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8 毫秒
1.
张守卫 《图书情报工作》2009,53(11):142-145
“互著”与“别裁”是我国古典文献著录中的两种辅助著录方法,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价值。长期以来,关于互著、别裁到底起源于何时的争论,一直没有止息。通过对《直斋书录解题》中采用的“互著”与“别裁”实例的举证,证明“互著”与“别裁”起源于南宋末年陈振孙编著的《直斋书录解题》,而不是前人认为的元马端临撰的《文献通考·经籍考》或明高儒编制的《百川书志》。同时,《直斋书录解题》也是我国古代书目中最早同时采用“互著”与“别裁”方法的书目。  相似文献   

2.
分析UNIX系统“广西高校图书馆计算机管理集成系统”的书目数据库的数据结构,研究“Web馆藏查询系统”的书目数据库、流通数据库的数据结构,将UNIX系统的书目数据转换为Windows NT系统“Web馆藏查询系统”用的数据,给出有较大参考价值的已经实际使用的数据结构。  相似文献   

3.
基于文献出版统计分析的藏书质量控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对“核心出版社”与“核心书目”以及“核心作者”的概念进行界定,对引文分析法及引文分析工具的优势与不足进行分析,提出基于google scholar进行引文分析,并结合布氏定律的测定方法。并以2002-2005年国内经济类图书的出版为例,以实证研究方式阐述测定过程,通过对其学科领域文献出版情况进行统计,从而获得经济类“核心书目”、“核心出版社”以及“核心作者”,在此基础上提出经济类图书的采购及质量评价策略。  相似文献   

4.
(三)经部类目与图书著录 经部类目的设立 懦家经典在西汉确立了经的地位以后,东汉初年,班固据刘歆《七略》撰《汉书·艺文志》,于“六艺略”著录儒家经典,分立九个类目,即:《易》类、《书》类、《诗》类、《礼》类、乐类、《春秋》类、《论语》类、《孝经》类、小学类。《汉志》“六艺略”的类目,奠定了后世书目经部类目划分的基础,以书为类成为经部类目的一个突出特点。 从《隋书·经籍志》到《四库全书总目》,经部类目的设立,皆沿从《汉志》,或大同小异,从无超出其规范者。《隋志》将《七录》“技术录”中的“谶纬类”移入经部,唐代母煚的《古今书录》、《旧唐书·经籍志》、《新唐书·艺文志》、南宋陈振孙的《直斋书录解题》、《文献通考·经籍考》等书目因之。《隋志》于《论语》类后附著“五经总义”方面的图书,《古今书录》增立“经解类”,两《唐志》、南宋晁公武的《郡斋读书志》、《直斋书录解题》、《文献通考·经籍考》、《宋史·艺文志》、《明史·艺文志》、《四库全书总目》等书目因之;其中,《明志》改称“诸经类”,《四库全书总目》改称“五经总义类”。南宋尤袤的《遂初堂书目》将《孟子》由子部移入经部,附著于《论语》类之后,《直斋书录解题》仍合类著录,而将类名改称“论孟  相似文献   

5.
焦点与分歧何在——对“书目情报理论”问题的述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目前有关“书目情报理论”问题的讨论作简略介绍与评论。  相似文献   

6.
高校图书馆书商书目对比研究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论述“征订书目研究”对提高中文图书采访质量的重要作用及国内相关文献对“书商书目”研究的缺乏和不足。并运用实证研究的方法,以国内比较大的三家供应商的自编书目为例,从供全率、预告率、完备性、准确性、订到率等方面进行对比分析,寻求提高书商书目质量的有效策略,从而达到提高中文图书采购质量的目的。   相似文献   

7.
中国古代书目中的类目命名取决于主观认识,体现人的判断和需求。只有充分结合主体意识、语言环境、事理逻辑、表达功能、语义内涵等因素,才能理解古代书目的类别内涵。相应地,古代书目中所谓的“类”不是形式逻辑类,它是人根据自己的看法所作的分类,包含着主体人对客体文献的价值评价,本质上反映了在书目编码与解码过程中主体人的存在。  相似文献   

8.
[目的/意义] 从时空转向的角度,揭示古典目录学的近代境遇,并为分析传统文化的近代化转型提供基于书目的解释与说明。[方法/过程] 以图书、学术和目录的相互建构为视角,在中西目录学此消彼长的语境中系统梳理古典目录学的近代化历程。[结果/结论] 时间上“范围古今”与空间上“兼及天下”的古典目录学,最终仅著录“中国”“古代”的典籍;而西方目录学则成长为独步中西、超越时空的普世性体系,从而也为区域性和时间化的西方文明异化为世界性的普遍真理提供了书目体制上的学理铺垫。相应地,颠覆以西方为中心的目录学一元论话语,也是世界文明走向中西互补之健康生态的重要环节。  相似文献   

9.
基于Web的馆藏发展业务平台构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文章从有效控制馆藏采访质量、拓宽采访方式和渠道、降低文献采选工作随机性和无序性的角度出发,提出一种能够高度集成各个分散的出版发行书目信息,并提供新书评介、在线选书、集中订购、标准MARC书目数据下载等“一条龙”或“一站式” 的馆藏发展业务平台——AcqWeb,并对该平台的构建方案、实现技术与方法进行了详细论述。  相似文献   

10.
国外大学图书馆战略规划模式解析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解析国外大学图书馆战略规划的五种模式,即“总-分馆”模式、“总-分目标”模式、“关键领域-评估”模式、“目标-战略-资源需求”模式、“短期-中期-长期战略目标”模式,着重分析每种模式的运行框架、案例与优势,为如何制定国内大学图书馆战略规划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基于网易的网络信息分类体系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针对目前网络信息混乱,不利于用户查找的现状,从网络信息类目设置原则、类目级别、类目数量、类目关系等方面对网易的分类体系进行了初步研究;同时结合传统信息分类方法,在剖析网易分类体系自身特点的基础上,初步探讨了目前网络信息分类存在的一些问题,及在构建网络信息时所应考虑的因素和改进建议,以期为改善国内网络信息分类体系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基于中文词义概念的Web信息分类检索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领域范畴索引构建网上中文信息分类检索的语义环境,使主题检索受控于范畴分类,并在此基础上研究了一种新型的Web信息分类检索方法,并证明概念词检索定位在主题类目下其查准率有进一步的提高。该研究应用于多种搜索引擎查找以不同类目归类的同一内容信息时,在类目名称与实际内容不一致情况下用户也能在同一类目下找到相关内容的信息。  相似文献   

13.
《中图法》(第5版)计算机类目存在学科体系不完整、类目关系混乱、类目名称不规范、类目注释不当、编码错误等问题。本研究参照《学科分类与代码表》(GB/T13745-2009)和《国民经济行业分类》(GB/T4754-2017)对计算机科学和计算机产业的分类方法,依据计算机科学的体系结构和应用问题,从宏观上作了重新组织,措施得当,逻辑性强,有利于提高类目的实用性。  相似文献   

14.
《中国图书馆分类法》(第5版)部分类目设置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中国图书馆分类法》(以下简称《中图法》)(第5版)已于2010年9月出版,与《中图法》(第4版)相比,它更强调分类法的实用性和工具性。结合实际图书分类工作,《中图法》(第5版)的"B825个人修养"类目、"D政治、法律"部分类目、"F经济"部分类目、"G894私人收藏"类目、"H31英语"类目、"I207.2诗歌、韵文"类目的设置仍存在不合理之处,尚有进一步完善的空间,希望再版修订时予以关注。  相似文献   

15.
基于行业跨学科文献的跨学科属性及文献特征,探讨行业跨学科文献分类方法;借鉴《学科分类与代码》的学科分类体系及简明的类目结构,弥补《中国图书馆分类法》(简称《中图法》)分类与学科体系不对应、学科专业归属不明确、结构复杂的不足;以水上运输业跨学科文献资源库建设为例,采用人工直接映射方法,通过《学科分类与代码》与《中图法》的映射关联与有效融合,建立与行业跨学科体系对应的文献分类体系,设置通用、实用、简明的行业跨学科文献类目结构,为有效实现行业跨学科书目数据库协同建设、相互操作及书目数据检索共享创造条件。  相似文献   

16.
从古籍普查中遇到的分类问题入手,列举各藏书单位目前所使用的主要分类法。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专门为古籍普查而制定的五部分类法,把该分类法与之前使用的主要分类法进行比较,通过例证、对比等方式充分肯定了五部分类法的优点,同时也指出其客观存在的某些不足,以及由于普查人员的主观原因导致的分类错误并提出解决之道。  相似文献   

17.
Folksonomy及其国外研究进展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阐述了folksonomy的概念与分类原理,指出了其与传统分类法的不同。分析了folksonomy在类目结构、信息组织、信息资源揭示等方面的优势以及在语义表达、语法控制、语义普遍认知方面的劣势。从存在价值、基于tag的定量分析、用户定量分析、系统设计与应用、缺陷解决措施以及检索等六个方面系统介绍了folksonomy的国外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18.
本文通过若干图书馆计算机技术类图书分类的对比分析,对计算机维护、检修、故障诊断与排除类图书的统一分类问题进行研究;在对TP311.138数据库系统、TP312程序语言/算法语言类目的附加分类区分标识总结分析的基础上,提出对TP311.56软件工具/工具软件、TP391.12汉字处理系统等类目附加软件、系统名称区分号,实现类下同一主题图书相对集中、有序化管理的设想。  相似文献   

19.
以网易网和《中图法》为实例,从分类体系、分类标准、类名设置等方面对网络信息分类法和传统文献分类法进行比较研究,在此基础上,分析了网络信息分类法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完善网络信息分类法的几点意见。  相似文献   

20.
分析《<中国图书馆分类法>(第5版)文学大类存在的问题》一文所提出的文学类分类问题,指出其中值得商榷的文学类分类观点,并提出修改意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