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现代语感与新闻评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今天,给大家说说新闻评论的语感问题。 新闻评论是媒体对新闻事实或某种观念发表意见、与受众交流思想的一种新闻体裁,具有极强的时代性,当我们阅读不同时期发表的不同新闻评论作品时,第一感觉往往不是内容,而是传达内容的符号——语言的时代感。我曾经与一位20世纪五六十年代的评论作者交谈,他不停地感叹“现在不知道怎么写评论了”。他所感叹的不是怎么理解所要论的问题,而是不知道用怎么样的语言来表达自己的思想,与受众有效沟通。  相似文献   

2.
一个世纪以来,随着社会的发展,国际交流的增多,外语教学越来越受到重视,关于外语教学的理论和实践层出不穷,如听说法,交际教学法,功能教学法,暗示教学法,自然法等。各种方法见仁见智,各有优势,但是没有一个放之四海而皆准的教学法。一般来讲,各种理论的研究重点都在语言自身的特征上,但是忽视了“语言是载体”这一属性.没有一种不承载任何内容的语言存在.不考虑语言所表达的思想,就把握不好、语言本身。语言是人们交流思想,传播文化的工具.在交流思想、学习文化的过程中掌握语言是最自然不过的事了,而且是一举两得,相互…  相似文献   

3.
“慎言”是儒家传播思想的一部分。“五常”[1]——仁、义、礼、智、信是儒家价值观的基本内容,通过对言论在内容和形式上进行约束,规定了儒家“慎言”[2]传播思想的内在属性。儒家思想是伦理与政治合一的体系,其目标是达到“内圣外王”的境界,这要求君子言论符合仁、义、礼、智、信的要求。  相似文献   

4.
播音工作是一种再创造的语言艺术工作。它通过声音形式把无声的语言转化为有声语言。在这个过程中,思维与语言之间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思维活动的实现以及思维成果的表达都是借助于语言来实现的。 语言是思想的直接再现。没有语言,也就没有概念、判断的推理,从而也就不可能有人的思维活动。  相似文献   

5.
语言的产生是源于传达与交流思想情感的需要,语言中所包含的情感与信息,使思想内容得到准确、完整的表达。新闻漫画的视觉语言正是通过符号、图形、色彩和文字之间的组合关系来表达特定的含义。如何通过新闻漫画的视觉语言分析实现新闻漫画的视觉意义,是我们要探讨的方向。  相似文献   

6.
张兴友 《大观周刊》2012,(15):234-234
我们知道高中数学与初中数学相比较还是有很大的区别:首先.表现在数学语言的抽象程度.不少学生反映.集合、映射等概念难以理解.觉得离生活很远,似乎很“玄”.初、高中的数学语言的确有着显著的区别.其次.高中数学思维方法向理性层次跃迁.初中阶段.很多老师为学生将各种题建立了统一的思维模式.而高中数学在思维形式上产生了很大的变化.数学语言的抽象化对思维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再次.知识内容的整体数量剧增.高中数学与初中数学又一个明显的不同是知识内容的“量”上急剧增加了.单位时间内接受知识信息的量与初中相比增加了许多.辅助练习、消化的课时相应地减少了。  相似文献   

7.
小说的语言语言是人们交流思想的重要工具和文化的载体,是一座宝库。我们都是社会的人,不是孤立的“鲁滨逊”。在没有文字以前(包括现在还没有文字的若干民族),人们就是靠语言来沟通思想,协同行动,进行狩猎、农耕等生产活动,靠语言来传播文化,讲述和继承历史,以维系和推动人类社会发展的。有了文字以后,语言仍然是人们交流思想使用得最广泛的工具。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文字就是记录语言的“符号”,是一种“书面语言”。小说是语言的艺术。小说的前身是口头文学,是“说书人”的话本。小说是叙事文学——把(故)事(感)情叙述给…  相似文献   

8.
图书馆社会价值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 全部人类文化史表明,图书馆是社会发展到一定历史阶段的产物。人们为了交流思想,协调行动,在劳动中创造了语言。由于语言受到时间和空间的限制,于是在劳动中又发明了文字,成为人们交流思想的一种重要工具。当人们能够用文字表达自己的思想和感情,记录事物的时候,最初形式的图书也就随之产生了。为了满足阅读和流传图书的需要,人们将大批图书收藏起来,这个保藏图书的场所,就是最初的图书馆。  相似文献   

9.
刘丽莉 《大观周刊》2013,(12):148-148
中国文化源远流长,语言和汉字是我们的交流的重要工具,汉字是音、形、义的统一体,要遵循从简到繁、从易到难的过程,先独体字后合体字,充分利用汉字的形声联系、形意联系、声义联系设计教学,应用多种方法,激发孩子们学习汉字的热情,辅以识字规律指导,为学生上好识字入门课。  相似文献   

10.
张扬形式:优化电视节目的可能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扬形式对于优化处于电视台灵魂地位的新闻纪实类节目与观点阐述类节目的可能意义何在?“内容为王,形式是金”的整合是电视节目创优的必由之路,这是因为大众传播已经进入了“形式选择”与“形式阅读”阶段,对以时序形式传播的电视节目来说,节目内容对节目形式有着生死存亡般的依赖;电视语言是节目构成的外在形式,是语言符号和非语言符号的集合,它犹如一个容器,承载了电视传播过程中所使用的全部符号,用语言符号学原理研究声画构成关系,并建立节目语用模型,不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观点选择,而是对科学方法的发现与认定,是电视从业者驾御电视语言能力提高与完善的标志;时间控制是电视节目赖以生存的形式空间,电视节目制作人要确立时间形式生存现和强化时间节约意识。  相似文献   

11.
一年多来,鄂尔多斯日报的版式在学习和实践中,逐渐形成了自己的风格。这就是:区域分明的板块结构,眉清目秀的线条框架,黑白灰色调的强烈对比,重点突出的大字号标题,清晰生动的大幅图片,体裁多样的文体搭配,长短稿件分布均衡。确立一种新版式,意味着对传统版式设计思想的突破和否定。在这过程中,我们注意了以新的观念处理好这样几种关系: 一是版面形式与内容的关系。形式要为内容服务,这无疑是正确的。但是,就报纸版面形式而言,它的价值和功能已远远超出一般意义上的“形式”。现代报纸的版面已不再单单是美化版面的装饰手段,而是以独特的“版面语言”,体现着编辑思想、导向,与版面内容  相似文献   

12.
刘丽娟 《大观周刊》2013,(2):128-128
语言是思维的外衣,是交流思想的工具,是表达内容的形式。对老师来讲.语言是从事课堂教学的起码条件.是完成教育教学任务的重要手段,是最重要的基本素质之一,教学是一门艺术,老师要充分运用自己的语言使得课堂教学显得轻松愉快又引人入胜.这样才能增强教育教学效果,提高教育质量。  相似文献   

13.
语言是体现思维的工具,是人们最重要的交流工具.思维指的是一种用特殊的方式组织起来的物质特性,也就是人脑的机能,其实质就在于它间接地或概括地反映客观世界.语言和思维是密不可分的,离开了语言,思维就不存在,离开了思维,语言也不存在.“语言和思维是紧密相联的统一体,思维与语言的关系是内容与形式的关系,思维是语言的‘内核’,而语言是思维的‘外核’.”①语言和思维事实上是存在于统一体内的两个对立面,语言是这个统一体的形式部分,思维是这个统一体的内容部分.  相似文献   

14.
我们曾经说过:句子是语言运用的基本单位,要求有一个相对完整的意思.所谓“相对完整”,主要是指:句子陈述了一件事情,提出或者回答了一个问题,从而达到了交际的目的;表达了交际中的某种态度或者感情;句意前后条贯,和谐协调。这样的语句,是正确进行交际和交流思想所必需的。但是,语言运用中的有些语句就不是这样了;就句意上说,它们是前后相互对立、相互矛盾。这  相似文献   

15.
《视听界》2004,(2):68-68
2003年6期《现代传播》陈芳的《论电视引进节目的“本土化”》,对外来节目的形式、内容的加工和对外来节目样式的消化吸收作了阐述。对引进节目中原片主题准确的阐释、立意精确的表达、形式风格的理解把握等都是要通过进行“中国化”式的语言转换和拆解来完成。这个语言转换与拆解完成的好坏,直接关系到人们对引进节目的接受、理解和喜爱程度。“本土化”绝不仅仅是局限在节目外在样式的加工上, 还有一个十分重要的内容是对外来节目的思想内容进行“本土化”加工。东西方民族在政治观念、历史观念、思维方式上存在着巨大差异,这些差异同样在电视节目中也得到了表现。最典型的例子莫过于中央电视台国际部引进的大型专题片《千年沧桑》了。这是一部完全由美国人拍摄的关  相似文献   

16.
为什么语言要学的,并且要用很大的气力去呢?因为语言这东西,不是随便可以学好的,非下苦功不可——一位语言大师的忠告语言是人们进行交际,相互表达思想、感情最重要的工具。古人云:“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器者,工具也。图书馆出纳台服务语言是工作人员与读者交际,保证工作任务完成的必要工具。要使读者工作最优化,就必须很好地掌握它,磨砺它,并运用它为读者提供第一流的服务。本文试图运用系统论的整体观点,研究和探讨读者服务工作人员与服务语言这两者之间内在和外在的联系及服务语言使用的一般艺术,仅以管窥之见求教于图书馆界的同志们。一、“一切为了读者”是掌握服务语言重要的思想前提马克思指出:语言是思想的直接现实。高尔基也曾说过:语言是一切思想的衣服。语言学认为语言和思维的关系是密切的,是与每一个人的思想意识牢牢地联系在一起  相似文献   

17.
广播言语的根本特征,是指广播言语活动过程中与其他言语活动相区别的地方。我们经常使用“广播语言”这个词组。但是,严格地说,“广播语言”并不是一个十分科学的概念。确切地说,应该是“广播言语”。语言和言语是两个彼此联系而又互相区别的不同的概念。“语言是人类社会实践中客观存在的现象,是一种社会上约定俗成的符号系统。”(曹日昌主编《普通心理学》下册第一页)语言是一个体系。各个民  相似文献   

18.
全媒体时代下,区县融媒体中形成了以短视频为主要形式的内容生产和传播机制,短视频平台极强的兼容性和互补性使得各区县融媒体中心迎来新的机遇。但是,面临不断更新的方式和竞争,不断调整内容建设和传播策略成为区县短视频平台建设的题中之义,同时,面对抖音等为代表的短视频平台以“短”为主,以“完播率”为导向的流量分配机制,区县融媒体中心短视频平台在内容生产上更需做出适应调整。因此,研究区县融媒体中心短视频内容建设和传播策略十分必要,这对于引导区县融媒体中心短视频平台的内容生产在形式和方向上都具有现实的引导价值,同时对于区县融媒体中心短视频平台的自身影响力具有深远影响。  相似文献   

19.
何谓“活”?     
经济宣传不仅要加强,而且要搞活,这话我们讲了好几年。但是,何谓“活”?这问题又似乎没得到满意的解答。多年来,我们往往把“活”仅限在形式的范畴内,诸如报道形式的变革、报道体裁的创新、写作技巧的变化等等。因为把“活”限在形式范畴内,延伸下来的误会是:“活”的东西就深不了;甚至认为,“活”的东西就是那些“花里胡哨”没有分量的东西。这便把“活”与“深”对立了起来,影响了人们对“活”和“深”的科学探讨和实践。其实,把“活”仅限在形式范畴内,本身是认识上的片面性,是不科学的。笔者认为,形式上的“活”,是“活”;但“活”,不光是形式问题,首先应是内容范畴内的问题。因为内容决定形式。内容是“死”东西,形式再  相似文献   

20.
卢金婷 《东南传播》2012,(6):114-115
世间所有的动物中,只有人类具有叙事能力,而叙事能力体现在人类有自己的语言符号系统。人们通过语言交流思想和情感,而叙事是语言最基本也是最重要的功能。换句话说,人类的传播活动在很大程度上是通过叙事来进行的。在诸多的艺术形式中,只有影视剧能够将人们的思想通过逼真的影像表达出来,正是在这种具有巨大魔力的叙事功能下,影视剧为人们创造出了一个栩栩如生的"拟态环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