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0 毫秒
1.
倪金节 《报林求索》2012,(7):152-152
<正>随着货币规模累积,恶性通胀土壤正在不断变肥。同时,资产泡沫早已经吹起多年。这一切根源性因素,本质上还是要追究到货币滥发的头上。2012年夏天,在新浪、腾讯、搜狐等门户网站的微博上,著名经济学家吴敬琏所说的,一段有关中国货币超发的数据被广为传播,一些"大V"们也纷纷加入了转发的行列。"中国1990年的货币总量为1.53万亿,2011年85.16万亿,21年翻了近59倍。美国货币总量同期只增加了1.99倍。美国法律规定货币发行量不得超过GDP的70%,中国已经超2倍了。"  相似文献   

2.
主流媒体对我国通胀的解释是"输入型通胀""成本推动型通胀"和"结构性通胀"。但周其仁教授在《货币的教训》一书中告诉我们:"输入型通胀"在逻辑上无法自圆其说,"成本推动型通胀"也不那么经得起推敲,而"结构性通胀"则是一个"滑  相似文献   

3.
货币是与火、轮子并列的人类三大发明之一。有了货币,才有了今天发达的经济。不过由货币引发的经济动乱历史上也不少。尤其在纸币代替贵金属货币之后,人们对货币既爱又恨。如何让货币兴利而不为害,这就取决于对货币量的控制。经济学家对这一问题的著述车载斗量,以后还会增加。但无论如何,哈耶克的《货币的非国家化》将永远是经典。[第一段]  相似文献   

4.
清政府在清末年代受到形势的制约,不得不提出了部分"新政",包括兴办学堂、废除科举制度、禁止买卖奴婢等,同时在货币方面也实施了改革政策。本文基于以上背景,对民国时期货币发行和币制改革进行详细论述。  相似文献   

5.
称量货币     
<正>从春秋战国到19世纪的大清皇朝,千百年来,金银货币始终处在称量货币的形态之中,金银货币的价值是以重量来计算的,当然还要辅以成色和品质的衡量,其称量货币的性质一直延续下来,各个历史时期,只是器型变化,并无实质性的改变。西周时的青铜块:从目前掌握的资料来看,中国最早期的金属称量货币不是金、银,而是青铜。在西周时期,这些专门冶炼的青铜,先是浇铸成较大的圆饼,然后敲砸成形状不一、大小不等的碎块,供流通使用。而一些青铜器的残块,包括青铜礼器、兵器、农具、工具等的残块,也可以充当称量  相似文献   

6.
货币代表财富。谁控制了财富,谁就控制了一个国家。那些企图控制货币的人或者是天才、政治家、爱国者,或者是无赖、奸商、投机分子,他们被称为货币贵族。美国经济学家布兰兹的《货币贵族》正是通过这些人的争斗,再现了美国历史上为控制货币而上演的持续百年的没有硝烟的战争。  相似文献   

7.
饼形黄金货币是中国早期黄金货币类型之一,滥觞于战国时期。战国金饼货币主要有平板实心金饼、凹面实心金饼和中空金饼三种形制,以平板实心金饼出现得最早。战国中空金饼又分为椭圆形和圆形两种,在海昏侯墓出土真正的马蹄金和麟趾金之前,一直被误认为是马蹄金和麟趾金。秦朝和西汉初年,战国时期的实心金饼形制继续流行。大致在西汉文景时期和汉武帝初年,凹面实心金饼开始成为西汉的主流黄金货币类型,在昭宣中兴时期最为繁盛,并一直流行到西汉末年和新莽时期。西汉主流金饼货币以西安谭家乡出土的金饼和海昏侯墓出土的金饼为代表,其特点是正面密布龟裂纹,并普遍打印"V"形戳印。东汉时期,由于商品经济不发达,金饼货币属性消退,变成了贮藏财富。当时,西汉主流金饼的铸造工艺均已失传,出现了对西汉主流金饼的仿制品种。  相似文献   

8.
完善的产业链与交易介质紧密相关。本文以流行于网络的数字化货币为例,探讨传统出版业向数字化产业转型时其在数字化出版与经营中的应用,并探讨在虚拟介质下如何通过数字化货币来增强出版的"国际化"与"跨越性",实现信息的"多重化"建构,进而实现出版媒体物理界限的弱化与彼此连接。  相似文献   

9.
这次席卷全球的金融危机和经济危机与30年代的大萧条十分相似。这时,人们又想起了已去世的米尔顿·弗里德曼,想起了他与安娜·J·施瓦茨合著的Ⅸ美国货币史(1867-1960)》。虽然这本书的出版已经快50年了,但它对大萧条原因的分析仍然令人信服。他们认为大萧条的原因是美联储紧缩货币,“货币存量的下降幅度超过了三分之一”。  相似文献   

10.
《管子》的货币思想,集中体现了战国秦汉时期的商品经济和货币经济的发展,《管子》中系统地论述了货币的职能以及国家掌控货币有利于促进国家商业管理、加强国家财政等重要意义,其具有积极的实际意义。特别是在以自然经济为主要经济来源的封建时期,还能出现系统的货币和经济思想,是我国经济货币思想发展史上的宝贵财富,有利于我们研究经济货币思想的发展历程。  相似文献   

11.
乾隆二十四年(1759年),清政府在平定北疆的准噶尔及南疆的大小和卓叛乱,重新统一新疆后,为了体现主权的确立和维护新疆社会的安定,开始对新疆实施"军府治理"和"建省治理"。同时,为了解决征税、发饷和进一步发展新疆地方的商品经济,清政府开始实行新的货币制度,在收缴销毁原准噶尔普尔钱的同时,对原有地方货币采取改造政策。从乾隆二十五年始,陆续在新疆的叶尔羌、阿克苏、乌什、伊犁、库车、喀什噶尔、迪化(今乌鲁木齐)等地相继开设7个铸钱局,仿照内地方孔制钱式样,行铸正面为汉文清帝年号,背面为维文(或满文)记局的新普尔即红钱。这些新型货币的使用和流通,对新疆经济的恢复和发展以及维护社会的安定曾起到积极的作用。现从本馆所藏宫中朱批奏折和军机处录副奏折中选辑有关档案,其中对新疆各地方钱局的开设、铜矿的探寻、铜斤的筹措、工匠的调派、铸币的数量、咸丰年间大钱的行铸、对私铸钱的查禁、钱局的管理、局员的奖叙及南北疆货币的流通等情况均有详尽的反映,对研究新疆货币史有重要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2.
黄成学 《大观周刊》2013,(11):396-396,412
货币需求分析是货币政策制定中的一项重要内容,对货币需求进行分析是制定正确货币政策的重要依据。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深化,有关货币需求函数方面的研究,对于人民银行货币政策制定和货币供应调控的实践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因此,本文根据传统的货币需求理论,基于我国1990—2010年的数据,结合我国国内市场的货币实际需求,建立货币需求模型并进行实证分析,力图探寻规律、掌握趋势,以促进我国货币政策方面研究的发展:  相似文献   

13.
在《货币简史》中,加氏从历史和现实的角度对货币体系存在的种种弊端、对在学术界和现实中占主导地位的货币学说的荒谬性、对酿成重大金融风暴的根源等一系列问题进行了入木三分的揭露和批判,从而指出经济危机不断出现的原因在于尚未吸取的历史教训,为构建合理的国际金融体系谋划出一系列的方略,为未来金融管理方向提出一系列指导性的原则。  相似文献   

14.
货币即政治     
何帆 《全国新书目》2011,(12):27-28
作为世界的货币,美元是否即将衰落?全球经济发生巨大变化,美元前景如何?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著名经济学家巴里·埃森格林在新书《嚣张的霸权》里分析了美元崛起并成为国际货币的历程,并透过它预测美元的未来前景和全球经济的发展变化。本文为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经济与政治研究所副所长何帆所作的序言。  相似文献   

15.
货币问题     
本书为你再现了美国历史上惊心动魄的货币贵族为了争夺货币控制权而上演的持续百年的没有硝烟的战争。在美国的发展史上,有一个问题一百多年来一直困扰着一代又一代的政客和他们的经济智囊,政党的兴旺衰败以及政客们的得势没落都与之命运攸关。做对了,你将得到丰厚的回报;相反,等待你的只有灭亡。没有哪个问题会像它一样,始终如一地、预示性地同人们的生活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6.
梁少怡 《东南传播》2022,(9):124-125
近年来,数字化红包成为线上亲密关系表达的新形式,实体的消解并未改变数字化红包既是礼物,又是货币的二重性特征。作为莫斯口中的“礼物”,数字化红包能够链接主体,因而具有中介性价值,这与齐美尔“以币为媒”的货币媒介思想殊途同归。本文旨在厘清“红包”“礼”“货币”三者间的关系——“礼”是“红包”的功能形式,“货币”是“红包”的内容实质。立足于此,本文试图对数字化货币的本质属性进行学理分析,研究发现,从实体红包到数字化红包,数字化货币表现出愈发纯粹的社会关系的本质,其激发社会互动,延申社会关系网络的作用得到了进一步彰显。  相似文献   

17.
杨薪燕 《兰台世界》2012,(30):10-11
明朝货币金融的发展,是中国社会经济发展中的一页篇章,在货币金融发展历史中也是一个重要的里程碑.本文就明朝货币金融发展历史作出了简单陈述.  相似文献   

18.
王欢 《兰台世界》2012,(15):20-21
在商品经济和稳固统治的双重需求下,制钱与白银一起共同刺激了中国的传统经济,为后来的"康乾盛世"提供了货币因素。但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钱荒等痼疾再次凸显,制钱丧失了存在基础,将逐步退出流通领域。  相似文献   

19.
苏区货币战     
<正>货币作为一种特殊商品,是随着人类商业活动的兴起而产生,并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而演变。自从殷商铸铜贝、北宋造交子,古往今来,每个政权都制造发行了自己的货币,或在自己的地盘内强制流通使用,借以发展经济,稳定政局;或渗透到敌方境内,蓄意破坏、摧毁其金融系统,推翻、颠覆其统治基础。  相似文献   

20.
《管子》的货币经济思想,是先秦管仲及春秋战国时间诸多学者的集大成,也是我国货币经济理论的开创者。《管子》在封建社会货币经济领域影响深远,其提出的国际货币、宏观调控思想等,在现代货币经济中仍熠熠生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