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 毫秒
1.
正在日前召开的儿童权益保障研讨会上,21世纪教育研究院院长杨东平认为,目前中国学生面临的最严重的侵权行为还是应试教育。21世纪教育研究院和腾讯教育联合调查显示,近半数家长认为课业负担来源于升学压力,也有18.36%的家长认为是教学方法落后。在调查中,有76.26%的孩子双休日还在学习。国家教委1994年发布的《关于全面贯彻教育方针,减轻中小学生过重课业负担的意见》规定,原则上保证小学生每  相似文献   

2.
高海明 《教育》2014,(1):40-41
正近年来,我国一些大中城市的高中国际班日趋火爆,吸引越来越多的家长送孩子前往就读。然而,新华网"新华视点"一项调查发现,一些国际班不仅收费昂贵,而且教学质量堪忧。对于国际班乱象,舆论呼吁加强监管。21世纪教育研究院副院长熊丙奇认为,国际班应该根据举办者的性质、招生培养模式,实行不同的监管;提高国际班的质量,还离不开受教育者及家长的消费理性;因为绝大多数国际班属于教育培训,其公信力和办学地位,需通过市场竞争确立。国际教育成"新宠"随着出国人数逐年增加,出国学生越来越低龄化。国际教育已成为中国家  相似文献   

3.
"严父慈母"型家庭教育的弊病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培养21世纪所需要的人的健康人格,要求家长具有21世纪所需要的教育观点和教育方式.然而,我国的不少家庭仍然奉行小农经济时代"严父慈母"型的家庭教育方式.这不但与现代社会所倡导的教育观念相悖,而且会给孩子的成长带来许多不利的影响,甚至还会阻碍孩子的个性发展.  相似文献   

4.
言论     
《当代教育论坛》2011,(10):128-128
15种方式“小升初”的义务教育呈现病态—— 21世纪教育研究院的调查显示:在15种“小升初”渠道中,最主要的有“占坑班”、“点招”、推优、特长、电脑派位、共建、“条子生”。在调查中,90%以上的家长认为“占坑班”是北京市“小升初”的“头号天敌”,花费可达10万元。家长没钱没关系的孩子,其公平教育权利何处安放?  相似文献   

5.
正"农村小学减少22.94万所,减少了52.1%;教学点减少11,1万个,减少了6成;农村初中减少1.06万所,减幅超过1/4。"21世纪教育研究院发布的《农村教育布局调整十年评价报告》显示,在2000年到2010年十年间中国农村平均每一天就要消失63所小学、30个教学点、3所初中,几乎每过1小时,就要消失4所农村学校。2012年9月,国务院办公  相似文献   

6.
<正>2018年10月13日上午,我所任教的四年七班家长会。本次家长会,我设计了一个环节,让孩子和家长以书信的形式,用"情"来贯通,用"心"来交流,达到了学生与家长"双赢"的教育效果。家长会召开之前,我就让每个孩子提前给家长写封信,把平时不好意思直接跟父母说,或者没来得及和父母说的话,以书信的方式向他们倾诉。在孩子们写信时,我发现孩子们表现出了难得的投入,有的还流泪了。  相似文献   

7.
<正>2012年年底,21世纪教育研究院发布的《农村教育布局调整十年评价报告》显示,2000年到2010年,在我国农村,平均每一天就要消失63所小学、30个教学点、3所初中,几乎每过1小时,就要消失4所农村学校(来源:2013-01-04《中国青年报》),形成"城挤、乡弱、村空"的现状,也造成黑校  相似文献   

8.
本期问题:孩子是否需要上幼儿园? 最近,光明网一则教育快讯"在学前教育阶段,完全可以让孩子在家上学"备受关注:在2013年1月10日一场"培养21世纪中国人才"的教育论坛上,原教育部发言人、现语文出版社社长王旭明在谈到"在家上学"问题时说,在遵守义务教育法规定的九年义务教育这个前提下,1岁~6岁孩子在学前教育阶段可以在家上学,有些有教育经验的家长可以在这段时间专门培养孩子,但在基础教育阶段,还是需要遵守国家法律法规让孩子接受义务教育.  相似文献   

9.
<正>思想、观念之于教育,就是灵魂,没有思想观念的教育,就是没有灵魂的教育。走在新时代的道路上,我们应该思考如何让我们的教育开出"思想之花"。一、抓住现在:从"听话教育"转向"解放教育"在我们许多家长和老师的心目中,评价孩子和学生好不好的首要标准是"听不听话",听话,则是好孩子;不听话,则不是好孩子。有很多家长、老师这样说:"这是个好孩子,真听话。""那孩子不好,真不听话。"听话的孩子就是好孩子吗?  相似文献   

10.
小编热评     
《广西教育》2013,(40):30-30
要正视学生"叛逃"学校的现象8月24日,21世纪教育研究院发布的《中国在家上学研究报告(2013)》显示,我国大陆约有1.8万名学生"叛逃"学校,选择"在家上学"。其前五位原因依次是:不认同学校的教育理念、学校教学进度过慢、孩子在学校没有得到充分尊重、孩子厌倦学校生活、宗教信仰的原因。(8月25日《北京晨报》)【点评】首先要指出,如果是在义务教育阶段,让孩子"在家上学"而不到学校接受教育,似有违反相关法律之嫌。但从侧  相似文献   

11.
<正>一、家庭开展生涯教育的现状与分析(一)家长对生涯教育的认知与理解度调查为了解家长对生涯教育的认知和参与情况,笔者给高一年级750名家长发放了自编的《关于生涯教育的调查问卷》,回收有效问卷598份,进行了如下的梳理和分析。1.关于学生升学就业的决策。关于"孩子的学业是如何决定的?",70.2%的家长认为主要参照孩子的学习成绩;15.6%的家长表示会听从孩子的意见;11.2%家长则  相似文献   

12.
李群英 《甘肃教育》2014,(18):35-35
正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教育的效果取决于学校家庭的一致性,如果没有这种一致性,学校的教育、教学就会像纸做的房子一样倒塌下来。"因此说教育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学校、家庭和社会多方面相互协调、整合,才能折射出素质教育的优质效果。二十多年的小学班主任生涯让我清醒地认识到,家委会在班级建设和学生教育中的作用。它是增进学校与家长、老师与学生、家长与家长之间沟通合作的重要桥梁,为班级文化建设,培养孩子良好的学  相似文献   

13.
程琳 《上海教育》2013,(6):24-27
现在,研究者们主张把这项研究结果应用于K-12教育的各学科之中,以帮助教师在具体核心学科的领域中更好地培养学生的21世纪技能。卡内基教育促进基金会原会长欧内斯特·博伊尔曾说:"我们的孩子必须学会如何辨别陈词滥调,如何分辨社会旧俗,如何从广告中甄别出事实,如何解读别人的说笑,以及如何从报道中找出重要的新闻。"而对于每个孩子来说,21世纪的教育是首要挑战。在当今时代,要想成功地让学生为自身的未来作好准备,需要最大限度掌握21世纪的这些技能,并付诸实践。21世纪技能是基于大量研究,以及教育工作者与  相似文献   

14.
正"望子成龙"是每一个家长的心愿。在经济腾飞的21世纪,人们对教育更加重视。尤其现在多数孩子都是独生子女,家庭对子女教育方面的关注更不在话下。可谓十年树木百年树人。学生的教育不是学校单方面的事情,它需要学校、家庭和社会的共同努力。如果不重视学生的全面发展,不重视家校的联合,就会在教育学生的道路上走入歧途。例如,某些家长只注重成绩,忽视人格教育,只知溺爱学生,忽略学生道德教育等等。另外一方面,如果学校教育忽视了家长因素,就会使教育效果大打折扣事半功倍。可见,在新  相似文献   

15.
学习积极性是指学生在学习生活中的一种自觉的、能动的心理状态。影响孩子学习积极性的因素包括社会、学校教育、家庭及孩子自身的性格特点。在我所执教的班级中,共有59名学生.其中91%的学生来自农村。经调查对比.这些孩子的学习积极性远不如城镇学生。为此,我正尝试借助来自家庭的力量,结合学校教育,努力提高农村孩子的学习积极性。崇尚文化是目前社会的主流.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的观念正深入人心。应该说社会对孩子的学习积极性的负面影响是极小的。学校教育则始终对孩子的学习积极性的发挥起着主导作用,孩子的性格特点也不是造成差别的主要原因。而家庭是孩子的第一所学校,虽然家庭没有系统严格的教育计划.但家长对科学文化的态度,对待子女学习的重视程度.家长的兴趣和抱负及家长  相似文献   

16.
新的世纪——21世纪即将来临,家长们忧虑地思考着:未来社会需要什么样的人?怎样培养自己的孩子,到底该把孩子教成啥模样? 家长们的思考,也正是广大教育工作者所关注的问题:如何面对21世纪?家庭教育怎样才能与未来21世纪对人才所提出的要求正真衔接?怎样才能把今天的孩子培养成为适应未来社会的人才?  相似文献   

17.
熊丙奇 《生活教育》2012,(23):13-14
上月17日,《21世纪农村教育高峰论坛》在京举行。会上,21世纪教育研究院院长杨东平发布了《农村教育布局调整十年评价报告》。报告显示,2000年到2010年,在我国农村,平均每一天就要消失63所小学、30个教学点、3所初中,几乎每过1小时,就要消失4所农村学校。(京华时报11月18日)  相似文献   

18.
2012年11月16日,21世纪教育研究院院长杨东平在21世纪农村教育高峰论坛上发布了《农村教育布局调整十年评价报告》。报告显示,2000年到2010年,在我国农村,平均每1天就要消失63所小学、30个教学点、3所初中,几乎每过1小时,就要消失4所农村学校,10年农村学校减少了一半。杨东平认为,农村学校日益荒芜凋敝,农...  相似文献   

19.
孙娜 《现代教学》2014,(4X):26-28
<正>教育是一种由学生、家长、老师多方共同参与的特殊"动态运动过程",学生的健康成长离不开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的密切配合。著名教育家马卡连柯曾说过:"没有对孩子们的统一要求,就不可能有任何教育。"所以我们要想对孩子实施有效的教育,就必须做到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保持高度一致。一个班级往往有几十个学生,而家长的职业、价值取向、受教育程度以及孩子的教育观念也都不尽相同,因此想让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步调一致",  相似文献   

20.
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明确提出:要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作为一所学校,就要办让家长满意的学校。如果每所学校都让家长满意了,整个社会对教育也就满意了。虽然说对学校的评价指标有很多,如上级教育行政部门对学校的评价、教师对学校的评价、学生对学校的评价等,但我觉得最主要的还是家长对学校的评价。特别是现在大部分家庭都是一个孩子,家长对孩子的期望值非常高,为了给孩子找到一所满意的学校,很多家长不遗余力、不惜代价。所以,办人民满意的教育具体到一所学校,就是要办让家长满意的学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