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87 毫秒
1.
策划的异化     
“1999年全美最惊人的新闻策划”,是美国广播公司在那年的3月3日独家推出的、由著名主持人芭芭拉·沃特什对莱温斯基的两小时特别专访节目。这次专访吸引了4900万名观众,使之成为全奖收视率最高的新闻节目,由此带来的广告收入高达2000万美元,令其他媒体垂涎三尺。事隔不到一年,美国最有影响的报纸之一《华盛顿邮报》揭露说,这个策划并不光彩,因为它采取了许多违反新闻道德的“非正统手段”。《华盛顿邮报》列举了许多事实,证明了这起交易的核心,围绕着一个“钱”宇。所有的新闻掮客,包括与独立检察官斯堆尔私交不错…  相似文献   

2.
刊登在2000年7月6日《浙江日报》头版上的消息《买一只中国浙江生产的灯泡,美国能源部贴给顾客3美元》一稿,在第11届“中国新闻奖”的评选中,被评为消息二等奖,这篇810个字的新闻,之所以获此殊荣,我认为主要在于它有如下几个特点:一是主题重要,新闻价值高。中国的节能灯普遍因价廉而档次低,质量差,受到美国等西方发达国家的抵制。唯“得邦照明”注重高科技,产品成为国际市场上的“宠儿”,这既向世界展示了中国企业的风采,又为我国加入WTO后增强出口产品竞争力提供了有益的启示,对政府运用经济手段实施能源政策…  相似文献   

3.
2000年 11月 20日,山东《生活日报》和《齐鲁晚报》记者,在济南南郊热电厂内采访工地蹋方事故时,被现场保安围攻、殴打; 11月 22日晚 10时 50分,《北京青年报》记者,赶往北京朝阳医院采访毛宁被刺事件时,遭到毛宁身边的人殴打,并把记者拍摄的胶卷夺去曝光;12月1日,广东东莞的一幢楼房倒蹋,清理现场当晚,当地戒备森严。赤岭村委会大门口还站着一条大狼狗,不少前去采访的媒体记者遭受到村治保员的驱赶及威胁;12月3日,山西省河津市的天龙煤矿发生重大瓦斯爆炸,次日《华商报》4名记者赶去采访,遭到围攻…  相似文献   

4.
王志广 《新闻记者》2002,(12):52-52
今 年3月22日 ,国内大多数媒体均刊发了以《山西运城“除夕特大爆炸案”告破》为题的消息。消息的导语照录如下 :新华社太原3月21日专电今年春节前夕 ,在山西省运城市盐湖区南城公安派出所发生了一起特大爆炸案 ,造成两死两伤的惨剧。目前已顺利告破 ,犯罪嫌疑人安建国日前被检察机关批准逮捕。读了报道 ,我感到有些突兀。因为此前媒体对这起案件从未报道过。此案案发时间是2月11日(除夕) ,而报道时间是3月21日 ,时间相隔38天。按照新闻的“时效性”原则 ,这则新闻应报道两次。案发后及时报道案件的情况 ,案件侦破后报道侦…  相似文献   

5.
2008年下半年,我在央视新闻频道《共同关注》、《面对面》栏目学习实践,在三个月时间里,我参与了部分节目的选题、策划和采制,目睹、感受了央视同行们对在新闻采访中体现“人文关怀”的理解和实践,对“人文关怀”在新闻传播中的现实意义有了更深的感悟。  相似文献   

6.
新闻采访是新闻报道的前提,是新闻工作者为搜集新闻素材而进行的一种职业性的调查研究。不少有经验的业内人士都有‘‘新闻报道是七分采三分写”的体会,可见采访在新闻写作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根据自己对新闻采访学的研究和采访实践,我认为新闻采访对记者来说,要有“耳聪、目明、口巧、脑活、腿勤”等五个基本要求。  相似文献   

7.
泰州作为苏中地区一个新崛起的农业大市,“三农”(农业、农村、农民)报道,无疑是市委机关报的主要报道领域。如何开展“三农”报道,农业报道的劲该往哪里使?泰州日报今年3、4月间策划推出的《农民增收边远乡村纪行》系列报道,加深了我们在这方面的理解和认识。3月18日至4月17日,泰州日报派出3个记者小分队深入边远乡村,与农民群众和基层干部面对面地交谈,发掘增收的新经验。整个采访活动历时1个月,行程2000多公里,途经31个乡镇,共采写发表通讯31篇。江苏省委宣传部新闻阅评小组认为,这组报道“满腔热情传播…  相似文献   

8.
从1989年至今,举世闻名的“荷兰世界新闻摄影大赛”已经十多年未出现 中国评委的身影了。 去年夏天,荷兰世界新闻摄影基金会秘书长文森特·门泽尔先生应邀参加了由上海市人民政府新闻办和世界华人摄影学会联合举办的《世界摄影家眼中的上海》大型摄影活动,我有幸地被他邀请担任2000年“荷赛”评委会的评委。虽说我从事新闻摄影工作已经整整40个年头了,也曾在国内的各类摄影展中担任过近50次评委,但作为国际评委参加国际性摄影展的评选,却还是头一回。 “荷赛”评选分为两个阶段 2000年 2月 4日至 2月11日,第 4…  相似文献   

9.
我们合作采写的消息《世界首例体细胞克隆山羊诞生》先后获西安市新闻一等奖,陕西省新闻一等奖、全国晚报新闻特等奖及2000年度中国新闻二等奖。回想当时采访时在羊圈度过的几个日夜,我们感慨颇深:科技新闻专业性强,要真正让读者看懂看透,喜闻乐见,就必须深人采访,自己先将新闻事件弄懂弄通,文章才能做深做透。 一、写科技新闻.自己要先成为“专家” 科技新闻难写在新闻界是公认的,由于专业性太强,容易写得生涩难懂,老百姓不爱看。而作为记者,面对大堆的专业术语,就必须敢于啃硬骨头,自己先成为专家。2000年6月12…  相似文献   

10.
尊敬的老师:适值2002年元旦,敬祝军报新闻函授中心的全体老师新年快乐。2001年2月,我报名参加了军报新闻函授学习。我边学习边实践,先后采写新闻稿件50余篇,有10篇在军内外报刊发表,其中《空军报》6篇(3月15日二版《王大妈摘桃符》,9月27日二版《情牵弃婴》,11月1日一版《孟站长买书送书》,12月18日二版《精心维修》,12月20日二版《95596部队飞行一大队践行规范,坚定飞行事业心》,12月25日《某飞院二团心理教育和疏导有声有色》);7月份,我协助西安电视台拍摄了为纪念建军74周年…  相似文献   

11.
“七分采访,三分写作”。从这句话中足可以看出采访在新闻工作中的重要性。采访,是新闻记者对客观事物的一种认识活动。采访既是新闻记者深入实际的过程,也是新闻记者对被采访对象认识思考的过程。从理论到实践,从新闻课堂到新闻单位,提到采访,前面都要加上两个字——深入。  相似文献   

12.
1999年3月24日,北约秘书长宣布:北约对南斯拉夫采取军事行动。作为CCTV的记者,我明白自己遇到一个难逢的机会。当晚11点,我为《早间新闻》作了电话报道,凌晨4点又根据战局的最新发展为《新闻30分》作了第二个电话报道。3月25日当地时间晚上8点,贝尔格莱德响起了北约空袭的轰炸声,北约轰炸了贝尔格莱德的一个军用机场和一个飞机制造厂,强烈的爆炸声和冲天的火光在十几公里以外都能感到和看到。这是我生平第一次亲身感受到什么叫战争,什么是恐惧。3月26日,我和王晓琨同志前往国防部和总参谋部采访。在国防部…  相似文献   

13.
张淑清 《新闻传播》2009,(12):43-43
新闻是靠事实说话,所谓的“七分采访三分写作”说的就是采访在新闻写作中的突出位置。新闻记者在采访中的聪明睿智,就是表现在特定的环境里,创造最佳的采访气氛,在最短的时间里获得最佳的采访效果。  相似文献   

14.
艾丰的新闻策划观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陈新华 《新闻知识》2000,(10):12-13
6月26日,笔者在北京《经济日报》社就新闻学术界的许多热点问题采访艾丰。访谈中,艾丰对探讨、分析当下的“新闻策划”热尤其有兴趣,提出了一些新鲜、独到的见解。现笔者根据采访录音并结合文献资料,试对艾丰的新闻策划观作初步整理和阐述。一、新闻策划就是造就“宣传性现象”艾丰认为,新闻策划实质就是造就“宣传性现象”,所谓“宣传性现象”,就是“一种特殊的社会现象,它是在一定情况下,由于宣传和传播的影响和干扰而产生的或者是为满足某种宣传目的而人为制造的一类现象”①访谈中,艾丰强调:“我读研究生的毕业论文,就叫…  相似文献   

15.
要把稿件写得充实,关键得有丰富的材料,而丰富的材料来自哪里呢?这就要记者、通讯员到发生新闻的单位、地方去了解,有计划地去进行材料的搜集,这就是采访。“先搜集材料,越多越好。”(老舍语)日本一位著名的记者这样说过:“要写一百行的报道,就要积累两千行素材。如果用一百行素材写一百行报道,就会失之肤浅。想写出深刻的报道,必须用两千行素材垫底。”(辰浓和男:《用脚去寻找》)采访技巧,是新闻采访经验的结晶,是记者智慧地获取新闻材料的一门学问。新闻界的行话说:“七分跑(采),三分写。”采访是新闻报道的第一道工…  相似文献   

16.
3月下旬,《解放军报》在三版头条位置刊登了我与特约通讯员覃照平等合写的通讯———《一个战士心中的“先进性”》一稿。从采写这篇新闻至今,已有三个多月时间了。回味这次对新闻事件的采访和新闻稿件的写作过程,有一个比较深刻的感受,那就是记者在采写新时期战士的新闻时,不要拘泥于传统的认识问题方法,必须把视角“抬高一度”。多少年来,新闻记者“眼睛向下”,以扎实的作风、朴实的文风,反映了一批又一批基层士兵的形象。回望我们新闻记者笔下的基层士兵,多是纯洁善良,忠诚老实,其形象表现多是灰头土脸,满口方言,文化素质…  相似文献   

17.
陈力丹 《新闻知识》2003,(12):21-22
读了董秦同志与我讨论的文章,我感到讲得很全面,所以再谈几句。此前我的那篇小文章是为一本采访的书写的序言的一部分,重点是谈记者的“显本事”,在采访与写作二者之间衡量,七分采访三分写作的判断应该是不错的。新闻工作与文学创作的一个很大的不同,在于所写的东西必须是真实的,而且越来越要求是在第一时间发生的事实,因而在有限的时间内找到确切的当事人、目击者、知情者,并且能够从他们那里获取关于这个事实的有新闻价值的信  相似文献   

18.
一段时间以来 ,“六千万分之一”几率的北京“五胞胎”吸引了国内众多媒体的关注 ,许多企业和个人纷纷向他们伸出援助之手。就在此时 ,3月8日出版的《羊城晚报》在《焦点新闻》栏目中 ,以《揭开五胞胎生育之谜》为题 ,公开报道了这“五胞胎”并非自然受孕 ,而是王翠英夫妇服用药物的结果。无独有偶 ,3月23日 ,《扬子晚报》头版头条披露 ,南京“四胞胎”也是人工受孕。这两件事一经披露立即引起了很大的反响。一些媒体全然不顾当事人“不要发布这些消息”的恳求 ,擅自将其隐私全部曝光 ,给两对夫妇精神上形成了巨大压力。此事引起了新闻…  相似文献   

19.
6月26日,笔者在经济日报社就新闻学术界的许多热点问题采访艾丰。访谈中,艾丰对探讨、分析当下的“新闻策划”热尤其有兴趣,提出了一些新鲜、独到的见解。 一、新闻策划就是造就“宣传性现象” 艾丰认为,新闻策划实质就是造就“宣传性现象”,所谓“宣传性现象”,就是“一种特殊的社会现象,它是在一定情况下,由于宣传和传播的影响和干扰而产生的或者是为满足某种宣传目的而人为制造的一类现象”。 访谈中,艾丰强调;“我读研究生的毕业论文,就叫《论宣传性现象》。我认为,宣传性现象就是策划产生的。我那时候没用这个词,但我…  相似文献   

20.
新闻界有句俗话叫“七分跑、三分写”,这里的跑指的是采访,这句话形象地道出了采访在新闻工作中的重要性,采访是新闻的基础,报道的依据,新闻则是采访的结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