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郭万盛 《青年记者》2006,(14):10-11
当绿茵场上不同的球队在激烈竞争的时候,场外不同的媒介也在进行着一场没有硝烟的竞争。 就平面媒体而言,参与这场“媒介赛事”的,不仅有体育类报纸,也有都市类报纸、专业类报纸。各类媒体不仅纷纷派驻记在新闻源头上展开竞争——例如仅晚报全国就有七十余家派出记前往世界杯现场,而且也依据报纸的定位和受众推出世界杯专刊——例如《广州日报》的《世界波》、《齐鲁晚报》和《生活日报》推出的《盛宴》、《经济观察报》专刊《世界杯如何影响我们的生活》,等等。  相似文献   

2.
石月炜 《青年记者》2007,(10):99-99
在信息爆炸的今天,网络依靠其独特的优势从报纸等传统媒体中夺走了大量的受众和广告。面对激烈的竞争,传统媒体与网络的“联姻”是一种必然的结果,也是传统媒体在与同类媒体竞争中赢得主动的积极措施。《合肥晚报》的“有声报纸”便是在这样的背景下产生的,成为了传统媒介中的“快鱼”。[第一段]  相似文献   

3.
姜燕 《新闻传播》2004,(9):20-22
近年来都市报市场竞争态势愈演愈烈,范围.不断扩大,以前仅在一些大城市存在的竞争现象迅速向中等城市蔓延,有限的城市区域内,四五家同质的都市报相互抢夺读者,有的城市甚至出现了恶性竞争——打价格战等,报纸改版频繁,报纸在内容和形式上相互抄袭模  相似文献   

4.
在报纸市场化程度越来越高的今天,作为一份刚刚创刊的商业化报纸,如何适应激烈的报业竞争?我们的理解是,报纸既然是特殊的商品,报社是具有公益性的特殊企业,不仅要重视生产,而且要重视品牌营销,尤其在报纸创刊初期,报纸质量没有绝对优势和影响力不大的情况下,品牌营销对于竞争的作用尤其明显。因此,我们在注重办报质量的同时,也把报业竞争由办报本身延伸到办报之外,  相似文献   

5.
崔巍 《记者摇篮》2004,(12):22-22
一份好报纸最终要通过发行工作才能到达读者的手中。正如其他领域的竞争一样,报纸之间的竞争也已经扩展到发行之中。如何提高发行工作的质量和效率已经成为影响报纸生存的核心问题。  相似文献   

6.
情感板块是当今报纸内容一个主要组成部分,而且这部分内容已被越来越多的媒体强化,一些强势、新锐纸质媒体相继分别开设《情感周刊》、《他她》、《苹果》等情感专刊和专栏,情感板块成为媒体激烈竞争中演化出的一个新的竞争极。因而,如何开掘和提升情感板块的阅读价值,愈来愈成为报纸发展必须思考的重要问题。  相似文献   

7.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和报业竞争的加剧,报业间的竞争已经由简单的报纸质量竞争向报社管理、报社企业文化竞争转移。企业文化建设成为新世纪报业管理不可阻挡的潮流。对报社而言,企业文化的实质就是培养报社适应不断变化的环境的能力和让这种能力延续发展的能力。  相似文献   

8.
吴山  颜伟 《新闻界》2001,(6):62-64
随着我国经济形势的趋好,经济类报纸的发展趋势也如火如荼,但这同样也意味着经济类报纸市场更为激烈的竞争。经济类报纸如何在日益激烈、不断发展变化的报业市场环境中准确把握自己的位置,从而达成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和谐统一;经济类报纸如何组织更好的传播内容、采用更好的传播方式、达到更佳的传播效果等等问题成为业内人士探讨的热点。在我国经济类报纸市场中,《中国经营报》、《21世纪经济报道》和《经济观察报》这三家经济类报纸先后进入中国报业市场发展、扩张,并随之形成了具有鲜明特色的先行者、竞争者的市场地位。同时,…  相似文献   

9.
报纸走向市场之后,报纸评论的写作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过去常见的空话、套话连篇的官样章逐渐销声匿迹,言论的实用性、可读性大大改善。在媒介市场化的过程中,也出现了一些不能不让人感到担忧的问题。  相似文献   

10.
“媒介环境是对媒介置身的环境的静态考察,主要研究媒介存在的经济社会制度和报道制度。”那么大众传播媒介在报道新闻和发表评论时,必然受到其所在的媒介环境的影响。本文试以《北京青年报》和《联合早报》对“艳照门”事件的报道为例,对两种报纸的报道进行对比分析,以求探寻两家报纸媒介报道理念的不同,继而探寻出媒介环境的差异。  相似文献   

11.
在传统的报业竞争中,报纸的可读性是一个被提及较多的概念。什么样的报纸内容读者觉得值得一读?什么样的报纸形式读者容易接受?对于这个问题正确的回答也许就是报纸在竞争中获胜的关键所在。因为重视读者的感受已经成为我国成功报纸的普遍做法。正是基于此,都市报崛起与勃兴,  相似文献   

12.
石先来  沙明 《青年记者》2007,(18):52-52
在报业竞争惨烈的今天,行业报的生存空间被一再挤压,逐渐"边缘化"。在这种形势下,行业报的绝地反击要么市场化,朝都市报、市民化方向发展,要么退出大市场,占领小市场。前者由于错过了发展的时机,缺少巨额资金的注入,可能性很小;而后者却是可以"戴着镣铐跳舞",可以充分整合行业资源,做好报纸的品牌推广和影响力扩张,以实现"二次创业"。笔者结合《安徽青年报》近年来的实践,解析行业报如何做好自己的品牌推广和影响力扩张,以期抛砖引玉。  相似文献   

13.
崔婧 《视听界》2006,(1):82-84
一、MV在中国的发展 市场化竞争促使媒介尽最大的努力满足不同的受众需求,在竞争中不断发掘新节目,探索节目制作的新途径。MV诞生于英国,“皇后”乐队因此而专辑大卖,在商业上获得了巨大成功。  相似文献   

14.
晓筱 《新闻通讯》2001,(2):13-15
据资料显示,截至1997年,与1978年相比,我国报纸的种数已经增加了12倍,但同期报纸的全年总印数只增加了约一倍,总印张只增加了1.5倍,这就是说,报纸的总数虽然大量增长,但市场上报纸的实际容量却没有同步增长,显然,我国的传播业已经进入了“买方市场”时代,于是,媒介如何在激烈竞争的传媒市场上抢滩玷位、拓展自己的生存和发展空间,便成为新闻界尤其是传媒经营特别关注的话题。  相似文献   

15.
卜庆祥 《记者摇篮》2004,(6):4-4,13
德国的报业可能无法同庞大固埃的美国报业相比,但在去德国之前。从一些专著和资料上得到的信息形成了一个印象却是:德国的地方和地区性报纸很有自己的特点和活力,仅从其可观的发行量上,就有足够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6.
随着传统市场内品牌竞争日益激烈,越来越多的传统媒体品牌开始将竞争重点逐渐偏向网络.这使得报纸等传统媒体在考虑网络品牌的传播战略时,不得不关注如何打造品牌网络形象的新策略,以实现新的品牌价值增长--基于网络而非传统媒介中的品牌.面对网络带来的诸多未知性(受众、信息、竞争对手、竞争环境等),打造报纸网络版的核心演变为网络环境下的新型整合传播模式的研究.根据报纸的特点和网络的性质,我们提出打造报纸网络版品牌的四种整合传播模式.  相似文献   

17.
新闻选择价值取向的比较 作为一种度量,新闻价值被用来评判新闻原事和新闻文本的意义。啦都市报竞争日趋激烈的今天.一方面.一条报道资源往往会引起都市报的群体关注,另一方面,在对重大新闻进行全程报道的媒体中,新华社、《人民日报》等中央级报刊媒体的报道通常是最具权威的.各地方报纸多是采用新华社通稿和整合相关媒体资源。在这种同源同质的情况下.如何通过对事实和材料的选择,以独特的新闻价值吸引读者,从而赢得市场是都市报获得竞争优势的策略之一。  相似文献   

18.
如何让《解放军报》这个有40多年历史的大报增强底气,壮大实力,充满生机,勇敢地参与行业竞争,迎接报业市场的挑战?近年来,军报解放思想,更新观念,积极稳妥地推进新闻改革,取得突破性进展,报纸面貌一新,受到好评,为我军履行“打得赢”、“不变质”的崇高使命提供了强有力的舆论支持。军报作为党的新闻事业的一分子,开始步入了办报的“黄金时期”。进入新世纪,我们有必要回顾和总结一下军报这些年来新闻改革的经验和教训,从而使全社人员及军内外广大通讯员认清继续前进的方向,在新世纪再创新业绩。  相似文献   

19.
中国加入WTO以后,广播电视正在不断求新求变,以适应新的竞争态势和社会需求。那么作为广播电视延伸的广播电视报又如何在激烈的媒介竞争中求生存、求发展.开创出一种适合市场经济体制的新的办报模式呢?八十年代末和九十年代中期是广播电视报业发展的最辉煌时期,各家报纸的发行量在当地各种报纸中均名列前茅。  相似文献   

20.
张小杰 《今传媒》2013,(11):50-51
本文主要采用量化研究的方法,通过对《大河报》1997年1年的中学生报道进行内容分析,从都市报对中学生的报道数量、报道篇幅、报道密度、报道程度等方面探讨都市报在新的竞争环境下拓展报道领域、提升报纸影响力的有益尝试,以期为都市类报纸的发展提供一些借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