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纪念辛亥革命80周年国际学术讨论会”于1991年10月15日至19日在武汉举行,围绕着“辛亥革命与近代中国”这一主题,就辛亥时期的社会背景,革命、立宪与“新政”,历史人物,民国初年的社会变化等问题,作了较为深入的研究。  相似文献   

2.
本文就纪念百年辛亥革命之时,从百年来辛亥革命纪念建筑入手,提出了"事件建筑学"研究的意义,辛亥革命建筑文化遗产的研究与审视,也是中国建筑文化遗产研究保护工作的重要组成。  相似文献   

3.
2011年10月21日,在西安市教科所历史教研室开展的“辛亥百年教学主题活动”中,我有幸执教了《辛亥革命》公开课。以此为契机,思前想后,引发了我对历史教学的一些思考。  相似文献   

4.
辛亥风云路     
晓陆 《辅导员》2011,(25):52
(10月10日)201 1年是一个不平凡的年份,我们迎来了两个重要的纪念日——7月1日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纪念日和10月10日辛亥革命100周年纪念日。今天,就是两个重要日子之一——辛亥革命100周年纪念日。首先,请大家跟随我一起游览一处革命圣地。在湖北武汉首义公园内,士兵打响辛亥第一枪的塑像高高耸立。这尊塑像是以打响辛亥武昌首义第一枪的熊秉坤志士为原形而创作的,代表着所有发动、支持辛亥革命的  相似文献   

5.
早期中国共产党人从领导阶级、革命政党及其内外政策、社会心理、国际环境等方面全面系统地分析了辛亥革命失败的原因 ,并在这个基础上系统总结了辛亥革命的经验教训。他们的分析是深刻的、全面的 ,结论是公允的、富有借鉴和启迪作用的。  相似文献   

6.
文学团体南社创作的"革命文学"作品在辛亥革命爆发之前的舆论宣传、思想启蒙中发挥了比较大的作用,在之后保卫胜利果实的斗争中同样做出了相当大的贡献,这一团体不仅创作了具有较强的批判力、号召力的战斗檄文,而且其中不少有识之士在辛亥革命反满反专制斗争过程中献出了宝贵生命,文学团体南社在思想战线、革命战线都与辛亥革命的发展进程保持了较高的同步性,激励越来越多的人为辛亥革命不断奋斗,推动近现代中国的民族民主建设不断向前。  相似文献   

7.
辛亥革命武昌首义之后,各省纷纷响应,安徽独立光复迟缓。安徽最早爆发的寿州淮上军的光复独立,其社会动员、革命发动、势力拓展进程等都带有安徽辛亥革命由城乡光复再促进中心城市独立光复的鲜明特点。由此出发,考察安徽辛亥革命的类型划分和淮上军起义可进一步丰富辛亥革命史的研究。  相似文献   

8.
2018年10月12日,在成都市“蜀都杯”高中历史优质课展评活动中,笔者以“辛亥革命的‘低烈度与大业绩’”为主题呈现了一堂历史课,荣获特等奖第一名。本课的立意角度是释义“低烈度”,追问“大业绩”。笔者先以法国大革命和辛亥革命的规模对比引入新课,从二者规模的强烈反差引出辛亥革命“低烈度”的话题。新课讲授时,我以“象”字串...  相似文献   

9.
《神州学人》2011,(10):3-5
今年是辛亥革命100周年,中国驻外使领馆与海内外学子纷纷以振兴中华、民族复兴为主题举办形式多样的纪念活动,回顾辛亥革命历程,重温中国人民为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和国家富强、人民富裕共同奋斗的光荣历史,以激励自身的爱国与报国热情。  相似文献   

10.
辛亥革命是中国革命历史中重要的政治事件,任何政治力量都以继承这笔革命遗产为政治目标。抗日战争时期,每逢辛亥革命纪念日,中共皆会刊发各种纪念文本。借助纪念言论,中共将辛亥革命纳入自身革命历史逻辑中阐释,通过辛亥革命史事、败因和继承者等问题,强调自身与辛亥革命的关联,论证继承辛亥革命事业的合法性,从而获取辛亥革命话语权。这为中共由革命性政党向执政型政党转变提供了法理基础,也是其高超政治智慧的一个侧证。  相似文献   

11.
栗志亮 《文教资料》2011,(32):131-132
辛亥革命不仅仅是一场政治革命,也是一场经济革命、思想革命、社会革命。关于辛亥革命意义的选择题多出现在各省高考、模拟题之中,本文结合高考、模拟考试选择题对辛亥革命意义做全面的评述。  相似文献   

12.
王秀梅题设 《考试》2011,(11):55-57
时政考点探索(一)国内国际政治 1.辛率亥革命100周年 10月9日,纪念辛亥革命100周年大会在北京人民大会堂隆重举行。胡锦涛主席强调辛亥革命开启了中国前所未有的社会变革。今天,我们深切缅怀孙中山先生等辛亥革命先驱的历史功勋,就是要学习和弘扬他们为振兴中华而矢志不渝的崇高精神,激励海内外中华儿女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共同奋斗。  相似文献   

13.
辛亥革命以武力推翻了清王朝的统治,结束了中国两千余年的帝制。当前,有关辛亥革命军事问题的研究,主要集中于就各地起义、新军与辛亥革命关系、辛亥时期主要人物军事思想等单一问题的分析论证上,未形成有关军事问题的整体性专著或者成果。同时部分研究者将辛亥革命的阶级性划分过重,缺乏对于辛亥革命及其相关问题的客观评价,研究方法有待改进。  相似文献   

14.
鲁迅对于辛亥革命的反思,在某种程度上为我们对辛亥革命失败的理解提供了指导与方向性的认知。鲁迅以革命者坚韧不拔的毅力,用文学家悲天悯人的情怀及笔触,描绘、总结辛亥革命失利的社会渊源的同时,也以思想家深邃幽远的洞察力,站在启蒙思想的立场和角度,极力关注在辛亥革命风暴的历史语境下的社会变迁和文化转型时期人文精神的困扰和出路等问题,并不断地对辛亥革命的失败以及改造社会国民性问题进行深沉思考和不倦探索,从而为我们对辛亥革命失败的认识提供了最具价值的人文思考纬度。  相似文献   

15.
鲁迅对于辛亥革命的反思,在某种程度上为我们对辛亥革命失败的理解提供了指导与方向性的认知.鲁迅以革命者坚韧不拔的毅力,用文学家悲天悯人的情怀及笔触,描绘、总结辛亥革命失利的社会渊源的同时,也以思想家深邃幽远的洞察力,站在启蒙思想的立场和角度,极力关注在辛亥革命风暴的历史语境下的社会变迁和文化转型时期人文精神的困扰和出路等问题,并不断地对辛亥革命的失败以及改造社会国民性问题进行深沉思考和不倦探索,从而为我们对辛亥革命失败的认识提供了最具价值的人文思考纬度.  相似文献   

16.
辛亥革命是中国近代史上的重大事件,而广东在整个辛亥革命历史发展进程中具有特殊的地位。在辛亥革命的前期,辛亥革命中期包括在辛亥革命的后期,广东一直扮演着一个特别重要的角色。广东是辛亥革命运动的策源地,最早揭开辛亥革命的序幕,在保卫辛亥革命的胜利成果过程中,广东是革命的重心和大本营。  相似文献   

17.
范娥 《教育论坛》2007,(4):38-38
论述题的解答是否成功,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审题。审题要审题目的切入点,切入点就是题目的中心,一般可以从题目的叙述中找出来,复杂的题目要认真推敲。如“有人说‘辛亥革命胜利了’,也有人说‘辛亥革命失败了’,你怎样评价辛亥革命,为什么?”本题的切入点就是辛亥革命对中国社会产生的影响。课本中对辛亥革命的影响论述很明白,[第一段]  相似文献   

18.
辛亥革命中留日医学生组织的红十字团加盟中国红十字会,从事辛亥战事战地救伤葬亡工作。留日医学生的行动增强了中国红十字会的救护力量,扩大了救护范围。中国红十字会辛亥战事救护取得圆满成功,留日医学生功不可没。  相似文献   

19.
辛亥革命是中国近代史上的重大事件,而广东在整个辛亥革命历史发展进程中具有特殊的地位。在辛亥革命的前期,辛亥革命中期包括在辛亥革命的后期,广东一直扮演着一个特别重要的角色。广东是辛亥革命运动的策源地,最早揭开辛亥革命的序幕,在保卫辛亥革命的胜利成果过程中,广东是革命的重心和大本营。  相似文献   

20.
由中国史学会和湖北省社会科学联合会共同主办的《纪念辛亥革命80周年国际学术讨论会》于金秋十月在首义之区的武昌召开。10月15日,来自海峡两岸和香港的中国学者以及美、日、南朝鲜等国的学者110多人,荟萃于华中师范大学学术交流中心举行隆重的开幕式。在坦诚友好、热烈融洽的学术气氛中,与会者围绕“辛亥革命与近代中国”这一具有历史魅力的主题,就辛亥革命的性质、地位、资产阶级及其政党、社团、新政与立宪、历史人物、武装斗争、民初社会政治以及辛亥革命时期的经济、文化、教育、出版、社会思潮、中外关系等问题,运用马克思主义的唯物史观以及经济学、社会学、比较研究、计量研究等方法,进行了广泛而深入的探讨,从而把比较成熟的辛亥革命史研究继续推向前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