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96 毫秒
1.
报告学生学业成就信息的终极目的是促进学生的学习,但学业评价活动和报告之间不是自然耦合的,需要评价者弄清楚评价的功能、不同群体的需要以及什么样的学业成就评价信息的处理和报告才是有效的。  相似文献   

2.
报告学生学业成就信息的终极目的是促进学生的学习。但是,在学业评价活动和报告之间不是自然耦合的,需要评价者弄清评价的功能、不同群体的需要以及什么样的学业成就评价信息的处理和报告才是有效的。  相似文献   

3.
CIPP评价模式能为评价者做出课程决策提供信息服务。CIPP线上评价模式借助网络调查的大数据,从背景评价、输入评价、过程评价、成果评价这四个信息收集步骤,整体又全面地获取方案目标、研究计划、方案实施、学习成效等方面的信息,为评价者改进和创新在线教学提供有效的评价信息。  相似文献   

4.
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学业质量评价针对当前教育实践中学业质量评价出现的问题而提出。当下的学业质量评价过于偏重认知和结果,偏重评价的比较和鉴别功能的实现。学业质量评价复归原本意蕴,需要突出"学生""全面发展"和"促进"三大核心。为了更好地发挥学业质量评价改进学生学习、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功能,评价者需要重新诠释"全面发展"的内涵,更新评价方式方法,充分利用评价结果。  相似文献   

5.
基于标准的开放性学习活动评价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于标准的学业成就评价集中体现了对教育质量的强烈诉求。开放性学习活动作为一种新型学习方式,其评价的效度和信度一直是影响评价可靠性的重要因素。本文从一般经验方法和数理测量技术两方面分析开放性学习活动评价中的评价者一致性问题,探究广泛应用于表现评价和真实性评价等开放性学习活动的等级评价方法中的质量控制技术问题。  相似文献   

6.
语文教学评价是以教学目的为依据,运用可操作的手段,对语文教学活动过程的效能和结果作出价值判断,并为被评价者提供反馈信息,甄别学业和学力水平,输送学生进入高一级学习或为人才选拔提供依据的一种活动。  相似文献   

7.
伴随网上阅卷的迅速普及,如何有效利用网上阅卷数据成为当前重要的研究课题。在学业质量评价中,通过建立各层面常模、关联各组数据、汇集多年数据等方式都可以帮助我们有效利用数据,进而对学生的学业质量进行更全面和更深入的评价。  相似文献   

8.
提升和改进教师的课堂表现是教师教育的重要内容,科学地评价教师的课堂表现水平则是相应基础。长期以来,评价教师课堂表现水平仰赖于评价者的经验性判断,尽管已有相关"量表"问世,但对于每个维度的衡量和观察也鲜有客观证据加以支撑。为了打开课堂这一"黑箱",教育学研究者开始采用多种工具以采集、分析课堂中的数据,但目前研究者们更加注重对课堂中所采集的视频、音频中所承载的师生"行为数据"的分析。心理学、神经科学、信息科学等学科的发展为这一问题的进一步解决带来了契机,利用神经生理数据来研究教育已成为一种新的趋势与潮流,这一趋势对教育研究大有裨益。面向规模化的教师教育活动需求,需要构建融实际教学情境中教学环境数据、师生教学生理数据、师生教学行为数据以及学业表现数据等"多模态数据"的采集、分析、应用为一体,并利用大数据和人工智能技术发现各类数据与教学之间关系的"智能课堂",为教育学研究提供科学的实证基础。从而为科学评价、提升、改进教师课堂表现,促进教育学从经验研究走向科学研究,推动教师教育的变革提供一种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9.
多元主体参与的大学英语教材评价模式首次使得评价主体、价值主体与评价客体(教材)内在的价值和质量相一致,它不仅改变了评价者与被评价者之间的关系,还拓展了评价者的角色,并提供了相应的可操作性程序,使得大学英语教材评价活动较之以往更加公正、客观和科学。  相似文献   

10.
刘辉 《现代教学》2012,(Z2):122-123
随着各国政府教育质量意识的提升,以科学的监控和测评体系获得教育质量及学生发展状况真实、全面的评价信息,从而为教育改革提供决策基础,为学生个性化发展、可持续发展提供依据,成为了当今世界教育改革的一个趋势。而区域基础教育学业质量监控体系要开拓创新,要探索基础教育监测的新模式,构建科学合理的评价框架,就要基于国际比较的视角,分析具有代表性的国外区域性学业质量监控模  相似文献   

11.
谈形成性评价在教育教学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形成性评价是通过诊断教育方案或计划、教育过程与活动中存在的问题.为正在进行的教育活动提供反馈信息,以提高实践中正在进行的教育活动质量的评价。与之相对应的是终结性评价。从评价的目的来说,终结性评价是对学生学习结果的评价.用来对他们的学习做出结论和判断:形成性评价则重在对学生的学习过程进行评价.旨在改进和发展其学习。从评价的主体来说,终结性评价主要是从评价者的角度出发.进行判断和选拔:形成性评价则更注重从被评价者的需要出发,以促进其更好地发展。  相似文献   

12.
学业评价和质量问题诊断的主要目的是要报告被评价者在评价内容上达到的水平,并指出其在被评价内容上的问题及进一步努力的方向。建立学业评价和质量问题诊断系统需要考虑的主要要素包括评价对象、评价内容、评价要素、评价技术和评价结果。本文在讨论这些要素的基础上,重点讨论了评价的技术问题,以实例指出在我国当前教育评价文化背景下,向被评价对象报告学业水平及其分布以及学业方面存在的问题,应当作为主要的评价结果。  相似文献   

13.
教学评一体化将教学、学习、评价三者紧密结合,评价活动嵌入教学活动和学习过程,使得教师所教、学生所学和教学目标保持高度一致。学校以教学评一体化为导向开展学业评价,进行了指向制度规范的命题管理研究、基于数据分析的评价指标研究和促进教学改进的评价反馈探索,转变了学校的学业评价观念,优化了教师的学业评价行为,加强了学生的学业发展指导。学校在未来还将聚焦大数据的全过程分析,开展智能化学业质量评价,探索个性化学习资源建设,从而促进学业质量评价,改进学生学习、教师教学和学校教学管理。  相似文献   

14.
大规模考试和学业质量评价都以测评作为基本工具,手段类似但目的不同。将大规模考试结果用于学业质量评价需要解决考试结果由顺序量表转变为等距量表、不同次考试结果可比、结合考生背景解释考试结果等技术问题。海南省借助中考和高考数据,建立了基于同一能力量表的增值评价体系,对大规模考试进行技术改造,使其结果有效地用于学业质量评价,探索了大规模考试和学业质量评价共赢的途径。  相似文献   

15.
当前,学生学业质量评价存在评价主体"特定化"、评价方式较为单一、评价内容有较明显的"知识本位"倾向和评价结果使用效率不高等问题。大数据时代的到来为解决这些问题提供了新思路。大数据时代的先进技术能够为学生学业质量评价构建多元化的评价主体,以全体学生为评价对象,全面监测学生行为以拓展评价内容,且实时更新学生数据,注重形成性评价,还能借助数据创新提高评价结果的使用效率。  相似文献   

16.
基于双向细目表的学业测评能够精确诊断学生个体在知识与技能方面的优势与不足,采用聚类数据技术导出的数据,不仅可用于学生学业质量分析、命题质量的反馈与评价,而且可用于教师的教学评价,为不同学科教师的教学绩效比较和学生学业进步程度判断提供有说服力的"证据".  相似文献   

17.
近年来,统计方法的不断改进以及大型计算工具的使用,使全面、深入分析学业评价数据成为可能,它为诊断学生的知识与能力掌握,更好地服务于教学工作提供了方便,为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决策以及学校对教师的教育教学工作进行评估提供了比较客观的数据支撑和结果参考。但是,在学业评价数据的使用过程中存在一些偏差,比如过度看重某些指标而忽视它原本的含义,从某种意义上讲,已经成为强化应试教育的重要推手。因此,笔者认为,正确解读和使用学业评价数据非常重要。  相似文献   

18.
大学评价活动在国内外都广受争议,不同的研究者和实际评价者基于不同的认识和出于不同的目的,对大学开展了各种类型的评价活动.本文将结合国外学者的评价实践,以佛罗里达研究中心的层级分类法和DEA方法为例,探讨不同分类评价方法的意义和价值,以期为完善中国大学的评价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9.
标准化测量的局限性、教师教育与评价的发展困境、对教师专业化问题的日益重视,以及最为核心且根本的——学生学业质量提升对优质师资的呼唤,促使教师表现性评价应运而生,并不断发展.教师表现性评价强调基于明确的标准,使用专业的判断,通过直接观察被评价者的反应表现来评价被评价者在真实情境中的技能运用和问题解决能力,并真实有效地促进学生学习.其结构要素包括表现目标、表现任务和评分规则3个部分.教师表现性评价具有一切行动基于指向促进学生学习的教师专业发展的突出特征,对于解决我国当前教师评价领域的问题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20.
随着建构学业质量评价系统成为当前许多国家通行的做法,在开展学业质量分析时,如何做到"问责与教学反馈两者兼得"成了一个全球性的探索性研究课题。为了解决这一难题,美国提出了中间性评价。中间性评价指的是介乎形成性评价和总结性评价之间的评价。中间性评价的应用大致由三个环节组成:中间性评价测试的开发、基准评价试题库的建立和教师专业发展。中间性评价的突出优势表现在:中间性评价提供的诊断性信息有利于调整教学计划,更好地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中间性评价可用于评价各种课程和教学实践的有效性;中间性评价可以预测学生在年末州级考试的表现。分析中间性评价的产生、应用及发展,对推动我国学业质量评价改革的研究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