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9 毫秒
1.
托马斯·艾略特是英国20世纪影响最大的诗人,他的诗歌创作具有系统性,其很多作品都是对资本主义社会形态的反映。艾略特的文艺思想在他的作品中也时有体现,比如他的非个性化理论、象征物表现手法等,在《空心人》中都有所体现,将诗歌的主题进行了精确刻画。艾略特在诗歌中所体现的思想与他本身的意识以及理论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本文将选取其作品《空心人》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2.
文学中的虚无主义自产生至今,在许多作家的作品中都有体现。现代主义诗人T.S.艾略特的主要作品中都有虚无主义的影子,表现了诗人对于所处时代的无奈与绝望。作为其代表作之一的《空心人》中的每一诗节都存在着虚无主义的各种意象,通过诗人对于死亡世界的描写,表达出诗人对于现实世界的怀疑与否定。  相似文献   

3.
艾略特的诗歌创作理论丰富而富有系统性。他的“历史意识”要求诗人要在作品中体现过去性和现存性、永久的和暂时的共存,诗人关照的不是它们外在的“统一性”,而是内在的联系性,在主题思想的统领下,使若干征引材料形成一个有机整体。“非个性化”理论认为诗人的感情要进入作品,必须要转化为非人格的东西,转化为普遍性的艺术性情绪,使诗歌表现具有普遍意义的感情并反映时代面貌。“客观对应物”理论认为诗人的情感不能直接表现,需要借助“一件东西”(象征物)来揭示,间接传达诗人的情感和意念。艾略特的这些文艺思想在《空心人》中都有鲜明的体现。  相似文献   

4.
人世的聚散,终究是困守牢笼的情爱;人世的苍茫,终抵不过活着的一炷香;人世的寥落,终不过是树上孤叶飘落——这就是我看完话剧《北京人》后的感受。曹禺谈《北京人》时曾这样说道:"我为什么要写《北京人》呢?当时我有一种愿望,人应当像人一样的活着,不能像当时许多人那样活,必须在黑暗中找到一条路来。我当时常常看到周围的人,看他们苦着、扭曲着,在沉下去,百无聊赖,一点办法也没有。  相似文献   

5.
审美惊奇论是在美学领域中新兴的理论,把它用于实践文本分析是一种新的尝试,也能给人们带来全新的审美感受。在《站在高高楼顶上》和《回望沙原》两篇小说中,读者对作品中的人、事、情、景的"片断的、零碎的"的感受,被一下子"接通为一个整体"了,让读者在作品中"发现"了惊奇。  相似文献   

6.
素材·语段在《小生灵要写出它的"灵性"》中,我们举的都是动物。其实,植物也有生命,也有灵性。我们这一期重点研究怎样写出植物的"灵性"。1957年《星星》创刊号上,发表了当时还不到30岁的诗人流沙河所写的一篇题为《草木篇》的  相似文献   

7.
本文从人性的角度分析了历史小说《曾国藩》和《张之洞》。《曾国藩》比《张之洞》畅销的主要原因就是迎合了大众读者的口味,即表现了历史小说的美学魅力——人性,使读者不仅看到了不同于现实的社会人文风貌而且渴望在历史人物身上寻觅某种精神和情感的共鸣点。这也正是唐浩明的历史小说在人性表现上的独特之处。  相似文献   

8.
法国著名作家雨果说:"诗人应该选择‘特征’的东西。"也只有"特征"的东西,才能给读者留下深刻、鲜明的印象,迅速、真切地唤起读者的想象、联想。《琵琶行》作为一首优美动人的叙事诗,诗人把对现实的感触倾注于景色、环境、音乐之中,将人、事、  相似文献   

9.
杜甫诗歌里虽没有几首专写儿童的诗篇,但往往在感时抚事、悲天悯人的大手笔里情不自禁地话及儿童。揭示出唐代的社会现实,反映出诗人自己的生活际遇,成为当时代的一面镜子。动荡的社会给孩子们带来了空前的灾难和深重的痛苦,但其天真纯朴的形象时而跳跃在诗人笔端,诗人也因此对儿童充满了希望,读者也终于能够透过当时黑暗的现实看到光明的未来与前程。  相似文献   

10.
作为中国现代诗歌史上最杰出的诗人之一,何其芳的诗歌特别是早期诗集《预言》因其具有鲜明的个人精神特征与超拔的艺术体验而备受读者与批评家的关注和盛赞。何其芳的诗文大都采用了"独语"的调式,在梦幻般的诗意中抒写"迷茫"、"孤独"与"忧郁"的心灵世界。诗人早期的诗歌文本及其体现出的独特的精神特质也恰恰符合格式塔心理学美学所展示给读者的"力"的内涵与交互阐释的魅力,而《预言》中的《脚步》一诗正是这样的优秀之作。  相似文献   

11.
生活在二十世纪初的劳伦斯深深地感受到了资本主义工业化对人性和人的价值的摧残以及现实、自然和理想之间又是如何地充满着不可调和的矛盾。本文通过对《钢琴》一诗的解析 ,揭示了诗人理想的“自我”在资本主义工业社会中完全受到“现实异性”的压制。面对理想与悲哀的现实的冲突 ,诗人只能发出深深地哀叹  相似文献   

12.
《格列佛游记》被公认为爱尔兰作家斯威夫特最伟大的讽刺作品,深受读者欢迎。本文将该作品看作是当时英国社会的一面镜子,主要从小说中对人性和当时的英国政治的讽刺角度进行分析,以此来揭示当时英国社会的混乱以及在政治和人性方面的黑暗。  相似文献   

13.
《陶者》的作者是宋代诗人梅尧臣,《蚕妇》的作者是张俞,也是宋代人。诗中反映的内客也不同,但在写作手法上可以找到某些共同之处。两首诗的最大特点是成功地运用了"对比"的手法,从不同角度抨击了当时黑暗的社会现实。  相似文献   

14.
在战火中创刊的《七月》、《希望》是现代文学异彩纷呈的文学期刊中卓具个性的两支奇葩。两份刊物贯穿始终的编辑思想之一就是"同人"性质的定位。这种定位在当时的文学、文化环境之下显得不合时宜,同时又恰恰塑造了《七月》、《希望》的文学及思想的成就,却也为其刊物"同人"埋下了其后命运的伏笔。  相似文献   

15.
教育研究中明确地关注"人",准确地说,始于1989年。1989年5月,《中国社会科学》编辑部、《教育研究》编辑部及全国教育基本理论专业委员会以"教育与人"为主题召开学术研讨会。1989年《教育研究》把"教育与人"作为第一个选题,集中发表了20篇文章,揭开了教育关注"人"的序幕。就是这一年的《教育研究》第8期发表了叶澜先生的《试论当代中国教育价值取向之偏差》,该文批判政府的教育决策历来只强调教育的社会工具价值,忽视教育在培养个性及促进人的潜能得到尽可能  相似文献   

16.
佟娟 《语文天地》2015,(7):61-62
"诗词的欣赏活动更是一种确切意义上的再创造。再创造的主要方式是想象活动。想象不仅对于诗人创作是一种必要,对于读者欣赏也是一种必要。可以认为,诗人通过想象创造出了诗的形象,读者通过想象正确把握住诗人的艺术构思,并且丰富地再现诗人创造的形象。"(谢冕《论诗》)诗歌词曲的寥寥数语,简约而不简单,语言的不连贯性、跳跃性,给读者更多想象的思维空间,能产生"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的艺术效果。正是想象思维  相似文献   

17.
作品信息     
正《收获》发表余秀华自传体小说《且在人间》诗人余秀华的自传体小说《且在人间》发表于《收获》2018年第2期,受到文学界及读者广泛关注。这篇自传体小说描述了生活在农村且患有"脑瘫"的女性周玉,是一个被几乎所有人漠视,被整个社会抛弃的人。但身体的禁闭,不妨碍她精神的自我完善,她希望别人把她当成一个普通人来看,而不是带着怜悯或不屑。某电视台的男主持阿卡是她崇拜和渴望的对象,但阿卡对她的怜悯,给周玉带来强烈的不平等感;  相似文献   

18.
王淦生 《师道》2013,(10):57-57
记得鲁迅先生有篇自传体小说叫《故乡》,写他定居京城后回故乡搬家的事。上个世纪二三十年代中国乡村的凋敝使得先生的故乡变得面目全非,随着那次搬家,温馨的老家大概已随记忆中曾经无限美好的故乡一起从先生的心头消遁。虽然小说结尾处以"其实地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这样一个预示某种希望的句子来收束,给了读者一个朦朦胧胧的亮点,但我知道先生当时的心境一定是苍凉无比。关于"路"的那几句话,也就如小说《药》中夏瑜坟上的那圈神秘的花环一样,只是聊以自慰并给读者一点慰藉罢了。  相似文献   

19.
《生命赞歌》是美国浪漫主义诗人亨利.华兹华斯.朗费罗创作的一首发人深省的抒情诗歌。它揭示了"珍视生命,抓住现在"这一积极向上的主题,一方面给读者带来视觉、听觉、思想和情感上美的享受,另一方面也充分展示了诗人非凡的审美才能和语言天赋。  相似文献   

20.
戴厚英在"文革"结束后创作的《诗人之死》《人啊,人!》和《空中的足音》,被称为"知识分子三部曲"。作品审视了当时的知识分子在不同时期走过的道路与精神历程,包含着戴厚英对人性和社会的深刻反思。同时,通过"知识分子三部曲",可以了解作家在那个时期的思想历程,认识一个更真实的戴厚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