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苏南小城镇体育现状调查报告   总被引:18,自引:1,他引:17  
以问卷、访谈、观察等方法研究了苏南小城镇居民的体育和健身锻炼。研究认为。苏南小城镇的非农化、经济发展水平制约小城镇居民的健身锻炼水平;小城镇GDP水平、人均纯收入与小城镇居民的体育和健身锻炼以及锻炼次数呈正相关;民营业主,尤其是中等收入水平之下的民营业主基本游离于小城镇居民健身锻炼之外;非农化、经济发展水平与小城镇居民体育和健身活动呈倒“U”字型关系。  相似文献   

2.
苏南小城镇居民体育活动现状的调查与分析   总被引:10,自引:2,他引:8  
采用问卷调查法和访谈法,对苏南小城镇居民的体育活动现状进行研究。结果发现,苏南地区经济的发达,为居民的体育活动奠定了基础,苏南小城镇居民体育锻炼持续时间仅为10min,文化程序是制约小城镇居民进行体育及健身锻炼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3.
中国小城镇体育发展之思考   总被引:18,自引:0,他引:18  
采用文献资料法,指出小城镇体育的发展是摆在我国体育理论界的一个重大问题,当前其正面临着良好的发展机遇。我国的小城镇体育发展必须立足现实,增强政府的政策引导和支持力度,确立小城镇体育发展的战略目标,并采用多种途径改善小城镇体育健身设施、设备和场所,同时建立以小城镇体育组织、社会团体为主体的群众健身指导和服务体系。  相似文献   

4.
苏南小城镇全民健身工程(点)投资社会效益探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苏南小城镇全民健身工程(点)投资社会效益总体来说比较好,表现为体育设施利用比较充分、体育服务开展的比较好、参加体育锻炼的人数比较多、体育健身器材配置比较合理有效等诸多方面。但是,由于种种原因,苏南小城镇全民健身工程(点)投资社会效益发挥的还不够理想,主管部门和相关单位应采取加大投资力度,加强管理,重视体育社会指导员建设,增强居民健身意识等措施提高苏南小城镇全民健身工程的投资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5.
刘志民  丁燕华 《体育科研》2004,25(2):14-17,23
采用政府调查、个案访谈和文献研究等方法对我国东中西3个不同地区的16个小城镇有关大众体育的政府和社会体育投入,大众娱乐设施以及影响我国小城镇体育和娱乐投入的镇领导价值观念和价值取向、小城镇体育健身设施的立法和传统体育风俗习惯等因素进行了比较深入细致的研究和探讨.  相似文献   

6.
苏南小城镇大众体育组织现状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以苏南小城镇为研究对象 ,对小城镇大众体育组织负责人进行访谈、分析参阅相关的文献资料 ,以经济发展、社会变迁为背景 ,改革开放以来苏南小城镇体育组织发展变化的轨迹及其特征 ,分析体育组织在小城镇大众体育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 ,并试图建构与小城镇协同发展的大众体育组织网络  相似文献   

7.
温州小城镇体育基础设施现状调查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问卷调查等方法,对温州8个小城镇的基础体育设施现状进行调查。结果表明:温州小城镇的体育发展同样面临着体育基础设施缺乏和投入不足、居民健身意识有待完善等普遍问题。虽然政府已经逐步认识到了体育的重要性,但在设施建设和体育活动氛围的创造上仍需加大力度。通过对现状调查分析,提出了温州小城镇体育发展的建议。  相似文献   

8.
小城镇居民体育状况调研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文献法、问卷调查法和数理统计法,对苏、浙、皖小城镇居民的体育健身活动现状进行调查研究.结果表明:小城镇居民体育健身现状不容乐观,体育人口结构分布极不平衡,农民基本不参加体育锻炼;居民体育锻炼时间以早晨为主,体育场地、器材的供给不能满足居民健身需求.通过调查找出影响小城镇居民体育健身的主要因素,并对改善小城镇居民体育健身现状提出相应建议.  相似文献   

9.
苏南小城镇全民健身点体育组织与管理现状的调查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用现代社会调查的方法,对苏南地区64个小城镇全民健身点所在的社区进行抽样调查。结果显示,苏南小城镇全民健身点所在社区的体育组织与管理中,健身信息服务较差,组织与管理缺乏科学性、健身器材安全性不高,对此提出了相应的建议。  相似文献   

10.
本文在问卷调查与实地调查的基础上,对安徽省小城镇居民健身体育的开展进行了现状描述,并揭示了目前小城镇居民健身体育所存在的一些问题。其后通过理论分析,并结合实际,提出“以小城镇为健身体育基地,带动农村地区群众体育发展”的健身体育发展模式,构建了全省县域群众体育发展的基本理论框架。在此模式的基础上,最终提出了解决问题的对策与建议。  相似文献   

11.
采用文献资料法、访谈法、问卷调查法、数理统计法与逻辑分析法,对江苏省各地区"万村体育健身工程"建设现状及其差异进行了深入的调查、分析与比较。研究认为,江苏省13个地级市、64个主要涉农县(市/区)、15 606个行政村全部按三类及以上标准建设了体育场地,968个乡(镇)全部建成了乡镇体育健身活动中心,有39915个较大自然村进行了健身点的建设。在行政村体育场地建设方面,苏南与苏中、苏北之间都有非常显著性的差异,反映出苏南地区行政村体育场地建设标准明显高于苏中与苏北地区,苏中与苏北之间没有显著性的差异。在乡镇体育健身活动中心建设方面,苏南地区较苏中和苏北地区规模大,建设速度快,体育设施档次高,苏中和苏北地区差别不大。在较大自然村小篮板安装方面,苏北地区自然村小篮板安装数量明显多于苏南及苏中地区,苏南地区则多于苏中地区。  相似文献   

12.
采用问卷调查、访谈、文献资料等方法,对居住在井冈山地区小城镇不同性别、年龄、学历、职业、环境的人群的体育健身活动现状进行研究。结果发现,井冈山地区的小城镇居民对体育健身的认识程度不够,基础薄弱。政府不重视、场地设施差、经济拮据、劳务繁重、余暇时间少是制约其发展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13.
苏南富裕乡镇体育设施现状及发展战略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采用文献资料、问卷调查及访询等研究方法,分析了苏南富裕乡镇体育设施的现状与特征,即:学校体育设施完善;公共体育设施功能单一;现代大型体育设施不多。对此,提出了富裕乡镇体育设施建设的发展战略:乡镇一体化;乡镇间、城乡间互补——协调发展;区域个体化——整体系统化发展;乡镇体育设施社会化。  相似文献   

14.
山西省小城镇体育发展现状及其对策研究   总被引:17,自引:1,他引:16  
采用现代社会调查的方法 ,对山西省 11地市的 2 72个小城镇体育发展现状进行了调查。结果显示 ,山西省小城镇在建设和发展过程中 ,注重基本生活设施建设 ,忽视体育基础设施建设 ,现有体育基础设施不完善和不能满足居民进行体育活动需要的占多数 ;乡镇企业在小城镇体育发展过程中并没有发挥出应有的作用 ;小城镇体育发展的经费主要来源于政府投入和社会集资 ,多数小城镇在体育活动经费上自评为较少或没有。提出了山西省小城镇体育发展的若干对策。  相似文献   

15.
浙江小城镇体育现状及发展对策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采用社会学研究方法,对浙江省6地市203个小城镇体育发展现状进行了调查。结果显示,浙江小城镇在建设和发展过程中,注重基本生活设施建设,忽视体育设施建设,现有体育基础设施不完善和不能满足居民进行体育活动需要;民营企业在小城镇体育发展中没有发挥应有的作用;提出了浙江小城镇体育发展的若干对策。  相似文献   

16.
试论学校在开展社区体育中的优势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学校在开展社区体育中具有良好的场地设施优势,人才集团优势和教育功能优势。以多种形式的社区体育组织为龙头,带动整个社区体育的发展,是学校开发利用自身优势的关键,只有这样才能把学校潜在优势挖掘出来,从而最终达到服务于全民健身的目的。  相似文献   

17.
运用调查法和文献资料法等研究方法,对江苏省城市职业女性参与体育健身活动情况进行分析。研究认为,江苏省城市职业女性有着良好的健身意识,不同年龄段参加体育健身的目的不同。参加体育健身的时间多数在60分钟以内,多数是一周3次以上。多数女性在一些公共免费场所进行体育健身;健身目的呈现多元化趋势;年轻女性以强度较大的有氧项目为主,中老年人以强度较小的有氧项目为主;体育消费主要是以服饰等实物为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