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为此,在教育部人事司有关部门的协助下,除北京大学、中山大学外,本刊编辑部还走访了清华大学、南京大学、浙江大学、中国农业大学以及上海高校作为报道对象,进行了实地采访。无论从改革的理念还是力度来说,这些学校的人事制度改革都是走在中国高校的前面并富于各自特色的,可以说基本上代表着中国高校人事制度改革的最新进展。“世界一流”的期待,就在他们的身上,在勇于改革探索的每一所高校的身上。为了寻找一条最适合自身的发展道路,尽快步入世界一流大学之列,中国高校在借鉴国外一流大学办学经验的同时,也在绘制着适合自己的前行轨迹,推动并完善着具有中国特色的人事制度改革。今年5月份,北京大学、中山大学启动了新的人事制度改革。这无疑是中国高校迈向世界一流大学征程中的又一次勇敢而有益的探索和尝试,并由此引发了包括广大海外留学人员在内的许多人对整个中国高校人事制度改革的关注和深思。应广大海外学子的要求,本刊决定在“特别专题”栏目中对中国高校的人事制度改革情况作重点报道。  相似文献   

2.
为此,在教育部人事司有关部门的协助下,除北京大学、中山大学外,本刊编辑部还走访了清华大学、南京大学、浙江大学、中国农业大学以及上海高校作为报道对象,进行了实地采访。无论从改革的理念还是力度来说,这些学校的人事制度改革都是走在中国高校的前面并富于各自特色的,可以说基本上代表着中国高校人事制度改革的最新进展。“世界一流”的期待,就在他们的身上,在勇于改革探索的每一所高校的身上。为了寻找一条最适合自身的发展道路,尽快步入世界一流大学之列,中国高校在借鉴国外一流大学办学经验的同时,也在绘制着适合自己的前行轨迹,推动并完善着具有中国特色的人事制度改革。今年5月份,北京大学、中山大学启动了新的人事制度改革。这无疑是中国高校迈向世界一流大学征程中的又一次勇敢而有益的探索和尝试,并由此引发了包括广大海外留学人员在内的许多人对整个中国高校人事制度改革的关注和深思。应广大海外学子的要求,本刊决定在“特别专题”栏目中对中国高校的人事制度改革情况作重点报道。  相似文献   

3.
为此,在教育部人事司有关部门的协助下,除北京大学、中山大学外,本刊编辑部还走访了清华大学、南京大学、浙江大学、中国农业大学以及上海高校作为报道对象,进行了实地采访。无论从改革的理念还是力度来说,这些学校的人事制度改革都是走在中国高校的前面并富于各自特色的,可以说基本上代表着中国高校人事制度改革的最新进展。“世界一流”的期待,就在他们的身上,在勇于改革探索的每一所高校的身上。为了寻找一条最适合自身的发展道路,尽快步入世界一流大学之列,中国高校在借鉴国外一流大学办学经验的同时,也在绘制着适合自己的前行轨迹,推动并完善着具有中国特色的人事制度改革。今年5月份,北京大学、中山大学启动了新的人事制度改革。这无疑是中国高校迈向世界一流大学征程中的又一次勇敢而有益的探索和尝试,并由此引发了包括广大海外留学人员在内的许多人对整个中国高校人事制度改革的关注和深思。应广大海外学子的要求,本刊决定在“特别专题”栏目中对中国高校的人事制度改革情况作重点报道。  相似文献   

4.
为此,在教育部人事司有关部门的协助下,除北京大学、中山大学外,本刊编辑部还走访了清华大学、南京大学、浙江大学、中国农业大学以及上海高校作为报道对象,进行了实地采访。无论从改革的理念还是力度来说,这些学校的人事制度改革都是走在中国高校的前面并富于各自特色的,可以说基本上代表着中国高校人事制度改革的最新进展。“世界一流”的期待,就在他们的身上,在勇于改革探索的每一所高校的身上。为了寻找一条最适合自身的发展道路,尽快步入世界一流大学之列,中国高校在借鉴国外一流大学办学经验的同时,也在绘制着适合自己的前行轨迹,推动并完善着具有中国特色的人事制度改革。今年5月份,北京大学、中山大学启动了新的人事制度改革。这无疑是中国高校迈向世界一流大学征程中的又一次勇敢而有益的探索和尝试,并由此引发了包括广大海外留学人员在内的许多人对整个中国高校人事制度改革的关注和深思。应广大海外学子的要求,本刊决定在“特别专题”栏目中对中国高校的人事制度改革情况作重点报道。  相似文献   

5.
为此,在教育部人事司有关部门的协助下,除北京大学、中山大学外,本刊编辑部还走访了清华大学、南京大学、浙江大学、中国农业大学以及上海高校作为报道对象,进行了实地采访。无论从改革的理念还是力度来说,这些学校的人事制度改革都是走在中国高校的前面并富于各自特色的,可以说基本上代表着中国高校人事制度改革的最新进展。“世界一流”的期待,就在他们的身上,在勇于改革探索的每一所高校的身上。为了寻找一条最适合自身的发展道路,尽快步入世界一流大学之列,中国高校在借鉴国外一流大学办学经验的同时,也在绘制着适合自己的前行轨迹,推动并完善着具有中国特色的人事制度改革。今年5月份,北京大学、中山大学启动了新的人事制度改革。这无疑是中国高校迈向世界一流大学征程中的又一次勇敢而有益的探索和尝试,并由此引发了包括广大海外留学人员在内的许多人对整个中国高校人事制度改革的关注和深思。应广大海外学子的要求,本刊决定在“特别专题”栏目中对中国高校的人事制度改革情况作重点报道。  相似文献   

6.
为此,在教育部人事司有关部门的协助下,除北京大学、中山大学外,本刊编辑部还走访了清华大学、南京大学、浙江大学、中国农业大学以及上海高校作为报道对象,进行了实地采访。无论从改革的理念还是力度来说,这些学校的人事制度改革都是走在中国高校的前面并富于各自特色的,可以说基本上代表着中国高校人事制度改革的最新进展。“世界一流”的期待,就在他们的身上,在勇于改革探索的每一所高校的身上。为了寻找一条最适合自身的发展道路,尽快步入世界一流大学之列,中国高校在借鉴国外一流大学办学经验的同时,也在绘制着适合自己的前行轨迹,推动并完善着具有中国特色的人事制度改革。今年5月份,北京大学、中山大学启动了新的人事制度改革。这无疑是中国高校迈向世界一流大学征程中的又一次勇敢而有益的探索和尝试,并由此引发了包括广大海外留学人员在内的许多人对整个中国高校人事制度改革的关注和深思。应广大海外学子的要求,本刊决定在“特别专题”栏目中对中国高校的人事制度改革情况作重点报道。  相似文献   

7.
2003年5月,中国高校又发生了让人关注的事儿人制度的进一步改革。在矗立着蔡元培先生塑像的未名湖畔,北京大学人事制度改革方案引发大讨论。在孙中山先生立下 的校园,中山大学人事制度改革方案悄然敲定,付诸实施。中国古老且久负盛名的高校内部更深层次的人事制度改革引发了来自多方的纷纷议论。一时间,人们对中国高校的关注声且切且急起来。说其平常,指的是在改革的触角几乎遍及我国每一个角落的今天,高校的人事制度改革早已不是什么新鲜事。为了探索出一条最适合中国国情的高校发展之路,自改革开放以来高校启动人事制度改革那天起,中国的…  相似文献   

8.
绩效管理在高校管理体制改革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一、高校教师实行绩效考核的重要性目前,我国高校正处于跨越式发展的关键时期,高校员工绩效考核工作的科学化程度直接关系到整个高校下一阶段教育教学改革的成败。1999年清华大学率先迈出人事制度改革的第一步,在全校全面实行了岗位聘任和岗位津贴制度,使教师待遇有了较大幅度提高。2003年6月北京大学教师人事体制改革引起了全社会的关注,推动了中国高等院校人事制度改革的浪潮,但我国的这些改革与世界一流大学相比,差距甚远。这就要求我国要建立吸引和稳定高层次人才的激励机制,进一步加强学科、教学、科研、管理队伍建设,深化高校人事制度…  相似文献   

9.
蔡元培任北大校长时提出了“兼容并包”的办学思想,作为他主持北京大学教育改革工作的主导办学思想。在此思想指导下,他对北京大学的人事制度进行了彻底的改革,一批具有新文化、新思想的代表进入北大,为北大注入强大的动力.同时,“兼容并包”的思想还影响到学派的发展,他力求网罗众家,倡行学术自由;在大学课程的设置方面主张中西文化要兼收并包,择善而从;这一思想不但对北京大学的整顿,改革和迅速崛起起了极大作用,而且对当今我国高等教育改革以及创办世界一流大学有着重要的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10.
据2004年6月18日的《新京报》报道:教育部肯定了北京大学去年推行的学科末位淘汰的人事改革方案。北大这一改革虽然招来了许多不同的声音,但这一举措能充分调动广大教育工作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激励竞争、促进优秀人才脱颖而出。无疑,北大的这一改革方案是高校人事制度改革的一个新突破。  相似文献   

11.
正五四青年节,习近平总书记在北京大学师生座谈会上发表重要讲话,发出建设世界一流大学的总动员令,并强调高校要走在教育改革前列,紧紧围绕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加快构建充满活力、富有效率、更加开放、有利于学校科学发展的体制机制,当好教育改革排头兵。这一讲话,为深化高等教育改革、办好中国特色的世界一流  相似文献   

12.
高校劳动人事制度和资源配置改革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在概述我国高校现行劳动人事制度的基本模式基础上,对上海交通大学人事制度改革的历史和现状进行了分析,然后借鉴世界一流大学用人制度与分配制度的特点,论述了我国高校人事制度和资源配置改革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3.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人事制度改革的不断深入,高校人事改革开始实现从封闭的人事管理到开放的人力资源国际化配置的深刻转变。建设具有国际竞争力的高水平师资队伍是实现世界一流大学办学目标的重要内容,在借鉴国外大学教师聘用制度的基础上,构建我国高校教师"准聘长聘制度",需从岗位设置、招聘条件、聘期管理、职务晋升、发展激励、现有过渡和聘用解除等方面入手,创新工作机制,坚定不移地走具有中国特色的高等教育综合改革之路。  相似文献   

14.
郝平,十九大代表,北京大学党委书记。1995年获美国夏威夷大学历史学硕士学位,2000年赴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作访问学者。"北京大学将把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与立德树人、双一流建设、高校综合改革紧密融合在一起,扎根中国大地办好世界一流大学。"十九大代表、北京大学党委书记郝平10月22日在北京团驻地接受记者采访时说。  相似文献   

15.
郝平,十九大代表,北京大学党委书记。1995年获美国夏威夷大学历史学硕士学位,2000年赴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作访问学者。"北京大学将把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与立德树人、双一流建设、高校综合改革紧密融合在一起,扎根中国大地办好世界一流大学。"十九大代表、北京大学党委书记郝平10月22日在北京团驻地接受记者采访时说。  相似文献   

16.
2004年8月14至26日,首届“耶鲁—中国大学领导高级研讨班”在耶鲁大学举行。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复旦大学、上海交通大学、西安交通大学、浙江大学、南京大学、东南大学、厦门大学、重庆大学共10校26位校领导(其中有9位正职校领导),以及香港大学、香港中文大学的校长、副校长共4位参加研讨班。中国一批顶尖高校领导集中赴海外培训,对一所世界一流大学进行全面系统的考察,并就一流大学和高水平大学建设的若干重大问题进行交流、探讨,尚属首次。经过10天紧张充实的学习研讨,中方大学领导普遍感到收获甚大,受益匪浅,对这一培训新模式给予充分…  相似文献   

17.
时代的变化,要求各项制度也相应做出回应,高校人事制度自然也在其中。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宣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这意味着对高校人事制度改革也必然提出新的要求。文章在回顾我国高校人事制度改革历史以及剖析新时代对我国高校人事制度改革提出的新要求的基础上,研究在新时代如何推进和完善我国的高校人事制度改革,以期推动我国高校事业的健康发展,建设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大学。  相似文献   

18.
最近,由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复旦大学、南京大学、浙江大学、上海交通大学、西安交通大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9所国家重点支持的第一批进入“985工程”的高校共同发起并参与的第三届“一流大学建设系列研讨会”在南京大学举行。在会上,各校领导紧密围绕当前我国在创建世界一流大学进程中所共同面临的一些问题,特别是一流大学的机制与制度创新这一主题。集中研讨了以下几个问题:  相似文献   

19.
世界一流大学的建设在中国已经探索了十几年。在这一过程中,中国的大学在推进国际化、向世界一流大学学习方面取得了很多成绩:越来越多的中国学生和教师到国外一流大学访学、攻读学位,越来越多的外国学生和教师进入到中国大学中学习、任教、讲学,越来越多的课程和培养计划在中外一流大学中得到互认,越来越多的国外一流大学的管理制度和措施被引进到中国的大学中来……尽管世界一流大学的建设并没有刚性的统一标准,但对照诸多公认的世界一流大学,探索有意义的发展模式这一过程本身,对中国高等教育的发展是十分有益的,因为通过这些努力和探索,中国大学确实在缩短着与世界一流大学之间的差距。  相似文献   

20.
实行岗位聘任和津贴制度 深化校内人事制度改革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前一段媒体宣传了我校人事制度改革兄弟院校到北大参观学习的人络绎不绝。开始我们担心宣传多了会有副作用。现在我们认为,如果北大的改革能够对全国其他高校有所借鉴,有助于推动高校人事制度改革,这也是我们的责任。一、科学设置岗位国家对北大的任务非常明确:创建世界一流大学。学校领导对北大整体情况进行了分析后,在1999年1月召开的北大第10次全校党代会上,提出用17年时间实现这一目标。前7年打基础,后10年整体发展,在对世贸初叶进入世界一流大学的行列。根据这一目标确定的指导思想是:着眼一流,立足改革,归根到底是为了出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