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文章分上下两部分详细阐明了当代社会认识论的研究定位、涵义与划界标准,指出社会认识论是认识思维社会化与集体化思想应用于认识论研究的重要成果,是当代认识论研究中极富价值的研究方向与领域。本部分(上)从阐述当代社会认识论的研究定位开始,指出存在于社会认识论研究中的政策研究、社会组织以及社会属性三类研究定位,继而分析了存在于社会认识论研究中的六种基本研究涵义并指出各自优势与不足。  相似文献   

2.
当代社会认识论研究及其意义(上)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文章分上下两部分系统阐述了当代社会认识论的兴起及繁盛,肯定了对知识社会维度的认识论研究,指出社会认识论在保留传统认识论的规范性特征基础上,表现出了完全不同于自然化认识论的研究方法。本部分(上)阐述了当代社会认识论的缘起背景和思想根源,描述了社会认识论的两种不同研究进路,分析了社会认识论形成原因,指出社会认识论的两种不同转向态势。在此基础上,文章阐述了当代社会认识论的理论特征,重点介绍了戈德曼、凯彻尔及富勒尔三位代表人物的社会认识论思想。  相似文献   

3.
文章分上下两部分全面系统阐述了当代社会认识论的兴起及繁盛,肯定了对知识社会维度的认识论研究,指出社会认识论在保留传统认识论的规范性特征基础上,表现出了完全不同于自然化认识论的研究方法.本部分(下)指出社会认识论是人类知识探索过程中深入到社会实践的诉求,是人类认识深化的实现机制.文章最后揭示了在当代知识背景下社会认识论的研究意义.文章认为,社会认识论的研究,对于"社会"概念的界定和深化,认识论研究方向的明确化,哲学方法论的丰富和多元化,特别是对于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丰富和补充,以及中国语境下社会科学哲学的学科促进,有着极为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4.
我们如何拒斥伪科学?——从绝对到多元的科学划界标准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王巍 《科学学研究》2004,22(2):118-123
文章回顾并研究了科学与伪科学的划界标准。逻辑实证主义的可证实标准和波普的可否证标准,提出了绝对的、逻辑的划界标准;库恩和拉卡托斯模糊了划界标准,使之成为相对标准;费伊阿本德从其相对主义与非理性主义的立场,提出消解划界标准;最终科学划界被置入更为广阔的视解,萨伽德的三要素标准与邦格的十要素标准,为科学划界提供了更为可信的多元标准。  相似文献   

5.
合作研究及其认识论评价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在现代科学中,合作研究是一种普遍的社会现象。如何对这种社会现象作出认识论评价,而不是新一代科学社会学的描述,这是当代科学哲学和社会认识论所面对的一个现实问题。本文试图做出这种尝试。  相似文献   

6.
信息技术哲学认识论研究对于"技术哲学"与"哲学认识论"均具有较为重要的学术意义,对现代信息技术朝着一种"合目的性"与"合规律性"统一的方向发展提供了一定的智力支撑。国内外学者基于信息技术哲学来探讨当代认识论的研究路向大致有三种:一是从信息技术哲学出发引申或拓展到对当代认识论问题进行探讨;二是从作为哲学元理论的认识论出发拓展到信息技术哲学的研究;三是将认识论哲学与信息技术哲学作为并列重要的理论基架"直接"研究信息技术的认识论问题。未来的研究,可进一步系统探讨中国与西方的信息技术发展史,强化信息技术哲学认识论的历史维度;进一步打开"技术黑箱",基于技术哲学的"经验转向"纲领,全面探讨现代信息技术各子领域诸多更"具体"的认识论问题,丰富信息技术哲学认识论的现实维度。  相似文献   

7.
自科学哲学诞生以来,关于科学划界的理论经历了四个阶段:逻辑主义的绝对标准、历史主义的相对标准、消解科学划界、以多元标准重建划界问题。科学划界是一种实践,科学划界主体是个集合,科学划界的标准是变化和不变的统一,科学划界的标准是多元的、可操作的。  相似文献   

8.
科学划界标准问题一直是科学发展史上争论不休的话题,心理学的科学划界问题也是心理学史上见仁见智的问题。心理学如何进行科学划界事关心理学生存与发展的根本,也事关心理学能否获得全面而又深刻的理解。至今学界中流行着心理学自然科学观、人文科学观、边缘科学观、文化观、超科学观、另类科学观等各个观点。心理学家对心理学不同理解和对心理学划界标准理解,反映了心理学家不同的哲学观、科学观和理智背景,折射出那个时代的社会文化形态,提供了理解心理学的不同视角和侧面。  相似文献   

9.
文章回溯了当代西方技术认识论研究的历程 ,分析了本领域研究的主要特点和主要论争点 ,阐述了这一领域中研究成果较为突出的问题和代表人物 ,最后对国外技术认识论研究的发展趋势及未来走向作了预测。  相似文献   

10.
社会科学哲学的论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分析了实证主义哲学的西方思想根源,介绍了它的经验主义、统一科学和价值自由等主要观念,在此基础上,文章揭示了后实证主义社会科学哲学产生的背景,阐述了当代社会科学哲学的四种观念和六大研究论域。文章认为,社会科学哲学的研究,对于阐明哲学之于社会科学研究的作用,增强社会科学实践方法论的自我意识,重新定位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之间的关系,都具有重要的认识论意义。  相似文献   

11.
对科学与价值关系的不同理解影响着哲学家们在科学划界问题上的立场。实证主义认为科学与价值无涉,提出了科学划界的绝对标准;库恩承认了科学的价值性,使科学划界的绝对标准相对化;费耶阿本德和劳丹用科学的价值性取代了科学的真理性,从而取消了科学与非科学的分界。运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从价值视域来看待科学划界问题,为科学划界问题的研究提供了一种新的思路,也有助于我们更加深刻地理解科学与价值的复杂关系。  相似文献   

12.
《科技风》2020,(22)
科学划界被认为是科学哲学中的最基本问题,也是最重要的问题之一,对这一问题的争论与探讨构成了科学哲学史中各历史时期的不同派别和观点。任何一个科学哲学家都无法避免对科学划界问题的探讨与回答,并且以此问题为出发点,提出自己的划界观点。但是每个科学哲学家都是自己一个独特的个体,对科学划界问题的理解、思维和想法都不同,因而也就出现了科学哲学史上众说纷纭的划界标准。所以,研究科学哲学的首要问题便是弄清楚什么是科学划界。  相似文献   

13.
集体性知识的本质已经成为日渐繁盛的社会认识论研究的一个基本问题。文章对集体性知识的归因、性质以及实用主义的思考分别进行了分析。文章指出,尽管集体性知识的研究依然处于争论之中,但集体性知识研究开启了认识论研究的全新方向,特别是有关集体可以作为知识主体、集体可以具有知识甚至信念的思想,进一步丰富了认识论的研究内容,因而具有重要的认识意义和理论价值。  相似文献   

14.
李静静  吴彤 《科学学研究》2007,25(3):425-429
回顾并考察科学划界标准发展演化的历史,指出这些标准所存在的问题,并引入关于科学划界标准问题的新理论——SSK和科学实践哲学,分析这些理论在科学划界标准方面的立场以及研究的进路。  相似文献   

15.
国内社会学界对科学知识社会学(Sociology of Scientific Knowledge,SSK)的关注较少,哲学界的讨论则往往远离社会学的经验研究实践,这一方面造成SSK研究与其他社会学研究领域的脱节,另一方面使得SSK的方法论价值未被全面认识。从社会学经验研究的角度看,当代社会科学研究囿于"语义学神话"从而深深陷入形式主义误区,SSK研究者则敏锐地指出了这个病症。反科学、多重发现、虚无主义等观点均不是批评SSK的恰当理由,而SSK所遭遇的困境也不专属于其自身,它实际体现了现代西方认识论文化的根本困难。  相似文献   

16.
国外"社会技术"研究的哲学批判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我国技术哲学界通常是规避或否认社会技术的.而国外一些哲学家包括亚里士多德、M·邦格、卡尔·波普尔、杜威等都对"社会技术"进行了深入的研究,而且在社会技术本体论、认识论、方法论等方面启示我们"技术"是一个历史范畴,"社会技术"范畴是成立的,社会技术是值得研究的.  相似文献   

17.
全链条科技创新涉及科研机构、企业、政府乃至整个社会,目标是形成自主关键核心技术,乃至形成技术标准体系,推动产业的发展。全链条科技创新的能力及效率是衡量创新型社会生态的重要标准,创新周期是重要的表征标准之一。国立研究机构在特定学科领域内布局较全面,涉及基础研究、应用基础研究乃至工程化,是推动全链条科技创新的重要力量。全链条科技创新的后半段是创新成果本身与企业家一起在市场进行推广与估值的过程。为了进一步缩短周期,需要鼓励部分科学家与企业家的合作,并加速各类创新要素在市场上的流动与统筹。文章以国立研究机构的具体案例为视角开展研究探索,以期从整合创新资源、提高创新效率这一角度对全链条科技创新周期有新的认识。  相似文献   

18.
“介入策略”的形成与发展是STS研究纲领逐渐成熟的重要标志,它赋予STS研究者进入科学世界现实之轨的能力。随着STS的规范转向,STS逐步由“科学场介入”(简称“介入I”)转变为“社会场介入”(简称“介入Ⅱ”),介入策略通过与规范转向结盟使STS进入广泛的社会空间之中,“社会行动力”成为当代STS介入策略的新内涵。“介入Ⅱ”策略虽然为STS获得很多声誉,但也面对诸如“社会认同不足”等难题,文章提出了STS介入策略的未来发展路径——“自觉式介入”之路,包括“认识论自觉”、“方法论自觉”、“发展路径自觉”及“理论创新自觉”。  相似文献   

19.
丛杭青 《科学学研究》2003,21(3):225-231
认识论在历史上的发展凸现了知识的社会维度 ,而大科学突显了科学社会研究的重要性。科学的社会研究已成为一个多学科交叉的领域 ,不同的学者使用不同的方法和概念对此进行研究。  相似文献   

20.
科学哲学对科学知识的认识论的说明并没有达到其预期效果。库恩的研究把科学哲学从认识论范畴放大到社会学和史学范畴,科学哲学由此步入后库恩时代。库恩之后的社会建构论认为科学知识是由社会因素建构起来的,稍晚的“科学的文化研究”是对科学的社会研究的深化和延伸。上世纪末兴起的分科化的科学哲学的研究重点在于生物学哲学,它的研究带有明显的描述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