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地方农业院校学生心理健康状况及体育教学干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农业院校在校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不仅直接影响着社会相关职业人群的心理健康水平。而且关系到我国农业的发展水平。通过对仲恺农业工程学院200名在校大学生心理健康现状进行调查,结果表明:大学生中存在严重心理健康问题的为14,8%;可能存在某种心理健康问题的为50.9%;暂时没有心理健康问题的为34.3%。在体育教学中通过创建特色课程、改变教学模式、角色互换等手段可以有效地提高学生心理健康水平,进行体育教学干预。  相似文献   

2.
目的:考察农村初中生的心理健康状况以及体育课对农村初中生心理健康的影响.方法:采用《中学生心理健康量表》,对942名农村初中生(男492人,女553人)进行调查。结论:从总均分上看,心理正常者占30.38%,心理轻度异常者占61.48%,中度异常者占7.96%,农村初中生存在轻度心理健康问题者居多;通过检验发现,不同性别的心理健康问题之间存在差异;对学校体育课满意的学生与不满意的学生除在偏执因子上无显著性差异,在其它因子上均存在非常显著性差异。  相似文献   

3.
1.学生心理健康的现状据有关献报道大约32%的中小学生存在不同程度的心理健康问题,学生心理品质方面存在着明显的弱点,如抗挫折能力、意志力、危机意识、协作精神等都比较薄弱。[第一段]  相似文献   

4.
本研究采用SCL—90量表评定57名大学高水平田径运动员在训练与竞赛期间的心理健康程度。测试结果显示:在训练期间有8.8%的运动员存在着轻度的心理健康问题;而在竞赛期间运动员心理健康问题的比例上升到23.8%.运动员的心理健康问题主要表现为躯体化、强迫和焦虑等症状.  相似文献   

5.
世界卫生组织认为情感上与他人的心境发展成最佳识的时期,他们变化的状态中。心理健康状态”。“心理健康是指身体智能及不相矛盾的范围内,将个人中小学生处于长身体、长知的心理、生理迅速发展,并处于激烈问卷调查表明:10%-15%的学生低于正常水平,还有3%~6%的学生存在比较严重的心理困扰。由此表明:提高中小学生心理健康水平,促进中小学生心理健康良性发展已经成为当务之急,也表明: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中增进学生心理健康任务的重要性。因此,探析中小学生心理健康运动处方原则,制定出符合不同中小学生群体心理健康运动处方,对于促进中小学生心理良性健康循环发展具有十分重大的意义。  相似文献   

6.
2006年3月初,新沂市教师进修学校心理健康教育课题组以SCL-90心理健康量表对新沂市的137所城乡中小学的10193名教师抽样调查结果表明:有51%的教师存在心理问题,其中32.18%的教师属于轻度心理障碍,16.56%的教师属于中度心理障碍,2.49%的教师已构成心理疾病,69%的教师自卑心态严重,此外还存在嫉妒情绪突出,焦虑水平偏高等现象。这一调查结果无疑说明,县级中小学教师心理健康状况不容乐观。该调查结果还表明,有心理问题教师的分布是,小学高于初中,初中高于高中,女教师高于男教师。因此,改善中小学教师的心理健康状况,提高县级中小学教师的心理健康水平是提高教师职业素养,构建和谐社会的一项重要任务。  相似文献   

7.
运用心理健康测量工具SCL-90量表,对甘肃省大学毕业生的心理健康状况及身体素质情况进行调查。结果表明:大学毕业生的身体素质普遍很差;有38.74%的大学毕业生不同程度地存在心理问题,且心理健康状况与其运动能力呈正相关。建议学校在加强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基础上,通过多种渠道缓解大学毕业生的各种压力,培养学生长期锻炼的习惯,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和心理素质。  相似文献   

8.
体育教学中妨碍学生心理健康现象的探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增进学生心理健康是体育教学的一项重要目标。但有些教师由于缺乏心理健康教育的知识,在教学中不仅不能给学生必要的心理健康指导,反而有意无意地催残了学生的心理健康。这是一个十分值得我们重视的问题。一、轻视——对体育差生心理健康的妨碍体育差生是指完不成体育学习任务的学生。有些教师对他们的轻视,往往发自内心,溢于言表。1.用剥夺、疏远、贬抑和支配等方式伤害学生。体育差生往往不能按教师的要求完成动作,有些教师就无情地剥夺他们比赛、游戏的权利,挖苦、讽刺,贬低他们。如,你胖得像头猪,怎么跑?你的腿像芦柴棒似的…  相似文献   

9.
试论体育教学对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   总被引:8,自引:2,他引:6  
针对学生中存在的一些心理健康问题,论述了体育教学对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合理运用体育教学特有的形式和内容,可以更有效地全面提高学生的健康水平。  相似文献   

10.
1、体育运动与青少年学生心理健康的相关性调查在昕调查的368名青少年学生中,有349人对“体育运动可促进心理健康”的观点持肯定的态度,占总人数的94.8%。  相似文献   

11.
师范专业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调查结果分析   总被引:40,自引:0,他引:40  
运用精神症状自评量表(SCL-90)对辽宁省12个市,14所师范院校,1405名本科生的心理健康状况进行调查。结果表明:有中度以上心理障碍者为11.46%;SCL-90中9项因子中有8项因子分均值高于全国常模;男生敌对因子分均值高于女生,抑郁因子分均值低于女生;人际关系敏感因子分均值城市学生低于乡村学生。本文分析了造成心理健康状况较差的原因,并提出改善心理健康的若干建议。  相似文献   

12.
运用16PF和SCL-90两个量表对武汉理工大学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进行了调查,并对其心理健康状况与个性因素进行了相关分析。结果表明:武汉理工大学学生存在不同程度的心理健康问题,而且独立性与躯体化的相关性非常显著;敏感性与躯体化、忧虑性与敌对、恃强性与恐怖、兴奋性与恐怖、忧虑性与偏执呈显著相关。在日常生活与教学中,应完善学生的个性,全面提高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和体质健康水平。  相似文献   

13.
在献资料的基础上,探索学生心理健康的标准,阐述体育运动对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针对学生心理健康问题采取相应的措施,解决学生心理发展中的矛盾和冲突,预防心理问题的产生,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和谐的发展。  相似文献   

14.
目前有一项调查表明:中小学生普遍存在着嫉妒、孤僻、神经衰弱、逆反心理等心理行为问题,并且存在心理行为问题的比率相当高:小学生约为43%,初中生约为45%,普高生约为49%,职高生约为55%,这个比率现在还一直呈上升趋势。这一点在中职学生身上表现得最为明显,中职学生普遍认为自己不如普高学生,自卑心强,缺乏上进心。中职生中普遍存在的厌学、自卑、青春期的躁动、人际交往障碍、社会舆论的压力等心理问题。对中职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势在必行。[第一段]  相似文献   

15.
采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对随机抽取的359名广东省在役高水平运动员进行问卷调查。结果显示:高水平运动员心理健康问题检出率为10.6~31.8%,在多个因子上显著高于全国常模;高水平运动员心理健康的多个因子在性别、项目、年龄、运动水平上存在显著性差异;高水平运动员的心理健康水平较低;高水平运动员的心理健康存在较大个体差异。  相似文献   

16.
随着时代的发展,心理健康问题越来越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更引起了众多的关注。通过对农村高中学生个性心理的调查,揭示农村高中学生个性心理存在的普遍问题,以期为《体育与健康》教学与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
体育专业大学生心理健康结构模型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陈勇嘉  殷恒婵 《体育科学》2003,23(3):117-120
以往有关于心理健康结构的研究,往往只重视心理不健康层面的探讨,而忽视对心理健康“常态”和“发展”层面的研究。该研究本着既重视“常态”又重视“发展”的原则,采用AMOS4.0对335名体育专业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结构模型进行验证性因素分析,最终确定了适用于体育专业大学生心理健康结构模型的六个维度,为进一步发展适合对体育专业大学生进行心理健康的评价量具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相似文献   

18.
对学校体育实施心理健康教育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采用文献资料法,逻辑分析法,对学校体育实施心理健康教育的若干问题进行探讨,阐明了体育实施心理健康教育的优势与作用、途径与方法,为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提高学生心理健康水平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9.
大学生心理健康与体育教育关系的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通过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的调查与分析,探讨了大学生心理健康与体育教育的关系。针对大学生中存在的心理健康问题,阐明对学生进行健康心理教育的重要意义和体育在健康心理教育中的作用,并对如何利用体育教育促进学生心理健康、提高健康水平提出若干建议。  相似文献   

20.
当前,绝大部分中学生是独生子女,多数人是在溺爱、迁就的家庭教育氛围中生活长大,其任性、依赖性强、意志水平低、缺乏合作精神等不良心理倾向表现得相当明显:此外,家长望子成才的期望值过高及“应试教育”的负面影响,加大了学生的心理负担和精神压力。据有关献资料显示,目前约有20%左右的中学生存在程度不等的心理健康问题,这一现状令人担忧,本着重从体育教育的角度,探讨实施心理健康教育的途径和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