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民族手工艺是我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具有浓厚的历史底蕴,还书写了我国上下五千年的文明历程。当下,许多企业也在现代设计中加入了中国传统文化元素,散发出独特的艺术气息,其中包括了对传统艺术的尊重,并且将传统工艺与现代设计融为一体,这对于创意产品融合设计有着较大的影响。创意产业兴起已经成为我国民族手工艺的重点之一,也为民族手工艺文化提供了新的发展方向。彝族的传统手工艺是一种活态化的民族文化,长期处于独立的环境中发展,当前已经具有一定的市场规模。但是在实际的发展中依然存在一些问题,在创新的道路上出现较大的阻碍。大多数的彝族传统手工艺是比较具有本民族特点的,外地人并不了解。因此,文章以彝族手工艺为例,进行民族手工艺文化与创意产品融合设计的研究。  相似文献   

2.
传统手工艺与幼儿劳动教育,以劳动为契合点,共同遵循着劳动的价值走向,使二者的融合成为可能。传统手工艺融入幼儿劳动教育课程,具有丰富幼儿劳动教育形式和实现文化传承的双重价值,是对中国特色劳育模式和劳美融合之路的有益探索。传统手工艺中的精神之核、技艺之要、器物之美,高度契合了当前幼儿劳动教育的价值追求,是融入幼儿劳动教育课程的核心元素。传统手工艺融入幼儿劳动教育课程,需要:强调启蒙,重视情感体验,融入课程目标;采撷精华,彰显本土特色,融入课程内容;内外助力,创设实施条件,融入课程保障;主题引领,推动创新实践,融入课程实施。  相似文献   

3.
王星星 《美育学刊》2021,(6):110-117
文化基因是文化得以传递的复制因子。民间手工艺的造物实践中,图像与技艺在传递过程中沉淀为稳定的图像基因与技艺基因,二者以“样式”与“法式”的规律性总结形成民间手工艺区别于其他手工艺的重要特质,即模件化的造物实践。这一造物实践以“图”“技”的共融、互嵌,形成成熟的模件实体——模具。从最初的手工艺图像、技艺的探索、完善到传递过程中基因的形成、沉淀,再到最后的模具实体的产生,这是民间手工艺模件化造物的不断成熟的过程。模件的单元化和支撑构架的“信息打包”方式以及两者的互嵌、共融极易在手工艺的造物实践中形成惯例,并进一步细化手工艺人的劳动分工。同时,“图”“技”共融与手工艺接受群体之间形成互动,不仅利于加强民族成员对本民族文化的认同,在此基础上还更加有利于文化的传承。  相似文献   

4.
以贵州民族手工艺旅游商品为研究对象,梳理其品牌建设与产业发展现状。研究表明:贵州民族手工艺旅游商品品牌建设与产业化发展初见成效,但是品牌缺乏,市场狭小,交易平台有限,产业化发展水平不高,发展模式可持续性不强,以人为中心的自主能力培育还需加强等一系列问题仍然存在。最后在分析问题的基础上,从民族手工艺旅游商品的生产、设计、基于网络营销关键技术的开发等方面入手,探索贵州民族手工艺旅游商品品牌建设与产业化发展模式。  相似文献   

5.
在通海,神僧李畔富的传说家喻户晓,妇孺皆知.见于记载的,有如下一些.《大明一统志》载:“相传昔水涝不通,有僧于县治东北石笋丛立之处,以杖穿穴泄其水,因名通海.”牟崇鑫《通海备征志》亦云:“传说昔时水涝不通,元代有神僧畔富于县之东北岳家营落水洞石笋丛立之处,以杖穿穴,泄写而成,因名通湖,即所谓无窍也.通海之名盖取此义焉.”  相似文献   

6.
《玉溪师范学院学报》2011,(12):73+71-73,71
通海女子洞经之源可追溯到元明清时代,据史料记载,元代儒家礼乐在通海兴起,明初江南子弟的西征和北方军队的南下带来的南曲北调以及永乐至宣德年间《大洞仙经》的传  相似文献   

7.
元上都宫廷中一如汉唐以来的传统,经常举办经筵侍讲活动,侍讲大臣留下了一批经筵诗,描述元代儒士大臣为皇上进讲经邦济世的儒学并以此承担传承儒学、报效国家职责的内容,反映了他们的历史责任感和皇帝对他们劳动的褒奖与肯定,说明元代统治者对儒学及儒士大臣的重视,是元代上都地区多元文化交流的典型例证.大忽里台、诈马宴活动中等宣读成吉思汗大扎撒,宫廷中的情境教育,国子学、宫学等也是元上都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客观上对于中华民族多民族、和谐多元文化的形成贡献巨大,影响深远.  相似文献   

8.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宁波"金银彩绣""泥金彩漆""朱金漆木雕""骨木镶嵌"合称为"三金一嵌",是宁波人民聪明智慧的充分展示。"三金一嵌"属于非物质文化遗产中的传统手工艺,传统手工艺可持续性发展的关键是生产和制作。因此,如何更好地走生产性保护道路将成为宁波"三金一嵌"的可持续性发展的追求。  相似文献   

9.
纵观元代书法的发展历史,通过拜读和鉴赏有着"元人冠冕"之美誉的赵孟頫大师传世的经典书法作品,不难发现他把元初日渐式微的书法艺术引领和发展到一个崭新的风貌,使元代书法焕然一新,独树一格。赵孟頫卓著的书法艺术成就,为元代的书法艺术在后世得以传承和发展起到了承上启下的作用。  相似文献   

10.
旅游产业的发展改变了传统民族文化的生存空间,带来了文化的嬗变。苗族银饰是苗族社会发展的物化形式,是苗族文化的重要载体,是苗族崇尚自然、浪漫审美的特征。随着旅游业地迅速发展,带动了经济的发展,增强了各民族之间的文化交流与融合,影响了苗族人民的审美意识,本文通过阐述旅游语境中德榜村苗族银饰文化功能的嬗变,分析德榜村苗族银饰文化的传承与发展问题。  相似文献   

11.
通海花街节     
<正>通海花街节是通海地方特色文化之一,也称赶花街,是彰显通海"礼乐名邦"、"秀甲南滇"形象的重要载体。花街节一般是两年一届,每届举办的时间一般在农历正月十六,截至2014年已成功举办了15届。每逢赶花街的日子,通海就成了春的世界、花的海洋。在县城中心的大街上搭起一个仿古建筑的长廊,中间点缀亭台楼阁,搭配匾山联海。长廊之下精心摆放了各式的名花佳木,而游人则在长廊的两旁自由观赏,络绎不绝的游人围着长长的走廊流连忘返,感受着春天的美好。  相似文献   

12.
对云南蒙古族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演进进行研究,结果表明:社会变迁直接或间接的影响了云南通海蒙古族体育文化的发展,其中地理环境、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的变化对蒙古族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影响尤为明显;在与当地其他民族的交往和融合过程中,多民族文化丰富了其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表现形式。  相似文献   

13.
通海是滇南重镇,历史悠久,人文荟萃,被誉为“礼乐名邦”。这里的能工巧匠创造了许多鬼斧神工的传统艺术品,木雕便是其中的代表之一。通海木雕主要用于建筑和家具之上,那些散落在城镇、农村的佛寺道观、民居民宅,便是通海木雕艺人的舞台。木仿、雀替、窗棂、斗拱以及桌椅家具上均有精美绝伦的雕刻。其中最常见的格子门,可以说是集滇南木雕艺术之大成,以浮雕技法为主,以透雕和圆雕结合,尤其注重深度浮雕,讲究空间感,刀法以粗犷为主。尽管这些木雕作品有着各自的个性差异,但总体上具有一种因师承关系而形成的地域风格,有的文物专家认为是内地木雕艺术与云南传统木雕艺术的结合。玉溪文化博览 通海木雕@陈泰敏 @王庆久 @吴建伟 @马文昆  相似文献   

14.
王恽为元代创作寿词最多者,其寿词集中体现了元初仕元文人的思想意识,蕴含着独特的文化传统。在祝寿词中,王恽表达了"六合一家,海内有归"的大一统正统思想;"调和鼎鼐,拯物济世"的政治理想,以道自任的强烈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刚断冰清,恭宽忠孝"的理想人格追求。  相似文献   

15.
作为传统手工艺的端砚行业,端砚制砚人秉承对传统造物行业卓越技艺追求的态度,保持传承和创新的工匠精神。本文通过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端砚制作技艺)代表性传承人梁焕明作品分析,感悟端砚工匠精神所蕴含着"道与术"。  相似文献   

16.
元代是我国首个一统全国的少数民族政权。虽然在民族政策上歧视外族,但在发展少数民族教育方面颇具特色,本文欲图从元代成人教育教材百年发展历史中,总结其发展特点,最后提出改革现代成人教育教材的粗浅建议。  相似文献   

17.
元代青花瓷器在青花瓷的发展史上起着一个承前启后的作用,山西省博物院藏元代青花瓷——青花缠枝高足杯和青花缠枝牡丹纹罐是它的典型代表作品之一,具有独特的造型特点和风格特征。  相似文献   

18.
在经济全面化、现代化和信息化时代的冲击下,工业化、批量化和数字化的转型期正在以一种新的形式侵蚀着传统手工艺,一些优秀的传统民间手工艺的传承和发展缺乏生机与活力,传承过程中充满了挑战和忧虑。当地独立学院有义务担起民族文化传承与发展的担子。所以,独立学院在艺术设计专业必须充分利用本地的社会资源,迎合国家政策,针对社会需求,结合本地文化特色,融合教学实践,将湘西地区的民间美术资源融合到独立学院的艺术设计教学实践中,探索新的教学模式。  相似文献   

19.
传统手工艺绒花,集文化价值、艺术价值和工匠精神三者于一身,是中华传统喜庆吉祥文化的瑰宝。从非物质文化遗产活态传承发展的视角,通过系统比较主流南北两派绒花在题材、造型和色彩三个方面的差异,分析了南北差异背后的商业推动、文化变迁和技艺发展的影响因素,基于比较分析结果,总结展望新时代文化创意嫁接绒花传统手工艺,服务人民大众美好生活需要,服务全球文化交融的发展新趋势。  相似文献   

20.
元代在乡村治理方面创造了一些新的举措。元代利用民间“社日”祭祀习俗和结社互助传统,把村社制作为乡村治理的重要组织形式,既对稳定统治秩序、恢复农业生产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也表现出因俗而治的政治智慧。从元代乡村治理的全局性举措、元代立社蕴含的治理之策和元代村社制的治理效能三方面对这一问题进行阐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