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曾子以"孝"著称,历史上的曾子往往被看作是"愚孝"的典型和"移孝作忠"的始作俑者,这是对曾子的极大误解,曾子重亲亲、疏尊尊,不仅与臣下无条件效忠君王的"愚忠"之辈有根本区别,而且与《孝经》"移孝作忠"也有本质上的不同。  相似文献   

2.
曾祥芹教授的专著《曾子文章学》提出了“曾子文章文化”的新理念,还原了儒学的历史真相,创新点有二十处之多。这项“举世无双的曾子文章文化研究成果”,是曾祥芹创作动机的直接体现,也是其“拓荒”科研性格的完美呈现。《曾子文章学》创新20点是对古代文化典籍的多学科研究的范本。  相似文献   

3.
阅读的“潜水作业”是实现经典深阅读的有效方略.曾子文章对《三礼》的读以致用,《论语》有16例,涉及礼制的“泛论”和礼仪的“具论”;《曾子》有10例,体现了文篇与书本的密切关系,它们发挥了孔子的“礼教”功能.  相似文献   

4.
阅读的“潜水作业”是实现经典深阅读的有效方略。曾子文章对《诗经》的读以致用,《论语》有19例,《曾子》有10例,它们发挥了孔子“诗教”的实用和审美双重功能,为文章的“诗文并茂”做出了典型示范。  相似文献   

5.
阅读的“潜水作业”是实现经典深阅读的有效方略.曾子6篇文章引用老子《道德经》23例,体现了儒家“有为而治”和道家“无为而治”的思想差异和融合.综观曾子对《五经》和《道德经》的读以致用,可以断言,是“六经博士”支撑了曾子文章.  相似文献   

6.
阅读的“潜水作业”是实现经典深阅读的有效方略.曾子文章对《春秋左传》、《国语》的读以致用,《论语》有24例,《曾子》有16例,《孝经》有4例,《主言》有8例,它们灌注了以史为鉴的精神,发挥了“《春秋》教育”的功能.  相似文献   

7.
仁礼,一直都是专家学者所研讨的话题热.基于孔子伦理“仁礼”与践履“中庸入礼”两者问题,本文限于仅论孔子之仁,未延及孟子、曾子、子思等有关仁的思想,作为仁学的传承者,他们有关仁的精辟思想可以进一步拓展仁的境界.  相似文献   

8.
文章流传不外乎口耳相传和读写相传两种手段.曾子文章的古今流传属于儒学经典阅读的精神生产流程.中国文化是“孝的文化”.《孝经》作为孔子、曾子孝治思想的巅峰,作为中华孝文化的首要宝典,其古今流传的阅读历史仅次于《论语》,其社会的久远影响不但享誉东方,而且雄踞世界.  相似文献   

9.
差错7例     
张港 《今传媒》2003,(1):62-63
是曾子不是孔子 《光明日报》2002年5月21日A4版《可怕的柳市》编者按“‘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这是孔子对弟子的教诲。” 其实,这句话是曾参说的,并不  相似文献   

10.
《曾子》十篇,第1篇论君子的“学道”;第2、3、4、5篇论家族的“孝道”;第6、7、8篇论执政的“王道”;第9篇论君子的“士道”;第10篇论圣人的“天道”。它比《论语》章法进了一大步,总体上展现了人生发展的自然历程,知行统一地概述了“宗圣公”的“五道”思想体系。  相似文献   

11.
吾日三省吾身语出《论语·学而篇》。此章全文是:“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曾子是孔子有名的弟子之一。日,每天。三,虚指,言其多。省(xǐng),反省。身,本身,自己。此章论曾参省身慎行之事,是曾参对弟子的启发性谈话。意谓:我每天多次反省自己:替别人办事是否尽心竭力了呢?同朋友往来是否诚实不欺呢?老师传授我的学业是否复习了呢?刘宝楠《论语正义》云:“谋贵尽忠,朋友主信,传恶穿凿,故曾子省慎之。”曾子是两千年前的人物,他所据以反省自己的准则,自然是儒家的道德标准,在后人不断的引用过程中,逐渐被简化、紧缩并赋予新的内涵,成为指导人们提高道德修养,净化精神境界的箴言。今天,人们往往通俗形象地把“吾日三省吾身”这句格言比拟为“过电影”。  相似文献   

12.
阅读的"潜水作用"是实现经典深阅读的有效方略。曾子文章对《尚书》的谈以致用,《论语》有19例,《曾子》《孝经》各6例,《主言》《大学》各10例,它灌注以史为鉴之精神,开"尚书学史"之先风。  相似文献   

13.
阅读的"潜水作用"是实现经典深阅读的有效方略。曾子文章对《尚书》的谈以致用,《论语》有19例,《曾子》《孝经》各6例,《主言》《大学》各10例,它灌注以史为鉴之精神,开"尚书学史"之先风。  相似文献   

14.
位于嘉祥县南部春秋时期古南武城境内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宗圣公庙,又称曾庙、曾子庙,是国家和世代曾氏宗亲祭祀曾子的专庙。在庙内的涌泉井旁,树立着一块"涌泉井"碑。此碑,是宗圣曾子六十九代孙世袭翰林院五经博士曾毓墫,于清乾隆四十九年(1784年)为纪念曾子"事亲至孝"、"父亡而泪如涌泉"之所立。时隔二十年  相似文献   

15.
阅读的"潜水作业"是实现经典深阅读的有效方略。曾子主编的《论语》及其著作《曾子》、《主言》,都吸收了《周易》的精神营养,做了创造性的运用。  相似文献   

16.
中国是一个孝的国度,在古代很多朝代里,都有"以孝治天下"的帝王.宗圣曾子有"忠孝合一"的观点,他说如果一个人做到了孝顺父母,并且认为这是天经地义的,那他对国家、对君王、对朋友也会这样做,这就是忠孝合一.从这个基点出发,曾子认为国家选求忠臣良将,必须以孝为第一原则.  相似文献   

17.
仁礼,一直都是专家学者所研讨的话题热。基于孔子伦理"仁礼"与践履"中庸入礼"两者问题,本文限于仅论孔子之仁,未延及孟子、曾子、子思等有关仁的思想,作为仁学的传承者,他们有关仁的精辟思想可以进一步拓展仁的境界。  相似文献   

18.
现在一般认为,《孝经》是孔子门人或曾子门人(或者是再传)记录、整理孔子对曾子讲述孝道言论的著作,成书当不晚于战国时期,其间又经过这一学派学者的不断加工。汉兴,河间人颜芝之子颜贞献之,凡十八章,长孙氏、江翁、后仓、翼奉、张禹等皆名其学,是为今文。同时,又有所谓《古文孝经》,出于孔氏壁中,二十二章,相传有孔安国传。至刘向典校经籍,"以颜本比古文,除其繁惑,以十八章为定"。郑众、马融并为之注;又有郑氏注,"相传或云郑玄。其立义与玄所注余书不同,故疑之"。南朝宋范晔《后汉书》卷六五郑玄本传虽有郑注《孝经》之文,  相似文献   

19.
十六、安雅 [原文]虽真不雅,庸奴叱咤。悖矣曾规,野哉孔骂。君子不然,芳花当齿,言必先王,左图右史。沈夸征栗,刘怯题糕。想见古人,射古为招。 [译文]有些诗虽然事真情切,却不高雅,读时如听庸奴叱咤。作诗是雅事,不可粗鄙。不遵规矩法度,出言粗鄙,就会像曾子说的“言悖而出,亦悖而入”,自取羞辱。不知道的应该阙如。子路不能阙如,率尔盲对,显得鄙俗,所以孔子说“野哉由也”。高明的诗人,他们的齿颊流出花的芳香,言必合古代贤王的训导,有史书图籍作为根据。南北朝的沈约,以“征栗”入句而自夸,而唐代刘禹锡却因为六经里没有“糕”字,便怯于以这个字为题作诗。并非沈强  相似文献   

20.
所谓“致”与“至”的系列词,是指分别由“致”和“至”与同一语素所构成的略带对应性的一组词,如“致于”和“至于”,“以致”和“以至”等。前一组词,是“致”和“至”分别与同一语素“于”构成的;后一组词,则是由“致”与“至”分别与同一语素“以”构成的。由于有相同的语素,所以形成上似乎有一种对应性。正是形式上有这种对应性,再加上“致”与“至”读音相同(皆读为“zhì”),所以由它们形成的系列词即成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