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06 毫秒
1.
“阅读是人生一大乐趣,没有什么比沉浸在书中更让人放松了。我们应该庆幸,我们(澳大利亚)有丰富多样的文学文化,有许多天才的作家,他们的作品开启了我们的心智,让我们身心愉悦”。澳大利亚环境、遗产及艺术部长贾瑞特(Peter Garrett)在谈及阅读时这样说。  相似文献   

2.
最近报刊上关于整本书阅读的话题比较多,包括《光明日报》《文汇报》等主流报纸都有介入,原因是今年暑假期间一些学校给学生布置的假期作业就有整本书阅读,并布置了与整本书阅读有关的"另类"作业,遭到学生乃至家长的吐槽. 据说整本书阅读是叶圣陶先生在20世纪40年代面向中学生语文学习而提出的一种阅读理念或要求.新中国成立以后直至现在,在中学语文课程标准中一直有类似的要求.所以学校要求学生(特别是中学生)进行整本书阅读,是符合教学标准的,没有超标超纲.  相似文献   

3.
澳大利亚政府十分重视鼓励国民阅读和发展健康的图书业,这一点在其政策与法律上都有鲜明的体现.例如,该国艺术与体育部委托澳大利亚艺术委员会(Australia Council for the Ans)运作"Books Alive"项目,通过这一项目让澳大利亚本土作家的作品能够为广大读者所了解.  相似文献   

4.
《金瓶梅》与《红楼梦》的比较阅读,一直是文学鉴赏家们感兴趣的。最近读到两本与此话题有关的书:《秋水堂论金瓶梅》(田晓菲)、《中国古典小说史论》(夏志清)。田著是对《金瓶梅词话》与《绣像金瓶梅》的比较阅读。在“前言”  相似文献   

5.
《图书馆杂志》2007,26(7):94-95
一、"读图"与浅阅读、深阅读…… 我们今天热切地讨论着指导青少年阅读问题.但是对当代社会环境中青少年获得信息的渠道以及方式,我们又有多少了解呢?  相似文献   

6.
2001年11月7日上午9点 ,我们中国教育报刊社访问团一行六人来到澳大利亚先驱太阳报(TheHeraldSun)编辑部 ,拜访了我通过网络认识的编辑发展经理 (EditorialDe velopmentManager)克瑞斯 (ChrisMcLeod)先生。现将在他办公室的一次谈话和两次网络交流的部分内容整理出来 ,以飨同仁。在先驱太阳报 -周末时报集团(TheHerald &WeeklyTimesLimited) ,克瑞斯先生主要负责员工的业务培训。他还是澳大利亚新闻界多个委员会的成员 ,其中一个比较重要的职务是…  相似文献   

7.
本文首先介绍了澳大利亚图书馆和情报协会(Australian Library and Information Association)的概况,然后详细分析了ALIA主办和参与的阅读推广项目,如图书馆和信息周、爱图书馆日、全国同步故事时间、全民阅读年2012和阅读一小时。最后,文章总结了澳大利亚图书馆和情报协会的成功经验以及对我国阅读推广活动开展的四点启示:即获取政府支持;重视合作力量;注重品牌效应;发挥协会引领作用。  相似文献   

8.
谈到阅读的意义,很多人都会说阅读是陶冶情操之类的浪漫的话,但我没那么浪漫的想法.在我看来,阅读就是人类的生存之道. 人这种物种的先进性,就体现在他的学习性.我们先天的本领跟其他的动物相比,其实是比较低下的,论力量、弹跳、视力、听力、嗅觉、奔跑、飞翔……我们都比不过其他动物,但是人最大的不同来自于思维,来自于大脑. 人的思维源于超常的记忆力.一般的动物只有短暂甚至片刻的记忆,只有人类有那么长的记忆.我们经常看到一些百岁老人还是那样的思维清晰,多少年前发生的事情,还记得清清楚楚.人类通过自己的记忆,积累了知识,然后对它进行分析和加工,逐渐拥有了学习、判断、鉴定这些思维能力,知道了什么东西可以吃、什么东西不可以吃,什么动物是危险的需要避开,这是人的本能,后来就有了植物、动物的驯化,就有了农业的起源.  相似文献   

9.
邹艳  姜晓  孙诗 《大学图书馆学报》2021,39(2):68-74,91
未成年人阅读推广是全民阅读推广的基础,高校图书馆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应充分发挥校园学术文化优势,针对未成年人结合图书馆特色资源,开展有层次、有深度、有特色的未成年人阅读推广.四川大学图书馆"圕蒙学堂"未成年人阅读推广实践,即是以分级阅读为理论,借鉴国内外先进的阅读推广模式和经验,开展了多年龄层次、多知识结构、多媒体综合阅读的立体阅读活动(课程),是高校图书馆阅读推广服务深化和拓展的有益探索.  相似文献   

10.
澳大利亚全国仅2400万人口,但国民有很好的新闻消费习惯.2015年,澳大利亚每个月新闻消费人数高达1690万人,1/4的澳大利亚人每周至少会读3次纸质报纸,有490万澳大利亚人还在阅读纸质社区报纸.2014年,澳大利亚的娱乐与新闻产业的总体市场规模约为360亿澳元,澳大利亚居民在杂志、报纸、电视等三种媒体上的消费额分别为8亿澳元、12亿澳元、27亿澳元.  相似文献   

11.
2010年3月12日,澳大利亚西澳大利亚州旅游局推出"非凡出租车之旅"(The Extraordinarv Taxi Ride)活动,即招募游客乘坐出租车免费游览,探秘西澳大利亚.此前,已经在数百位报名的出租汽车司机中经过网上投票确定了西澳最佳出租车司机道格·斯莱特(Doug Slater).4月9日从西澳首府珀斯出发,持续9周,总长1.1万公里.旅行期间后勤补给人员全程跟随,随团摄像师负责记录每个珍贵片断.  相似文献   

12.
阅读是人们获取信息的主要方式,是建构自我、认识世界的重要手段.美国作家爱泼斯坦(Joseph Epstein)说:"在某种意义上,我们是被阅读所塑造的."数字时代信息的生产、组织、传播和呈现方式发生了深刻的变化,阅读也随之改变,数字阅读应运而生.数字阅读带给人们的是一种新的信息获取方式,与传统阅读相比,数字阅读具有多媒体性(阅读形式的扩展)、超链性(阅读内容的扩展)和交互性(阅读社交的扩展)等优势特征.  相似文献   

13.
"浅阅读"不应遭遇"深谴责"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浅阅读"现象是社会文化发展的重要标志之一,也是当代阅读的有效形式之一;它对人的智力发展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浅阅读"本身不具有社会的、伦理的、道德的属性,不存在所谓的严重危害.对读者的"浅阅读"现象,我们应持欢迎的态度,并认真研究其行为规律.  相似文献   

14.
<正> 在师专学生阅览室工作中,我们着重抓了两个问题.一、掌握阅读动向,明确服务方向师专学生的阅读动向,大致可分为两大类型:一是对教学参考书的阅读需求,一是对课外读物的阅读需求.为了明确服务方向,我们曾对三百名学生读者作了一次粗略的阅读情况调查.情况表明:(一)学生的求知欲旺盛.表现在扩大专业知识的阅读和有目的的业余阅读,分别占被调查总人数的49.5%和44%;经常利用阅览室学习的,占被调查总人数的79.4%.(二)学生阅读内容因专业、年龄、性别而异.文科学生除本专业书刊外,偏重阅读文学、艺术、教育、青年修养等方面书刊;理科学生阅读兴趣比之文科学生更广泛些.高年级学生系统、连续性、有目的的阅读偏多;低年级学生随意  相似文献   

15.
回顾与总结本次书市,文艺类图书作为广大读者喜闻乐见的阅读文本与近年来畅销读物的重要来源,其在本次书市上所呈现出的种种现象是任何关心中国图书市场的从业者所无法回避的.在本次书市期间,我又参加了上海文艺出版社在天津的一系列与书相关的活动,直接感受了图书作为一种文化商品,在生产者(作者)、制作销售者(出版社)与消费者(读者)之间的互动与沟通.书市应该不仅仅局限于某处展馆内的陈列或讲演,历经十五载风雨,其本身的内涵或许已经发生了可观的衍变与延伸.  相似文献   

16.
近日,一位韩国朋友很不解地问笔者,什么是"躲猫猫".笔者谨慎地"百度"了一下,百度百科是这样解释的:一种游戏,亦称摸瞎子、捉迷藏;娱乐性很强,在特定的地方(监狱、劳教所或者看守所)进行有一定的危险性;另注明, "躲猫猫"具有搪塞理由之功效.扩展阅读为"打酱油"和"俯卧撑".  相似文献   

17.
说到电子文件和数字档案的登记备份,我就想到了前些年在澳大利亚出现的电子文件管理模式.上个世纪末,澳大利亚国家档案馆制订了<联邦政府电子文件保存政策>.澳大利亚国家档案馆认为,保存电子文件的最好办法是将电子文件保存在与其产生时完全相同的技术环境下,只有在这样的技术环境下才能保证电子文件的可用性.  相似文献   

18.
第二次东亚出版人会议的主题之所以定为"出版在文化产业中的地位与发展策略",是因为韩国出版业已出现危机.出版业在韩国和日本的地位虽然已经确立,但我们的危机感在于,我们和其他文化行业相比较,这一行业还相当薄弱.尤其是在韩国,除了电影,电玩和动画片之外,新的媒体如网络和手机都威胁着传统的阅读市场.更让人不安的是学校和社会的激烈竞争,对于出版的内容有很大的影响,这种情况更加剧了我们的危机感.更严重的是出版物的"文化"特性也受到了威胁.  相似文献   

19.
同一份报纸,100位读者就会有100种印象.好的印象汇合,会逐步形成对报纸的满意度,忠诚度;反之,形成不良印象,则会导致读者流失.对读者阅读报纸后的印象进行调查、分析和提炼,有助于了解报纸存在的问题与不足.在这一思想指导下,我们尝试着进行了一次"读者实验室"读者阅读印象率调查.  相似文献   

20.
高校期刊阅读心理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期刊阅读,是指人们自身通过期刊获取有关信息的一种学习历程.在期刊的阅读过程中,人们可能会知觉或不知觉地在行为(外在)和心理(内在)上表现出某些特征,这些特征有什么规律、所产生的原因以及与我们工作的关系等等,就是本文所要讨论的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