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马悦 《考试周刊》2013,(13):128-129
历史比较法是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在阐述和分析历史事件与历史人物时经常使用的方法。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认为,历史比较法是从历史联系中考察历史现象的一种最好的方法。俄国教育家乌申斯基指出:“比较是一切理解和思维的基地。我们正是通过比较来了解世界上的一切。”  相似文献   

2.
历史比较法是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在阐述和分析历史事件与历史人物时经常使用的方法。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认为,历史比较法是从历史联系中考察历史现象的一种最好的方法。俄国教育家乌申斯基指:“比较是一切理解和思维的基地,我们正是通过比较来了解世界上的一切。”  相似文献   

3.
比较法是把两种或两种以上的同类史实进行鉴别、分析的一种思维方法。比较法包括以空间为准的横向比较和以时间为序的纵向比较。举例说明比较法在历史教学中的运用。如:中外史实比较”(横向比较)、“历史朝代比较”(纵向比较)、“历史人物比较”(可横向比较,也可纵向比较)。比较出真知,比较出兴趣,比较出效率。  相似文献   

4.
法学教育作为国民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肩负着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和“依法治国”方略的双重历史使命,没有法学教育的发展和大批高水平的法律人才,就难以真正进行法治建设。本文对在司法改革背景下中日法学教育的现状进行比较研究,考察日本法学教育特征及其改革前景,结合中国法学教育现状及存在的问题,从比较法的角度提出对中国法学教育改革可供借鉴的参考意见。  相似文献   

5.
作为教育研究的重要方法,多个案比较法擅长采用比较不同个案的异同来建构或展示解释性理论。多个案比较法分为个性化比较、普遍化比较、涵括式比较与多样化比较四种模式,它们在比较目标、个案确定、理论旨趣等方面各具特色。密尔逻辑中的求同法、求异法与共变法广泛运用于多个案比较的因果理论建构之中。基于多个案比较产生的解释理论多为中层理论,具备叙事性和开放性等特征。多个案比较法对高等教育研究深具启示意义,适合探讨宏观与中观层面的高等教育现象,有助于提升研究的理论深度与强化个案研究的方法论意识,在高等教育研究中具有广泛的应用空间。  相似文献   

6.
“比较”是鉴别事物异同关系的思维方法,是对各事物或现象加以对比、以确定其异同及其关系的思维过程。在历史教学中运用比较法有利于引导学生理清历史发展的线索,认识历史事物和历史现象的异同,更好地发现其本质及其规律,有利于发展学生的学习能力,优化学生的学习方法。是提高历史教学质量的有效方法之一。 一、“比较法”在历史教学中的地位 历史教学离不开比较,有比较才能有鉴  相似文献   

7.
通过展现1996年~2012年间有关杜威教育思想在世界传播和吸收的研究状况,本文认为国外这类研究在理论视角和分析框架方面显出多样性,其方法论大多可用“外化”理论解释,方法上呈现为历史与比较分析结合的走势.这种结合为揭示与解释教育知识的跨文化传播与吸收过程及其“机制”提供了历史案例,并促成国际视野的建构.其研究案例有助于重新评价杜威在教育史上的地位,也有助于理解和借鉴“外化”理论以及历史与比较研究结合的取径.  相似文献   

8.
人们在观察和分析问题时,经常采用“比较法”。因为任何事物性质的优劣、发展的快慢、数量的大小等等,都是相比较而言的。有比较才有鉴别。俗话说:“不怕不识货,就怕货比货”。这句话形象地说明了比较法的重要性。但是,在运用“比较法”对比事物时,一定要注意科学性。在反对资产阶级自由化的斗争中,如何引导青年学会正确的比较,这已成为当前思想教育中的一个重要课题。在思想教育中,可以有多种比较法。  相似文献   

9.
中西心理学史比较研究的对象应是中国心理学史及西方心理学史的发生、发展及其形成的历史;而批判、继承、吸收中西心理学史思想的“尺度”是性质、时间和性质与时间的合金;比较研究的方法包括横向比较法、纵向比较法、派别比较法、综合比较法  相似文献   

10.
“比较法”作为一种常用的研究方法,以往的研究中往往忽略了对其局限和学术意义的讨论。大致而言,“比较法”与历史研究的其他方法近似,是一种具有主观性和目的性的研究方法,由此其得出的结论也是一种历史认知和历史解释。不仅如此,世间万事万物都存在差异,因此单纯的比较研究并无价值,比较研究的价值必然在比较研究之外或之上。且比较研究除了可以阐释差异、变化和变革之外,还可以阐释相似和延续。而只有理解了相似和延续,才可以更为深刻地理解差异、变化和变革。因此对于相似和延续的揭示也应当是未来比较研究涉及的领域。  相似文献   

11.
新课标下的爱国主义教育可运用“比较法”进行,比较中外科技文化、文明程度、历史人物、两种制度、改革成功与失败等,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的教育,充分发挥史学的德育功能。  相似文献   

12.
比较教育学科群的产生,是比较教育历史演进与现实发展的必然要求。比较教育学科群的建构,有利于比较教育彻底摆脱传统理论体系的束缚,重建自身的“理论复合体”。比较教育学科群不是“比较”与“教育”诸领域的人为结合或简单相加,它以承认一门学科的“相对有限性”为前提,希冀每门学科能够承载一定的历史传统、一定的理想或价值追求。比较教育的未来发展,应该坚持多元价值取向,从教育内外复杂的关系系统出发来建构具有多重属性的学科群体系。  相似文献   

13.
在历史学习中“贯通古今,中外关联”是应有的思路。只有通过对历史现象的比较研究发现事物的本质规律,才能思维创新。从教学经验中整理如何使用比较法指导学生学习。  相似文献   

14.
周淑英 《江西教育》2003,(12):25-25
党的十六大报告突出地提出了民族精神问题,而历史教育为民族精神的培育、爱国主义的弘扬提供了最基础的承接面。笔者认为,在历史教育教学中,于充分掌握史料的基础上,运用比较法,充分体现中华民族精神的时代特征,才能将中华民族精神教育贯穿于中学历史教育教学之始终。运用比较法。历史比较法是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在阐述和分析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时常用的一种方法。在中学进行中华民族精神教育时运用比较法,可以通过一些相关的历史资料进行比较,帮助学生鲜明直观地了解历史,透过现象看本质,深化对历史规律的认识,对伟大祖国的认识,加深对爱国…  相似文献   

15.
大理大学褚远辉教授的新作《比较教育价值论》于2019年1月在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正式出版发行,该书在我国比较教育学界首次系统阐释了有关比较教育的价值问题,进而建构了比较教育价值论,从一个崭新的视域对比较教育学科建设进行了有益探索和建构尝试。从中外比较教育学的整个发展历史来看,其学术和学理研究一直是在围绕“比较教育的学科建设”和“基于具体教育问题的比较研究”两条主要线索来展开。而相对于后者而言,比较教育的学科建设无疑是一项更为重要和更为基础性的研究工作,这是因为学科体系的完备和完善程度从来就是比较教育学成为一门独立学科及研究领域的重要标志,也是比较教育学摆脱身份和生存危机的内在依据,同时还是决定具体教育问题比较研究质量和水平的前提,但与此同时并存的一个突出问题则是比较教育学科建设的薄弱性与非成熟性。从这个意义上讲,加强比较教育学科建设的重要性、必要性和现实针对性就不言而喻了。  相似文献   

16.
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是中学历史教学所担负的思想教育任务的一个重要方面。《中学历史教学大纲》明确指出:“中学历史教学,要求向学生进行社会发展规律教育、革命传统教育、爱国主义教育和国际主义教育,培养学生热爱中国共产党、热爱人民群众、热爱祖国的真挚感情”。当前,我国的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历史教学要贯彻这“三个面向”,爱国主义教育是必不可少的。因此,无论是现实的要求和教学的需要,爱国主义教育都应占有重要地位。 中学历史课程包括中国历史和世界历史两部分。中国历史特别是中国近、现代史,是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生动教材,并有着广阔的天地。那么,在世界历史教学中应如何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呢?我认为,比较法是一个很好的方法。本文拟就这个问题谈一些粗浅的认识。 一、比较法教学的条件 中学世界历史教学不仅具有一般历史教学的普遍性,还有着它本身的特殊性。确切地讲,这里的“世界历史”是指“外国历史”,它不包括中国历史的内容。利用外国历历的内容对学生进行热爱自己祖国的教育,运用比较法可以收到较好的效果。 世界上各个国家和民族都有自己的发展史。他们千百年来的生活和斗争构成了世界  相似文献   

17.
思想教育中的“三法”□秦荷香一、比较法。比较法是一种较好的思维方法。著名的教育家乌申斯基认为:“比较是一切理解和思维的基础,我们正是通过比较来了解这个世界上的一切东西。”由此可见,在思想教育中运用比较法,可以使学生了解祖国的过去,看到祖国的现在,展望...  相似文献   

18.
不同研究者对教师教育大学化研究的侧重点不同,结论也有所不同,从历史比较的视角对教师教育大学化研究现状进行梳理,提出用历史比较的方法研究教师教育大学化问题的基本思路,构建了历史比较法研究教师教育大学化问题的理论框架.力图在分析教师教育大学化的同一性的同时,对我国教师教育大学化趋势提出基本假设.  相似文献   

19.
一、“比较法”和“历史比较法”“比较法”就是将两种或两种以上具有可比性的同类事物进行对比分析,从中找出这些事物的共性及各事物区别于他事物韵个性,从而加深、扩大和验证认识主体对认识客体的认知程度。这种方法在今天广泛应用于科学研究中,其影响巨大。而事实证明比较法是最科学、最有效的科研方法之一,因为“有比较才有创新,有比较才有鉴别”,所以为了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能力,  相似文献   

20.
后结构主义方法论的特点是解构、强调微观多元去中心化及差异、及回归历史等。它对建构比较教育研究方法论有一定价值,包括强调对教育话语和文本的解构;宏观到微观中心到边缘总体到差异;强调“根状茎”思维和“游牧”思想;引入历史之维——考古学和谱系学;一种游戏性的姿态;注重对自身研究实践的反思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