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教育公平与卓越是当今世界基础教育改革的重要主题。西方国家学校效能运动源于20世纪60年代关于教育机会均等问题的探讨,经过40多年的演进,学校效能运动从关注有效学校发展到学校效能与学校改进相结合。伴随学校效能研究领域的拓展与深入,其对教育决策者和教育实践者的影响也日趋深远。  相似文献   

2.
20世纪60年代至今,发达国家的学校效能研究已经获得了丰富的成果,在制定教育政策、改进学校办学、提升学校内涵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也日益受到人们的关注。通过深入了解可以发现,发达国家学校效能研究的发展表现出如下新的趋势: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的综合化;测量技术和评价模式的专业化;价值取向和分析视角的多元化;理论推广和实践探索的全球化。发达国家学校效能研究的发展趋势对我国的学校效能研究具有诸多启示。  相似文献   

3.
李雪峰  万聪 《教师》2010,(2):119-120
笔者通过对湖南省不同地域不同类型城镇中学教师教学效能感的调查发现:省城地区教师个人教学效能感显著高于边远地区,同一地区不同类型学校教师教学效能感各个维度差异不显著;性别因素对教师教学效能感影响不显著;不同科目与不同职务(班主任)教师教学效能感差异不明显,一般教育效能感显著高于个人教学效能感。  相似文献   

4.
追求学校教育质量与效能是当今世界各国基础教育改革的核心要旨.学校效能研究从揭示学校对学生的成就影响开始,其间经历有效学校运动到学校改进运动,其目的是改进学校,使学校成为有效能的学校.学校效能研究在40年的发展过程中在方法论上不断革新,试图揭示学校效能的因素,在实践层面为政府以及学校重建提供理论指引;同时学校效能研究面临着政治化、专门化和技术化问题,问题的解决有待于研究的进一步深化.  相似文献   

5.
学校效能研究论纲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学校效能是当前国内外倍受关注的教育热点现象 ,国外学校效能研究的基本框架包括投入—产出框架、组织框架、制度框架和样板学校框架。只有深入研究学校的主体效能即其校长效能、教师效能和学生效能 ,才能理清学校效能的结构和类型。  相似文献   

6.
对学校效能理论的起源及发展,学校效能的内涵、特征及功能等问题进行梳理,在此基础上提出以学校效能理论为基础,构建职校效能理论,评价职业学校效能的观点。认为将学校效能理论应用于职业学校评价,研究职业学校教育净影响所产生的增值情况,对于科学分析、评价职业学校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7.
初中班主任不仅是教育教学实践者,而且是班级组织管理者,还是学校管理服务者,本文就初中班主任工作效能进行分析,并指出实现班主任工作效能的一些实践途径。  相似文献   

8.
教师是学校组织中最重要的人的因素,培育高效能的教师队伍是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先决条件。现实中,学校对教师效能的认识与评价存在一些误区,这必然影响教师效能的改进与得升。本文主要从教师专业团队的打造、合作教研机制的建立、发展性评价的实践以及教师专业自我反思几方面来阐述教师效能的改进。  相似文献   

9.
学校评价在教育评价体系中处于核心地位,它直接影响着对教师评价和学生评价的原则以及学校的发展方向。运用增值评价学校效能是当前学校评价研究的重要内容。对河北省保定市普通高中学校效能进行实证研究结果表明60%~80%的高考成绩校际差距都不是学校本身所导致的,在提高学生进步幅度方面,不同学校间存在明显差异。增值评价结果与高考分数评价结果存在较大差异;学校效能在不同学科间没有显著差异;学校对不同学生群体的效能无差异。学校效能的增值评价对于创新学校评价体系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0.
祝溧 《江西教育》2006,(11):25-26
校本管理是学校管理对传统的外控式管理的突破,旨在提高学校效能。何谓校本管理,它与传统的外控管理有什么区别,这是我们把握校本管理实质之所在。校本管理,又称学校现场管理,不同的学者对其有不同的界定。马兰(Malen)等人认为校本管理是“一种权力下放的形式,学校是教育质量和效率提高的基本单位,通过决策权的重新分配,能够激发并保持学校的进步。”香港教育研究所郑燕祥先生在其撰写的《学校管理的改进——理念·变革·实践》一书中对校本管理的理解是:“学校管理以学校本身的特性和需要为出发点进行管理,即学校活动不受外界的严格控制,…  相似文献   

11.
中小学道德教育低效是一个难以破解的教育与社会问题。西方文化研究中斯图亚特.霍尔的"编码""解码"理论为我们洞悉德育过程提供了有效工具。以此理论分析,德育过程可以分为3个阶段":德育编码""、德育话语形成"和"德育解码"。其中德育解码的正当与否直接关涉到道德教育的效果,德育解码的具体意义生产是由德育话语与学生的先行经验及两者之间的匹配性所决定的。为了提高道德教育的有效性,教师应该更多地了解学生的生活世界,教师所进行的德育编码需要从价值内容上进行实质性反思,而且德育编码所形成的德育话语要对学生具有亲和性,从而减少道德教育中事实存在的抵制现象。  相似文献   

12.
This paper evaluates a reading test designed as the final examination of some third year secondary school students in Singapore. Based on the data, histogram is made to illustrate the distribution of different marks among the candidates. The paper then proceeds on to discuss the reliability and validity of the test. Problems affecting the validity of the test are pointed out and improvements are suggested.  相似文献   

13.
《教育文化论坛》2010,2(4):106-111
尹珍是"生于荒裔"的东汉时期著名儒学者、教育家。其历经风霜,北上"从汝南许慎、应奉受经学、图纬。学成,还乡里教授,于是南域始有学焉"。长期以来,尹珍的身世、籍贯众说纷纭,莫衷一是;而其影响,"凡属?柯旧县,无地不称先师",遗迹众多,声名远播。文章通过考证,认为尹珍的籍贯为东汉?柯郡毋敛县(今贵州独山、荔波境内);其学成返郡后,主要在条件较好的鄨县各地(今贵州绥阳、正安)招收学生,从事教授。渐而名著声誉,成开南疆学校教育之先师。  相似文献   

14.
This paper evaluates a reading test designed as the final examination of some third year seeondary school students in Singapore. Based on the data, histogram is made to illustrate the distribution of different marks among the candidates. The paper then proceeds on to discuss the reliability and validity of the test. Problems affecting the validity of the test are pointed out and improvements are suggested.  相似文献   

15.
高等教育学的学科合法化,一直处于学科研究人员和高等教育研究人员的“视野之外”和“盲点之中”,结果造成高等教育学学科建设的研究表面繁荣,而其学科合法化地位一直未得到确认的不良状况和倒置局面。高等教育学要想在人文、社会和自然科学圈中确立自己的学科合法化地位,必须科学解析合法化、学科合法化与高等教育学学科合法化的内涵和外延,从而确立高等教育学学科合法化基础,推进高等教育学作为一门学科的学科合法化和科学化进程。  相似文献   

16.
1900多年来,尹珍文化始终与黔北一带,尤其与正安的文明发展息息相关,而于教育、文化、艺术方面影响尤为最大。文章在简叙尹珍文化的历史渊源基础上,对其推动正安文明发展的作用作了多方面的分析,对尹珍文化的现实意义进行了现实思考。  相似文献   

17.
以往论者论及胡瑗教育思想时,往往习惯地将其与"苏湖教法"、"太学法"联系起来,似乎都是胡瑗官学实践分不开甚至是相为表里的。本文试图从另一个角度,即将胡瑗教育思想放到宋初八十年及"庆历新政"前后书院发展的大背景中去,突出胡氏教育思想与其书院讲学的关联,特别是突出他与以范仲淹、孙复、石介为代表的睢阳学脉的紧密联系。这就将胡瑗教育、教学思想实践与整个宋初八十年民间私立大学(书院)的实践和"庆历兴学"联系起来,显示其既是宋初书院讲学历史的结果又通过"庆历新政"之教育革新反过来又促进了书院讲学的发展。  相似文献   

18.
朱熹是中国封建社会后期一位著名的教育家。他在指导教育和自己教学实践中提出了卓有见地的教育理论思想,既改革了旧的教育制度,又制定了明确的教育目的;既编纂订正了大学和小学的教材内容,又提出了不少行之有效的教育教学方法,内容全面,含蕴渊深,对后世教育事业的发展,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相似文献   

19.
浅谈标签理论在学校教育中的运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标签理论是社会心理学家用来说明社会越轨现象的一种理论,对解释教育中的问题有重要借鉴意义。标签理论在学校教育中表现为对学生的角色导向作用,为保证标签理论在学校教育中的合理运用,教育工作者应该对学生采取多元、动态的教师期望,创设公平、公正的教育生态环境,实施慎、育、活的教育评价。  相似文献   

20.
Extensive research has examined the validity and fairness of standardized tests in academic admissions. However, due to their underrepresentation in higher education, American Indians have gained much less attention in this research. In the present study, we examined for American Indian students (1) group differences on SAT scores, (2) the predictive and incremental validity of SAT over high school grades, (3) the effect of socioeconomic status on SAT validity, (4) differential prediction in the use of SAT scores, and (5) potential omitted variables that could explain differential prediction for American Indian students. Results provided evidence of predictive and incremental validity of SAT scores, and the validity of SAT scores was largely independent of socioeconomic status. Overprediction was found when using SAT scores to predict college performance and it was reduced when including high school grades as an additional predictor. This study provides substantial evidence of the validity and fairness of SAT scores for American Indian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