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为解决我国科技队伍老化问题,有关部门正采取一系列有效措施,加速培养优秀青年科学家,选拔青年学科带头人。但应尊重人才成长的客观规律,注意防止“拔苗助长”的做法和不正之风。  相似文献   

2.
人才是驱动创新发展的第一资源.把握人才成长规律成为促进青年科技人才培养和选拔优秀科技人才的关键.以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优秀青年科学基金项目获资助者为对象,本文通过采集其履历信息,运用定量分析和可视化呈现等方式挖掘青年科技人才的成长规律.研究表明境外经历有助于青年科技人才能力的提升;高成就导师的引领作用更加明显;不同学科领域...  相似文献   

3.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人才的培养是一个漫长的过程,不可能立竿见影,一蹴而就。人才学是一门科学,人才成长有其自身的客观规律。掌握并运用人才成长规律,有助于政府及其工作部门为培养人才制定科学的规划和计划,也有利于克服人才工作中急功近利的短期行为。  相似文献   

4.
文章以"十二五"期间受中科院青年创新促进会支持并已晋升为正高级专业技术岗位的优秀青年人才为研究对象,比较其与"十二五"期间通过中科院"百人计划"引进并到岗且到岗时年龄不满35岁(含)的海外青年人才,在基金项目支持、主要青年人才计划资助以及顶级期刊科研论文产出等方面的数据,分析国内本土优秀青年科技人才的成长情况,探讨影响本土优秀青年科技人才成长的主要因素及加强本土青年科技人才培养的建议举措。  相似文献   

5.
以2017—2021年《麻省理工科技评论》“35岁以下科技创新35人”中国区获奖者为研究对象,开展中国优秀青年科技人才特征研究,为国家完善青年科技人才培养模式提供参考。从基本特征、教育经历、工作经历、个人代表性科技成果4个维度构建获奖者特征指标,综合采用履历分析法与网络计量法探究获奖者成长特征与代表性科技成果分布特征。研究发现:青年科技人才和女性科学家早期成长阶段需要更具导向性的科研资助,高层次教育背景与海外培养经历是优秀青年科技人才的“摇篮”,顶尖高校/院所和经济发达地区是优秀青年科技人才选择未来职业发展的聚集地,典型青年科技人才科技成果辐射多个前沿科学领域,但不同时期中国青年科技人才代表性科技成果所属学科领域差异较大。2017—2018年获奖者代表性科技成果集中在计算机科学与技术、量子物理及生物材料领域,2019—2021年获奖者较多关注生物医学、人工智能、生物材料、量子信息等前沿科学领域。  相似文献   

6.
为了发现和培养人才,促进优秀青年科技工作者脱颖而出,根据国务院“关于成立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的通知”精神,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每年都专门划拨一定额度的经费,设立青年科学基金。青年科学基金为青年科研人员提供了一个参加竞争、显露才干的机会,为已在学术界崭露头角的青年学术带头人进一步成长创造了条件,同时还吸引出国留学人员回国参加现代化经济建设。  相似文献   

7.
今年10月,“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成立整整10年了。为促进青年科学技术人才的成长,并鼓励海外学者回国工作,加速培养、造就一批进入世界科技前沿的跨世纪优秀学术带头人,国家特设立“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并由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负责组织实施,进行日常管理。“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资助国内与尚在境外和即将回国定居工作的优秀青年学者,在国内进行自然科学的基础研究和应用基础研究,十年来取得了累累硕果。为了能够全面展示“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展现我国优秀青年科学家的风采和最新的科研成果,《科学中国人》杂志社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宣传处合作,将对“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进行全方位的报道——  相似文献   

8.
今天,各行各业都在尽力发现和培养自己的人才,以求保持优势地位.高等院校对青年科技人才的发现和培养尤为重要.国家教委推出“跨世纪人才计划”、“优秀青年教师基金”等等措施倾向青年人才,促使广大青年科研人员充满责任感  相似文献   

9.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教育、科技、人才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基础性、战略性支撑。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关键靠人才,制度创新要聚焦大胆选拔和放手使用优秀青年人才,支持青年人才挑大梁、当主角。文章聚焦新时代创新人才的责任与使命,从青年科研人员通过自我修炼力争成为新时代所需的创新人才的路径,以及所在单位为其打造更好的成长环境两个角度给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0.
中国科学院实施的旨在选拔和培养跨世纪学术带头人的“百人计划”,其首批招聘工作于1994年11月圆满结束,14名青年学者被列为1994年度“百人计划”资助对象.“百人计划”,即在2000年前按学科领域的需要从国内外公开招聘100名左右高素质、高水平的优秀青年人才,加大投资强度,期望把他们培养成为跨世纪的高层次学术带头人.该项计划每年招聘选拔10—15人.中国科学院今年初宣布实施“百人计划”后,有64名海内外青  相似文献   

11.
开展分工种、多层次的青年岗位能手评选活动,逐步形成了一套由基层申报、多样培训、考试选拔、表彰激励等环节组成的完整活动体系,为油田发展培养和选拔了一批品德优良、技能精湛、贡献突出的优秀青年岗位技术人才。青年岗位能手活动顺应了新时期油田的发展方向,满足了现代企业对青年素质提升的迫切需要。  相似文献   

12.
马鞍山市在实施“科教兴市”战略中,注重培养跨世纪一代农村优秀青年人才,通过实施青年星火带头人活动,造就、培养农村经济的带头人,以组建青年星火带头人协会  相似文献   

13.
近几年来,大化所领导挂帅,带领该所有关部门制定并实施了一系列培养、选拔及使用青年人才的政策和措施,收到了一定成效,所内涌现出一批优秀青年科技人才和骨干,在研究工作中取得了很好的成绩。  相似文献   

14.
发现和培养人才,促进我国优秀青年科学工作者的成长和发展是我们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的任务之一,为此,基金会划出一定额度的经费,设立了青年科学基金,这不仅受到青年科学工作者的欢迎,而且也得到老一代科学家的支持。为了保证所支持的青年科学基金项目的水平,按规定,除对申请书进行评审外,还要组织专家对拟资助对象进行当面答辩,以进一步考核申请者的业务素质以及申请书的学术思想、方案设计是否出自申请者本人。  相似文献   

15.
《科学中国人》2023,(S1):78-79
<正>为鼓励陕西省优秀青年科技人才投身创新型省份建设,为加快创新驱动发展步伐、推动陕西高质量发展作出新的贡献,陕西省科协组织实施青年人才托举计划项目(2024—2025年)。陕西省科学技术协会设立青年人才托举计划项目是为了充分发挥科协组织科技工作者聚集的优势,以创新争先为主旨,强化对青年人才苗子的举荐,及早发现、重点扶持、加快培养有较大发展潜力的青年科技工作者,为其发展提供一定的支持和必要的科研条件,指导青年人才过好“起步期”,激发职业认同感和归属感,夯实职业基础,扶持青年人才逐步成长为德才兼备、勇于创新的优秀科技人才。  相似文献   

16.
深入贯彻落实中央人才工作会议精神,鉴于国内关于青年科技人才群体成长影响因素研究的不足,选取2012—2020年我国4 048位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优秀青年科学基金项目资助的青年人才(以下简称“优青”)为研究样本,从性别、年龄、教育出身、学科领域、职业流动等维度分析青年科技人才的群体特征及其与人才成长的关系。结果显示优青的男女比例失衡,年龄主要集中在36~38岁,博士学位授予单位以“985”大学居多,工程材料学部的人数高于其他科学部,职业流动规模不大;性别、教育出身和学科领域对青年科技人才早期成长阶段有显著影响,职业流动不会影响人才成长速度,而年龄与人才成才时长之间有较强的负相关性。进而从有关人才项目设置年龄门槛合理性、对人才不问出身可能性、人才职业流动逻辑性三方面提出思考和建议。  相似文献   

17.
刘鹏 《科教文汇》2023,(16):13-15
加强拔尖创新人才选拔培养是建设教育强国、科技强国和人才强国的关键举措,具有重要的时代意义。长期以来,我国开展了拔尖创新人才选拔培养的理论探索和系列实践,取得了突出成效。然而,在当前普通高考招生制度背景下,拔尖创新人才选拔培养仍存在提升的空间。强化基础教育与高等教育的选拔培养衔接,全方位、超常规谋划拔尖人才选拔培养新模式,全面提高拔尖创新人才自主培养能力,是当前我国教育改革的重要任务。  相似文献   

18.
《中国科学院院刊》1998,13(3):216-218
地球物理所按照国家有关基础性研究所改革试点工作的要求,对全所工作进行了全面的调整,大大推动了各项工作的进展。在培养青年人才方面,成效更是显著。1树立时效观念加快培养节奏科学技术领域的竞争,说到底是人才的竞争,基础性研究所尤其如此。基于此认识,我们在制定改革试点规划时,提出要树立培养人才的时效观念,采取一系列措施,加快人才培养的节奏。前几年研究所曾明确规定研究员聘任指标中50%用于45岁以下青年人,使研究员岗位聘任优秀青年人才有了突破。随着认识的不断提高,又提出了对承担重要科研任务的优秀青年人才,…  相似文献   

19.
加快青年科技工作者成长的科技奖励对策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由于十年浩劫,我国面临着人才断层,加快青年科技工作者的成长,是摆在我们面前的紧迫任务。人们研究如何加快科技工作者的成长,多从给青年科技工作者提供优厚的科研经费、充足的设备、人力条件甚至封官许愿来考虑,而较少从科技奖励的角度,从科技奖励的心理效应上研究对策。美国社会学家科尔兄弟曾说“获过奖的科学家是多产的,未曾获奖的科学家变得不再多产”,本研究从“获奖的科学家是多产的”这一思路出发,研究获奖对青年科技工作者成长的效应及加快青年科技工作者成长的科技奖励对策。一、科技奖励对青年科技工作者成长的效应1,…  相似文献   

20.
人才资源作为国家战略资源在国际竞争中的作用毋庸置疑,青年科研人才作为人才资源的重要力量则决定了我国在未来国际竞争中所处地位。如何适应党和国家科技人才发展的战略需求,如何培养造就一批优秀青年科技人才,已经成为有科技"国家队"之称的中科院所面临着的重大课题。为实现中科院"率先行动"计划的战略部署、发展目标,率先建成国家创新人才高地,文章着眼于青年科研人员的行为模式分析,提出符合青年人才成长规律的建议,为制定切实可行的青年科技人才培养政策做作有益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