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文章从分析畲族盘瓠祭祀舞的起源和发展入手,对畲族盘瓠祭祀舞多元文化特征及社会功能进行了研究和探讨,对弘扬我国民族精神的传承以及体育文化的发展有重要的价值。  相似文献   

2.
运用口述历史法、田野调查法、文献资料法等方法,对湘西瑶族村落民俗体育“舞虫灯”进行研究,研究发现:“舞虫灯”是湘西瑶族村落进行祭祀的一种古老民俗体育活动,其祭祀仪式由开场——打鼓敲锣、垫场——插秧舞、高潮——舞虫灯、结尾——打猎舞组成。舞虫灯的起源传说的口述记忆是现阶段了解其历史发展的重要途径。舞虫灯现代传承与发展的途径选择应该是多元化、科学化的一个缓慢自我完善过程。  相似文献   

3.
采用文献资料收集法、实地考察法,研究分析了畲族传统体育"打尺寸"项目的起源、形式内容.认为"打尺寸"运动项目已成为畲族人民喜爱的健身娱乐活动,并且所具有体育竞技、健身娱乐、教育、经济等多方面的功能,能为畲族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起着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4.
文章通过田野调查法、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归纳总结法和数理分析法的方法,以浙江景宁畲族自治县地方武术研究会及其16个培训基地为研究对象,探讨了畲族传统武术文化濒临灭绝的三点成因:第一,受历史环境等因素影响,畲族武术文化缺乏行之有效的继承方式;第二,商品经济观念淡薄,缺乏开发文化旅游资源意识;第三,畲族文化旅游资源开发片面,文化研究水平整体不高,并提出了六点少数民族体育畲族武术保护与开发对策为畲族文化的旅游开发提供理论支撑和参考。  相似文献   

5.
李晓明 《体育科技》2013,(6):15-16,22
为探究浙江畲族传统体育文化变迁的因素和途径,通过文献资料法、田野调查法、访谈法和逻辑归纳法对浙江畲族传统体育文化变迁进行了深入的分析和探讨.结果显示,宗教信仰、迁徙所致的地理环境的改变、畲族生产方式的变更、外来文化的侵染、受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影响是畲族传统体育文化变迁的主要因素;畲族传统体育文化的创新、畲族传统体育文化的传播是浙江畲族传统体育文化变迁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6.
“打尺寸”这个畲族传统体育项目,作为福建省民族传统体育代表团保留节目,曾经参加了1982年、1986年、和1990年三届全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这个项目还被收入了《中国体育词典》。本文就畲族传统体育挖掘的可能性、连锁性、必要性和长期性分别加以论述。 一、畲族传统体育项目挖掘的可能性 流行于福鼎广大畲族地区的畲族传统体育项目“打尺寸”,不象维吾尔族“达瓦斯”那么惊险,朝鲜族“秋千”那么浪漫,侗族“抢花炮”那么壮观,瑶族“打陀螺”那么幽默。但“打尺寸”场面欢乐、紧张、热烈、独特,它有一整套活动程序,规定了比赛方法、计分办法、处  相似文献   

7.
运用田野调查法对侗族"舞春牛"文化生态的环境、变迁历程及体育价值等展开研究.研究结果表明,侗族"舞春牛"是侗族立春时节的民俗活动,是侗族宗教思想、生活方式、农耕文化和民族特性的历史沉淀,是一种亚体育文化形态的活动形式.侗族"舞春牛"的文化生态变迁,是侗族地区社会发展和时代进步的历史缩影.侗族"舞春牛"具有健身价值、教育价值、社会价值和文化价值,其发展与国家的民族政策、文化政策、体育政策等息息相关.  相似文献   

8.
对畲族和汉族7~19岁儿童青少年体质健康指标进行了抽样检测和调查研究,比较分析其身高生长发育变化特征,结果表明:7~19岁畲族和汉族男儿童青少年身高自然增长值大小排序的年龄段变化特征存在着差异,畲族7~17岁男的身高自然增长值略低于汉族男的;7~19岁畲族和汉族女儿童青少年身高自然增长值大小排序的年龄段变化特征基本相同,畲族7~14岁女的身高自然增长值略低于汉族女的;畲族7~19岁男、女身高生长发育整体水平略低于汉族.研究结果为畲族地区学校体育的健康教育提供可借鉴的理论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9.
本文运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数理统计法、实地调查法对开封市广场舞的开展现状进行了调查,通过对数据的分析发现,开封市部分地区的场地设施建设和人才缺乏,居民日益增长的休闲健身需求同开封市公共体育场地设施以及人才严重不足相矛盾,这些正在成为制约开封市广场舞开展的主要问题。本研究针对现阶段广场舞的参与者和开展情况的问题,提出了广场舞组织管理和场地设施等相应的建议。  相似文献   

10.
采用文献资料法、走访调查法等方法,以丽江地区东巴舞为研究对象,调查了东巴舞的开展现状,对制约东巴舞发展的各项因素进行探讨,并给出了传承、保护东巴舞的策略和措施.  相似文献   

11.
长鼓舞是瑶族文化的符号,随着时代的发展,长鼓舞在瑶族的变迁过程中不再是单一的复制,而形成合而不同的长鼓舞文化。通过文献资料和实地考察,分析总结长鼓舞文化的演变异同,深刻挖掘长鼓舞的文化价值及传承启示。  相似文献   

12.
梳理"舞草龙"文化记忆与失忆的历史脉络,分析其失忆的原因,并结合上海松江城镇文化建设与生态建设,推动"舞草龙"文化记忆重构;以"文化失忆与记忆理论"为分析视角,采用实地调查和结构式访谈等方法对上海民俗体育"舞草龙"进行个案研究;结果表明:造成"舞草龙"文化失忆的原因有异质文化的冲击;都市化、城镇化侵占了"舞草龙"文化的生态空间;"时尚娱乐主义"和"科技产品"占据着市民的休闲时间;教育失范带来的挑战等方面的原因。在建设新型城镇化过程中,学校教育、城镇文化建设以及地区生态建设都将是促成"舞草龙"文化记忆重构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13.
舞龙运动作为我国优秀的民族传统体育项目,在我国有着悠久的历史和广泛的群众基础,它已经渗透到中国社会的各个领域,成为一种文化的凝聚和积淀。经过社会大众的不断创造和逐步完善,中国舞龙正在朝着竞技化方向快速发展,并为越来越多的国人和世人所接纳和喜爱。舞龙运动不仅对中华文化与世界文化的交流起到了促进作用,而且对世界体育的发展产生了积极的影响。文章通过解读舞龙运动的技术风格,以进一步增进人们对舞龙运动的了解与认识。  相似文献   

14.
丰城岳家狮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江西最具代表性的传统狮舞,具有其独特的文化内涵和价值。文章通过对丰城岳家狮起源、发展历程以及其文化价值的探讨,旨在让更多的人认识和了解丰城岳家狮,以便更好地继承和发扬这一宝贵的文化遗产。  相似文献   

15.
文章采用文献资料、比较分析、归纳以及实地考察等研究方法对瑶族长鼓舞的历史源流及分类进行分析。研究认为,在当代乡土社会生活中,瑶族长鼓舞以其特有的功能与价值发挥着不可替代的、独特的作用。  相似文献   

16.
研究目的:掌握汉中市广场舞开展的基本情况,了解开展过程中存在的基本问题。研究方法: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访谈法、数据分析等。研究结论:汉中市广场舞开展过程中主要存在的问题包括噪声扰民比较普遍;无固定的场地,器材匮乏,锻炼环境没有保证;无专业人员进行组织联系;人们思想认识的局限性。对策:加大广场舞的宣传力度,让更多的人认识广场舞的健身价值;合理规划城市建设,适当增加健身场地;建立专门的组织管理机构;举办社区广场舞比赛,以赛代练;加强汉中市广场舞健身指导老师队伍建设等。  相似文献   

17.
从文化符号学角度对彝族阿细跳月进行分析,认为彝族阿细跳月是集体育、舞蹈、音乐、文化于一体的文化符号。从有形物质文化符号和无形物质文化符号等两个层面对彝族阿细跳月的文化符号进行了阐释,最后提出了发展阿细跳月的文化符号的路径:处理好开发与保护的关系;打造阿细跳月文化品牌;构建阿细跳月民族一体化教育。  相似文献   

18.
文章采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以及专家访谈法等研究方法,旨在对龙狮运动在普通高校开展的可行性进行诠释.通过对暨南大学龙狮运动开展的目的与意义、现状及有利条件等的相关阐述,得出结论:龙狮运动是我国传统的文化瑰宝,对传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促进中国人民与不同国家或地区华侨华人的交流和合作意义重大,因此开展这一运动是十分迫切且必要的,而暨南大学等高校在资金、师资力量、器材等方面彰显了自身的优势与特色,可作为龙狮运动的传播和发展的重要载体.  相似文献   

19.
壮族"抢花炮"是一项具有浓郁民族特色的传统体育活动,深受壮族同胞的喜爱。文章以桂西高校为例,结合桂西的地理环境、民族文化资源,将壮族传统体育"抢花炮"引入高校体育教学,作为校本课程开发,不仅丰富了体育教学内容,符合国家"让民族传统体育进入学校"之精神,也对传承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具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