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亲历出版30年》反映的三十年,是一个不寻常的三十年.无论是从全国来说,还是从出版事业来说,都是如此.从全国来看,这是从结束文革到拨乱反正,到改革开放,走上民族振兴之路的重要时期.从出版事业来看,这也是大转变、大改革、大发展的重要时期.这部著作正是反映出版事业重要时期的重要著作,是一部不可多得的著作.可以说,这个时期和这部著作相得益彰.有了这个时期一系列重要的出版活动,才可能形成这部重要著作;有了这部重要著作,又有利于我们去认识和了解这个时期重要之所在.  相似文献   

2.
档案的定义在不同时期有着不同的理解和表述.本文从古典档案学时期,现代档案学时期,后现代档案学时期这三个时期来比较几个著名的档案定义,以便说明档案定义的发展和演变.  相似文献   

3.
高坤 《青年记者》2012,(17):78-79
古罗马,中世纪时间段释义 古罗马时期,通常指从公元前9世纪初古罗马在意大利半岛中部兴起到1453年东罗马帝国(即拜占廷帝国)灭亡,其发展可以概括为三个时期:王政时期、共和时期、帝国时期.公元前27年,屋大维确立元首制,共和制度瓦解.他被元老院授予“奥古斯都”称号,罗马历史也就以此为标志进入了帝国时代. 中世纪时期约为公元476年至公元1453年,这是欧洲历史上的一个时代.  相似文献   

4.
魏晋南北朝时期是中国佛教艺术造像史上的第一个高峰时期,这个时期的佛教艺术经历了从西域模式向中原模式的转化,在图像的转变中体现了佛教的汉化过程.敦煌莫高窟地处西域与中原的交接地带,它的佛教造像的汉化过程在这个时期具有典型意义.本文以432窟胁侍菩萨为例,从时代背景,图像演变过程和佛、儒、道合流的文化趋势讨论了莫高窟汉装菩萨出现的原因和意义.  相似文献   

5.
从手抄乐谱、印刷乐谱直至数字出版时期的乐谱多元化呈现形式,乐谱传播走过了数千年的发展历程.在这一历史进程中,以印刷、出版为主要动力的科技的进步,始终是改变乐谱传播方式的关键要素所在.印刷术的发明使乐谱的传播摆脱了手抄时期书写不规范、无法批量生产制作的困境;而数字出版时代的乐谱传播则从真正意义上将乐谱从时间和空间的束缚中解放出来,实现了传播的互动性与自由度.本文将针对手抄、印刷与数字出版三个不同时期的乐谱传播进行历史脉络梳理,解读在不同历史时期,乐谱呈现的方式及特征,同时阐释科技进步为乐谱传播所带来的终极意义.  相似文献   

6.
隋唐五代是中国古代图书编撰的重要发展时期.本文从官方修书、私人著书、图书内容、编撰形式、编撰理论等五个方面论述了这个时期图书编撰的成就,还分析了产生这些成就的原因.  相似文献   

7.
美国的播音教育和研究大概起源于20世纪30年代初,其历史大致可以分为三个时期:准备和萌芽时期;形成、确立和巩固时期;发展和完善时期.从第三个时期的后半段开始,美国有关播音的研究又出现了一些新趋势,十分值得关注.应该说是当今传播学的整体发展促动了这种新变化,这种新趋势也使得关于播音的研究有可能在一个更高的层面上参与国际学术互动.  相似文献   

8.
文书档案保管期限表的量化演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各时期的文书档案保管期限表,从一定意义上反映了我国档案界对每一个鉴定工作时期形势、任务的现实思考,也反映出各个时期对鉴定标准的掌握尺度.因而,对它们进行数量关系的分析,能够看出一定的发展、演变规律.  相似文献   

9.
文章分别从革命时期、建设时期、改革时期、复兴时期四个阶段,阐述中国共产党对外传播思想的承继、拓新、变迁主线及其影响因素.通过对中国共产党不同历史时期的对外传播思想的考察,文章认为百年中国共产党对外传播思想呈现出统一战线—"把地球管起来"—"内外有别"—"外外有别"—"融通中外"的演进路径,演进过程遵循相互渗透、补充完善而非前后替代的逻辑,体现出党的对外传播从思想的武器向文化自觉、自信的转变.中国共产党对外传播思想的形成及演进有其深厚的思想渊源和实践基础,是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其中应国内国际局势变化,适时革新对外传播实践是对外传播思想演进的根本动力.  相似文献   

10.
本文从新中国成立伊始到现在,以日本NHK电视台涉中纪录片传播内容的变迁为研究对象,探索日本电视是如何来报道中国的.研究发现,日本电视媒体对中报道经历了初期、中日友好时期、友好延续时期、走向恶化初期、报道中国经济高速发展时期及报道中日各种矛盾凸显时期,从中总结出日本电视媒体的报道与日本民众对中印象的评价是息息相关的.  相似文献   

11.
回族的服饰既受到伊斯兰文化影响,也受到中国汉族服饰文化的影响,有着历史的继承性.从不同历史时期回族服饰的表现形式来看,其变迁可分为两个阶段,即蕃服时期和本土化时期. 一、唐宋元蕃服时期 由于唐宋元时期回回先民有阿拉伯人、波斯人,也包括突厥、回鹘等,因此尚未形成统一的民族意识,是外来多民族的混合体.不同国家、民族的外来蕃客侨居中原地区,民族意识一致或邻近的蕃客形成相对独立的蕃坊,各自结庐而居.  相似文献   

12.
北京大学图书馆的历史、现状与展望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将北京大学图书馆110年的发展划分为三个阶段:晚清和民国的初创与曲折发展时期、新中国成立到改革开放前的合并扩张与长足进步时期、改革开放后追赶世界先进大学图书馆的持续发展时期,分述了三个阶段的特点和成就.并以北京大学图书馆为例,从八个方面展望了大学图书馆的未来.  相似文献   

13.
邓绍根  郭慧玲 《当代传播》2021,(4):11-16,26
中国共产党新闻宣传文风百年史是一部从成长到成熟的不断完善的建设史、探索史.它历经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从反对文言八股发展为反对"党八股",到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探索新文风、反对受极"左"思想的不良文风和"帮八股",经由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反对"长、空、假"的"新八股",最终发展到新时代的"短、实、新"的清新文风建设.在中国共产党百年进程中,新闻宣传文风建设在不同时期有不同的建设主题,而结合中国国情、贴合时代特色、符合群众味口是不同时期新闻宣传文风建设的重要目标;历代党和国家领导人的新闻宣传文风思想则对各个时期的文风建设思路起到了重要引领作用.  相似文献   

14.
从近代报纸诞生到互联网的出现,“第一媒体”和“第四媒体”的年龄相差几百年.跨越这几百年的距离,报纸和网络现在作为活跃的媒介形态同时为广大受众提供着新闻信息.这两者间的关系,经历了各自发展时期、对抗时期、竞争与合作并存时期、报网互动时期以及未来可以预见的报纸、网络和其他媒介形态走向融合的时期.本文采用文献分析和内容分析的研究方法,以报纸和网络间关系的演进过程为线索,通过对二者关系的分析,着力探讨报网互动的出现原因和互动的主要形式.  相似文献   

15.
魏晋南北朝时期是一个佛教信仰极为兴盛的时期.到了南北朝时期,当时南、北两大都城洛阳、建康城(今南京)内外,都分布了许多佛寺.从东晋仓皇在南方立国,到无论是国家或者是整个民间社会的经济都获得了长足的进步的梁朝,佛教文化也在此基础上得到了空前的发展,并使本时期城市文化具有鲜明的时代特色.  相似文献   

16.
中国情报语言20世纪回顾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1情报语言发展各时期概况 我国情报语言源远流长.但从<七略>产生到19世纪末的长时期里,发展缓慢.20世纪是我国情报语言迅速发展的一个世纪,可以划分为下列四个时期:(1)分类法第一次变革时期;(2)分类法第二次变革时期;(3)情报检索发展初期;(4)情报检索现代化时期.  相似文献   

17.
张景武 《视听》2022,(5):108-111
1928年至今,共有31部海南黎族题材纪录片问世,奠定了海南黎族纪录片影像志的基础.从近代考察影像时期、有组织地创作影像时期到影像志大发展时期,海南黎族纪录片影像志的题材不断拓展.受接受美学理念的影响,纪录片创作越来越尊重观众的审美选择和审美判断,实现了影像志审美的大变迁.  相似文献   

18.
新文化运动时期的文学书籍封面设计突破了传统的框架,从美学思想到艺术语言、表现手法,呈现出崭新的艺术面貌和独特的艺术魅力,具有继往开来的历史价值.本文主要就此时期文学书籍封面设计的艺术风格及形式特征进行了论述.  相似文献   

19.
恩格斯说过:"人不仅为生存而斗争,而且为享受、为增加自己的享受而斗争……准备为取得高级的享受而放弃低级的享受."由此可见,娱乐是人的天性.我国的电视娱乐节目经历了晚会时期、娱乐时期、竞猜时期、真人秀时期、后选秀时期5个阶段,电视荧屏呈现给我们的娱乐节目转型速度之快、力度之大是毋容置疑的.从框架理论出发,节目理念和形态的框架转型是由社会和大众文化框架以及受众个体框架的转型所共同促成的.  相似文献   

20.
"十三五"时期是我国国民经济结构调整深化实施的重要五年,也是我国从出版大国向出版强国迈进的关键五年.在"互联网+"背景下,传统出版与新兴出版融合发展成为出版业发展的必然趋势.本文在总结"十二五"时期出版业转型升级、融合发展已有经验的基础上,对"十三五"时期如何实现出版业融合发展、向更深层次迈进提出几点思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