录文则为记载事件、传述传主、展现原文等目的服务,以他者(传主或事件)为中心,不一定以典范、影响力为标准。《史记》一般性引文、部分录文都具有"著作权意识"的雏形,但二者的侧重点不同。二者发展源头不同,但录文的发展可能受到了引文的启示。  相似文献   

11.
清代刘大櫆的《乞人张氏传》,其传主,既不是达官显贵,也不是文人墨客、富商巨贾,更不是“龙子龙孙”,而是一个连名字也没有的女乞丐!  相似文献   

12.
黄裳日记     
黄裳 《出版参考》2006,(23):19-20
小序 日记之由来盖古矣.向来的选家,大概是从宋朝范成大的《吴船录》选起,不过那只是简单透顶的一两句记行程的话的集合而已.陆游的《入蜀记》很不坏,写景的地方很多,又多是很妙的小品.不过这全偏于游记一路.  相似文献   

13.
杨星辰 《历史档案》1999,(4):133-134
哈尔滨出版社推出的一套大型系列丛书《晚清巨人传》,将晚清十位对时局颇有影响力的著名历史人物作为传主,其中,历史学家郭蕴深研究员所著《洪秀全传》,是丛书中唯一为农民起义领袖树碑立传的.笔者认为,该书有自己的特点,能给今人以启发,值得一读.具体可从四个方面分析:  相似文献   

14.
方裕谨 《历史档案》2007,(3):135-135
曾譬光,字枢桓,一字枢元,号毓秀,谥号文诚,四川洪雅人。道光三十年(1850年)进士,官至贵州巡抚,光绪元年(1875年)卒于官,《清史稿》有传,惟传主仅列卒年,而无月日。另据钱实甫编《清代职官年表》,则将卒年列为光绪元年九月十四日(1875年10月12日)。今考之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馆藏有关档案,  相似文献   

15.
这部《萨根传》.作为传记,是与众不同之书:所写传主,是与众不同之人.下面是书中所述故事之一。  相似文献   

16.
《文献》季刊2006年第1期刊载李吉光先生"元代作家董嗣杲的朝代归属与作品辑录"一文,据《永乐大典》辑录董嗣杲《百花诗》三首。其引录卷二八一一"腊梅"条文字如下:此花出京洛间,类燃腊而成。今在在有之。此梅经接花踈,最盛开,花尝半含。名磐口梅,最先开,色深黄,花密香秾。名檀香梅,极清芬。今核之《永乐大典》原文,此引文中的"磐口梅"当为"磬口梅"。又见范成大《范村梅谱》:"蜡梅……经接,花疏,虽盛开,花常半含,名磬口梅。言似僧磬之  相似文献   

17.
中古时期,杂传创作异常繁荣,这些杂传大多以传主的个人生活、人际交往为撰写对象。《三国志演义》在以正史为纲的同时,也吸取了大量的杂传来塑造人物、建构情节。本文重点论述中古杂传对《三国志演义》的建构与禁锢。  相似文献   

18.
中古时期,杂传创作异常繁荣,这些杂传大多以传主的个人生活、人际交往为撰写对象。《三国志演义》在以正史为纲的同时,也吸取了大量的杂传来塑造人物、建构情节。本文重点论述中古杂传对《三国志演义》的建构与禁锢。  相似文献   

19.
刘艺 《出版科学》2000,(1):39-39
在日常编辑工作中,我接触了大量的古籍类书稿,经常发现引用古籍篇目不够规范。以《史记》为例:一是分类名称不规范。《史记》的分类有本纪、表、书、世家、列传几类,而我们经常会看到《史记·李将军传》、《史记·孝武纪》类的提法。这是由于没有分清《史记》文本分类的原因,正确的提法应是:《史记·李将军列传》、《史记·孝武本纪》。二是以个体传主代整体类别。这一错误经常出现在引用“列传”的篇目中,某些列传篇目的传主是分类别的,如循吏、酷吏,滑稽、游侠等,不可以其中某一个传主作  相似文献   

20.
邬和镒 《图书馆论坛》2000,20(3):92-93,95
“中国名人读书生涯”丛书,已出版《毛泽东读书生涯》、《鲁迅读书生涯》、《胡适读书生涯》等11本。这套丛书属传记类,一般来说,侧重写传主读书、治学、著述及其方法。但人生道路不同,更兼“文无定法”,故传主生活经历的取舍、写书方法的采用不尽相同,多依传主的实际情况而定。人,不能离开社会,他必须在当时的社会中走过,故翻阅这套丛书,不但能了解、认识传主(尤其是他们的成才之路),而且能学到许多近代现代历史知识,十分有益。《康有为读书生涯》(黄正雨著,长江文艺出版社出版,20万字)和《孙中山读书生涯》(张笃勤著,长江文艺出版社出版,1…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