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无机化学中元素及其化合物的氧化还原性在不同介质中、不同氧化态时表现出较大差异,其变化规律不易把握。可应用元素及其化合物的自由焓-氧化态图对其相对稳定性、歧化反应发生的可能性、氧化还原反应进行的趋向性以及氧化还原能力大小等性质进行判断。  相似文献   

2.
无机化学中元素及其化合物的氧化还原性在不同介质中、不同氧化态时表现出较大差异,其变化规律不易把握.可应用元素及其化合物的自由焓-氧化态图对其相对稳定性、歧化反应发生的可能性、氧化还原反应进行的趋向性以及氧化还原能力大小等性质进行判断.  相似文献   

3.
自由能—氧化态图是A、A、Frost于1950年首先提出来的,它是以金属单质为基准(△G°=0),在PH=0时各氧化态物质的标准吉布斯自由能(△G°)作为纵坐标,以其相应的氧化态值(N)作为横坐标的曲线图,通常简称为△G°—N图。例如,图一为锰元素的△G°—N图。这一图解对于元素的不同氧化态的水溶液化学性质都能给出明确的半定量的说明。本文在分析图象的基础上,总结规律,归纳该图在无机化学教学中的一些主要应用。  相似文献   

4.
对元素的氧化还原性质,一般借助于元素电势图或自由能一氧化态图来描述。自由能一氧化态图是由 EA.V.Ebsworth 提出来的,它是以各种“半反应”的自由能对氧化态作图,画出关系曲线,亦称 Ebsworth曲线。该图也是用来表示某一元素不同氧化态之间关系的图解方法。自由能一氧化态图直观、清楚、使用方  相似文献   

5.
锰元素化学性质变化规律的热力学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锰元素的化学性质在不同介质、不同氧化态时表现出较大差异,其变化规律不易把握.从热力学角度利用锰的自由焓-氧化态图可以对它在水溶液中的相对稳定性、歧化反应发生的可能性、氧化还原反应进行的趋向性以及氧化还原能力大小等性质进行判断,对锰及其化合物化学性质的变化规律能进行直观的概括.  相似文献   

6.
自由能——氧化态图能直观形象地反映出元素及其他台物的氧化还原特性的变化。以锰元素为例,介绍绘制G^0-N围的原理和方法,并应用其判断锰各种氧化态的稳定性、氧化可能性以及氧化还原反应进行的方向和趋势。  相似文献   

7.
自由能-氧化态图中的纵坐标与零点问题的讨论宋天佑,徐家宁,刘五文,高爽,滕永富自1951年A.A.Frost ̄[1]首次提出自由能-氧化态图以来,这种用来描述元素的单质及化合物氧化还原性质的图示法先后被国内外一些无机化学教材所引用 ̄[2-4]。数年来...  相似文献   

8.
在讲授无机化学和普通化学过程中,发现学生们判断氧化还原反应中的氧化产物和还原产物的能力较差,尤其对多种氧化态元素的价态转变更感到困难。因此,本文简要谈谈元素电势图及其一些运用。如果深入了解这方面知识,就可以达到全面地掌握某种元素的各种氧化态在氧化还原反应中所起的作用,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可以具有举一反三的能力,在实际工作中也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9.
介绍了自由能-氧化态图的绘制,利用自由能-氧化态图讨论了同系列元素氧化还原性质的变化规律。  相似文献   

10.
自身氧化-还原反应指的是在氧化-还原反应中还原剂和氧化剂是同一种物质。歧化反应是自身氧化—还原反应中的一种,它指的是同一物质的分子中同一价态的同一元素间发生的氧化—还原反应。所谓“歧化”就是说同一价态的元素在发生氧化-还原反应过程中发生了“化合价变化上的分歧”,有些升高,有些降低。究竟哪些自身氧化-还原反应是歧化反应?哪些又不是歧化反应?今分别阐述如下:  相似文献   

11.
正一、在分散系判断中的应用溶液、胶体和浊液的本质区别是分散质微粒直径的大小,借助数轴可以直观地表达。如图1所示:二、在溶液酸碱性及pH判断中的应用在25℃的水溶液中,pH7,溶液呈酸性,pH越小,溶液的酸性越强;pH=7,溶液呈中性;pH7,溶液呈碱性,pH越大,溶液的碱性越强。强酸与强碱溶液在加水稀释的过程中,稀释强酸pH增大,稀释强碱pH减小,但最大的限度是接近于7。这些知识用数轴可准确、清晰、直观地描述出来,这样有助于我们理解掌握。如图2所示:三、在氧化还原反应中的应用在氧化还原反应中,处于最高价态的元素只具有氧化性,处于最低价态的元素只具有还原性,处于中间价态的元素,既可能表现氧化性,也可能表现还原性。在氧化还原反应中,同种元素的相邻价态之间不能发生氧化还原反应。同种元素不同价态若能发生氧化还图1图2  相似文献   

12.
氧化──还原反应贯穿于整个中学化学教材,它是中学化学教学的重点和难点,是高考的必考内容之一,对这一问题的教学作如下探索。一、介绍基本概念按教材顺序介绍各个概念,接着以如下图示把各个概念联系起来。二、氧化——还原反应与四大基本反应的关系:三、氧化剂的氧化能力、还原剂的还原能力大小的判断方法:1.利用金属活动顺序表判断。2.非金属元素的氧化能力,其阴离子还原能力的判断。3.同一元素在不同价态的氧化、还原能力。一般规律:同一元素价态越高,氧化能力越强;价态越低,还原能力越强,如氧化能力时“>时“;还原能…  相似文献   

13.
本文从国际单位制(SI)出发,讨论了化学反应的自由能变化△G~0的单位是什么和依△G~0=-RTlnK一式而得的平衡常数K有无单位的问题。  相似文献   

14.
所谓歧化反应是指同种元素的同一价态发生的氧化还原反应,氧化剂和还原剂可以是同一种物质,遵循"中间价→高价+低价"的歧化反应规律。归中反应是指同种元素的不同价态之间发生的氧化还原反应,氧化产物和还原产物可以是同一种物质,遵循"高价+低价→中间价"的归中反应规律。卤素属于典型的非金属元素,除了氟元素以外,卤素中的  相似文献   

15.
读者来信     
《宁夏教育》八三年第一期《一些特殊的氧化——还原反应》一文的第二条“不同物质的分子中不同价态的同一元素的原子间发生的氧化——还原反应”中,作者举有一例:  相似文献   

16.
氧化还原反应产物的判断及方程式的书写是无机化学元素部分教学的难点,掌握无机化学氧化还原反应的规律,产物的判断规则及熟练完成方程式的配平是提高无机化学教学质量的重要一环,本结合教学实践探索,从氧化还原反应产物与反应条件的关系,氧化还原反应方向的定量判断原理,尤其是归纳分类,综合分析,逻辑推理的方法第三个方面,讨论了氧化还原反应产物的一般判断规则。  相似文献   

17.
表示元素氧化还原能力常用的有两种方法:一是元素的电势图,另一种是伏特当量自由能一氧化态图.在此提出一种稳定态参比电势图,并对稳定态参比电势图的含义和应用进行研究,该方法具有其他两种方法没有的优势.  相似文献   

18.
本文在归纳周期系中过渡元素氧化态递变规律及运用电极电势、电势图阐明过渡元素化合物的反应规律等方面作了一些归纳性探索 ,以在无机化学教学中使学生在学习元素化学性质的同时培养理解、分析及归纳能力  相似文献   

19.
歧化反应是指同种元素的同一价态发生的 氧化还原反应.氧化剂和还原剂可以是同一种 物质,遵循“中间价→高价 低价”的歧化反应 规律.归中反应是指同种元素的不同价态之间 发生的氧化还原反应,氧化产物和还原产物可 以是同一种物质.遵循“高价 低价→中间价” 的归中反应规律.卤素作为典型的非金属元素 族,除氟外,其它元素都较易于发生上述两种反 应.  相似文献   

20.
本文以元素周期系理论和自由焓一氧化态图为主线,将貌似杂乱的具有多变价态元素的氧化还原反应串联起来,从而使这些知识变得容易记忆,使理论更为紧密地联系实际,有效地培养学生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