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赖黎捷 《新闻界》2006,(1):83-84
人类学题材在纪录片中被反复书写;表现与再现之争在纪录片创作领域一直难以定论。21世纪以来,我国纪录片创作领域再度兴起现实空间与模拟空间双重时空叙事。这种叙事并非90年代中期搬演手法的重现,而是对长盛不衰的纪实风格的一种突破和超越。纪录片《斋姑娘》就是此类叙事的典  相似文献   

2.
薛蓓 《青年记者》2012,(15):73-75
情景再现的概念界定 近年来国内纪录片创作界出现了一种新的表现手法——"情景再现",它通过艺术的手法再现历史场景和气氛.几部曾热播的纪录片《新丝绸之路》、《故宫》、《1405·郑和下西洋》、《圆明园》、《唐山大地震》等,都动用了模拟拍摄以及三维动画等形式再现历史情景. 在国外的纪录片中,这已是一种使用较为普遍的电视语言.早在上世纪30年代,英国纪录片运动创始人约翰·格里尔逊就主张纪录片应该是"对现实的创造性处理",即采取戏剧化的手法对现实生活进行搬演甚至重构.罗伯特·弗拉哈迪在拍摄《北方的纳努克》时就有意识地借鉴了剧情片的叙事手法、剪辑技巧和一些特技运用手段,用情景再现的方法将爱斯基摩人与大自然搏斗的生存故事表现得淋漓尽致.  相似文献   

3.
魏珑 《现代传播》2005,(4):120-122
纪录片之于现实社会和历史从来都有两条“线”:非虚构的“底线”和真实再现的“渐近线”。换而言之:纪实并不等同于真实,真实是一种风格化的影像和思维品格,非虚构才是纪录片的基本创作原则。“纪录片是直接从现实生活中选取图像和音响素材,通过非虚构的艺术表现手法,真实地表现客观事物以及作者对这一事物认识的纪实性电视节目。”①“非虚构”的艺术表现手法是否能够“真实”表现客观事物?这是值得商榷的。本文所说的“真实再现”并不是泛指纪录片与记录对象的关系,而是特指在纪录片和新闻中普遍使用的一种叙事方法和策略:事件发生时,没有…  相似文献   

4.
真实再现,是纪录片中常用的一种表现手法。它一般指在客观事实的基础上.“对时过境迁的重要情节由他人扮演,或者运用光影声效造型,再现某种特定历史性时刻的环境氛围,作为对形象叙事的衔接和强调”。真实再现是从虚构类影片中借鉴过来的一种叙事技巧.主要运用于失去现场记录机会的场景和题材,可大大增强纪录片的观赏性。  相似文献   

5.
搬演的纪录片在国外并不鲜见。如纪录片之父弗拉哈迪的《北方的纳努克》中被誉为长镜头最早范例的纳努克猎海豹一段就是搬演的。纳努克费了九牛二虎之力拉上来的海豹.其实早死多时.只是为了拍摄需要.将当时的情景搬演了~遍。搬演的作品在国内也有.如早期的纪录片《丝绸之路》、东方时空中播出的《南京血证》等.都运用了搬演的手法。不管接受与否.搬演在纪录片创作中占据了一席之地。  相似文献   

6.
真实再现在纪录片界并没有给它下一个明确的定义,只是宽泛地把它认为是重演或再现。我们可以给纪录片中的真实再现下一个这样的定义:在纪录片的创作过程中,创作者利用现时的一切再现历史,营造过去时空,传递给观众真实可信的强烈历史气息的一种创作手法。这里利用现时的一切包括利用主观镜头、道具、光影、声音、场景模拟、演员扮演等。真实再现也可称为搬演。  相似文献   

7.
苏桂霖 《东南传播》2021,(12):127-129
从《水浇园丁》到《北方的纳努克》,我们无不感受到影像复现现实的魅力,其魅力在很大程度上不仅仅来自满足受众的猎奇心理,而更多的是"讲故事"以及提倡朴实无华的纪录和对自然光效的使用.格里尔逊模式作为纪录片的一种重要创作方式,在二十世纪三十年代至五十年代,广泛应用于纪录电影的创作当中,同时在我国主流意识形态和集体记忆建构的专题片中占有重要地位.格里尔逊模式在我国电视专题片中已然形成程式化的创作模式,这种"程式"同时也对纪录片形成了一种看不见的桎梏,但非虚构依然是其重要的基础."搬演"与真实的二元关系、"上镜头性"以及导演与观众之间的"契约"在纪录片叙事中的新涵义依然值得我们探讨.  相似文献   

8.
黄小飞 《今传媒》2013,(4):84-85,95
大型电视纪录片《敦煌》在叙事上将真实再现手法从以前作为辅助叙事的手法变成了主要的叙事线索之一,这让中国的电视纪录片在叙事上又有了一定的进步和创新,但是这种创新似乎还没有成熟,编导在控制本片的文化性和故事性之间的平衡上仍然还有一定的缺陷,本文通过对《敦煌》中的真实再现手法的探析来挖掘造成这一缺陷的原因,从而寄希望于中国的电视纪录片创作者在今后的创作中能够更成熟地运用真实再现这一手法.  相似文献   

9.
纪录片中的有声语言指人声,包括解说词和同期声.纪录片的叙事空间指叙事对象的生存背景和活动场所.纪录片的纪实性特征表现为用声音和影像“再现”客观空间.一般认为,画面是纪录片叙事空间的主要造型手段,音响有辅助造型的功能.事实上,有声语言的有效运用可与画面和音响形成互补,赋予纪录片叙事空间更多的内涵.  相似文献   

10.
本文无意重新界定“纪录片”这一术语,而是采用影视界通行的概念:凡是用纪录手法拍摄而非人工搬演的注重“再现生活”而非“表现”的影视作品,都可以归入本文所讨论的纪录片范畴。本文试图对纪录片的形态构成作一番分析,从而引发出一些方法论式的论述(但并非说本文即为方法论)。如能对创作者们有所启发,本文即已达到目的。  相似文献   

11.
再现"媒介真实"--"真实再现"的可能性和合理性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电视作为一种技术手段,确实具有"再现现实"的性质,但它绝不是现实的原貌,而是现实与非现实辩证的统一.电视纪录片中的现实,主要是通过我们的视觉器官去"观察"的现实,实际生活中我们对于各种各样生活的体验则是一般意义上的"体验的现实",二者之间存在着差异.电视纪实类栏目、电视纪录片某种程度上是编导的主观反映,具有主观规定性.但我们必须承认,根据一定主观意识截取的部分,仍然要受到包含这部分外界全体法则的控制.这就是电视纪实类栏目、电视纪录片中"真实再现"得以生存的原因."真实再现"并非是对于"真实"的"再现",而是对于已经消失在镜头前的"真实"提供历史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12.
贾晶 《今传媒》2016,(10):103-104
纪录片是一种纪实性与艺术性相结合的再现艺术,每部纪录片都有自己的特点,现在越来越多的纪录片已经不再拘泥于只是真实再现,而是多考虑怎样叙事,喜剧性的方式就是很好的一种创新。“喜剧性”的概念,运用了彭吉象的观点,分别从人物的形象、细节的体现、镜头的剪辑三个方面进行喜剧性研究。可以看出,纪录片的创作当中适当加入些喜剧性的元素是一种有效的方式,不仅能够吸引观众,还能揭示出纪录片真正的思想内涵。  相似文献   

13.
简论电视新闻中的"情景再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一、"情景再现"及其特性 "情景再现"是广泛运用于电视节目创作中的一种叙述手法,又称"情景重现"、"真实再现"、"现场模拟"等.电视节目中的"情景再现"最早见于纪录片领域,随后渗透到其他各类节目形态中.  相似文献   

14.
八集历史题材纪录片《楚国八百年》巧妙运用情景再现、人物搬演、CG动画、专家访谈等多样化再现手段,还原历史场景、历史人物,全面解读楚文化。  相似文献   

15.
郑晓华 《新闻世界》2009,(9):164-165
受“新历史主义”的影响,当代的历史纪录片与传统的历史题材纪录片相比,在记录方式上凸显了“细节表现”、“口述历史”和“情境再现”三种具有代表性的新的叙事策略。  相似文献   

16.
情景再现作为一种新的叙事技法,起弥合“叙事断点”,丰富叙事语言的重要作用.然而,如果使用不当,则会陷入违背新闻真实和人文主义原则的泥潭.本文在分析情景再现特性的基础上,理清“新闻真实”与“再现真实”的关系,进而提出合理使用情景再现的对策.  相似文献   

17.
90年代初以《望长城》为代表的“纪实性”电视片一出道,便构成了对中国电视界的整体轰动和冲击。之后,此种电视片以无可阻挡之势,在多家电视台遍地开花。 纪实是纪录片的一种表述方式,作为创作的艺术表现应该也必然是其表述方式.因为纪录片是依据事实获得主题后的一种创作作品.其中既有演出也有再现,它们是以逼近本质的程度多少为大前提而存在的。一份日本关于纪录片性质的调查研究报告指出:纪录片是根据事实戏剧般地进行再现的一种节目,所以,由于拍摄日程或气象条件等原因导致无法拍摄时,作为再现的演出是允许的。作为纪录片…  相似文献   

18.
纪录片限制性叙事视角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电视纪录片近四十年的发展历史,其创作观念与形态的演进随着社会的发展与进步,逐渐呈现出一种多元化的态势。单单从中国电视纪录片叙事视角的转变,不难看出其中折射出的社会文化思潮变化的脉络。叙事视角的选择是纪录片叙事面临的首要问题,随着20世纪90年代以来纪录片叙事视角多元化格局形成,作为对全知视角的一种反拨,限制性叙事视角方兴未艾。  相似文献   

19.
流行观点认为,"搬演"可能是洪水猛兽,会侵害纪录片的创作理念和真实性原则,必须坚决抵制。但深入挖掘纪录片的历史以及"搬演"的原则,就会发现二者间的关系错综复杂。那是否应该在纪录片中采用"搬演"手法?"搬演"具有怎样的艺术价值?存在哪些现实问题?"搬演"在微纪录片中使用是否暗藏隐忧?这些都是本文要探讨的问题。  相似文献   

20.
作为一种极富生命力的创作手法,"真实再现"由于能有效地弥补视频缺失带来的遗憾,越来越被人们所推崇。但同其他技术手段一样,作为一种虚构策略,"真实再现"是一把双刃剑。在实践中应注意哪些问题呢?要尊重事实,切忌虚假纪录片中所展现的"现实"是源自生活的,事物的流程和场景切合生活的原貌,叙事结构也严格遵循生活的客观规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