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无论是命题作文,还是话题作文,在进行写作这部分的环节之前,都必须先审题。所谓"审题"也就是要正确揣摩命题者的意图。从已知的题目或者材料中,推敲出其中的含义和要求,然后在此基础上,进行立意,把握文章的写作立场和重点,进而提升文章的内涵和高度。也就是说审题是作文的第一步,立意是作文的核心,这二者都是决定作文成效的重要环节。初中学生在写作中,要想完成一篇高质量的文章,只有认真准确地审题,正确有效地立意,才能写出好的文章来。如果审题不准,立意不深,就可能会出现偏题、跑题,文章深度不够的现象,从而使作文质量大打折扣。因此,在初中作文写作中,审题立意至关重要。审题与立意,是作文的"入口处",正确地理解题意与确定中心则是写好作文的"入场券"。写作教学实践和中考的信息反馈告诉我们,相当数量的学生正是由于领不到"入场券",不能循着正路进入写作过程,而导致写作失败。由此可见,审题与立意,是写作教学的一个重要环节。  相似文献   

2.
关于作文审题,无疑是个老生常谈的问题了。"老生"们不得不经常重弹老调,首先因为审题在作文的过程中地位确实重要,文章的立意是否正确全仰仗审题的正确与否;况且就中学生写作现状而言,审题能力尚待提  相似文献   

3.
<正> 写作指引→九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的写作训练内容是“审题立意”。所谓审题,就是了解题目要求,领会题意;所谓立意,就是在审题的基础上,通过反复思考、精心选择,最终确定文章的主题。审题与立意密不可分,审题是立意的前提和基础,立意是审题的拓展和细化。本单元写作专题要求学生掌握以下学习目标:1.了解审题、立意的概念。2.掌握审题、立意的写作技巧。  相似文献   

4.
<正>审题与立意,是作文的"入口处",正确地理解题意与确定中心则是写好作文的"入场券"。写作教学实践和中考的信息反馈告诉我们,相当数量的学生正是由于领不到"入场券",不能循着正路进入写作过程,进而导致了写作的失败。由此可见,审题与立意是写作教学的重要环节。无论是命题作文,还是话题作文,在进行写作这部分的环节之前,都必须先审题。所谓"审题"也就是要正确揣摩命题者的意图。从已知的题目或者材料中,推敲出其中的含义和要求。然后在此基础上,进行立意,把握文章的写作立场和重点  相似文献   

5.
杨叶 《甘肃教育》2014,(10):66-66
正把握文题,是通过对作文题目的分析与解读,把握命题者的意图,弄清写作对象、范围、人称和重点,确定文章的立意、选材、主旨和体裁等。写作时,这一关如有闪失,即使再新鲜的素材、再优美的语言,也只是"下笔千言,离题万里"。常见对文题的把握,除了审题外,还特别强调立意。所谓"千古文章意为先",作文立意一般要求要准确、深刻和新颖。所谓准确,即正确把握命题人命题意图,  相似文献   

6.
在文章写作过程中,尤其是议论文的写作,构思是最为重要的环节,正确审题,巧妙拟题,准确立意,最终才能写成一篇完美的议论文。  相似文献   

7.
在文章写作过程中,尤其是议论文的写作,构思是最为重要的环节,正确审题,巧妙拟题,准确立意,最终才能写成一篇完美的议论文。  相似文献   

8.
写作指引 统编版语文九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的写作训练内容是"审题立意".下面结合课本"写作实践"中的题目,聊一聊如何进行审题和立意.  相似文献   

9.
<正>作文之道,始于审题,承于立意,终于表达。审题之道,在于准确和规范,立意之道在于运思和创意。只有意在笔先,才能胸有成竹。古人云:"意犹帅也,无帅之兵,谓之乌合。"这里的"意"是文章的灵魂。它不仅可以指思想,它还可以指一篇文章的情绪或心境,或表现为一种"理"或"趣",一种美。立意即确定主题,就是确定写作意向,展现文章的中心思想和中心论点,是对材料和文题的综合认识、深刻评价和精准把握。  相似文献   

10.
我们写作文.在动笔之前必须明白要表达什么,才能做到准确立意.只有“意”立准了,才能写出规范的、优秀的文章。要准确立意,就必须准确审题。而话题作文的审题则格外重要.因为话题作文的材料语往往较长.材料语与话题之间的关系也不好把握,容易颠倒主次。在实际写作中有一部分同学缺乏审题意识,  相似文献   

11.
靳贺良 《新高考》2008,(Z1):6-9
审题立意,是考场作文的第一关。立意的正误、高下,决定了文章的成败得失。若要成功闯关,必须关注三个"度"。一、把握立意的尺度尺度,即标准。衡量一篇文章是否切题、合题总要有一个标准。这个"标准"往往由以下几点"约定俗成":一是文章的立意是否与题旨相合。若是材料作文,要看是  相似文献   

12.
高中阶段的语文教学,读写能力的培养是重点,特别是写作占有相当的比重。审题立意是文章思想定位的重要步骤,往往决定着文章的成败,如何加强学生的审题立意能力成为广大语文教育者关注的重点。文章结合高中作文教学实际,浅谈了高中作文中如何审题立意。  相似文献   

13.
话题作文不设置审题障碍,其思维特点是全方位开放。于是不少教师忽略了话题作文的立意训练,以为审题立意已无关紧要,殊不知这正是训练学生写作思维的良机,提高学生写作水平的契机。古人云:“文以意为先,意犹帅也:无帅之兵,谓之乌合。”由此可见立意是多么的重要。那么,什么是立意呢?立意就是确立文章的中心思想;立意就是确定文章的主题。立意有哪些要求呢?鲜明,准确,深刻,而且要新颖。其中准确、鲜明是基本要求,深刻、新颖是较高要求。现在我们进行较高层次的立意训练——话题作文多角度立意训练。“条条道路通罗马”,让我们借助联想和想象,…  相似文献   

14.
审题定位准确是中考作文获得高分的重要保障,审题不清就会导致写作偏题、离题,甚至选材立意的偏差,最终导致作文得分偏低。准确审题,要做好审人称、审范围、审文体等方面。  相似文献   

15.
张建伟 《现代语文》2010,(4):150-151
一、审题要"风吹草低见牛羊" 审题是作文中最关键的一步。"一着不慎,满盘皆输"。因此,考生一定要花足够的时间仔细审题,要看清写作要求,把握好话题的写作范围,准确把握材料的内涵、题旨,确定写作的重点和主题。审题、立意,要求正确、  相似文献   

16.
陈敏 《陕西教育》2011,(1):77-77
在中学作文教学中,不管是命题作文,还是话题作文,审题立意是否恰到好处,关系到写作的成败得失。因此,加强对学生审题立意的方法指导.不仅有助于开拓学生的思路,而且有助于开启学生的智慧之窗,从而使学生在写作中左右逢源,如鱼得水。  相似文献   

17.
淡化审题,是指在命题时不刻意为难考生,人为制造审题的难度。但淡化审题绝不意味着淡化立意,相反,我们更应该重视文章的立意,尤其是要确立个性化的"意"。审题的过程其实包含了选材立意,或者说审题、  相似文献   

18.
审题,是对题目的意义、范围、要求的审定。审题的过程,就是确立文章体裁、题材、中心和写作的过程,所以冷静审题显得特别重要。本文从明确材料类型,专题训练,找准材料"抓手"等方面着手,探究了高三作文复习教学中正确审题立意的策略,力求找准问文章的第一块敲门砖,从而避免学生考场作文无畏的失分。  相似文献   

19.
<正>材料作文写作的第一环是审题立意,立意要求准确,到位。而材料作文审题立意的关键,是准确把握材料的要点,准确理解材料的主旨,准确提炼出立意关键词体现这个主旨。大量考场作文显示,很多学生的作文体现的立意不在核心区,或偏离主旨,或大而空,导致作文分数偏低。究其根源,是学生审题时出现的问题。审题时,学生的思维各不相同,有的能全面而准确地理解材料,把握命题人的命题倾向,找到关键词确定立意;而有的学生则不顾材料所给语句的整体性,断章取义,舍本逐末,导致立意偏题;还有些学生虽然能够抓住作文材料的关键词,但其作文主旨却偏离了材  相似文献   

20.
<正>审题立意是考生写作高考作文必须迈过的第一道关卡,要求考生对题目进行具体、全面分析,准确把握题目的写作方向和要求,考查学生对社会人生问题的思辨能力。新课标背景下,高考作文试题基本以新材料作文为主,思辨性越来越强。怎样才能顺利通过审题立意这道关卡?本文以2014年全国及各省市的高考真题为例,介绍了三种审题立意的方法。一、因果推断法高考语文考纲在作文发展等级一条明确要求,学生要能"透过现象深入本质,揭示事物内在的因果关系,观点具有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