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40 毫秒
1.
慕课被认为是一种新型的远程教育,因为免费、微视频、更大规模和名校名师效应,现以一门课程吸引数十万学生的力量风靡世界各地.迄今为止,国际学术界已对慕课各环节开展了不少研究,包括慕课的学费、注册人数和退出率、慕课教与学、师生在线交流、测试与认证等.总体态度褒贬不一,有人赞成,有人质疑.通过梳理国外学者对慕课各环节的评价性研究,探索我国高校英语专业慕课教学设计的合理途径一是培养专业名师,增强名牌效应;二是精选课程制作慕课,实现教学互补;三是区分开课对象,保证教学质量.以期让慕课逐步实现教育的普及和公平,并提高全民终身学习的能力.  相似文献   

2.
正值国家阔步迈入“十四五”规划启动开局之际,河北师大专家学者组织了一场关于“新时代中国特色终身教育体系构建“研讨会,与会领导和专家就新时代服务全民终身学习的教育体系构建如何起好步、开好局的热点问题提出了很多真知灼见。观点主要侧重:(1)新时代服务全民终身学习的教育体系构建的国际视域和历史方位;(2)新时代服务全民终身学习的教育体系构建的新内涵和理论突破;(3)终身教育推进实践及雄安新区国家区域推动实验样本;(4)扎根中国大地构建服务全民终身学习的教育体系的路径选择;等等。  相似文献   

3.
《中国教育现代化2035》提出要构建服务全民的终身学习体系,学习者的主体性与教育的服务性愈加凸显。进一步推进构建终身学习体系与建设学习型社会,需要完备的终身学习服务体系来明确终身学习服务主体。通过分析美国、韩国及我国终身学习服务体系构建的路径选择,思考其体系完善的必经之路。  相似文献   

4.
慕课学习与在职教师发展需求之间存在着内在契合点。促进在职教师的慕课学习,推动在职教师继续教育发展的途径是:倡导慕课知识产权保护与共享许可协议的遵守、推进基于学分制的在职教师继续教育模式、允许教师自主选择慕课课程与学习内容、给予在职教师有关慕课学习的物质支持。  相似文献   

5.
张春歌 《成人教育》2016,(11):71-75
当前,常州城市社区教育存在参与主体结构失衡、课程设置与居民需求存在差距、数字化学习资源没有得到充分运用等问题.慕课与社区教育相结合,将会充分提升社区教育的内涵.它将推进社区教育的数字化均衡发展,拓宽社区教育的普适性,进一步促进单向网络课程资源的互动转化.慕课与社区教育相融合,为常州社区教育的发展提供了新的路径:建设社区慕课试点平台,并逐步向全市推行;与本地高校、企业等合作,构建多元化的课程体系;建立科学合理的评价体系,保证慕课的学习质量和效率;实行线上与线下相结合的教学方式,共促社区教育的发展.在大数据时代,教育与信息技术的深度融合已成为教育发展的趋势,常州城市社区教育也应充分把握这一契机,真正构建全民学习的学习型城市.  相似文献   

6.
信息化的推进加快了慕课的发展,在慕课学习过程中积累了大量的学习者学习行为数据,合理利用这些行为数据可进一步提升学习者的学习效果。运用社会网络分析方法对《微课设计与制作》慕课中综合讨论区学习者的交互行为进行分析,从交互网络的密度、中心度、核心-边缘、凝聚子群等方面反映学习者学习情况。结果表明:慕课讨论区中学习者之间的交互比较松散,学习者流动性较大;知识掌握仍停留于表层,没有内化;学习者之间缺乏学习情感投入。因此,需从管理层面、讨论区形式、共享性方面加强慕课讨论区建设,以提高慕课学习者交互的主动性,提升学习效果。  相似文献   

7.
构建服务全民终身学习的教育体系是党和国家新时代教育改革发展的战略任务,而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体系,推进教育现代化,则是谋划全民终身学习体系建设的两重视域和语境。构建全民终身学习体系必须置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框架内和教育现代化大局中进行设计谋划,坚持以科学理论为指导,形成推进全民终身学习共识;瞄准教育现代化目标,落实路线图和实施方案;把握全民终身学习体系要点,明确构建思路和举措。  相似文献   

8.
构建服务全民终身学习的教师教育体系,是新时代新形势下提升我国教育质量、推进教育现代化、促进教育公平的客观需要,也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内容。为加强和改进教师队伍建设,我国有关部门相继提出改革意见,实现教师教育体系基本建立,教师培养培训体系进一步健全。构建服务全民终身学习的教师教育体系,一是有利于提升国家教育质量,二是有利于推进乡村振兴战略实施,三是有利于促进区域教育公平。构建服务全民终身学习的教师教育体系,具有重要意义。对此展开了分析,并提出优化措施,旨在为有关高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慕课对于高校、教师、学生的核心价值可圈可点。运用课程平台大数据和问卷调查,对高职学生慕课学习有效性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慕课教学质量能得以保证,学生学习效果良好,学生满意度高。据此从慕课制度建设、课程平台选择、智慧校园建设、课程宣传与推广四个方面提出高职学生慕课学习有效性的提升策略。  相似文献   

10.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加快“建设全民终身学习的学习型社会”。高等教育是学校教育与社会生活连接转换的纽带,也是满足人民群众从“青年期学习”到“成年期学习”教育期盼的关键所在,在服务全民终身学习教育体系中具有独特作用。要聚焦高等教育更好融入服务全民终身学习教育体系的现实挑战,以更加多元融通的高等教育体系、更加开放融合的高等教育形式、更加主动服务的高等教育机构、更高层次的人才培养效果,更好融入服务全民终身学习教育体系,推进中国教育现代化进程。  相似文献   

11.
程玉  胡凡刚 《教育技术导刊》2019,18(12):259-262
信息时代互联网技术和计算机技术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发展。MOOC作为互联网技术与教育的结合体,在全社会掀起一股热潮。但是,热潮背后隐藏的是发展中的问题。基于中国大学MOOC学习经验,对MOOC热现象从专家呼吁、媒体杂志宣传等方面,分析MOOC发展中存在的辍学率高、学习体验缺失以及学习效果难以评估等问题,提出创新技术理念、创新课程模式、完善服务系统以及加强合作联盟等发展策略,以期为MOOC“降温”,真正做到技术赋能教育。  相似文献   

12.
我们需要一个全民学习的终身学习型社会给提供人们学习机会,提高人们学习与生存的能力、促进人与社会的全面、和谐与可持续发展。首先阐释终身学习型社会的实质,分析我国终身学习型社会"教育梦"难以实现的重要原因,主要包括:人们的学习意识淡薄,政府对终身学习服务体系缺少支持,终身教育体系难以实现纵横衔接与沟通,最后提出在推进终身学习型社会过程中应注意的问题。  相似文献   

13.
MOOC(MassiveOpenOnlineCourse)即大规模开放性在线课程,是当前风行于发达国家的新型网络教学模式,其开放、大规模等特征有助于中国社区教育的普及,并完善终身教育体系的构建。从MOOC原初理论出发,挖掘MOOC的内涵和价值能更好的借鉴国外的实践经验,从学习者、社区学院、教育管理部门三个角度探究其在中国社区教育中的应用路径,分析在我国社区教育中推行MOOC可能遇到的障碍.进而从服务职能提升、终身教育实践能力发展和学业评价科学化三个方面,阐述MOOC在开放大学建设中的意义。  相似文献   

14.
龚福鹏 《成人教育》2021,41(3):86-93
为解决现有终身学习体系无法适应现代信息技术发展背景下国民终身学习需求的问题,日本政府从2016年开始进行终身学习平台构建研究,期望搭建集学习机会提供、学习成果累积和认证以及学习成果运用等多功能为一体的现代化支持服务平台。目前,我国各地方也在积极推进各类终身学习公共服务平台建设。基于此,着眼于构建中的日本终身学习平台在搭建"终身学习立交桥"方面的逻辑和细节,详细分析了平台的定位、功能需求设计、可持续性设计等方面,以期为我国终身学习公共服务平台的建设提供借鉴与启示。  相似文献   

15.
网络教学平台是在线学习的技术基础,对MOOCs(大规模开放在线课程)也不例外,平台的发展从一个侧面反映MOOCs发展的动态和趋势。首先从三个方面综述了MOOC平台的发展态势,从三大典型MOOC平台认识到自身不足而加速研发,各个国家积极推进自身MOOC平台的建设,以及网络教学平台的主流研发机构为顺应MOOC潮流而推出新平台:进而从技术创新、市场竞争、平台运营权和本土化教育教学需要四个方面探讨了MOOC平台多元化和本土化创新发展的内在动力;最后分析了MOOC平台多元化和本土化创新发展将给高等教育和远程教育带来的影响,体现在支持高校混合教学改革、学习分析技术的应用促进数字化学习的研究与实践、促进开放与远程教育的进一步发展。  相似文献   

16.
2012年国家开放大学的挂牌成立标志着中国远程教育发展步入了新的征程。作为中国远程教育领域的先驱,开放大学亟需探索吸收新型多媒体教学理念及手段。新兴出现的大规模在线开放课程(MOOC)开辟了远程教育在线课程的新的发展思路,其多元化的学习支持,多媒体课程资源的全球共享,新颖的翻转课堂模式及独立运营的MOOC平台体系都值得开放大学思考与学习。  相似文献   

17.
随着终身学习理念的日渐深入,学习支持服务体系的研究也随之升温。用户模型作为构建个性化终身学习芰持服务体系的核心部分也越来越受到国内外研究者的普遍关注。本文从领域相关和领域无关禹方面,综合考量丢口识水平、认知能力、学习兴趣、学习风格和学习偏婷五个维度,提出了一套面向个人终身学可的数字化学习服务模式中的用户模型的构建方案,并对该用户模型各维度进行了概念界定、详述了该用户模型各维度的表示方法及判定与修正方法。  相似文献   

18.
新型冠状病毒疫情为MOOC平台带来的机遇,但也面临如何继续留住用户的挑战。厘清高校大学生用户MOOC持续使用行为的影响因素,对MOOC平台优化服务、提升用户体验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基于ECM-ISC模型,结合考虑交互关系的承诺信任理论模型,对高校大学生MOOC持续学习行为的因素及各因素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实证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内在动机是学习者满意度的主要影响因素;信任是用户持续使用MOOC平台的重要影响因素;引入信任和承诺后的用户持续使用行为模型具有更强的解释力;信任与承诺在满意度对用户持续使用的正向影响中起到部分中介和链式中介作用。  相似文献   

19.
互联网技术的飞速发展使用户的网上学习方式发生了深刻变化。Web2.0时代的数字化学习方式体现为资源管理的社会化、开放性、自由平等和协同共享。天津市终身学习公共服务平台为学习者构建出一个开放、自由、平等、分享的平台环境,给其提供了丰富的学习辅助手段,使其乐干学习、主动分享,最终达成学习目标。  相似文献   

20.
Book reviews     
Lifelong learning is recognized as an important tool to reduce social exclusion, but out of the many investigations into the provision of lifelong learning in Europe none has yet sought to examine the specific situation of mental health care service users. This study examines the provision of lifelong learning for this disadvantaged group; it identifies current policies and explores the access to, and nature of, lifelong learning practices for mental health care service users in eight European countries. Data have been collected through a literature and policy review and through questionnaires completed by mental health practitioners in the eight countries. The study found broad compliance amongst the eight countries with the Lisbon policy goals on lifelong learning, but evidence of specific lifelong learning provision for mental health care service users is patchy and sporadic. The study identified the main benefits of, and the barriers to, the participation in lifelong learning for mental health care service users from the viewpoint of mental health professionals and practitioners. The implications for practice were described, and suggestions for actions were made for improving the lifelong learning provision for the target group.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