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背妻男”是在汶川大地震中被拍下背亡妻照片的吴加芳,其背亡妻回家安葬也是因为当地无人帮其处理后事并被亡妻亲人所逼之下的无奈之举。这张照片为外国媒体记者拍摄,拍摄者本人给出的图片说明仅仅描述了事实.在被外媒采用时添加了“给了她最后的尊严”的说法。而“最有情有义的男人”的称号,以及“嫁人就嫁吴加芳”的说法,是国内媒体跟进报道直接或间接产物。  相似文献   

2.
四川男子吴加芳因为在去年"5·12地震"后背亡妻回家的举动.被广大网友称为"最有情意的丈夫",半年后吴与成都姑娘刘如蓉结婚,再度引起网友议论.在近期一采访节目中,吴家乡的村民却指吴是薄情之人,背亡妻是被逼的,之前一直和前妻闹离婚,而且他不赡养父亲.  相似文献   

3.
吴加芳的遭遇再次表明,媒体情绪化的的确确不是好东西。 2008年5月14日,吴加芳用旧摩托载妻子尸体回家,被法新社记者拍摄下来,取名为《给妻子最后的尊严》。这张照片广为流传。这个四川男人,被称为“地震中最有情义的丈夫”,“嫁人就嫁吴加芳”的口号也到处流传。他的那辆摩托车也进了博物馆收藏。对吴加芳,不仅网络媒体关注,大大小小各级各地的各类传统媒体也争相报道,其中当然不乏所谓权威主流媒体。  相似文献   

4.
"背妻男"事件回顾 汶川大地震期间,一张<给妻子最后的尊严>的新闻照片,感动了无数中国人,被国内众多媒体称为"一个中国农民的爱情",并被广为传播,四川农民吴加芳开始为世人所知.然而,在那场大地震发生半年之后,他与一名认识仅9天的成都姑娘重新走进婚姻殿堂.他的再婚引起了广泛的关注,有人祝福,有人质疑,在一些人的眼里,他也从一名深情的丈夫变成了喜欢作秀的伪君子,"背妻男"变成了"背弃男".  相似文献   

5.
媒体的嘴就是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吴加芳的遭遇再次表明,媒体情绪化的的确确不是好东西. 2008年5月14日,吴加芳用旧摩托截妻子尸体回家,被法新社记者拍摄下来,取名为<给妻子最后的尊严>.  相似文献   

6.
问责"烂书"     
由部分媒体读书版记者和书评人举办的"年度烂书榜",已经评过了四届.2009年有8种书上榜,今年1月,网上还评出了"新中国60年10本最差图书".对于被评出的所谓"烂书"或"最差图书",一直争议不断.批评者认为其中有些书,"就是用工业酒精勾兑假酒","蛙鸣般的自我膨胀","诱人的奶泡下却是毒害人思维与常识的化学药品".而被点名的上榜人,则根本不屑一顾,讥讽那些评委"有眼无珠","满嘴喷粪".在当事双方之外的一般入,也是见仁见智,各持己见.  相似文献   

7.
假新闻虽是新闻界深恶痛绝的公害,却屡打不绝,除了个人主观造假或故意放纵造假外,新闻媒体屡被忽悠,也是一个不可忽视的因素,这样的新闻可称为.被策划假新闻".揪出.狐狸尾巴",媒体才不会被忽悠."被策划假新闻"的"狐狸尾巴"有很多,最常见、最典型的有以下六种.  相似文献   

8.
通过各种手段吸纳粉丝是媒体微信公众号增加生存价值的举措,然而一些媒体微信公众号在"增粉"的同时,"掉粉"也很快.如何在增加粉丝稳定性的前提下,更好地"吸粉","NBTV养生有1套"告诉我们,应该"科学实用、内容为王","创新用语、合理排版","合作权威、强强联手","创新模式、吸引互动".  相似文献   

9.
从“情义男”到“薄情汉”——兼论典型报道的客观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汶川大地震"背妻男"事件回顾 2008年5月15日,在汶川地震过去的第三天,英国最具影响力的报刊之一<每日邮报>在头版刊登了一张题为<给妻子最后的尊严>的照片,这张照片是美籍华裔摄影师沈淇徕于2008年5月14日在四川省绵竹汉旺镇的地震灾区拍摄的,照片上一个叫做吴加芳的中年男子将妻子石琼华和自己绑在一起骑在一辆摩托车上.  相似文献   

10.
社会化媒体时代,信息生成与传播机制发生了根本变革."关系"在所有信息生产要素中处于最核心的位置,"关系"的力量深度统合了"内容"的生产,它不仅占据了信息消费入口,拓宽了内容分发渠道,还再造了新闻生产型构,深度革新了媒介生产"语态","关系至上"的理念或将超越和取代传统的"内容为王".于是,注重关系、发现关系、经营关系、通过关系之桥梁寻求和强化同用户、市场的普遍连接,是社会化媒体时代社会组织尤其是媒介机构生存发展的必由之路.  相似文献   

11.
"推进媒体深度融合,建设新型主流媒体",我国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融合从"相加"到"相融"阶段全面迈进深化改革的号角声闻,"移动媒体优先发展战略","采编发流程再造",建设"中央厨房",强化"全媒人才培养"已经成为传媒业深化改革新阶段的努力方向.  相似文献   

12.
当前,"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已经成为见诸各级媒体频率最高的关键词之一,然而,从新闻实践的现实来看,地市级媒体仍然存在着许多落后于时代的观念和做法.  相似文献   

13.
读者注意到,近来媒体上有关"酒仙"的新闻报道突然多了起来,笔者三四天时间内便从两张报纸上分别读到两则有关"酒仙"的新闻,一则是某知名晚报用四分之一版面并用大字标题<四川"酒仙"日喝两三斤白酒>,报道四川仁寿县城一家名为"无名小店"的餐馆老板杨少华在当地"酒负盛名","据侍,杨少华每天都要喝两三斤白酒,最厉害时,一天喝过5斤多白酒."另一则是同城出版的某晨报以<93岁"酒仙"喝白酒已超过15吨>为题,报道南京市一位被称为"酒仙"的93岁老人,"年轻时一天要喝2斤白酒,现在一天三餐不低于1斤,否则,他不过瘾."  相似文献   

14.
"铁肩担道义,妙手著文章",媒体作为党和人民的喉舌,承担着一项重要的社会功能--舆论监督.党的十七大报告提出,要"保障人民群众的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和监督权","发挥好舆论监督作用,增强监督合力和实效",这为新时期搞好舆论监督工作指明了方向.  相似文献   

15.
记者就金浩茶油被传致癌物质"苯并芘"超标6倍一事前往湖南省质量技术监督局采访时,被要求填写<新闻媒体采访申请表>,然后回家等消息,等待相关处室负责人、分管局领导等层层审批.有媒体记者认为,新闻单位正常的新闻采访似乎成了向湖南省质监局申请"行政审批".  相似文献   

16.
随着"悟本堂"作为违章建筑被拆除,张悟本,一个包治百病的"神医"形象也随之轰然倒塌了. 通过一些媒体的宣传和炒作,一名根本不具有任何行医资格的下岗工人、营养品推销员居然摇身一变,成为了人人敬仰的"神医",这是不是一些媒体的大意失察?当其理论经过媒体的无限放大,导致一系列农产品被恶意囤积,价格发生非理性上涨时,媒体恐怕更是难逃干系.  相似文献   

17.
今人理解的"目录",是指对图书或篇章进行著录,而后依次加以编排,便人查检的书目.这是"目录"演化到今天给人们留下的概念.初始的所谓"目录","目"与"录"则各有所指.所谓"目",系指篇目;所谓"录",系指叙录.两者相叠当合称为"篇目叙录",但古人也单称为"录",因此"录"可以涵盖"目".<汉书·艺文志·总序>谓:"刘向校书,每一书已,辄条其篇目,撮其旨意,录而奏之."  相似文献   

18.
吉林省图书馆在双休日推出的,旨在倡导高雅的休闲方式,引导人们多读书、读好书,进而营造健康向上的书香社会的"休闲时光话读书"系列讲座,以及独特的魅力赢得了众多专家、学者和普通读者的青睐和好评,被专家和新闻单位称为"我省精神文明建设百花园中的一枝奇葩","一道风景线".  相似文献   

19.
诗文评论及史学评论类著作出现较早,唐吴兢《西斋书目》始设"文史类",专收诗文评论、史书评论著作,为北宋官修目录所沿用.南宋晁公武《郡斋读书志》从"文史类"内析出论史者,创设"史评类","史抄类"亦渐被析出.明代焦竑《国史经籍志》首次提出"诗文评类","文史类"被取而代之.祁承爜《澹生堂藏书目》兼取众目之长,同时增设"史抄类"史评类"诗文评类"三大类,突破了先前文史相杂的观念,进一步厘清了史评、史抄的界限.《四库全书总目》则对此类文献作了最后的界定和归类.  相似文献   

20.
德国希特勒的"纳粹主义"、"纳粹党",长期被译为"国家社会主义","国社党",那是错误的,容易引起误解和混乱.正确的翻译应当是"民族社会主义"、"民族社会主义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