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对教育学逻辑起点研究状况的梳理与分析发现,人们把研究思路局限于对教育学逻辑起点规定性以及是什么的分析与研究,忽视了一个最重要的问题就是黑格尔提出逻辑起点的缘由和条件;黑格尔提出逻辑起点问题,是把它作为运用从抽象上升为具体的方法的前提条件,而不是把它作为一门学科的起始概念提出的;教育学逻辑起点的研究对教育学学科建设并没有任何积极的意义,企图通过寻找一个正确的逻辑起点来建构教育学理论体系是行不通的;后现代知识观启示我们,教育学理论体系的发展正面临着一个范式的转变。  相似文献   

2.
笔者在文(1)中指出,学科教育学的创立和发展还存在着某些基础性的困难,主要表现为名称,体系和内容的三个疑难。本文试图就“内容”疑难中的学科教育学的逻辑起点问题作一点探讨,从而为探索“疑难”的解决途径作一点尝试。 1 某门科学的逻辑起点,也就是该门科学的理论表述(其实也就是理论形成)体系的起点或“第一个概念”——一门科学正是由其理论体系表述出来的。理论表述过程一般地在形式上表现为把作为逻辑起点的概念逐渐具体化,即不断由作为起点的概念定义内涵更多的概念的过程。通过各个逻辑中介,按一定的逻辑顺序,由逻辑起点推导到逻辑终点,就意味着理论体系的完成,也就是一门科学得以建立。因此,对于要建构的科学来说,逻辑起点是一个重  相似文献   

3.
一对教育学体系的逻辑出发点的界定,是建立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教育理论体系刻不容缓的工作。首先,对逻辑出发点的不同规定,决定了教育学理论体系性质的差异。任何一门学科理论体系的性质,不论理论层次高低与否,都是导源于一定的逻辑起点的。逻辑起点是对学科自身理论体系充分反思的结果,对其的规定,制约了该学科的理论层次与概念系统。历史上不同的教育观,都可追溯于其逻辑起点的不同上。  相似文献   

4.
文章认为,只有运用实事求是和历史与逻辑相统一的原则和方法研究邓小平理论体系,才能建立起一个由概念的逻辑推演所构成的前后内容一贯的理论体系。邓小平理论体系的逻辑起点是邓小平的社会主义概念。由邓小平的社会主义概念可以逻辑地推导出他的整个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基本内容.构造出一个符合邓小平理论实际的逻辑体系结构。  相似文献   

5.
众所周知,我国教育学的理论体系尚不成熟。惟其如此,建立较为周密的教育学理论体系问题日益引起关注。近年来,有些学者借鉴其他更成熟的学科领域的经验,尝试从考察“教育学的逻辑起点”或“教育的构成要素”入手研究教育学的理论体系问题。  相似文献   

6.
也谈教育技术学的逻辑起点及其理论框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简要概括﹑归纳逻辑起点问题相关研究,由理论体系的构建过程入手分析逻辑起点的规定性特征,提出确定逻辑起点的思维路径,借此讨论教育学的逻辑起点,递推到教育技术学的逻辑起点问题,认为“技术”是教育技术学的逻辑起点,并尝试构想了相应的理论框架。  相似文献   

7.
逻辑起点的概念定义及相关观点诠释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知识是对实践问题和理论问题进行研究获得的结论,理论是按照内在逻辑联系对知识进行整合形成的体系,是由概念、命题和命题的推论构建的知识结构。逻辑起点是对理论体系的基本问题进行回答所依赖的关键概念,直接影响到基本问题的回答,并进而影响整个理论体系。逻辑起点因其对基本问题的回答最为简单,表现为体系内部的“不可分割性”,从而是内涵高度简化、最为抽象的概念。逻辑起点贯穿理论体系的始终,因而和终点具有统一性,并在历史起点上往往得到直接显现,是认识角度在理论中的概念显现。  相似文献   

8.
一、加入了单称判断的直言逻辑方阵由于单称肯定判断与全称肯定判断、单称否定判断与全称否定判断的主谓项周延情况相同,所以,传统逻辑一般是把单称判断作为全称判断来处理的。但在实际上,单称判断与全称判断的逻辑性质并不完全相同,在对当关系中,全称判断也不能完全充当单称判断的代表。在同素材的条件下,全称肯定判断与全称否定判断之间是反对关系,而单称肯定判断与单称否定判断之间却是矛盾关系;全称肯定判断与特称否定判断之间、全称否定判断与特称肯定判断之问  相似文献   

9.
教育学的逻辑起点和逻辑结构是当前确立教育学科学地位所迫切需要的.通过应用信息论和现象学对教育学的逻辑起点加以研究,可给出教育的三个定律,为进一步建立教育学的逻辑结构和理论体系做了有益的铺垫.  相似文献   

10.
舒心 《教育革新》2006,(5):43-44
命题是能够判断真假的语句,它具有或真或假的特征“.非”在逻辑用语中称为否定联结词,表示否定的意义.命题的非是由否定一个命题P而构成的一个新命题非P(p),有时也称为负命题,命题P与它的否定非P之间具有矛盾关系,它们一真则另一必假,反之,亦然.一、命题的分类命题根据结构上的特点,可化分为:命题简单命题直言命题全称肯定命题(A)全称否定命题(E)特称肯定命题(I)特称否定命题(O!#"#$)关系命!##"##$题复合命题联言命题选言命题假言命题非命题(即命题的否定!#"#$)!#####"#####$构造非命题是命题的基本运算之一,由于任何一个命题都有与它相…  相似文献   

11.
构建以工作知识为起点的职业技术教育学理论体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工作知识是职业技术教育的主要内容,其独特的性质需要与之相应的独特的制度和体系相配合。工作知识是职业技术教育学的逻辑起点,基于工作知识可以推演出实践取向和价值取向两个框架体系,最终构建出独特的职业技术教育学的理论体系。  相似文献   

12.
任何学科体系都源于一定逻辑起点,逻辑起点范畴是学科知识体系萌生的开端.教育学的逻辑起点是"教"之概念.是一个抽象、概括、贯穿于始终和高度形式化了的教育范畴.教育学开始于原初的教育范畴,形成于教育类概念的累积、分化与聚合,发展于对教育类概念的反思批判和综合性改造.因此,新世纪教育学的重生有赖于教育概念的重建.  相似文献   

13.
教育学的逻辑起点和逻辑结构是当前确立教育学科学地住所迫切需要的。通过应用信息论和现象学对教育学的逻辑起点加以研究,可给出教育的三个定律,为进一步建立教育学的逻辑结构和理论体系做了有益的铺垫。  相似文献   

14.
教育何以值得个人领受?人的教育何以与价值构成关联?类似这样的价值命题恐怕一直被教育学研究所青睐的认识论光环所遮蔽,而对于这一命题的解蔽不仅是教育学的一个研究领域的显现,而且是教育与生命构成实践关联的原点。从价值命题存在的先决条件出发可以使教育世界价值向实践转化,并为中国原创教育学的生成指出了一条实践逻辑之路。  相似文献   

15.
认为研究生教育学学科衍生发展的成熟度为构建研究生教育学理论体系奠定了一定的基础,架构理论体系的核心是确定逻辑起点,逻辑起点是理论体系的开端范畴,并且具备唯一性。揭出研究生教育学逻辑起点的确立必须从研究生教育存在入手,对研究生教育活动进行合理抽象。“研究”作为研究生教育学的逻辑起点符合三个条件:在研究生教育活动中,它是最简单、最基本、最一般的现实存在;蕴含研究生教育学理论体系一切矛盾和可能的胚芽;与研究生教育学的历史起点相一致。  相似文献   

16.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国的教育学开始复兴,据说,十多年间出版了一百多本(种)教育学。在已出版的一百多本教育学中,编写者无一不在“绪论”中承诺自己编写的是科学教育学,可是,一旦我们用科学标准来衡量,事实会是什么样子呢? (一)教育学中的科学概念、命题 概念、命题是构成教育理论体系大厦的基石,概念不严谨、命题不科学是我国教育理论水平不高的  相似文献   

17.
高田钦 《高教探索》2007,2(3):26-28
采用逻辑法构建高等教育学理论体系,科学地确定理论体系的逻辑起点——高深知识与社会的关系,从逻辑起点出发,借助逻辑手段,层层推导,逐步展开,到达逻辑终点——高等教育要促进人和社会的发展。  相似文献   

18.
逻辑起点的确证是一个学科成熟的标志。人格作为学校道德教育学的逻辑起点,是整个学科体系中最简单、最抽象的辩证范畴,是标志学校道德教育学直接存在的历史范畴和发展趋向。人格对于学校道德教育学科是清晰和明确的,能孕育和推导出学科的公理系统和概念体系。  相似文献   

19.
高中数学课本中《简易逻辑》内容,许多同学对其涉及到的命题的否定与否命题感到不易理解,以下就二者的联系与区别谈一下自己的认识。1.命题的否定命题之间有反对关系,也有矛盾关系。互为反对关系的两个命题之间具有不能同真,可以同假的逻辑关系;互为矛盾关系的两个命题间具有不能同真也不能同假的逻辑关系,即互为矛盾关系的两个命题间有且只有一个是真命题。一个命题的否定是指该命题的非命题,因此,一个命题的否定与该命题是矛盾关系,而不是对立关系。如下列命题:①“实数都是正数”与“实数都不是正数”;  相似文献   

20.
否定与矛盾的关系,是比较复杂的一个问题。它直接关系到如何理解唯物辩证法的实质和核心,如何把握唯物辩证法的理论体系,因此,很有必要把它弄清楚。要弄清否定与矛盾的关系,首先必须明确否定和矛盾各自的内含及其内在结构。长期以来,我国哲学界通常把“否定因素”、“否定性”、“辩证的否定”等概念,放在同等的意义上使用,甚至与否定范畴相混同。事实上,作为辩证法、逻辑范畴的否定,是一个内含非常丰富、多层次统一的范畴,它有着自己的内在逻辑结构,并不是否定因素、否定性、辩证的否定其中的任何一个概念所能代替得了的,而否定因素,否定性、辩证的否定这些概念的含义也各不相同,尽管它们之间有着密切的联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