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姚睿 《现代传播》2017,(11):141-146
在移动互联网时代,影视作品的内容生产呈现出跨媒介叙事的倾向,具体表现为"游戏化""动漫化""新媒体化"等特点。主流观影群体平均年龄的下沉及青年亚文化加剧了这些特征。作为故事生产者的影视编剧要深刻体悟跨媒介叙事的特点,洞悉新时代受众的审美旨趣、情感结构与消费习惯。在影视编剧的教育与学习中,应建立跨媒介叙事的教育训练体系,培养跨媒介叙事的创作观念,加入跨媒介形式的叙事训练,使学生掌握融合动漫与游戏等多种媒介形式的叙事技巧。  相似文献   

2.
影游融合是影视与游戏的“再媒介化”。影视与游戏具有媒介共通性与差异性:都是“前框架性”叙事结构,但游戏偏于“玩家嵌入”与空间链接,影视偏于镜头组接;都有认同美感,但游戏是体验认同,影视是情感认同。影游融合在叙事层的具体方式为“文本跨媒介”改编与“游戏框架”式叙事搭建。影游融合的“及时反馈性”可以满足受众的“控制”心理诉求。  相似文献   

3.
2022年初,网络剧《开端》刚一上线便一跃成为2022年开年首部爆款剧作。作为不同于常规叙事的悬疑题材影视剧,这部剧融合了多重空间、无限循环、悬疑推理等多种元素,是有着典型的“无限流”特征的题材作品。而作为“无限流”题材的作品,无论是网络文学作品或网络影视作品都会呈现出该类题材所特有的自身独特的叙事逻辑和风格特点。在文中,以2022年初开播的影视剧《开端》为例,着重分析以《开端》为代表的“无限流”题材影视剧所体现的典型创作模式特点。  相似文献   

4.
国产现实主义题材模拟类游戏《大多数》试图以“游戏现实主义”的面貌展现社会各阶层人民的日常生活,但因为受众不明、在数值和玩法上难以真正模拟现实这两大硬伤,无法被玩家普遍接受。无论是从玩法设计(Ludology)还是从玩家叙事(Narrative)的角度,希望现实主义题材游戏能够实现“跨阶层叙事”的可能性都是过于高估的。但是,随着电子游戏的世界逻辑反过来影响到玩家对现实世界的理解,“游戏现实主义”存在一种超越实在界和现实生活的超越面向,不同于传统的现实主义文艺作品,电子游戏能够影响和改造现实,而非仅仅去模仿现实;电子游戏以“魔幻叙事”的当代形式,蕴含着改造世界的革命潜能。  相似文献   

5.
近年来,网络文学IP影视化呈现已经成为中国浓墨重彩的文化现象。从文字媒体到影视媒体,从想象时空到影像时空,以'跨媒介'为视点的衍生叙事成为不同媒介空间中甄选故事元素,优化故事逻辑,重构故事文本的重要叙事方式。'媒介'是传播故事的媒体,是携带故事的载体,同时也是表达故事的语言工具。基于此,'跨媒介'衍生叙事在故事空间重构中就表现出三种文本构型,即改编型、延展型与圆融型。每一种文本构型都需要借助相应的叙事机制来支撑,每一种叙事机制又会呈现出不一样的故事世界,每一个故事世界都是实现粉丝黏合经济的重要依托。  相似文献   

6.
于文 《出版科学》2016,24(2):20-24
跨媒介叙事是媒介融合趋势在文化内容生产领域的具体表现,也是我国出版、影视、动漫等传媒产业实现互联网转型升级的重要途径。然而,跨媒介叙事对作品创作、使用和传播行为的颠覆使版权问题成为跨媒介叙事的发展瓶颈。从协同叙事和社会化叙事两个维度对跨媒介叙事的行为本质进行透析,分析植根于这两种新型创作方式中的版权冲突,进而从版权许可制度创新、版权经营制度创新和版权法配套改革三个角度对版权冲突的应对提出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7.
近年来,中国影视剧创作在题材、风格、旨趣乃至意义的选择上出现了一些新的动向,这些动向构成了当今影视批评对象的主体,包含了若干隐秘的文化符码.本文分析的重点主要集中在三个方面:对城市叙事的异化阐释,终极关怀和人文意绪的缺位,审丑化泛滥引发的对社会认知的误导.兼及影视剧叙事的伦理边界问题.  相似文献   

8.
张盼 《新闻前哨》2011,(4):42-43
间谍是时下中国影视的热门题材,本文选取西方同类题材影视剧进行比较,发现虽然中西间谍题材影视剧的产生有着相似的时代背景和国际环境,但由于经济发展、意识形态、文化背景的不同,二者在主题风格、形象塑造、情节设置等方面呈现出不同的叙事特色。  相似文献   

9.
徐媛 《编辑之友》2018,(6):18-23
数字媒体时代,儿童阅读内容的跨媒介生产不仅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以往儿童读物的生产模式和权力结构,且使儿童阅读内容呈现更为丰富多元的态势.文章在媒介融合视域下,探究儿童阅读内容跨媒介叙事的内在逻辑,以及这种跨媒介叙事模式为我国儿童阅读市场中优质内容资源的出版运营提供的借鉴意义.研究表明,儿童阅读内容的跨媒介叙事以改编的方式,选取优质故事内核,依托不同媒介平台特性拓展故事内容以建构“叙事品牌”,通过媒介平台间的协作互通形成“互媒”特质,进而建构故事世界,最终达到完善儿童阅读体验、吸引受众持续关注和参与的目的.  相似文献   

10.
“元宇宙”世界是一个编织了所有人与人、人与物的宏大关系网,它的故事文本是由无数个体性的意义共同交织而成的。因此,元宇宙题材科幻电影在构建“元宇宙”的世界图景中采取了一套独特的叙事策略,其通过多重融合的叙事空间、多元交互的叙事身体以及跨媒介融合的叙事语言,先验地打造了这一“美丽新世界”为我们提供了前往体悟“元宇宙”的想象通道。而“元宇宙”奇幻景观背后所存在的技术“神话”、现实伦理、产业升级等问题,也蕴藏在了电影的叙事意义之中,引人深思。  相似文献   

11.
韩刚  尹晓利 《今传媒》2010,18(10):70-71
《罗马假日》、《音乐之声》、《情书》、《浪漫满屋》这些不同时代的东西方影视经典,作为一种唯美纯情的创作典范,永远遵循着类型电影中对"真、善、美"的认同和追求,它们开创的对正面价值的认同,阳光叙事的题材选择和简到极致的形式处理对国产电影创作大有裨益。国产影视创作应当把握住"美"的内核,在人物塑造、叙事模式和叙事风格等方面汲取他国影视创作之长处,用"真、善"的内容和"美"的形式共同打造影视的经典。  相似文献   

12.
“保护主义”“单边主义”“逆全球化”等势力的抬头,深刻影响了当下国际秩序的新构建和国际话语权力的新定位。在此严峻的形势下,讲好中国故事成为我国重要的时代命题。作为一种新兴的艺术形式,互动影视因其赛博文本属性而受到广泛关注。回溯过去,立足现在,展望未来,互动影视与讲好中国故事命题相互融合,阐述了深刻的理论逻辑、历史逻辑和现实逻辑。基于此,二者的融合将会突破过去中国故事讲述的陈旧规制,以跨媒介叙事、多元化叙事、强交互叙事和仪式化叙事策略,树立中国叙事的新兴范式,为助力“文化出海”、展现“大国形象”、提高国际话语权等时代任务赋能,促进共商共建共享国际合作新格局的形成与发展。  相似文献   

13.
乡村振兴题材影视叙事是讲好乡村振兴故事的核心,其通过现实主义与理想主义叙事手法的相互交织,刻画塑造了新基层农村干部形象与新农民形象,深刻展现了城市现代意识与乡村传统意识的逐步融合,彰显了人民美学与乡村美学叙事创作理念。同时,乡村振兴题材影视剧的创作和播出推动了中国乡村文化的繁荣,推进了中国乡村的文化自信自强,提升了中国乡村文化的软实力,促进了中国故事的国际传播和中国理念的全球推广。  相似文献   

14.
牟向前  于德山 《新闻记者》2023,(7):78-88+100
本研究对电子健身游戏群体进行民族志观察与深度访谈,并结合行动者网络理论对电子健身技术逻辑、媒介用户自画像、身体信息交流等情况进行解读。研究发现游戏媒介实践过程中存在多个行动者,社会文化环境、技术与用户群体构成核心行动者,出现身体、健身思维和社交关系等方面的转译,并依据身体利益、社区信息交流等不断加速转译,形成以数字身体为目标、情境元素融合与技术资源优化的“网络文化”形态。“作为媒介的身体”和“作为身体的媒介”边界变得模糊,作为连接的身体不断激发用户的健身经验性和游戏元素的实践性。  相似文献   

15.
传统媒体向数字新媒体迁移的“跨媒介性”叙事问题,成为媒介融合语境下电视媒体跨媒介叙事研究的重要问题。本文分析了电视沉浸综艺节目《诗画中国》的跨媒介叙事文本类型、叙事模式及受众/用户叙事沉浸体验的具体表征与叙事模式。研究发现,电视沉浸综艺节目的“回旋跨层”叙事模式与具有无限衍义“开放—自生式”的数字叙事模式影响着媒介融合文化的表达与建构。在由“模拟”到“数字”的“跨媒介”过程中,从文本到叙事,再到文化属性与传播形态,原有的传统媒体文本特质被改写。跨媒介叙事不仅革新了电视媒体的视听传播范式,还催生了新的“个体叙事—社会认同”的数字意义空间。  相似文献   

16.
高磊 《现代视听》2012,(9):58-59
导演张艺谋在20世纪末运用娴熟的影视语言创作出电影《我的父亲母亲》,影片中的影像元素在叙事和写意之间得到彰显。其中影像时空关系、主观视点、叙事表意符号等叙事元素营造出一种含蓄诗意之美,这种意境架构在主流叙事基础之上,形成平凡朴厚、清新淡雅、诗意浓郁的散文化叙事风格。  相似文献   

17.
本文以后现代主义为切入点,探讨电视剧与电脑游戏"跨界混搭"新局面下的"后现代元素".《仙剑奇侠传3》《轩辕剑之天之痕》《古剑奇谭》三部经典游戏改编电视剧在叙事﹑剧情﹑视听三方面都展示出了典型的后现代风格,这一风格使游戏改编作品扩大了受众范围,优化了观影体验,同时也使此类作品有同质化﹑三俗化的危机.  相似文献   

18.
新兴媒介技术的推动下,互动视频的出现革新了用户与视频内容之间的交互方式,带给用户更具有沉浸感和参与感的观看体验.从游戏化的视角出发,分析如何合理运用游戏元素优化用户参与交互的效果,进一步明确互动视频在架构游戏的逻辑机制时面临的挑战和隐患.探讨互动视频的视频属性和游戏属性之间的关系,对未来互动视频的发展路径及创作提供建议...  相似文献   

19.
“历史不是清场厮杀”。这是1996年《光明日报》一篇影视评论的题目.该文批评影片《西楚霸王》糟踏历史,把楚汉相争的波澜壮阔的战场角逐,演绎成刘、项。人的情场厮杀。而另一部影片《秦顿入也把感觉当历史,对秦始皇、高渐离和林阳公主的关系进行了一番稀奇古怪的“大制作”,于是,历史也就变成了情爱史、性虐待史.批评虽然尖锐,却很中肯,至少指出了时下影视剧创作中的一大通病。历史剧不必说了,现实题材的影视剧也是性爱大渗透、大泛滥,言情片固然如此,生活片、警匪片也处处可见情场“厮杀”或三角、四角乃至X角的“感情纠葛”…  相似文献   

20.
论中国影视审美取向的后现代性表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后现代主义的语境下,中国影视的审美取向产生了多维度的嬗变,呈现出与传统影视不同的后现代性表征.即内容旨义上的怀疑权威、反对中心、消解意义、平面化和无深度,题材选择上的边缘化、个体化及情绪化记忆,风格形态上的主体性缺失、因袭摹仿及无风格与标准化,叙事结构上的消解元叙事、结构零散化与碎片化,表现手法上的拼贴、反讽、戏拟与滑稽模仿游戏化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