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生:老师,我不懂“沐浴”是什么意思?师:你看见过“浴”这个字吗?生:看见过。师:试着用它来组几个词,好吗?生:淋浴、浴室、浴缸。师:你发现这几个词都与什么有关呀?生:哦。都跟洗澡有关。师:对呀。回忆一下,洗澡时全身都被热气包围着,有什么感觉?生:很舒服。热气腾腾的,好像在天上一样。生:腾云驾雾、飘飘欲仙。师:对。再想想,太阳出来后,你走在上学的路上,阳光照得全身暖暖的,有什么感觉?生:我感觉阳光像一只温柔的手抚摸着我们的全身。生:暖暖的,很舒服。师:这时就可以说“清晨,我们沐浴着阳光去上学”。再读读课文,联系上下文想想“沐浴”…  相似文献   

2.
这里以《爱如茉莉》一个教学细节——三位老师对课文一句话的教学为例来说明在阅读教学中,如何珍视学生表达能力的培养。课文句子:病房里,那株茉莉显得更加洁白纯净。它送来的缕缕幽香袅袅地钻进了我们的心中。第一位老师执教:师:这段话有没有哪个词引起了你的注意,你从这个词中能感受到什么?生:我从“洁白纯净”感受到茉莉花很美。生:我从“缕缕幽香”感受到花很香。生:“钻”说明作者的感受很深刻。师:你从“钻”这个词中还能感受到什么?生:是爱留在了作者的心中。生:作者的心被爸爸妈妈的爱感动了。师:真正打动作者打动我们的是爸爸妈妈…  相似文献   

3.
片断一:借用丰富的社会资源引入新课师:小朋友,上海电视台《欢乐蹦蹦跳》这个电视节目你们看过吗?生:(齐)看过。师:你最喜欢这个节目中的哪个栏目?为什么?生:我喜欢“童言无忌逗你笑”,因为这个栏目里小孩可以考大人。生:我喜欢“你我他,做游戏”,因为这个栏目很有趣。生:我喜欢“欢乐蹦蹦跳,跟我做体操”,因为这个栏目能帮助我做好操,锻炼身体。师:王老师也挺喜欢这个栏目。那就让我们随着欢快的音乐一起动起来吧(多媒体播放音乐《喜庆秧歌》,生自选动作自由律动,有的摆臂挥手,有的踏步扭胯,有的跟老师学跳起秧歌)评:兴趣是学习音乐的基本…  相似文献   

4.
引子:激趣师:我曾看到这样一句话:“你可以错过太阳,但你千万不可以再错过星星。”这句话给老师深深的思索。辉煌的太阳只有一个,它属于奇迹;渺小的星星却有无数,它归于平凡。其实,在平凡的生活里,我们也可以找到美的闪光点。这一课我们就来擦亮眼睛,从平凡的生活中提炼出“美”来。体会第一招———投入生活,深入思考,捕捉“美”点师:田间小径的狗尾巴草,实在太平淡无奇了。那你能从它身上找出哪些“美”点呢?生1:它毛茸茸的,很可爱。生2:狗尾巴草总是晃着它那沉沉的脑袋,颤颤的。我每次总会拔一把,在脸上蹭,痒痒的,很舒服。师:同学们讲得…  相似文献   

5.
前不久,在收音机上听了这样一个笑话:说有一位教师讲课讲得口干舌燥、筋疲力尽,他满以为学生听得十分投入,但抬眼一看,却发现学生大都前栽后仰、昏昏欲睡,前排一名学生正在打瞌睡,而且睡态可掬,他双眼紧闭、口水长流,还频频点头。教师大怒, 一拍桌子揪起这位学生质问:“你在做什么?”学生一下惊醒,急忙回话: “我在听课。”师问:“听课?那你不停点头做什么?”生答:“老师,您讲得太对了,我表示赞成呀。”师问:“那你闭眼做什么?”生答:“您讲得太美了,我闭眼想象您讲的那个美境呀。”师又问:“那你长的口水做何解释?”生答: “那是您讲得太好了,我听得津津有味了。”师大悦,说:“哦,好,继续听。”于是,教师很欣慰地继续讲,学生很放心地继续打瞌睡。听了这个笑话,我却怎么也笑不起来,因为这不仅仅是则笑话,它留给人们更多的是思考:课堂教学中,讲,究竟有没有必要?讲,怎样做好其中的取舍?讲,怎样才能恰到好处?  相似文献   

6.
师:8个词语构成了一派生机勃勃的景象,你能来说说这些词语的意思吗?挑一个自己喜欢的。(生踊跃举手)生1:我来说“春回大地”。春回大地就是春天又回到了大地上。师:很好。你……生2:我有不同的意见。(正当教师要表扬生1时,另一名学生举手。)师:噢?那你来说说。(满脸欣喜,语气鼓励)生2:“春回大地”就是小燕子回来了,柳树发芽了,桃花也开了。师:两种不同的说法。小朋友,你们更喜欢哪一种?生3:我喜欢生2说的,因为他说的和我们生活中见到的差不多。生4:我也是。生2说的让大家一听就感觉春天回来了。师:那小朋友们还想再来说说“春回大地”吗?(…  相似文献   

7.
课前准备 :构建“地球上的水”网站主页 :分组实验材料 :茶杯、汤匙、滴管教材 :苏科版三年级《科学》上册第三单元《生命之源—水》课堂实录及评析 :师 :(出示地球仪)这是什么?生 :地球仪。师 :当你面对地球仪 ,呈现在眼前的大部分颜色是什么?生 :蓝色。师 :地图上的蓝色代表什么?生 :海洋。生 :水。师 :是呀 ,水广泛分布在自然界中。现在让我们一起欣赏一段水在自然界中构成的美景吧!(多媒体播放)师 :你在自然界中还见过由水构成的美景吗?生 :我看到过杭州的西湖 ,上面还有很多荷花 ,很美。生 :太湖。师 :是呀 ,太湖美 ,美就美在太湖水。…  相似文献   

8.
师:现在请大家快速浏览课文《故乡》,给本文重新定一个标题,并且说说你定这个标题的理由。生1:我定的题目是——时间的流逝。因为随着时间的流逝,故乡的人和事才有了巨大的变迁“,流逝”这个词语还蕴含着怀念的意思。生2:我定的题目是——渴望。“我”怀念故乡的过去,渴望拥有新的生活。生3:我定的题目是——渐行渐远。美丽的故乡、关于故乡的美丽的回忆,渐渐地远离了“我”,使“我”悲哀而无奈。生4:我定的题目就一个字——变。其他学生的题目如:朝花夕拾梦不再、熟悉的陌生地、金黄的圆月、乡望、梦与现实……师:同学们定的题目角度不同,…  相似文献   

9.
一、欣赏歌曲,引发学生感受师:今天我们上作文课。首先请大家欣赏一首歌《弯弯的月亮》。(欣赏《弯弯的月亮》录音。)听了这支歌有什么感受? 生:我感受到作者对故乡的思念。生:我感到作者有点悲哀。生:我觉得那儿的环境很宁静,很美。师:从歌曲的哪些地方感受到那儿很宁静,很美? 生:从开头一句。师:开头一句讲的什么? 生:开头一句讲了遥远的夜空有个弯弯的月亮,月亮下面有弯弯的小桥和弯弯的小船。这些就像一幅画一样,描绘了故乡宁静、美丽的景色。  相似文献   

10.
(出示课文插图)师:你看到了什么?生:看到一家三代在田野里散步。生:看到一个中年男人背起一个老人,一个中年妇女背起了一个小孩。生:看到当时的景色很美,有金黄的菜花、碧绿的菜畦。师:你感受到了什么?生:我感到画面上的男人很孝顺,他能够背起他的母亲,可见他爱他的母亲。师:爱,体现在“背”这个动作上。生:我感到这一家人特别的和睦,特别温馨。生:我想起了一个场景,好像是1994年,那时我还非常小。我们温州发了一次洪水。我、奶奶、父亲和母亲被洪水困住了,后来我的父亲背起了奶奶,母亲背起了我,情景虽然没有像课文里描写的那么美,因为我们…  相似文献   

11.
犤案例犦片断一:师:3×1你用了哪句口诀?生1:三一得三。生2:是的。这里应该用“三一得三”,刚才1×3是用“一三得三”,那3×1不就应该用“三一得三”吗?我认为我们在发明口诀时,少发明了这一句口诀。师:真不简单,生2又发明了一句口诀。你们觉得它放哪儿合适呢?生3:我也感觉少了一句“三一得三”,就把它放在“一三得三”的下面吧。(师板书。)师:那3×2用哪句口诀呢?生4:这里也少了一句“三二得六”的口诀。……师:请同学们自己把黑板上的乘法口诀读一读。(学生读口诀。一会儿,生4举手想发言。)生4:老师,太多了,我想是不是可以减少点?师:可以…  相似文献   

12.
(一)师:大家齐读诗题。(生读)注意“吟”这个生字不是后鼻音,再读。(生再读)咱们来看一下这个“暮”字,上面是一个——(生:草字头)草字头下面有一个——(生:日)这“日”表示的就是——(生:太阳)那你从这个字的构成上看,能看出“暮”字是什么意思吗?生:“暮”字表示太阳落山的意思。师:太阳落山了也就是傍晚的时候,从诗题中我们知道了时间。你们还能知道什么?生:从这个诗题里,我不但知道了时间,还知道了作者是在江边作的诗。师:也就是知道了地点。还有吗?生:我还知道是快到傍晚的时候作者在江边吟诗。师:也就是说你知道“吟”在这里就是“吟…  相似文献   

13.
师:夏天同学们爱游泳吗? 生(齐):爱。 师:谁能说说当你站在水深齐胸的地方有什么感觉? 生:水有压力。 师:你说水有压力是怎样的感觉? 生:我感觉到水要淹过我似的。 生:我觉得水对胸部有压力。 师:你们是不是都有这样的感觉? 生(齐):是。 师:我们今天就来研究为什么会  相似文献   

14.
有位教师上了初一年段的《第一次真好》一课,这是一节比较成功的课。课堂气氛活泼,学生广泛积极参与,充分体现了在教学中以学生为主体的教改思想。我认为,其成功的原因在于这节课的问题设计得很好。教学片段:……师:“第一次真好”,“好”在哪里?请在文中找出相应的词语。生:“第一次真好”,“好”在……师:你们有没有“第一次真好”的体验?(让学生自由发言)生:第一次坐飞机,又紧张,又高兴!生:第一次为妈妈买菜。师:你当时有什么感受?生:当家还真不容易!生:第一次接触英语,感觉很有趣。生:第一次下水游泳,很紧张。师:紧张之后呢?生:感觉很新…  相似文献   

15.
在一次班会上,我提出中学生要慎重交友,不要过早涉足早恋这“情感禁区”。会后,班上的小美同学递上一张字条:“老师,你试图说服我们不要早恋,用心良苦。可是,你的努力可能徒劳,只因我们太过‘孤独’。”我佩服小美同学的勇气。我们进行了一次长谈。师:老师很欣赏你这样的学生——坦诚而又率真。生:多谢老师。其实我不值得您称赞,像我这样的学生太让老师费心了。师:噢,别这样说。事实上也不全是你的错——即使你早恋了——假如有的话,也是青少年中见怪不怪的现象。生:难得老师您这么开明。师:老师开不开明是一回事,校纪校规是一回事,一个人今…  相似文献   

16.
[教例]《要下雨了》 (看燕子低飞的相关动画片,截取于“三辰影库轻松愉快进课堂”中《要下雨了》) 师:燕子为什么要低飞? 生:因为要下雨了,空气很潮湿,所以虫子的翅膀沾了小水珠,飞不高,燕子正忙着捉虫子。 师:回答得很清楚。那这段话中你有什么词不理解? 生:“潮湿”的意思我不明白。 师:看看这两个字的部首都是“氵”,你能说说这个词的意思与什么有关?  相似文献   

17.
【案例】苏教版小学语文第九册《嫦娥奔月》第一教时。(指导学生朗读词语)师:通过课前的预习,你理解了哪些新词呢?生:我理解了“敬重”一词,意思是恭敬尊重。师:那读这个词的时候,你想到了谁?生:我想到了后羿。生:我理解了“奸诈”一词,意思是虚伪、狡诈。师:你读这个词想到了谁呢?生:我想到了逢蒙。生:我理解了“贪婪“一词,意思是不知满足。师:你想到了谁?生:我想到了逢蒙。生:我理解了“接济“一词,意思是从物质上支援。师:你想到了谁?生:我想到了嫦娥。师:能结合课文内容,把这些词语适当归一下类吗?生:“敬重”是与后羿有关的,“接济”…  相似文献   

18.
时间:2005年11月26日课时:两课时班级:云南省曲靖一中高三年级文科A班师:大家已经看过《等待戈多》节选的内容了,在阅读的过程中,大家觉得这部戏剧有什么特别之处?或者说,你初读的感受是什么?你阅读的时候产生过怎样的疑问?请大家随意说说。生:我觉得这篇文章读起来非常的破碎和模糊。师:怎么用“破碎”形容?生:我感觉人物做的事情是没有什么意义的,他们的对话也是前言不对后语的,很模糊,不知道他们要说什么。师:是有这个感觉。我们知道,戏剧语言是非常重要的,从某种意义上说,戏剧就是通过人物的对话来表现某个主题的,而这里的语言却显得支…  相似文献   

19.
一、研读品文师:用你最喜欢的方式读读第四段,想想闰土给“我”讲了哪几件事。(学生自学)生:写了“捕鸟”“捡贝壳”“看瓜”和“看跳鱼儿”四件事。师:你对哪件事比较感兴趣?(举手表示)师:既然这么多同学对捕鸟感兴趣,那我们就先学习这件吧。课文第几自然段写捕鸟的?生:第六自然段。师:默读第六自然段,你觉得闰土是个怎样的少年?你是从哪些语句中体会到的?(学生自学,交流。)生:我从“须下大雪才好”体会到闰土很聪明。因为闰土知道下大雪时小鸟找不到吃的,正好能捕鸟。生:我体会到闰土很能干。“下了雪,我扫出了块空地,用短棒支起一个大竹…  相似文献   

20.
教学片断师:(齐读课题后)“卫兵”是干什么的?生:“卫兵”是保卫国家或一个地方,不让坏人侵犯的。师:那“绿色的卫兵”给你什么感觉呢?生:我感觉到这些卫兵一定很优秀,能给人们带来“绿色”的。生:绿色象征着和平与生命,我感觉到这批卫兵能给人们带来安全、幸福,是一批可亲可敬的士兵。师:让我们自由读第二、三小节,看一看这到底是些怎样的卫兵?它们保卫着什么?(生自由读)师:你们读懂了什么?生:我读懂了绿色的卫兵是保卫城市的。生:我知道“卫兵”把城市保卫得很好。师:能用文中的几个词来说明一下吗?生:美丽又干净;明朗又宁静。生:我读懂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