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06 毫秒
1.
作为深谙中国传统文化和熟悉中国妇女的赛珍珠,她笔下的女性形象如同她的名字一样灼灼生辉。阿兰是赛珍珠成名作《大地》中的重要人物,分析阿兰这一女性形象是了解封建社会下中国妇女及中国传统文化对妇女影响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2.
英国杰出的女作家简·奥斯丁,用她短暂的一生完成了六部举世闻名的经典著作.奥斯丁通过女主人公表达了她对性别差异的不满以及她对平等自由的追求.然而,她笔下的女性最终都难以逃脱决定妇女劣等地位的传统社会准则.婚姻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对于受过良好教育但没有多少嫁妆的女子,除了嫁个有钱人就别无它法度过余生.文章试图通过分析简·奥斯丁的个人经历以及她笔下女性所反映的社会现实来揭露当时英国妇女的社会角色.  相似文献   

3.
西方学者对乔叟的妇女观一直颇感兴趣且对此争论不休。许多论者认为乔叟对女性抱有同情,而另外一些论者坚称诗人的女性人物受到了男权主义的厌女传统影响。中国学者对乔叟的女性人物或女性主义研究解读仍有待深入。乔叟的妇女观是复杂和不断发展的。首先他受到所承继的文学传统、所处的社会历史阶段影响。对女性人物带有歧视。另外,诗人对当时女性社会地位和生存境遇的关注使他塑造出巴斯妇人这样表现出新特征的形象。巴斯妇人是诗人和周围世界、诗人和自身理想的“沟通”。  相似文献   

4.
本文通过分析乔叟的《坎特伯雷故事集》中那位来自巴思的寡妇所讲的故事中的人物艾莉森以及人物所处的时代背景,说明虽然乔叟把艾莉林这个人物塑造得较为丰满,充满活力,与传统作品中苍白无力的女性人物形成了鲜明的对照,但由于乔叟所用的语言毕竟属于男权社会的语言,所以最终塑造的妇女形象还是不够公正。论文以此来说明群体的语言对个体思维的限制作用,以及传统的男权语言对妇女形象的贬低作用。  相似文献   

5.
恩格斯曾经说过:“在任何社会中,妇女解放的程度是衡量普遍解放的天然尺度。”因而在历代文学作品中,妇女形象的塑造也就成了考察该时代社会生活状况的一个窗口。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妇女问题也是作家们普遍关注的一个重要题材.女作家丁玲(1904—1986)尤其如此。她毕其一生心血关怀着中国妇女的解放,并把女性形象的刻画作为自己创作的重要内容.她笔下的女性形象真实而生动地反映了时代风貌,使读者在特定的审美领域,看到了几代中国妇女为求解放而奋斗的人生征途和心灵历程,这是丁玲对中国现代新文学独特而伟大的贡献之一.  相似文献   

6.
托妮·莫里森在其小说中塑造了众多个性鲜明的女性形象,表现了美国黑人妇女的勇气和力量;但她并不是为女性摇旗呐喊的女权主义者,相反地,她提倡黑人妇女恪守传统的美德.在传统的妻子、母亲的位置上发挥自身的作用,促进黑人社区的发展。她笔下的女性是黑人传统文化的传承者,黑人心灵的守护者和黑人青年成长的引导者。  相似文献   

7.
正主持人语要说小学.仿佛得先说童年。要说童年.仿佛又得先说天真。我发现,几乎所有人笔下的小学生活,都不由自主地天真着,换句话说,就是每个人去回忆自己的小学生活时,其实更多的成分是在回忆他.(她)自己童年时的天真。重美妙的是,每个人的天真有每个人的呈现方式,只要这呈现是真实的,那么这天真就是非复制性的、充满生命质感  相似文献   

8.
鲍赛昂夫人是巴尔扎克笔下贵族妇女形象的典型代表,她生活在社会新旧意识交替的时代.她不满于虚荣浅薄的上流社会及不合理的封建婚姻制度,勇敢地冲破旧制度的樊笼释放真我个性,大胆地追求自由真挚的爱情生活,但她生活的典型环境又决定了她必然毁灭的悲剧命运.她的悲剧具有较大的社会意义和认识价值.  相似文献   

9.
张爱玲的创作离不开婚恋和家庭.然而她笔下的家庭总是残缺的,没有父爱和母爱,子女是畸形的;她笔下的恋爱也没有真爱,走进婚姻城堡中的男女都是各有目的.这一切都是她生命缺失体验的结果.于是,残缺的,凄凉的月亮,易碎的、苍凉的玻璃便成了她最爱表现的意象.  相似文献   

10.
祥林嫂是鲁迅笔下女性弱势群体中的最不幸的人,由于当时社会环境的压迫,以及她扭曲的性格和精神缺陷,因此她与命运的抗争、挣扎都无济于事。由此看来,妇女人性的解放离不开社会的进步,也离不开自身的进步。  相似文献   

11.
杨婷 《海外英语》2011,(2):189+191
《喧哗与骚动》是福克纳第一部最具创造性的作品,并为他赢得了世界性的声誉。在小说中黑人女仆迪尔西给读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她对康普生家族的忠诚,对班吉明无微不至的照顾以及她对时事变革所表现出的适应性使她成为福克纳笔下黑人妇女的代表。该文旨在分析迪尔西在小说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12.
安娜与蘩漪     
这是两个何其相似的故事。在托尔斯泰笔下,俄国贵族妇女安娜在她还不懂得爱情是什么的时候,就在姑母的包办下与比她大二十岁的卡列宁结了婚。卡列宁是一架官僚机器,是个身心都僵死的死魂灵,他无情地摧残着活在安娜身体里的一切美好的东西。渴望爱情幸福的安娜大胆地爱上了青年军官渥伦斯基,然而,渥伦斯基却是个“同她很疏远”的男人,是  相似文献   

13.
刘欣凯 《海外英语》2011,(12):52-53
去年12月份,德卢斯(美国明尼苏达州东北部港口城市)一位64岁的妇女在冰上滑倒了。关节疼痛令这名妇女无法站立起来,她在雪地里躺了好几个小时,而且体温降到了21.11℃,心脏也停止了跳动。这名妇女本该离开人世的.可医生挽回了她的生命;如今她康复了。医学科学一直致力于探索更多有关身体所能承受的极限。然而正如杜克大学内科医生克劳德·皮安塔多西写的那样:“在某个时候,你是不可能自救的。”  相似文献   

14.
对中世纪英国作家乔叟的作品的女性人物予以分析,探讨了这些女性形象的特点以及它们与时代的一致性。通过分析表明,乔叟作品中的女性展现出来以不贞、多言等负面形象为主;这一形象与中世纪男性主流社会对女性的观点是一致的。作品中关于女性的描述还体现出了乔叟作为其时代进步作家的代表对理性与人性的思考以及对更美好未来的期待。  相似文献   

15.
艾丽斯·沃克(Alice Walker)是当代美国文坛颇有影响的黑人女作家,其作品充分显示了她对妇女整体解放的理解和关注.通过对两性关系的思考与审视,她在《紫色》中超越性别的限制与对立,大胆地塑造了一批具有"双性同体"特征的人物形象.本文以文本分析的方式,通过对小说中男女主人公生存状态的分析来探讨作家的"双性同体"意识,揭示她所宣扬的妇女主义思想.  相似文献   

16.
艾丽斯·沃克对于当代美国文学的贡献,首先在于她能够为一直被忽视的美国黑人妇女代言,从而赋予了她们现身和立言的权利。她笔下的妇女,面对黑人社区背景下遭遇的种种压迫,用不同的方式进行反抗。而她们最终的命运历程体现的是黑人女性在精神创伤下的内心重建和她们在自我重建中走向生命完整的过程。  相似文献   

17.
鲁菁 《文教资料》2011,(36):258-260
作者笔下的简爱生活在一个等级分明的时代.作为一个生活在社会底层的小女子,她的身世注定了她的一生是平凡的,可是,面对困境时的几次果敢的决断.让我们看到了从她平凡身躯中散发出的夺目的光彩,更看到当时英国普通妇女反抗压迫、歧视,求取独立生存.捍卫妇女尊严的勇敢精神。生活的磨砺,朋友的影响,让她懂得灵魂的高贵与否与一个人的社会地位和金钱无关.而与爱有关,人在灵魂上是平等的。简·爱对爱情的追求热烈而克制.处处彰显了一颗高贵的灵魂。  相似文献   

18.
鲁迅笔下的祥林嫂无疑是个悲剧人物,是个在旧社会被封建礼教和迷信思想迫害致死的劳动妇女,通过祥林嫂这个人物形象的塑造,揭示了旧社会的黑暗和劳动妇女的悲惨命运。如果祥林嫂活在当下,她的命运又会如何呢?她依然是个令人同情的寡妇,先后丧父丧子,但是她绝不会走投无路,在除夕夜悲惨的死去,她完全可以和普通女人一样活的有尊严活得开心并且重获幸福,让我们一起来试想一下吧。  相似文献   

19.
作为当代美国女作家的杰出代表,欧茨把笔触更多的放在描述下层女性对不平命运的抗争上,在她的笔下,女性意识也从萌芽到绽放,从茫然与无奈中逆来顺受发展到奋起抗争,于不平命运追求美好人生,这反映了欧茨本人的女性意识从萌芽到成熟的过程,对女权主义由排斥、否定到接受、认同的转变.  相似文献   

20.
1992年,加利福尼亚州的民主党员芭芭拉·博克瑟和戴安娜·费恩斯坦入选美国参议院,这是各州首次选派妇女到国会上议院.在首都华盛顿,人们称这一年为“妇女之年”.部分原因在于参议院的妇女人数由2人增长到6人,是原来的3倍.而同时众议院的妇女人数也几乎翻了一番.在地方和各州的选举中,1992年对于妇女来说也是一面旗帜,博克瑟把她的胜利归功于选民中的一种意识,即国会大厦需要女性去平衡男性占绝对优势的性别倾向.在1991年,国会审议最高法院提名者克拉伦斯·托斯涉嫌对阿尼塔·希尔的性骚扰一案期间,这咱观念得到加强.阿尼塔·希尔是名法学教授,曾就任由司法大会男议员控制的均等就业机会委员会.博克瑟在她的书中讲:“希尔带领妇女去争取政治权力,并最终为解决妇女权力的缺乏和高级政治机关中女性的缺乏问题开辟了道路.”1993年1月5日博克瑟开始了为期6年的参议员生涯,在这之前,她在美国众议院任职十年并为环境保护、教育、卫生保健、军事改革而努力工作.1940年11月11日博克瑟生于纽约市的布鲁克林区,取名叫芭芭拉·丽斐,艾伦·R·丽斐和索菲·丽斐之女.做为她自我描述的“五十年代的孩子”,博克瑟在成长期间从未考虑过会从事政治事业.在《参议院中的陌生人》一书中,也写道:“我做了一个中等阶层的第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