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本文对庄子哲学思想中管理艺术上的阐述,将遵循着人的自然性与人本身的内在必然性,结合管理的原则来分享庄子的管理本体论,并从"无用之用"、"自然无为"以及"和谐观"中来廓清庄子思想所要达到的管理境界。  相似文献   

2.
庄子一生淡泊名利、乐贫守道、喜好游历四方。收录庄子一生名篇著述的《庄子》一书记载了大量庄子本人的旅游活动,书中与旅游有关的"游"字出现了一百余次,充分表达了庄子的旅游思想。  相似文献   

3.
《大观周刊》2010,(33):20-20
著名作家王蒙在出版《老子十八讲》、《庄子的享受》等著作后.近日又由中华书局推出了《庄子的快活》。在这本新作中,“老王”为庄子思想的奇葩而“赞颂欢呼”并认为,“老庄不能当饭吃,但是可以当茶喝,当清火消炎药或者当仙丹服用。”  相似文献   

4.
在古代,人们对思想共享的认识是有限的,常常会以“无用”否定思想及思想共享的价值。《庄子·南华经》就记载了这样一件事:曾任梁相的惠子公开对庄子说:“你的思想无用。”庄子说:“大地可以说既广且大,人所用的只是脚能踩踏的一小块罢了。既然如此,那么只留下脚踩踏的一小块土地而把其余全都挖掉,一直挖到黄泉,  相似文献   

5.
李治 《大观周刊》2012,(28):17-17
本文从五个方面来阐述庄子对美的深刻见解。庄子的美学观同他的哲学是浑然一体的东西。他的美学即是他的哲学,因此他眼中的美并不是纯粹的自然美或艺术美,而是与“道”合一的境界美。  相似文献   

6.
曹嘉伟 《兰台世界》2007,(8X):48-49
本文通过对庄子“以大为美”的美学思想的探讨,揭示庄子所崇尚的“大美”之所在,以及这种“大美”思想对中国后世美学思想、文学艺术的发展产生的深远影响和其在美学上得以实现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7.
庄子是战国时代著名哲学家、思想家、文学家,道家学派代表人物,先秦庄子学派创始人,著有《庄子》一书。魏晋时期社会动荡不安,政治腐败,庄学清静无为自由逍遥的主张对当时士人影响较大,对魏晋时期的文学发展产生了重大影响。  相似文献   

8.
本文以文本解读法为基本研究方法,以庄子养生思想为研究对象,从庄子养生思想的系统体系、理论基础和研究价值三个方面对其进行梳理;通过对庄子养生思想的研究,明确其历史定位,发掘其中的普适价值,为人们在现代社会更好生存提供一定借鉴。  相似文献   

9.
王冰纯 《大观周刊》2011,(37):30-30
“无为”的思想是庄子思想的核心组成部分,庄子的"无为"思想一方面体现在他的人生观上,一方面体现在他的治国观上,并且两方面具有重要的内在联系,对后人和社会有着重要的启发。  相似文献   

10.
温健  范兆飞 《大观周刊》2012,(9):15-15,25
本文以道教、玄学清谈之风、个体社会化、社会群体和社会管理为切入点,阐述了庄子及其思想对社会的影响。笔者通过介绍庄子思想及其影响,意欲以社会学的观点和理论去观察和解释中国社会思想史上这样一位奇特的人物,以及与他有关的各种社会现象;并且表明这样一个观点:思想是多元化的,社会应该要有足够的包容量去容纳不同的思想文化。  相似文献   

11.
孙海军 《兰台世界》2013,(11):132-133
“精神”作为一个独立的有着特定含义的汉语词汇,首先出现在《庄子》中,这不仅改变了以往作为“精”与“神”独自存在的物质形态,更通过其对“精神”与“心”之关系的阐扬,内化为中国传统士人内在超越的思维理路.  相似文献   

12.
庄子奥义张远山著,江苏文艺出版社,2008郭象是"文化罪犯"?张远山先生《庄子奥义》出版前后,许多媒体发表了书评,主题集中在"庄子被误读了千余年"上,想来这是该书"卖点"之所在。学界中人都知道,《庄子》被误读了千余年不是今天才有的说法,更不是有了《庄子奥义》才有的说法。千余年来,误读《庄子》的情形一直存在,任谁也不会否认。然而,对《庄子》有误读,并不能否定  相似文献   

13.
方盼盼 《大观周刊》2012,(11):47-48
庄子的哲学是人生哲学。对人生问题的关注,对人生境遇的探讨,是庄子哲学的主要内容。对如何超越人的有限存在以实现与无限之!道德合一、如何摆脱人生的各种桎梏以达到天人合一的理想之境等问题的思考,构成庄子人生哲学的核心问题。  相似文献   

14.
庄子哲学及《庄子》文本研究历来部很活跃。《庄子》文本蕴含着开阔的思想空间、多元的问题阈,它逻辑与诗性交融的表达方式,吸引着历代学者不断进入这个意义的世界。研庄者,既要对庄子哲学的核心范畴“道”进行理性的分析与周延的推理,把握其内、外、杂篇的逻辑体系与内在脉络,  相似文献   

15.
《庄子》以文学形式表现哲学思想,庄子哲学思想决定了其文学创作特点:首先,庄子采用了独到的寓论体,塑造了众多怪诞的人物形象,以奇谲幻怪的艺术特色增加了整个哲学体系的诡怪性与复杂性;其次,庄子散文采用了诗的表现形式来表现哲学思想,是哲学的诗或诗的哲学,奇特的文风与细腻夸张的语言描写更显示了浓郁的浪漫主义风格。庄子的文学价值超过了他的哲学价值,对后世文学影响深远。  相似文献   

16.
董震 《兰台世界》2012,(24):54-55
庄子的人生哲学思想当中包含有一些朴素辩证法的因素,提倡以"无为"来适应外界事物的发展变化;以"天道"来驱除人性当中的虚伪杂念;以"自然"来追求个人行动的自由快乐,内涵丰富,影响巨大。  相似文献   

17.
河伯与海神庄子是战国时期著名的哲学家、文学家、唯心主义思想家。由于他继承了老子的学说,与老子并称“老庄”,所以又是道家学派的重要人物。他强调事物的自生自化,否认有神的主宰。如在其著作《庄子》中讲的河伯与海神”的故事就包含着极深的哲理。故事大意是:一年的秋天,阴  相似文献   

18.
庄子提醒世人:“丧己于物,失性于俗,谓之倒置之民。”一个人如果把自己迷失在物质世界里,一个人如果把自己的性情流失在世俗之中,那么这个人便本末倒置了。我们要认清外在的两个障碍,一个是物质,一个是世俗。物质往往是一种利益,可以迷惑我们的判断;  相似文献   

19.
【主持人语】庄子殁,解庄者纷起。而自西晋玄学家郭象借注《庄子》而将名教融入其中以求儒道合一之后,按当代解庄者张远山的看法,本来就“支离其言、晦藏其旨”的庄子的本义遂隐而不显,“老庄真道,作为中华文化的根本命脉,此后不断受到庙堂打压,命悬一线”,不过仍“不绝如缕”,“西晋嵇阮遗风,秘传至东晋陶渊明。东晋陶渊明遗风,秘传至唐代李太白。  相似文献   

20.
在《庄子》内篇中,庄子创作出丰富夸张的艺术形象,呈现丰盈的象征意蕴和审美意蕴,特别是塑造了诸多得道者形象,但这群得道者的价值观念、生存方式却存在明显矛盾。其心理矛盾正是庄子心灵矛盾的投射,借此可以更为深入地探讨庄子复杂而深刻的内心世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