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左传>中的战争思想,包括战争的本质观、战争与国家治乱的关系、民心向背与战争胜负的关系、战略思想等各个方面.对于战争的本质观,书中所言"国之大事,在祀与戎",代表了作者对战争在国家政治斗争中的重要作用的认识;在战争与治乱关系方面,作者认为战争的胜负决定于国家的政治状态,政通人和者胜;民的作用与民心的向背成为战争胜负的决定力量,因此特别强调安民抚民的重要;在军阵建设上,作者提出帅乘和、同心同德者胜以及以德取胜的思想;在战略思想方面,提出有备无患、居安思危的主张.<左传>战争思想的特点是哲理性和实践性相统一.  相似文献   

2.
中国共产党的历史表明,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无论打江山、守江山,都是依靠民心.马克思主义是人民的理论,中国共产党在伟大实践中不断深化对人民的认识,新时代实现了人民至上的理论升华.高扬人民至上的伟大旗帜,在理论上要精准把握人民至上的性质和内涵,在实践上要全面落实人民至上的政策和要求.  相似文献   

3.
中国共产党的历史表明,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无论打江山、守江山,都是依靠民心.马克思主义是人民的理论,中国共产党在伟大实践中不断深化对人民的认识,新时代实现了人民至上的理论升华.高扬人民至上的伟大旗帜,在理论上要精准把握人民至上的性质和内涵,在实践上要全面落实人民至上的政策和要求.  相似文献   

4.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视域下的以人民为中心的根本立场,表现为增进民生福祉,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追求共同富裕。这与资本主义国家以资本为中心的根本立场截然不同。习近平经济思想之所以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根本立场,是由中国共产党的性质宗旨、人民创造生产力、民心是最大的政治、公有制为主体的生产关系等所决定。其中,公有制为主体的生产关系是习近平经济思想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根本立场的经济根源。研究习近平经济思想的人民立场,既要联系生产力,又要联系上层建筑。从生产力、生产关系、上层建筑三个层面贯彻以人民为中心的根本立场,要求重视人民群众在科技和创新中的作用,完善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坚持党的全面领导及党中央的集中统一领导。  相似文献   

5.
《对华战争》是列宁最早论述俄中关系思想的重要著作。它分析了沙俄政府对华战争的真实目的,揭示了沙俄时期俄中关系的性质;论述了沙俄侵华政策给中国人民和俄国人民造成的危害影响,提出了俄国无产阶级支持中国人民反帝斗争的任务;阐明了实现俄国对华和平政策的基本要求。列宁在该文中阐释的俄中关系思想对人们认清近代以来包括沙俄在内的帝国主义国家对外政策的实质,为世界各国人民争取和平国际环境、确立平等友好的交往关系政策奠定了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6.
高芬  魏博 《文教资料》2006,(29):74-75
一、儒家文化中的“以人为本”,其本质是“以农为本”。以人为本是儒家管理学最显著的、最基本的特征。儒家的以人为本的管理思想,贯彻到对国家的管理中,就是著名的“民为邦本”的管理思想。孟子说:“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认为对于一个国家来说,人民最为重要。唐代李世民也强调“凡事皆须务本,国以人为本”。因为,人民是物质财富的生产者,也是精神财富的创造者,是社会历史的主宰。一个政权的巩固,社会的和谐与安宁,都要得乎民心,顺乎民意。荀子说:“君者,舟也;庶人者,水也。水则载舟;水则覆舟。”失去民心,违背民意,必定要垮台的。所以…  相似文献   

7.
现代战争中,制空权是战争双方争夺的焦点,空袭与空袭作战已成为战争胜负的关键.无论是空袭还是反空袭都要受到大气环境的影响.本文探讨了空袭与空袭作战对气象保障的要求和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相似文献   

8.
一九二三年六月到十一月,湖南爆发了一场蔡钜猷、谭延闿同赵恒惕的战争,史称谭赵战争.对于这场战争的性质及其意义,历来有不同的认识。有人认为:谭赵战争“表面上双方都说得振振有词,实际上是因鸦片问题引起的,也可以名之为‘鸦片之战’”。还有人认为,谭赵战争本质上是湘军内部一次军阀战争,没有多大的积极意义可言。战争中有争夺鸦片烟税的因素,战争双方的指挥者大都是一些军阀,这是毋庸否定的客观事实.但若由此而把这场战争视为封建军阀争夺鸦片烟税之战,就过于简单和片面了。实际上它是孙中山先生领导的一次旧民主主义革命性质的战争,它对于北伐战争的发展有着不可否定的积极的意义。  相似文献   

9.
高校思想工作领域反对民族分裂主义和民族分裂主义思想向学校渗透的斗争是敌我力量之间争夺接班人、争夺培养接班人阵地、争夺接班人未来的政治斗争,与维护祖国统一和社会稳定密切相关。高校学生指导员应该把在思想工怍领域反对民族分裂主义和民族分裂主义思想向学校渗透的斗争提高到培养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的高度,以对党、对祖国、对人民负责的态度积极承担起这一光荣的政治任务。  相似文献   

10.
孙中山在其武装斗争实践中对战争的起源、战争的性质、战争的目的和战争与经济的关系几个方面进行了深入的论述,形成了独具特色的战争观,这是其军事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孙中山战争观的研究,有助于科学客观地评价孙中山的军事思想。  相似文献   

11.
现代战争中,制空权是战争双方争夺的焦点,空袭与空袭作战已成为战争胜负的关键。无论是空袭还是反空袭都要受到大气环境的影响。本探讨了空袭与空袭作战对气象保障的要点和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相似文献   

12.
一九二三年六月到十一月,湖南爆发了一场蔡钜猷、谭延闿同赵恒惕的战争,史称谭赵战争.对于这场战争的性质及其意义,历来有不同的认识.有人认为:谭赵战争“表面上双方都说得振振有词,实际上是因鸦片问题引起的,也可以名之为‘鸦片之战'”①.还有人认为,谭赵战争本质上是湘军内部一次军阀战争,没有多大的积极意义可言.战争中有争夺鸦片烟税的因素,战争双方的指挥者大都是一些军阀,这是毋庸否定的客观事实.但若由此而把这场战争视为封建军阀争夺鸦片烟税之战,就过于简单和片面了.实际上它是孙中山先生领导的一次旧民主主义革命性质的战争,它对于北伐战争的发展有着不可否定的积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3.
方月霞 《新高考》2010,(5):69-71
【考情分析和高考展望】 战争与和平是历史发展的两大主题。近年来关于战争尤其是两次世界大战的试题在不少省区高考试题中有所体现,成为高考命题的重点和热点区域,突出了关于影响战争胜败因素及其性质的深层思考。2010年高考复习备考中,同学们对本考点要多关注下列一些问题:科技创新与战争;战争性质及其转变的研讨;  相似文献   

14.
有论者认为,孟子仁政思想的出发点和归结点是一切为人民而政治,统治者的利益从属于人民利益之下,是君服侍民。其实,孟子提倡实行仁政,其目的是为了君王能够保有自己的国家,巩固自己的统治。他提出要让民有基本生存的条件,能够活下去,首先要让民有足够的土地可以耕作。其仁政措施主要体现在征税政策上。但他明确表示,减轻人民的经济负担是有限度的,这个限度就是统治者的根本利益要得到保证。孟子认为,亲亲是比仁民更高层次的关系和原则,当两者冲突时,仁民让位于亲亲。孟子所反对的诸侯间为争夺土地而进行的战争,与他所倡导的仁政并不一定是对立和矛盾的,其目的都是维护统治者自身的利益。  相似文献   

15.
《老子》和《孙子兵法》都是春秋时期的兵书,反映了春秋时期军事思想的传承和变革。民心是战略之本的原则得到了认可;"全胜"战略受到推崇,并被认为是兵家的最高境界;奇正相生思想的提出,反映了春秋时期作战方式的重大变化,变诈之兵渐起;主客之道的演变折射出这一时期战争观念的变迁。  相似文献   

16.
要了解一个战争是什么性质,首先要弄清战争双方所抱的政治目的是什么?因为战争的性质是根据战争的政治目的而定。历史上的一切战争,依其性质而论,总是可分为正义的非掠夺的,为保卫民族利益而进行的战争;非正义的即掠夺性的战争。从鸦片战争发动者英国来讲,在“工业革命”  相似文献   

17.
近代德国资产阶级宣扬战争是人类的高尚行为,鼓吹战争的崇高意义和永恒性,认为战争是人类进化所必需的自然法则,是一个民族生存意志的最高表现,是德意志民族的最高荣誉,是实现超人与天才的方式;坚信战争是解决纷争、达到目的最好最有效的手段.近代德国的战争观集中体现了德国资产阶级对生存空间异常迫切的渴望与需求,是一种充斥着崇尚武力的军国主义、狂热的大国沙文主义、极端的民族沙文主义和争夺世界霸权的强权主义好战型的战争观.这种战争观为近现代德国资产阶级发动侵略战争提供了思想与理论渊源,把整个德意志民族推向了战争的深渊.  相似文献   

18.
今年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和中国抗日战争胜利50周年,中国人民和全世界爱好和平的人民都在举行隆重的纪念活动。我们之所以要纪念它,是因为我们要永远牢记中华民族在这场战争中横遭浩劫的悲惨历史;是因为我们要缅怀在这次战争中英勇牺牲的千百万民族英烈;是因为我们要总结和汲取历史的经验教训,防止战争悲剧重演;是因为我们要明白这次战争的重要历史意义和中国共产党在这次战争中的伟大贡献。为此,本刊发表四位历史学教授的文章,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19.
《滨州学院学报》2018,(5):10-14
同是作为被收入《武经七书》的武学经典,《三略》与《孙子兵法》在兵学思想方面多有相通之处,如都强调用兵要知彼知己、因敌制胜、速战速决,都重视将帅的作用,强调君主要给予将帅独立指挥、临机决断之权等等。但是,两部著作也存在不少相异之处,《三略》结合时代特点从战争观、将帅思想等方面对《孙子兵法》的思想进行了深化和发展,如《三略》倡导"义战",而《孙子兵法》则没有区分战争性质;《三略》较之《孙子兵法》更加重视民众在治国、战争中的重要性;《三略》提出了"夺其威废其权"等处理君将关系的思想。  相似文献   

20.
阿富汗战争是苏联对一个弱小国家发动的战争,是苏联实现其南下战略的重要步骤,同时也是美苏在冷战的大背景下在中亚地区争夺势力范围的结果。苏联在这场战争中削弱了国力,没有获得好处,反而使美国从中得利。战争给阿富汗人民带来了深重灾难,至今这个国家仍陷在内战之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