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53 毫秒
1.
冼春燕 《考试周刊》2012,(15):46-46
作文是一种语言表达活动,需要来自外部和内部的刺激,才有激发倾吐的欲望,写作的动机和创作表达的热情。浓厚的兴趣正是作文的一种良性的,有效的刺激和动力的源泉。目前不少学生怕作文.认为作文是一种苦“差事”.产生一种谈“文”色变的压抑心理。只有激发写作的兴趣,学生才能爱写,才能从认识和情感上真正热爱写作文。如何培养学生作文的兴趣?  相似文献   

2.
作文是一种言语表达活动,需要来至外部和内部的双重刺激,才能激发学生的表达欲望。而浓厚的兴趣、丰富的语言积淀正是激发学生作文表达欲望的动力源泉。从目前的作文教学实际看,学生乐于作文,视作文为“快乐”的少,而惧怕作文,视作文为“负担”的多。探究当前学生惧怕作文的原因,笔者认为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相似文献   

3.
作文是一种语言表达活动,需要来自外部和内部的刺激,才能激发倾吐的欲望、写作的动机和创造性表达的热情,强化练习的动因,获得持久的动力。浓厚的兴趣,正是作文的一种良性的、有力的刺激和动力的源泉。为了调动学生作文的自觉能动性,激发学生的写作愿望。使他们由讨厌、惧怕作文到喜欢作文,我是从以下“三变”中去做的。  相似文献   

4.
作文是一种语言表达活动,需要来自外部和内部的刺激,才能激发倾吐的欲望、写作的动机和创造性表达的热情,强化练习的动因,获得持久的动力。浓厚的兴趣,正是作文的一种良性的、有力的刺激和动力的源泉。为了调动学生作文的自觉能动性,激发学  相似文献   

5.
学生作文缺乏兴趣的原因及对策硕士姚安娣□杭州大学教育系作文是一种言语表达活动,需要来自外部和内部的刺激,才能激发倾吐的欲望、写作的动机和创造性表达的热情,强化练习的动因,获得持久的动力。而浓厚的兴趣,正是作文的一种良性的、有力的刺激和动力的源泉。从目...  相似文献   

6.
作文是一种言语表达活动,需要来至外部和内部的双重刺激,才能激发学生的表达欲望.而浓厚的兴趣、丰富的语言积淀正是激发学生作文表达欲望的动力源泉.从目前的作文教学实际看,学生乐于作文,视作文为“快乐“的少,而惧怕作文,视作文为“负担“的多.探究当前学生惧怕作文的原因,笔者认为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相似文献   

7.
作文是一种语言表达活动,需要来自外部和内部的刺激,才有激发倾吐的欲望,写作的动机和创作表达的热情。浓厚的兴趣正是作文的一种良性的,有效的刺激和动力的源泉。目前不少学生怕作文,认为作文是一种苦"差事",产生一种谈"文"色变的压抑心理。只有激发写作的兴趣,学生才能爱写,才能从  相似文献   

8.
学生习作过程是一种言语积累的再现过程.需要来自外部和内部的刺激.才能激发其倾吐的欲望、写作的动机和创造性表达的热情,获得持久的动力。而浓厚的兴趣,正是作文的一种良性的、有力的刺激和动力的源泉。  相似文献   

9.
学生习作过程是一种言语积累的再现过程,需要来自外部和内部的刺激,才能激发其倾吐的欲望、写作的动机和创造性表达的热情,获得持久的动力。而浓厚的兴趣,正是作文的一种良性的、有力的刺激和动力的源泉。  相似文献   

10.
作文是一种语言表达活动,需要来自外部和内部的刺激,才能激发倾吐的欲望、写作的动机和创造性表达的热情,强化练习的动因,获得持久的动力、浓厚的兴趣,提高作文的自觉能动性。  相似文献   

11.
作文是其主体——学生的意识活动的产物,不管是现实生活的记实叙事,还是议论抒情,从根本上说都是只能来源于生活外部和内部的刺激,才能激发倾吐的欲望,写作的动机和创造性表达的热情,获得持久的动力。而浓厚的兴趣,即是作文的一种良性的、有力的刺激和动力的源泉。从小学语文教  相似文献   

12.
作文是一种言语表达活动,需要来至外部和内部的双重刺激,才能激发学生的表达欲望。而浓厚的兴趣、丰富的语言积淀正是激发学生作文表达欲望的动力源泉。从目前的作文教学实际看,学生乐于作文,视作文为“快乐”的少,而惧怕作文,视作文为“负担”的多。探究当前学生惧怕作文的原因,笔者认为主要有以下几方面。一、作文要求过高,让学生望而却步小学生的认知水平是作文教学的基础,尽管“课标”中降低了作文教学的要求,可在实际教学中,有些教师在作文指导中依然有要求偏高、偏难的现象,追求成人化的尽善尽美。连一句话都写不通的低年级孩子,让他…  相似文献   

13.
浓厚的兴趣是习作的有力刺激和动力的源泉。但在实际教学中,学生的习作兴趣往往不高,许多学生认为习作是一种苦差,讨厌作文,惧怕作文,甚至产生谈文色变的压抑心理,一到作文  相似文献   

14.
皮亚杰指出:“一切有效的活动必须以某种兴趣作为先决条件”,浓厚的兴趣,是作文的一种良性的、有力的刺激和动力之源,是最好的老师。要想使作文教学有成效,教师就应激发学生的习作热情,将学生被动的写作地位转变为主动的内需,使学生把写作当作乐事、趣事。  相似文献   

15.
<正>浓厚的兴趣是作文的一种有力的刺激和动力的源泉。但在实际教学中,学生的作文兴趣往往不高,许多学生认为作文是一种"苦差",讨厌作文,惧怕作文,甚至产生一种谈"文"色变的压抑心理,一到作文课,大多是无精打采。  相似文献   

16.
写作是一种言语表达活动,需要来自外部和内部的刺激,才能激发倾吐的欲望、写作的动机和创造性表达的热情。而浓厚的兴趣,正是作文的一种良性的、有力的刺激和动力的源泉。小学生初步接触作文,使任教者感到十分棘手。他们年纪小读书少、阅历浅、观察能力差、说话机会少,写话、写作文常常茫然不知所措。从目前学校语文教育的实际情况看,学  相似文献   

17.
作文是一种语言表达活动。需要来自内部和外部的刺激,才能激发倾吐的欲望、写作的动机和创造性表达的热情。而浓厚的写作兴趣。正是作文的原动力。  相似文献   

18.
学生不怕学课文 ,就怕写作文。每当布置一篇作文时 ,学生大都冥思苦想 ,“挤”出一篇文章交差了事。在教学实践中 ,我体会到 ,如果在作文教学中 ,注重一个“活”字 ,就能激起学生的兴趣 ,学生不仅不怕写 ,而且会主动快乐地写。一、引导活 ,培养写作兴趣只有对某个事物发生了浓厚的兴趣 ,才会有了解它、研究它、掌握它的欲望和动力。作文写得好的学生 ,无一不对作文有浓厚的兴趣 ;而怕写作文的学生 ,要么觉得作文高不可攀 ,要么觉得作文枯燥无味 ,甚至是一种负担 ,久而久之 ,对作文失去了兴趣。针对这种心理 ,我觉得老师在引导学生写作时 ,要…  相似文献   

19.
作文是学生真情实感的表达,是学生平时语文基础知识积累的反映,是把自己的观察经验、思想情绪等告诉人们的方式,这种思想感情的表达实际就是一种交流。但现在有些学生一听到要写作文就害怕,对作文兴趣不高,认为作文是一种“苦差事”,讨厌作文。只有极少部分学生对作文有浓厚的兴趣,视作文为快乐。为消除学生的惧怕心理,激发他们的写作热情,我在作文教学中采取了以下措施。  相似文献   

20.
一、淡化概念激发兴趣兴趣是学生勤奋学习的巨大动力,是人才成长的起点。激发学生对作文的“好”和“乐”、“趣”和“爱”,是作文教学成功的良好开端。教师应想方设法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了解习作意义和方法,淡化写作概念,激发写作兴趣,使之觉得作文是自己的朋友。怎么想就怎么写,说什么便写什么,对作文产生亲切感、愉悦感。产生兴趣是消除心理障碍的前提,因为浓厚的兴趣决不会和恐惧障碍心理形影相随,相伴而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