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12 毫秒
1.
红色文学中的革命悲剧,具有特殊的审美价值。这种独特的美学价值充分表现在革命英雄圣洁的心灵之美,刚正浩然的行为之美,高尚奉献的人情之美和作品悲壮的风格之美。红色文学经典中革命悲剧所具有的诸种美学价值,正是红色文学经典中悲剧之美独特而强烈的艺术魅力。  相似文献   

2.
从语言形式之美和文学意义之美两个方面探讨阐释学与作品审美结构之间的关系,分析词句和篇章层面上的美学再现、译者的叙事口吻以及作品情感的再现,并通过解读文学作品的审美因素和情感意象来揭示文学翻译中美学因素的再现过程。  相似文献   

3.
设计意图 新课程标准强调语文课程的人文性及审美功能。中国文学的审美既有文字表象之美,更有情韵之美,意象之美。《嫦娥奔月》是一个神话,也是一个传说。传说是一种特殊的文学载体,具有特殊的审美功能。它凝聚着太多的人文积淀,赋予了太多的感情色彩,以至于在整个中国文学的发展过程中,直接导致了民族文学的一个共性的形成——即借景抒情,借物抒情,借物言志。很多无情物因为上古时代的人们至纯至性的猜测,而它们成为特有的文学意象,  相似文献   

4.
世界华文文学是中国文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具有精神内涵之美、民族文化之美以及艺术融合之美。当前中学语文教材中的华文文学课文所占的比重太小,无法满足学生的学习和审美需求,亟待开发优秀的华文文学课文资源,以拓展其审美领域。在研究如何开发中学世界华文文学课文资源的同时,要激发中学生对华文文学的学习兴趣,推进华文文学作品的延伸阅读,通过改进阅读方式,提高延伸阅读的效果。  相似文献   

5.
语文是一门综合性的基础学科,它要求在对学生进行“授业解惑”的同时,对学生进行文学的审美教育。本文拟就中学语文审美教育的多角度去阐述文学之美,运用美的形象,塑造学生美的灵魂,提高学生审美能力。  相似文献   

6.
据我个人的观察,语文课、文学课死气沉沉,美感缺失,压力过大,魁力太少的现象在大、中、小学课堂相当普遍,教师授课没有文学的情感之美、形象之美和流动之美。一个原因是,讲授文学者自身的文学艺术素养不高,靠教科书和教学参考书“吃饭”,不能充分注意到文学之于其它人文社会科学的特性,把文学当作只有一种解释一种答案的死知识,甚至把文学课当作了变相的政治工具课、历史图解课、操作技巧课,忽视其审美多样性、模糊性、非理性等特点。  相似文献   

7.
四明文学作为地方文学形态在浙东这古老土地上早已存在,虽几经起伏,但文学形态完备,时有创新。从审美角度观照,四明文学中的诗、词、曲、赋具有较大的审美价值,形成了以“悲壮为美”、“清丽为美”的审美特征。  相似文献   

8.
文学创造属特殊的艺术生产活动,高雅的文学作品是自然美和人文美的至善结合。修辞艺术又是文学艺术之美学价值的重要栽体和反映。文学翻译是再现原作之美与创造译作之美的精细艺术过程。关于修辞,本文提出新的分类方法。在此基础上,展开论述:文学翻译要体现审美和造美的跨越,传义和传神的结合,以实现音美、形美和意美。  相似文献   

9.
针对荀子《劝学》审美鉴赏问题展开论述,先简要介绍《劝学》的立意、文学地位,指出研究目的是激活学生兴趣、优化教学组织,帮助教师规避偏重文字修辞、忽视审美引导的误区。然后深入剖析《劝学》美学特征,从文章语言之美、结构之美、辩证之美、哲理之美四个方面展开论述,能够充实《劝学》教学理论观点,促进教学思路的优化及转变。  相似文献   

10.
刘鑫 《华章》2011,(29)
文学艺术是主观与客观、再现与表现、内容美和形式美、自律与他律等多方面的统一体,其审美性和社会性是结合在一起的.离开了审美,文学的社会功能就无从实现.一个完整的文学过程,是一个由生活、作家、作品、读者构成的动态过程,文学功能的实现是主客体的交流和对话.文学的审美社会功能受到多个因素的制约.  相似文献   

11.
网络文学十年的发展就像一场旋风,凸显了集体经验和民间智慧,对当代中国文学的撞击是令人欣喜的。在未来的岁月里,它将有可能重组中国文学的格局,使中国文学产生新的造血功能,并创造出新的文学空间。  相似文献   

12.
高科技时代文艺生态的新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现代高新技术为文艺生产和流通提供了新媒介,强烈冲击着传统文艺的固有地位,现代文艺的整体格局发生了新变。电视文艺迅猛发展,呈现出对文艺生产与消费的霸权式占有态势。音像艺术、网络文学、摄影文学的兴盛,同样也冲击并改变着文艺的原有生态。  相似文献   

13.
进入新世纪,非主流文学将成为古代文学研究的一个关键话题。因为,非主流文学是整个古代文学中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它与主流文学相辅相成,互为影响,共同构成了古代文学之“全景”。但是,在20世纪的古代文学研究格局中,非主流文学所占的份额太少。对它研究的疏漏,不应在新世纪继续延续。非主流文学有多层次内涵,可从不同的角度进行理解。研究非主流文学对于全面把握古代文学之价值、解决古代文学研究中的诸多问题及弥合“话语文学史”与“文学实况史”之差距等,都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4.
理解非虚构文学应该从新闻、文学和方法这三个维度出发。在20世纪六七十年代的美国,人们也把非虚构小说归入新新闻写作,或者称新新闻写作为非虚构小说。同时,非虚构文学还是一种方法,既是一种写作方法,又是一种思维方法。  相似文献   

15.
大众传媒与文学消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图像信息时代的到来,大众传媒对纯文学的强烈冲击引起了文学消亡话题的重提。大众传媒以其自身的优势弥补了纯文学的不足,但同时,纯文学也对大众传媒有意识或无意识地渗透,文学性的存在丰富了大众传媒的精神内涵。大众传媒与纯文学相互融合,形成良好的互动关系,在文化研究的新领域中,文学找到了新的出路。  相似文献   

16.
1980年代的文学,在四个方面对整个新时期文学作了奠基:价值观上,经历了从人道主义大写的人到存在主义小写的人的探索,颠覆了"当代文学"的"政治文学"体系;方法论上,经历了从本质的人到现象的人、从古典思维到现代思维的革命,建立了新的艺术叙事体系;体制论上,经历了从体制的人到市民的人的嬗变,实现了作家队伍的非体制化与文学形象市民人格重建;传播论上,实现了从文学的人与传媒的人的变异,实现了从文学选择到传媒选择,勃起新的文学-传媒体系。在此意义上理解,80年代文学是异于前此"政治文学"的新时期、新世纪文学的逻辑起点。  相似文献   

17.
文学本质的再认识可以从新的高度剖析文学史,进而使对文学规律的揭示向纵深发展。文学产生于社会生活的审美实践,因而文学史是审美需求与审美方式并行发展的历史,文学史的教学要注意为文学范畴的演进描绘出人类审美历史的轨迹。  相似文献   

18.
“百花文学”在一个特殊的时代为中国现当代文学贡献了“新质”。这一独特的文学存在,不仅上承20世纪50年代以前中国文学的良好范式,而且开启了“新时期”文学的先河,具有积极影响。文章通过文本分析,从新英雄传奇、问题小说、家庭文学和讽刺文学四个维度考量“百花文学”的文学价值。  相似文献   

19.
作为一个自觉的文学流派 ,19世纪现实主义文学是否存在 ,这是近年来评论界争论的焦点。本文梳理了否认现实主义文学流派存在的新派理论观点 ,并以此为基础 ,从 19世纪社会变革而导致的一种哲学精神和人的观念变化的角度 ,粗略地推演了 19世纪现实主义文学的艺术特征 ,肯定了它作为继浪漫主义文学之后的西方文学主流的存在 ;并针对自然主义文学取代现实主义文学的观点 ,简单勾画了自然主义文学和现实主义文学的区别。  相似文献   

20.
论文学     
文学是个非常古老的精神活动、精神形式,但人们对它既熟悉又陌生,熟知却未必真知。加上西方20世纪80年代发生了文学的"文化转向"后,文学的疆界变得无限开阔,而其自身的界定也面临空前的危机。因此,对"文学是什么"的回答就成了一个迫切的学术问题。而此前的"形象论"、"表现论"和"审美意识形态论"文学观都存在着严重不足,故而需要另辟蹊径,再进行新的界定。新的结论是:从其本源上看,文学是一种高级的魅态文化形式;从其历史面貌上看,文学是个历史性的家族,表现为文学观、特征论、形式定位、流派形态,同时还呈现为杂化和纯化的周期性变奏;从本质的抽象定义看,文学则是象征性的语言艺术,它不以科学和实用为目的,而以想象性超越和诗性的解放为旨归。中国当代文学的致命危机就是"象征性"传统谱系的断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